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關注成長,讓孩子「動靜皆宜」

2020-12-23 瀟湘晨報

膠東在線5月6日訊,活潑好動、富有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健康兒童的重要標誌之一。然而孩子過於「調皮搗蛋」,也會讓父母大傷腦筋。一年級學生康康(化名)的父母最近就很鬱悶,剛剛開學一個周,家長就被「請」到了學校。原來康康上課根本坐不住,不是扯前面女生的小辮子,就是把鉛筆盒弄得「譁啦啦」響,甚至在教室裡跑來跑去打斷老師講課。「太調皮了,怎麼勸阻批評都不聽。」老師的講述令康康父母大為惱火,回到家就給了康康一頓「胖揍」。挨過打的康康只「嗷嗷」哭了幾聲,就又折騰開了,一會兒拆玩具車,一會伸手去魚缸裡撥弄金魚,一刻也不閒著。據康康媽媽介紹,康康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特別「調皮搗蛋」,為此沒少挨打,但讓父母頭疼的是,不管挨多少揍,康康一點兒都沒改,總是「記吃不記打」。無奈之下,媽媽帶著康康來到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進行諮詢,兒童精神科專家於德祥在為康康做了一系列測試後,診斷康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多動症」。

多動症,堪稱兒童精神障礙「第一症」據於德祥介紹,兒童多動症是兒童精神科最常見的一種病症,堪稱兒童精神障礙「第一症」,發病率在2%—15%之間,且男孩發病率明顯高於女孩,男女之比約為3-9:1,絕大多數為7—12歲學齡兒童。「從概率上講,相當於中小學校每個班級至少有1—3名多動症孩子。」遺憾的是,許多老師和家長對多動症認識不足,遇到孩子多動往往武斷地認為孩子在「調皮搗蛋」,從而採取訓斥、懲罰等方式,將「疾病」當成「毛病」來改,結果往往是孩子挨了揍,「毛病」依然在,家長錯誤地抱怨孩子「屢教不改」,而孩子也白受了不少皮肉之苦。兒童多動症,也就是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發生於兒童時期,表現為同其年齡不相稱的,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衝動任性和情緒不穩及學習困難為特徵的行為障礙性疾病。「孩子多動,不是孩子想動,而是因為他們大腦中的某種化學遞質發生了改變,才會出現這些表現。」於德祥說,雖然兒童多動症的發病機理尚不明確,但多年的研究表明,兒童多動症並非單純的心理疾病,還與大腦額葉功能低下有關。如果說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那額葉則是「司令部」裡的「總司令」,多動症兒童往往由於大腦前額葉功能發育相對滯後,所以才不能控制自己。於德祥舉例說,患有多動症的兒童,一般在嬰兒時期就特別愛哭鬧,稍大一些後就不聽大人指令,吃飯要追著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常常破壞紀律。「患多動症的孩子往往特別『外漏神』,影響了學習,老師找家長談話時才引起家長重視,而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已經很差了。」

兒童多動,關注神經系統的「軟體徵」兒童多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易受外界幹擾,注意力極容易分散。「像上課交頭接耳隨便講話、搖椅轉身、離位走動等小動作不斷,都是多動症兒童常見的症狀。症狀輕的對自己喜歡的活動,如看電視、聽故事等尚能集中注意力,重者對任何活動都無法集中精神。」於德祥介紹,多動症兒童多衝動任性,學習困難,雖然智力正常,但無法將注意力關注在學習上,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低下。還有部分多動症兒童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表現為閱讀錯誤(如跳行、漏字、漏行)、左右分辨障礙(如將「6」認成「9」,將「b」認成「d」)等。相關研究顯示,多動症兒童常伴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或品行障礙,如說謊、逃學、偷竊、惹事生非、打架鬥毆等。因而,兒童多動症必須引起家庭和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如果孩子調皮好動,千萬不要粗暴地予以訓斥和懲罰,應該聯繫專業機構,通過一些專業測試進行診斷。一些測試體現出來的神經系統『軟體徵』,在大約50%的多動症兒童身上都有類似反應。」於德祥舉了一個例子,「快速翻手運動,多動症兒童多出現快速轉腕時動作笨拙;還有像閉目難立、扣紐扣困難等表現。」據悉,約有一半的多動症兒童其症狀會持續到成人階段,甚至相伴終生。

