2020年的一場疫情,打破了原來的經濟秩序。童裝作為母嬰行業規模最大的品類受到嚴重衝擊,消費場景減少、需求降低。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與爆發,外貿行業受打擊更大,商家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似乎也沒有出現明顯症狀。
疫情下的童裝行業艱難生存,在整體大盤下降的趨勢之下,童裝行業的細分類目也呈現出幾個「不常見」的狀態。根據母嬰研究院及ECdataway數據威數據,我們發現2020年,天貓和淘寶平臺童裝行業呈現以下特點:
一、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根據ECdataway數據威數據顯示:母嬰行業在天貓、淘寶、京東三大平臺,整體上2020年Q1相比於2019年Q1下降了24.8%。從平臺來看,淘寶此前作為母嬰行業最大的線上平臺,在2020年Q1銷售額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這主要是由於母嬰行業下的細分類目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這些品類在淘寶的佔比比較大。以玩具/益智為例,作為非剛需用品,疫情期間需求量明顯下降,2020年Q1玩具/益智銷售額下降了56%,其在淘寶的佔比又非常高,進而導致淘寶平臺的銷售額都出現了下滑。
童裝童鞋作為母嬰行業線上最大品類,2020年Q1相比於2019年Q1下降了0.8%,整體來看,線上受影響程度比較小,但是也應該看到,疫情期間,線下市場接近停擺的情況下,線上對銷售業績的提振沒有起到大的作用。
二、報復性消費出現了小高潮
以童裝子類目中銷售額排名靠前的套裝為例,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1月銷售額為5.46億,2月為1.96億;3月8.8億;4月就達到了11.57億。3/4月銷售額同比、環比都是增長狀態,並且3月份環比增速高達349%。這也就證明了,自3月份之後,童裝的線上經濟在緩慢復甦,並且出現了小幅度的報復性消費。
報復性消費小高潮的出現,基本得益於兩點:一是政府政策鼓勵,由於各行業受影響嚴重,開業之後出現了漲價現象,所以從3月份開始,各地政府開始發放消費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漲價和消費之間的矛盾。二是電商直播的帶動,近日抖音發布的服裝直播白皮書顯示:2019年3月底至今,抖音服裝企業號數量增長5.36倍,總粉絲量增長3.13倍。線下門店關閉,使得各商家轉戰線上,直播帶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的損失。
三、家居服、爬服等持續增長
根據母嬰研究院後臺數據顯示:2020年1-4月銷售額同比與環比均有增加的細分品類是裙子;銷售額同比增長比較高的品類是兒童家居服、連身衣/爬服/哈衣以及套裝。
由於疫情原因,孩子們今年宅在家裡,穿家居服的時間也增多了。所以相較於2019年1-4月,家居類服裝銷售額有顯著上升。
此前有媒體梳理了今年兒童家居服市場上最火的幾種面料發現,純棉、莫代爾、呼吸棉、艾草纖維等面料出現的頻率頗高。可以看出,在家居服的選擇上,家長更看重的是材質的舒適性,安奈兒等童裝品牌也在第一季度推出了多種兒童家居服款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疫情,全球服裝市場低迷,但是日本的知名家居服裝品牌Gelato Pique在今年4月份入駐京東,它涵蓋了女士家居服、男士家居服、嬰童家居服。所以兒童家居類服裝算是疫情之下獲得爆發的一個品類。
面對「百年難遇」的新冠疫情,童裝商家承受著最嚴重的「不可抗力」的打擊,但是大困境中還是有小機遇的。因難生變,解決問題還需要在掌握行業數據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策略。
數據來源:ECdataway數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