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運動健康,打造特色康復模式

2021-01-14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沒有選擇是容易的,但如果心嚮往之,那就會無往不利。
  從業多年,徐強常會想起畢業面臨選擇的時刻,毅然投入骨科懷抱的情景仿佛還歷歷在目。從最初憑著一腔熱血入門,到深耕關節鏡微創外科技術,再到專研運動康復,從術前、術中、術後多環節介入康復治療全過程,打造「醫生+康復師+患者「三者相結合的特色康復模式,煙臺毓璜頂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徐強在精進技術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治療理念和思路。
  完善科室梯隊建設,加強與兄弟科室的協作,未來在關節鏡微創技術與關節置換之外,徐強希望能將運動醫學的外沿拓寬,致力於為患者恢復最大運動功能與健康狀態,以更科學的運動指導助力健康中國的發展。

不過分強調治癒,而是致力於恢復最大運動功能與健康狀態
  提到運動醫學科,很多人都一頭霧水。不僅患者和家屬不明白,從事多年醫學臨床工作的徐強一開始也有點蒙。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運動醫學科醫生就是「隊醫」,是專門為國家運動員、芭蕾舞團、京劇武生演員等特殊職業的運動人群提供服務的。的確,1959年1月我國第一個專門的運動醫學研究所成立之初定位也是如此。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到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到健身大軍中來。運動醫學科的研究和服務對象也從特殊職業人群拓展到普通市民,更優質、精細的治療方式和更好的康復理念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那麼哪些病屬於運動醫學科的治療範疇?徐強主任進一步解釋稱,運動醫學解決的最多問題還是市民在生活、運動中所遇到的四肢關節腫脹、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相關疾病,以關節鏡微創、關節置換等手術為基礎,結合運動醫學理念解決全身各大關節及附屬機構的疾病和由於創傷引起疼痛、僵硬、無力等全身症狀。但與普通骨科治療理念不同,運動醫學科不過分強調治癒,而是將大部分精力用於恢復最大運動功能和健康狀態,在保功能和不影響生活、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為患者省時省力省錢。
  看似是在治療方面更簡單和便捷,但背後卻需要大量的積累和信念支撐,還得能和患者說清楚、講明白,不再「一刀切」的背後,挑戰更大。「既需要對全身關節、骨骼的構造和功能有清晰的認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運動原理,才能事半功倍。」徐強說,理念變化的背後也給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為基礎,他和團隊不斷學習國際國內最新的治療理念和經驗,以期為更多市民的運動健康保駕護航。
深耕關節鏡微創技術,不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時光倒流到26年前,本科畢業的徐強回到煙臺,成為毓璜頂醫院骨科團隊中的一員。從選擇到堅持,他沒有片刻猶豫。說不出是哪兒好,但骨科對徐強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如今,關節鏡技術已經成為骨科和運動醫學科中很重要的技術手段,幾乎骨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科中95%以上的疾病都離不開它。但在徐強入行之初,關節鏡技術還被稱為「年輕人的玩具」,和骨折內固定、人工關節置換並稱為「20世紀骨科領域的三大進展」。
  因為喜歡所以鑽研,徐強有幸成為弄潮的「年輕人」。1999年,煙臺毓璜頂醫院骨科作為全市最早引進當時最先進的關節鏡、椎間盤鏡的醫院,同時配備了齊全的手術器械,並將這項技術最早用於肩關節的治療方面。乘著醫院發展的長風,徐強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先後到北醫三院、積水潭醫院等地學習,2003年他完成了煙臺市首例肩關節鏡微創手術,此後他和團隊不斷精進技術,在關節鏡的肩關節治療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徐強介紹說,很多人習慣性將肩部的疼痛統稱為「肩周炎」並盲目通過刻苦爬牆和甩肩膀鍛鍊來調節,殊不知這樣有時反而會加重病情,以手術取代鍛鍊,給患者最精準而高效的治療是徐強和團隊通力協作的結果。
  以肩袖損傷為例,徐強介紹說,大部分病人是退變所致,是由於肩袖、滑囊反覆受到損傷,組織水腫、出血、變性乃至肌腱斷裂而引起症狀,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式,但因其表現也是肩部疼痛,經常會被誤診為肩周炎。
  通過關節鏡可以對關節內的結構和受損情況進行全面觀察,由此尋到肩部疼痛的「元兇」,再對症治療,徐強和團隊幫很多患者解除病痛。幫助認識和辨別疾病只是關節鏡的優勢之一,關節鏡手術創傷小、風險小、療效好、恢復快,省錢又減痛,是關節患者的首選。
