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體醫融合」體育發展模式 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

2021-01-09 瀟湘晨報

煙臺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俊傑

濱州醫學院醫療集團總院長、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王強

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揭牌儀式

合影

鄭局長參觀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鄭局長參觀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膠東在線9月3日訊(記者 安娜)3日上午,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揭牌儀式在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舉行,煙臺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俊傑,濱州醫學院醫療集團總院長、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王強共同為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揭牌,這不僅標誌著我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正式成立,同時也是市體育局推動體醫結合、校地發展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煙臺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主任於守娟,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宋守君以及相關科室帶頭人、專家共同參與了揭牌儀式。

「體醫融合」體育發展模式 為我市競技體育發展提供科技保障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是山東省政府近40年來唯一批准新建、煙威地區首家省屬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佔地306畝,開放床位1690張,現有醫護教職員工1921人,其中博士61人,碩士405人,並設有72個臨床、醫技等業務科室,省市級重點學科40個。醫院的醫療質量、服務水平及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已進入艾力彼山東省域醫院競爭力前30強。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院長王強說:「我院十分重視運動創傷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今年3月,煙臺市科技局和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授予我院為『煙臺市運動創傷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去年,我院為5名專業運動員進行手術治療,為70多名專業運動員提供運動損傷康復指導,並培訓出1名專業隊醫。」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體醫結合,充分發揮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受今年疫情影響,各體育運動隊訓練暫停了一段時間,隊員們歸隊後由於體重增加、訓練間斷等原因導致運動損傷發生情況高於往年。市體育局積極與濱醫附院運動損傷康復團隊保持聯繫,先後組織前往市體工大隊、市體校、芝罘區體校、龍口體校、棲霞皮劃賽艇訓練基地,為橄欖球隊、拳擊隊、摔跤隊、跆拳道隊、手球隊、皮劃賽艇隊、排球隊等多支隊伍提供診療服務。康復團隊從多方面給予各訓練隊提供科研保障,協助隊伍發現並解決困難與問題,為我市競技體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濱醫附院運動損傷康復團隊赴各隊診療

濱醫附院運動損傷康復團隊赴各隊診療

濱醫附院運動損傷康復團隊赴各隊診療

「大學+」體育發展模式 校地深度融合共謀體育事業發展

近年來,為助力煙臺體育事業的發展,市體育局全力打造「大學+」體育發展模式,堅持「加強合作、共謀發展」的大體育理念,立足駐煙高校人才、設施等優勢資源,先後與煙臺大學共同籌資100萬元新建2塊輪滑場地,在煙臺大學、魯東大學開設帆船帆板選修課,在煙臺大學體育學院開設帆船帆板專業課,與魯東大學聯合成立大學生科學健身指導中心。近日,山東工商學院副教授到市體育局掛職鍛鍊,為煙臺體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此次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的成立,目的是將濱醫高校人才資源與市體育局政府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現有合作基礎上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促進濱醫高校人才、科研、教育優勢與我市體育產業、環境、政策優勢深度融合,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市體育局局長鄭俊傑說:「濱醫附院從建院到現在,重點學科發展非常迅速,且獲得了諸多榮譽,全院人才濟濟,體現了濱醫附院全院上下高度的凝聚力與發展潛力。濱醫附院運動損傷康復團隊對煙臺體育訓練隊伍實行全方位覆蓋的診療服務,為煙臺體育事業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此我們非常感激與感動。希望今後可以開拓更多領域的合作,共同商討開展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領域的相關論壇,共謀體育事業的發展。」

全民健身+體醫結合 為老百姓打造「專家服務團隊」

據了解,運動損傷一直困擾著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將致力於幫助專業運動員及普通運動愛好者在遭受運動損傷後,能接受到與國際、國內一流水平的同步治療,儘可能恢復正常生活,回歸到所喜愛的運動當中。