文靜過了頭,也會是多動症「多動症兒童並非都多動;文靜過了頭,也會是多動症。」據美國多動症研究學者闡述,現在多動症已經不是好動孩子的「專利」了,有些文靜的孩子也有可能患有多動症。葉子(化名)上小學一年級了,媽媽發現她在家做作業、複習功課時,總是心不在焉的,周圍稍有一點兒動靜都會讓她分心,每次做作業都得爸爸媽媽花時間、費精力地看著才能完成,而且作業也總是錯誤百出。媽媽跟班主任交流後得知,葉子在校上課時,雖然很守紀律,似乎也很認真地在聽課,但回答問題時卻總是答非所問,不知所云,而且一堂課經常上到一半時,就開始走神了。「這也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表現。」於德祥介紹說,多動症患兒不一定都多動。實際上,除了多動和衝動外,多動症另一主要表現為注意力缺陷。這一類型的孩子平時並不表現為多動,而是與同齡兒童相比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且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因為外界環境的動靜而分心。這類患兒自我調節能力很差,不管給他安排什麼任務都難以完成。「一般來說,衝動型和混合型的多動症比較容易發現,而注意力缺陷亞型孩子則因為看上去較為『文靜』而常常被家長忽視。特別是女孩子,許多人認為女孩子文靜是正常的,因此更難以及時發現。」