  從膝關節到肩關節再逐漸拓展到肘、腕、髖、踝等各個部位,關節鏡微創術手術被徐強和團隊用得越來越熟練,他們又將目標瞄準了更多領域。「關節鏡微創手術只是手段,不是唯一的方式。「對於關功能喪失的關節,徐強和團隊又鑽研起了人工關節置換,並在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近年來,隨著富含血小板血漿(PRP)的研究日益深入,因取材方便、製備簡單及可吸收等特點,使其在各類組織缺損,尤其是骨軟骨缺損修複方面擁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經過一系列研究,徐強和團隊發現富含血小板血漿組織在半月板縫合、交叉韌帶縫合和肩袖損傷及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等方面作用明顯,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已逐漸應用到臨床診療中。
全過程介入 打造「醫生+康復師+患者」三方聯動新康復模式
  早期為競技體育服務的運動醫學科是為運動員傷病防護、治療和康復的閉環模式,因而有機會介入到運動損傷康復的全過程。從特殊群體服務走向大眾,徐強和他的團隊也將運動醫學科的「閉環管理」理念應用於康復治療中,著力打造「醫生+康復師+患者」三方聯動的新模式。
  在徐強看來,康復不應該單純只是術後的補充環節,康復師只有了解前期手術模式和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後的整體情況才可能給出更精準的康復治療方案。而專業的運動醫學科醫生不僅要保證手術的質量,術後康復過程中的問題追蹤和適時指導也不可或缺。
  2018年,徐強從以色列學習歸來,以此為基礎,日前,徐強及團隊與高新區一家醫聯體分院合作,讓康復師參與到術前的手術評估,並及時跟進了解手術情況,結合術中肌腱的縫合位置、強度,隨時調節康復的力度,給出個性化的康復治療方案。
  而對於有康復需求的患者,在術後3-4天達到出院條件後,會「無縫銜接」轉入分院進行康復訓練。針對康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康復師會第一時間與手術醫生取得聯繫,共同制定康復計劃,並隨時調整康複方案。
  「這個模式是三方互相合作、監督和促進的產物,能起到1+1大於2的效果。」徐強稱,患者在家康復往往因為疼痛難忍而中途放棄,喪失了最佳康復時機。目前條件下,專門的運動醫學科康復師很少,無法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醫生參與、康復師運用專業知識為患者雙重「保駕護航」的模式不失為一種有益嘗試。
「玩遊戲」也不忘練手 他還想走出去參與更多運動指導
  醫學發展到今天,早已經過了單兵作戰的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多學科協同作戰才是更合適的發展模式。對徐強而言,不斷精進個人技術才能帶領團隊走得更遠,但這之外的團隊梯隊建設也必不可少。
  在狹小的關節腔內遊走,從醫多年徐強練就了一手嫻熟的縫合技藝,在肌腱、骨頭間自如穿梭,看似帥氣又拉風,但實則對術者是極大的挑戰。每次縫合至少需要8-10根線,多年下來徐強的強迫症始終沒停過,術後總要反覆回顧手術細節、多次復盤才能放心。
  為了鍛鍊關節鏡的操作嫻熟度,在運動醫學科一個「小遊戲」是必考項目。在封閉的盒子內撒上豆子,從旁側開兩個小孔,一個置入關節鏡觀察,從另一個用關節鏡鉗撿豆子是每個團隊新人都要經歷的考驗,能快速找到並撿出豆子才算過關。這個遊戲,徐強玩了很多年,即使現在有空他也會常拿來練手。和其他主任的嚴肅畫風不同,徐強鼓勵團隊的年輕人休息時玩遊戲,在他看來玩遊戲能鍛鍊手眼協調能力,會反作用於手術的靈活開展。
  當年因為喜歡,徐強義無反顧選擇了骨科,而今迎著全民健身的熱潮,徐強又帶著團隊挑戰新的運動醫學科,習慣了摸索和挑戰,他們還想聯合骨科、內科、康復科等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未來不僅為市民的運動健康保駕護航,還能走出去為專業的運動團隊保駕護航。
專家簡介
  徐強,煙臺毓璜頂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上肢運動創傷學組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運動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健康管理學會運動與健康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骨科分會髖關節學組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鏡學組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腔鏡委員會關節鏡分會常務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關節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學規範化培訓山東中心副主任委員,煙臺市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關節外科與運動醫學,擅長膝關節病及運動損傷、各種原因導致肩痛疾病、股骨頭壞死等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關節鏡微創操作技術及髖膝人工關節置換,已完成手術上千例,效果良好,同時運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002年在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學習,開始了運動醫學領域工作,2018在以色列EMEK醫療中心學習訪問,獲益良多。榮獲多項煙臺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發表論文20餘篇,論著3部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煙臺毓璜頂醫院運動醫學科徐強:守護運動健康,打造特色康復模式
