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稈簡介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知粗糧)在收穫籽實後的剩餘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於秸道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30%-40%),並含有木質素等。木質素纖維素雖不能為豬、雞所利用,但卻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二:檢測秸稈水分的重要性
水分含量的測定外水分含量是農作物儲藏過程中一個最為重要的檢測指標,在高水分環境下農作物秸稈極易腐敗,研究發現,在一個封閉的條件下,結構水分含量是秸稈分解率也就是腐敗程度的決定性因素,在保證環境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建立秸稈水分含量和相對溫度之間的數學模型,通過監測環境的相對溼度從而達到估計秸稈的水分含量的目的,該方法實現了相對溼度RH和水分含量之前的轉換,既方便快捷,同事也具有較高的置信水平。
三:秸稈水分烘箱檢測方法
①定溫:使烘箱中溫度計的水銀球距離烘網2.5cm左右,調節烘箱溫度定在105±2攝氏度。
②:烘乾鋁盒:取乾淨的空鋁盒,放在烘箱內溫度計水銀球下方烘網上,烘30min 至1h取出,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30min,烘至前後兩次重量差不超過0.005g,即為恆重。
③稱取試樣:用烘至恆重的鋁盒稱取試樣約3g,對帶殼油料可按仁,殼比例,稱樣或將仁殼
四:秸稈水分檢測儀方法
加熱單元和水分蒸發通道快速乾燥樣品,在乾燥過程中,持續測量並即時顯示樣品丟失的水分含量%,乾燥程序完成後,終測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鎖定顯示。與國際烘箱加熱法相比,滷素加熱可以短時間內達到大加熱功率,在高溫下樣品快速被乾燥,其檢測結果與國標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檢測效率遠遠高於烘箱法。一般樣品可快速完成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