「下一步,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將邀請濱醫附院運動損傷康復團隊針對運動處方、群眾科學健身指導等方面,走進社區和廣場進行宣講與診療,做老百姓的『專家服務團隊』。」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於守娟主任說。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探索「體醫融合」新模式
    國家奧體中心領導、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領導、國家隊摔跤協會和國家柔道隊代表及兩家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籤約儀式。為惡補科醫保障的短板,促進「體醫融合」發展,服務保障駐訓國家隊和廣大健身群眾,助力體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國家奧體中心積極尋求社會合作,嘗試引進專業醫療機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國家奧體中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達成合作協議。
  • 奧體中心探索「體醫融合」新模式 - 國家體育總局
    奧體中心探索「體醫融合」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0-12-11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劍 字體:
  • 國內首個體醫融合糖尿病運動康復聯盟成立
    12月13日,由中國微循環學會主辦、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改變高峰論壇暨糖尿病運動管理模式和技術學習班在江蘇南京舉辦。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促進」。開幕式後,大會舉行了體醫融合糖尿病運動康復聯盟授牌儀式。授牌儀式由東南大學體育系副教授江偉新主持,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特別助理徐冰宣讀了由全國各地醫院及相關領域單位共同組成的體醫融合糖尿病運動康復聯盟單位及組成人員名單。
  • 河北省體醫融合 運動處方培訓班(衡水站)開班 - 國家體育總局
    河北省體醫融合 運動處方培訓班(衡水站)開班 發布時間:2020-12-0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劉昕彤 字體:
  • 就「體醫融合」領域進行...
    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國家戰略,落實國務院關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深圳率先啟動「體醫融合」試點工程,構建疾病管理和健康促進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打造深圳標杆,助力深圳創建健康城市範例,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聯合中航健康時尚集團共同舉辦深圳市「運動促進健康—慢病運動幹預」發展座談會,匯聚各方智慧,探索構建體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
  • 北大深圳醫院與中航健康時尚就「體醫融合」領域進行聯合研究
    11月30日,深圳市「運動促進健康—慢病運動幹預」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舉行。會上,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與中航健康時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就「體醫融合」領域進行聯合研究。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中心(以下簡稱「運康中心」)副主任張新濤表示,北大深圳醫院運康中心圍繞「運動促進健康」的項目建設,積極開展通過運動處方進行慢病幹預的診療模式,未來還將在北大深醫運康中心內建立運動治療部,聯合相關專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實現網上預約、現場診治、線上跟蹤的運動幹預監測全過程,將中心打造成「白天看診,晚上健身」的全天候開放性醫保支付門診,為整合醫療資源與體育資源
  • 江蘇出臺促進體醫融合發展意見:人均預期壽命2025年達80歲
    加快推進省運動康復聯合研究中心和省康復醫院建設,完善省體育局運動康復基地體醫融合服務功能。各設區市要整合醫療機構和國民體質監測中心、體育科學研究所等資源,建設體育運動專科醫院或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縣(市、區)依託醫療機構和國民體質監測中心、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等單位建設運動促進健康中心。鄉鎮(街道)依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質監測站等單位,建設運動促進健康站。
  • 「體醫融合」新發展!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
    「體醫融合」新發展!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李赫)日前,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運動促進健康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段世傑在會上表示,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宣告成立,這是踐行「體醫融合」的裡程碑式事件。  據了解,經過多方溝通和籌備,由中華醫學會主管,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辦,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於今年8月獲批准建立。
  • 江蘇省運動處方師培訓班推動「體醫融合」深入開展
    大 中 小   隨著「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戰略的不斷推進,「體醫融合」已成為新時代「健康江蘇」建設的新理念、新舉措。
  • 補短板 強弱項 奧體探索「體醫融合」新模式
    國家奧體中心領導、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領導、國家隊摔跤協會和國家柔道隊代表及兩家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籤約儀式。為惡補科醫保障的短板,促進「體醫融合」發展,服務保障駐訓國家隊和廣大健身群眾,助力體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國家奧體中心積極尋求社會合作,嘗試引進專業醫療機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國家奧體中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達成合作協議。