    從最初憑著一腔熱血入門,到深耕關節鏡微創外科技術,再到專研運動康復,從術前、術中、術後多環節介入康復治療全過程,打造「醫生+康復師+患者「三者相結合的特色康復模式,煙臺毓璜頂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徐強在精進技術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治療理念和思路。
  • 打造「體醫融合」體育發展模式 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
    膠東在線9月3日訊(記者 安娜)3日上午,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揭牌儀式在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舉行,煙臺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俊傑,濱州醫學院醫療集團總院長、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王強共同為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揭牌,這不僅標誌著我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正式成立,同時也是市體育局推動體醫結合、校地發展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
  • 打造特色康復醫聯體,東莞邁出第一步!
    當天下午,東莞市人民醫院與市康復醫院舉行醫療聯合體籤約揭牌儀式,雙方將通過團結協作、學科共建、資源互補、技術支持等形式,建設以神經康復、骨創康復、中醫康復為特色的康復醫聯體。目前,市人民醫院正在積極創建高水平醫院,全力以赴為東莞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 李愛川:打造以康復醫學為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勵建安教授等出席大會並在開幕式上致辭。東方華康醫療集團總裁、總院長在大會開幕式上作《以康復為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主旨演講。
  • 我運動我健康 | 康復訓練「組合拳」,打響運動戰「疫」!
    我運動我健康 | 康復訓練「組合拳」,打響運動戰「疫」!特色康復訓練我運動我健康願疫情早日不再·美好紛至沓來四川省成都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積極開展「我運動我健康」特色康復訓練專項活動,有效提高戒毒人員的身體免疫力,增強戒毒人員的運動戒毒意識,提升場所疫情防控能力。1.康復訓練項目
  • newbody 打造老年人運動健康服務典範
    原標題:newbody 打造老年人運動健康服務典範  大寧路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最近,居住在上海市靜安區粵秀名邸的退休老人有了一個健身新去處——大寧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在這座涵蓋了老年人短期日間照護、圖書閱覽、興趣課程和運動健身的中心裡,其中,「健康活動中心」由大寧路街道與尚體健康科技共同打造,除了配置專業老年人健身器材,這裡還有康復治療師指導老年人科學健身,並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
  •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掌握康復秘籍,傳遞健康希望——康復治療...
    想學習大健康行業中的新興學科麼?想掌握進行骨骼肌肉訓練及疲勞損傷後康復的秘籍嗎?想成為幫助病人改善身體功能的專業治療師嗎?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等你來!  人才需求  我國康復醫學是從專業學科劃分出來的獨立醫學學科,目前正處於「黃金髮展的機遇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充實到這個隊伍中。
  • 鳳安堂:專注孕產健康調理,守護女性產後健康
    (原標題:鳳安堂:專注孕產健康調理,守護女性產後健康) 現如今,隨著
  • 民生智庫 | 大健康文旅五大發展模式及趨勢解析
    目前,大健康主要包括醫療服務、醫療保健器械、醫藥產品、健康諮詢等生產與服務領域,同時和文化養生、醫療旅遊、養老產業、運動康復等融合產生了不少新業態。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討大健康旅遊的發展模式、現狀、相關旅遊產品,並分享相關案例。
  • 彩虹魚運動康復正式入選「國家隊」
    彩虹魚康復是按照國際標準運營管理的康復醫療機構,基於杭州和上海,覆蓋全國,提供360°全方位、全年齡、一站式的康復醫療和護理服務,以骨科和運動損傷康復、兒童青少年康復、慢性病康復等高質量康復服務為特色,
  • 東莞市人民醫院與市康復醫院共建合作,邁出打造特色康復醫聯體第一...
