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7日訊 今年以來,濰坊奎文區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改善殘疾人生存環境、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為目標,以殘疾人保障、康復、教育、就業為抓手,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措施,提升殘疾人幸福感,推動全區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社會保障各項政策 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
落實殘疾人生活補助政策和護理補貼政策。對一級和二級低保殘疾人家庭按每人每月15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貼,對三級和四級貧困殘疾人按每人每月12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貼,上半年共發放生活補貼31萬元。對一級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50元護理補貼,對二級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20元護理補貼,對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80元護理補貼,上半年共發放護理補貼145萬元。
受新冠疫情影響,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殘疾人證等相關業務原則上暫停辦理,但為了保障貧困殘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奎文區簡化流程,壓縮辦證時間,及時為家庭貧困的無證殘疾人辦理殘疾人證,辦理過程中對於出行不便的殘疾人,採取入戶鑑定、上門服務等方式辦理證件,上半年共辦理補證換證及新辦證100多件,確保兩補政策落實不斷檔、無盲區。
奎文區還為74名精神、智力重度殘疾人通過政府採購的方式提供託養和居家養老服務,上半年共投入資金23萬元。為殘疾人出行提供便利條件,對擁有機動車的28名殘疾人完成機動車燃油補助申報工作,落實資金7280元。將貧困殘疾人脫貧納入全區城鎮人口脫貧解困工作範圍,對全區355名殘疾人實行部門包靠,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年底完成「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
抓好殘疾人康復工作 提升殘疾人幸福感
奎文區積極推廣康復定點機構認證制度,提高康復服務機構的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5月份,對奎文區一弘培智中心進行了康復定點機構資格認定。積極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開展規範化社區康復服務,目前已經做好殘疾人家庭醫生籤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重點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工程」,堅持「救早、救小」原則,優先對0-9歲殘疾兒童實施免費搶救性康復,2020年共有59名殘疾兒童完成了康復救助申報。
做好疫情期間兒童康復工作。組織康復機構設置了網上康複課程,對兒童和家長進行康復指導與訓練,最大程度地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山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復訓條件核驗細則》通知要求,6月中下旬由區殘聯牽頭,教體、民政、衛健等部門參與組建核驗組,逐校逐項進行開訓條件核查。目前,殘疾兒童康復工作恢復正常。
落實教育補助政策 提高殘疾人受教育水平
全面落實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普遍享受助學補貼政策。2020年有117名學生申請助學補貼,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殘疾人家庭學生和殘疾學生每人每年補助780元,對於考入高中、中職學校的學生每年補助1950元,對於考入高職、大學的學生每年補助5200元,對貧困殘疾人子女學生助學補貼標準減半,全年申報補貼資金16萬元。
構建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服務等形式為補充的特殊教育辦學體系。對於達到入學年齡並有了一定康復基礎的殘疾兒童,及時就近送入學校隨班就讀,與健全學生同班上課、同學知識、共同交流,促進殘疾學生的身心健康與成長。對於因重度殘疾不能上學的16名兒童,開展送教上門,提升殘疾學齡兒童的文化水平。
落實殘疾人就業政策 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
以技能培訓為前提,採取合作或購買的方式,充分利用和發揮轄區職業培訓機構的作用,為殘疾人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為殘族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積極引導殘疾人自主創業,發布就業信息,為殘疾人和用人單位提供準確的信息和橋梁。對去年以來新創業的3名殘疾人及時申請扶持資金1.5萬元,指導21家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就業50人,其中安置一級殘疾人3人,二級殘疾人8人。
下一步,奎文區將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質量,不斷拓展為殘疾人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殘疾人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