  • (體育)瀋陽體育學院打造「體醫融合」教學基地
    新華社瀋陽10月28日電(記者李錚、張逸飛)瀋陽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學醫院」「實習就業基地」27日揭牌,瀋陽體育學院副院長曹繼紅表示,沈體和遼寧省金秋醫院將通過在教學、醫療、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打造一個高質量的「體醫融合」研究基地及快速康復的研究基地,為「健康遼寧」和「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 補短板強弱項 奧體探索「體醫融合」新模式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10日,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正式籤約,將合作共建醫療康復中心,服務保障國家隊的醫療康復中心項目,惡補科醫保障短板,促進「體醫融合」發展,助力體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
  • 踐行體醫融合助力健康中國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正式宣告成立,這是踐行「體醫融合」的裡程碑式事件,來自中華醫學會、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領導,全國各地醫院的負責人等近200人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與會中國頂尖的運動康復專家還圍繞「踐行體醫融合,助力健康中國」主題,作了深度分享和探討,為我國運動康復和運動處方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力量。
  • 體育強省大家談|推進「體醫融合」助力健康湖南與體育強省建設
    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從事全民健身指導的主要是社會體育指導員,但是這些從業者面對運動損傷、運動性疾病的防治缺乏指導能力;另一方面,服務於競技體育的教練團隊也更需要具備醫學功底、懂防護、知康復的複合型人才,以保障競技體育的持續發展。
  • 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體醫融合專委會成立
    12月5日,由西安體育學院、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主辦,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承辦的「第四屆陝西省運動與健康促進論壇暨陝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體醫融合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體育學院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首都體育學院體醫融合創新中心主任郭建軍、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閆琪等全國高校、醫院、科研機構、企業等16位專家,以「體醫融合促進運動與健康大發展」為主題,對體醫融合發展趨勢、科學健身、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等相關領域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為陝西省體醫融合領域出謀劃策。
  • 賽事共享 l 廈門醫瑞運動康復中心加入運動保體育行業互助計劃
    >及運動損傷高品質康復服務。通過運動保深入接觸海量的賽事資源,緊緊抓住體醫融合發展機遇,持續完善,以為各體育機構與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健康管理及保障防護服務,提前精準鎖定匹配批量賽事客戶,提高業務量和服務質量,為今後業務開展做足準備,助力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為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幹預闖出一條新路
  • 治傷,治「未傷」,運動康復有多「神」?鄭大體院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黨委書記張紹通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幹預,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堅持大健康理念,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
  • 市中西醫運動醫學中心入選省體育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庫
    日前,2020年度浙江省體育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庫入庫項目名單公布,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成功入選產業創新類「迎領性項目」!2020年度浙江省體育產業發展資金入庫項目共118個,項目入庫等級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引領性項目、重點支持項目、一般支持項目。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展現「體醫融合」視閥下運動醫學中心建設》項目,經單位申報、縣級審查、市級初選、省級評審、實地考察、網上公示等環節層層篩選,獲評產業創新類十大引領性項目之一。
  • 守護運動健康,打造特色康復模式
    從最初憑著一腔熱血入門,到深耕關節鏡微創外科技術,再到專研運動康復,從術前、術中、術後多環節介入康復治療全過程,打造「醫生+康復師+患者「三者相結合的特色康復模式,煙臺毓璜頂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徐強在精進技術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治療理念和思路。
  • 揚州市體育康復醫院將對外運營
    揚州市體育康復醫院外部及內部場景。 揚州網訊 (記者 孔茜) 昨天,揚州市體育局聯合市衛健委對我市2020年體醫融合服務中心建設檢查驗收。2020年,我市建成兩個體醫融合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體醫融合服務中心8個、全民健身益站10個、全民健身指導站262個、晨晚練健身點3910個。作為我市體醫融合建設的「塔尖」,揚州市體育康復醫院目前也在加緊建設中,近期將正式對外運營。揚州市體育康復醫院建成後將成為江蘇省第二家、全國第15家專業性的體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