    東莞陽光網訊 (全媒體記者 林曉冰)昨天(10月15)日下午,東莞市人民醫院與市康復醫院舉行醫療聯合體籤約揭牌儀式,為東莞在康復醫學領域的醫聯體合作掀開新的篇章。
  • 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完善康復醫療 做運動康復的踐行者
    該中心推崇「被動治療+主動訓練」的現代中醫疼痛康復理念,開創「以患者為中心」的團隊工作模式,力求最大程度恢復和重建患者脊柱功能。對於這點,華醫金良醫療技術院長黎金良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當患者發生骨折後,骨科可以幫助固定骨頭,但骨頭能不能更好的癒合,以後能不能正常運動、重新融入社會生活就需要康復醫學介入。
  • 體育旅遊的七種特色開發模式
    依託當地的體育資源,以運動為主要元素,開發休閒度假運動,採用度假區、運動場等的形式,配備完善的運動設施,打造集休閒、觀光、運動、娛樂、度假於一體的體育旅遊開發模式,吸引遊客,帶動周邊體育、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
  • 佛山抗擊非典護士李淑芳馳援湖北抗疫 以中醫特色守護病患
    次日就要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重症病區並開始收治患者,但醫療隊物資尚未分配;來自13家醫院的120名護士分散在3個駐地酒店,難以集中溝通協調;佛山武漢兩地醫院的工作模式不同,需要時間磨合……當李淑芳2月13日晚抵達武漢時,這些難題一下子堆在了她的面前。
  • 科學運動康復助力全民健康
    11月25日,在日照市中加國際健康管理中心運動康復室內,患者李女士正在運動康復師石勇的指導下進行步態訓練,與記者交流時,李女士言語中掩飾不住喜悅之情。經過2周的康復訓練課程,李女士膝蓋疼痛明顯減輕。   「現在很多人對康復訓練認識不足,普遍重治療、輕康復,一旦結束臨床診治,便認為健康會隨之而來。
  • 運動損傷無處康復?奧運冠軍隊醫團隊助您「冉冉健康」
    ▼「小冉哥」團隊系出於奧運冠軍隊醫保障團隊北京冉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運動健康,為客戶提供諮詢、體能訓練、損傷評估和康復的一體化服務運動康復公司。「小冉哥」系出北京體育大學,由前國家遊泳隊隊醫、羽毛球世界冠軍王儀涵特聘康復師冉令軍領銜創立。
  • 助力「健康內江」 打造行業標杆內江醫科學校加快中醫康復保健省級...
    2019年4月,經省教育廳、人社廳、財政廳批准,內江醫科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納入四川省第二批中等職業學校示範專業建設計劃項目。一年來,學校按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改善專業教學條件、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六大項有序開展建設工作。
  • 西安交大二附院獲批「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特色研究中心」
    5月15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公布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第一批特色中心單位名單,西安交大二附院人工關節研究中心進入首批獲批名單。據悉,為加快協同研究創新網絡體系建設,推進骨科與運動康復領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遴選全國骨科、運動及康復領域內醫療特色鮮明、專業優勢突出的單位,組織完成了首批特色中心的評審工作,根據科技部《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發展規劃》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2017 年修訂)》的相關要求,認定並發布《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第一批特色中心單位名單
  • 以運動處方為核心,做慢病康復管理機構的服務商,奧美健康有何不同?
    始終保持著對國內外運動醫學行業洞察的奧美健康,不斷在發展過程中吸取著經驗教訓,促成了自身的發展。奧美健康在整個行業並沒有成熟商業模式可供借鑑時,展開了探索。有著十八年發展歷程的奧美健康,認為其發展離不開三個重要的機遇:第一個機遇來自於與體育局的合作。
  • 治傷,治「未傷」,運動康復有多「神」?鄭大體院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黨委書記張紹通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幹預,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堅持大健康理念,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