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兒童精神科專家於德祥在與小患者談心

防患未然,還孩子健康童年於德祥介紹說,要避免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後等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避免父母關係不和、教養方式不當等家庭和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為兒童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和生活環境。一般來說,對於症狀較輕的多動症患兒,如能早期發現並通過加強教育、改善家庭生活環境等措施,可以不用治療即能痊癒。但症狀較重的多動症患兒則必須及時進行專業治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則,極有可能延誤病情發展為成人多動症,甚至其他精神疾患,給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不良影響。除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家長、老師和專業醫生要互相配合,採取積極正確的態度,對患兒進行合理教育、輔導和管理。」於德祥進一步解釋,「對多動症患兒要做到不歧視厭棄,也不溺愛放縱;不過於苛求或限制患兒的活動,更不過分責罵和體罰。要多引導、啟發和培養孩子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多安排其參加一些有益的體育運動和文藝活動。對孩子的適宜行為,要及時給予鼓勵、支持和強化;而對於不適宜行為,則採取漠視或合理懲戒的方式。」以此,讓患兒在科學合理、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愉快接受治療,戰勝疾病,回歸健康。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讓「失控的意識」回歸寧靜的港灣
    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美麗心靈》中,那位在事業巔峰時陷入精神分裂的主人公——約翰·福布斯·納什,一生都在與幻覺對抗。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辛奎波指出,精神分裂症是多種嚴重精神症狀長期存在,或不斷加重為特點的大腦疾病,並存在持久的缺陷性症狀。「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現為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障礙,還有就是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一般不存在意識障礙和智能障礙。」
  • 北大六院專家邱宇甲來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開展教學工作
    膠東在線10月19日訊(通訊員 孫曉夢)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自傷事件此起彼伏,隨著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大眾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這一社會問題上來。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正確幹預和治療……這些縈繞在家長心頭的疑惑久久揮之不去。
  • 北大六院專家林凱來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開展教學工作
    在這個收穫碩果的季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絡會診科主任林凱來到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開展為期三天的教學工作。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交流活動被迫延遲。自2014年5月,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建立合作關係以來,市心理康復醫院已先後邀請北大六院20餘名專家來院進行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門診教學和學術講座等系列活動,醫院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精神科被評為山東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為打造專科醫院「新品牌」,為保障大眾心理健康做出了,並繼續做著更大、更積極的努力。
  • 北大六院專家邱宇甲前往心理康復醫院開展教學工作
    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正確幹預和治療……這些縈繞在家長心頭的疑惑久久揮之不去。近日,《走出隱秘的角落》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在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精彩開講,來自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心理專家邱宇甲為我們揭開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神秘面紗」。
  • 「動靜皆宜杯」全國青年醫師頸椎病例大賽總決賽——冠軍誕生!
    10月10日,「動靜皆宜杯」全國青年醫師頸椎病例大賽總決賽在古都西安舉行,6位冠軍候選人經歷初賽海選、複賽小組突圍,以及復活賽的激烈角逐,最終站上了決賽的舞臺。在現場多位大咖評審的評判和線上1000多名同道的關注下,角逐最終的冠軍榮耀。首先上場的是來自上海長徵醫院的廖心遠,他為我們帶來了一例《超短鈦板內固定系統在頸椎前路融合術中的運用》。
  • 挪威先進的懸吊康復治療系統落戶煙臺山醫院
    挪威先進的懸吊康復治療系統落戶煙臺山醫院 2014-09-15 09:07:19 來源:水母網
  •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舉辦童健康·童成長「康復之星」媽媽分享會
    中國江蘇網5月31日南京訊 5月30日,南京天佑兒童醫院舉行童健康·童成長2020天佑六一兒童「康復之星」媽媽分享會暨京、寧三甲兒科專家聯合會診活動,特邀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開展兒童疑難病多學科聯合會診活動。
  • 打造「體醫融合」體育發展模式 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
    煙臺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俊傑濱州醫學院醫療集團總院長、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王強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揭牌儀式合影鄭局長參觀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鄭局長參觀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 被父母拋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
    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的思想發育都是非常的快速的,並且現在孩子的思想成熟的時間也是比較早,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孩子對於某些事情方面會出現比較敏感的現象發生,在生活當中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加重視,關注孩子,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媽媽不要拋棄我的現象發生了.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兒童被父母棄醫院三年不聞不問,管護士叫媽媽。
  • 重慶兒童康復哪個醫院好
    重慶兒童康復哪個醫院好?兒童是我們的未來,良好的身體發育成長過程對一個孩子以後的發展將會帶來很大的幫助,據臨床資料顯示,每200個兒童中就有2個兒童患自閉症,可見自閉症的兒童發病率並不低,經濟落後的地域,往往會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從而呈現耽誤孩子一生,這類例子也不少見。
  • 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讓患者生命更有質量
    康復訓練,改善患者生命質量11月,初冬的陽光灑在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物理療法訓練區,顯得格外溫馨。一位患者正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上肢大關節的運動能力和軀幹平衡訓練。48歲的陳先生於今年3月份突發腦幹出血,在當地醫療機構進行手術後,6月份慕名來到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
  • 「文武」雙全 「動靜」皆宜
    她「文武」雙全,「動靜」皆宜。她就是鷹潭第六小學六年級學生、江西省「新時代好少年」張一諾。   2008年7月出生的張一諾從小酷愛桌球,小學一年級開始系統學習打球。在訓練場上,她不叫苦、不叫累;在比賽中,她敢打敢拼、韌勁十足。
  • 鄭州知了康復醫院,愛心善款去向公示
    事件回顧四位阿姨在《小莉幫忙》欄目,看到鄭州知了康復醫院接收了一位家庭困難的孩子來院進行免費的康復救治,10 月 27 日,她們特地來鄭州知了康復醫院看望這個孩子
  • 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舉行黨建主題活動暨建院70周年回顧與展望晚會
    為慶祝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建院70周年,12月18日,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舉行黨建主題活動暨建院70周年回顧與展望晚會,近600名醫院職工及家屬來到晚會現場,共襄盛舉。  晚會由醫院院長劉愛玲主持,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葵陽,萊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曉昀,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傑,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黨委書記宮玉典,萊陽市衛生健康局局長王永強,萊陽市醫療保障局局長蓋巧燕,萊陽市總工會副主席徐少燕,萊陽市中醫醫院院長王建濤,萊陽市人民醫院院長耿鑑山,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副校長石少婷,萊陽市婦幼保健院黨總支部副書記蓋玉喆等領導出席晚會。
  • 孩子諸多心理問題源頭在哪,該如何幹預?心理專家共話「成長的煩惱」
    曾引發廣泛關注的30天「離婚冷靜期」,下個月起就要正式實施了。對於很多中國家庭來說,當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交織,決定是否離婚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孩子」。夫妻關係破碎了,是為了孩子勉強維持家庭的完整,還是遵從個人意志結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成了很多夫妻所需要面臨的艱難抉擇。
  • 邁進「掃碼就醫」新時代,煙臺市口腔醫院啟用電子健康卡
    煙臺市口腔醫院工作人員指導患者申請電子健康卡膠東在線8月28日訊(通訊員 王茜瑋)「現在有了電子健康卡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每去一家醫院都辦一張健康卡了
  • 無錫康復醫院_無錫康復中心__無錫國濟康復醫院
    (醫院大門實景圖)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是經無錫市衛計委批准,按照國家三級專科康復醫院標準設置的,集康復治療、康復護理、康復教學於一體的現代化康復醫院,是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政府2017年醫療康復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 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開展普法學習網上測試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28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紀永梅) 為全面貫徹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認真落實市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2020年煙臺市重點普法單位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要求,做好衛健系統普法宣貫工作,根據年初確定的普法任務清單,
  • 兩所三甲醫院納入濱醫直管 煙臺市支持濱州醫學院升格大學
    記者 | 戴嶽 12月30日,煙臺市政府與濱州醫學院籤署協議,煙臺市煙臺山醫院、煙臺市口腔醫院兩所三甲醫院正式成為濱州醫學院直屬附屬醫院,將通過校地協同整合醫療資源
  • 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建院70年 我們一起走過
    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院長劉愛玲說。  中年一代:穩中求進 我和「你」共成長  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放射科主任程永遠及其團隊分析患者病情  在老一輩的努力和奮鬥下,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基礎設施日趨完備。1994年,醫院首批通過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