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 996 是福報」;
薛兆豐說「 996 是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李誕說「工作才是人生的意義」……
就像奇葩說的辯題一樣「喜歡的工作都要 996,我們到底要不要996呢?」
加班 or 薪資?
@石頭211財經本,統計專業。秋招到現在只拿到一個平安產險總部的管培生offer…...反覆確認過不需要拉業務和做銷售,工資給的也好高,但是我對保險行業一無所知,感覺要是去了的話以後就只能在保險行業裡跳槽了,而且據說平安加班非常嚴重…不知道去不去…但是我就這一個offer…求指點
@lysyzg10嗚嗚求求大家幫忙投個票哈,能說下原因的就更好了~本人住深圳,美的到手工資比電信高,電信福利更好一點,本人是願意畢業後拼搏幾年的,但是在糾結美的加班是否過於嚴重,希望看到的朋友能給個建議!謝謝!
@小小魚兒本人女,大專學歷,現有兩個offer:1、中行上分管培(據人力說是6個月櫃員,六個月支行條線,然後分行輪崗,最後定崗,最後幹什麼不確定,但大概率不會是櫃員和營銷)2、Kpmg審計上海所(薪資透明,漲幅較大,但就是比較累,怕自己熬不住)。兩者起薪一樣,銀行其他福利稍多一些,例如飯補和住宿等,求比較。
996 或者加班嚴重,不再是網際網路行業或企業的「專屬」,很多行業或企業普遍都存在著加班嚴重的現象,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今天,作為對當下和未來都充滿焦慮和迷茫的年輕人,我們還會時常懷疑:不加班的公司是一個好公司嗎?
一個好的公司會經常加班嗎?
在知乎搜索欄搜「加班」,最先出現公司的條目是「華為加班有多恐怖」,瀏覽量近 1 億,可見華為的狼性加班文化多麼「深入人心」。
朋友在國內某電子廠實習,公司的轉正考核裡有一條「每月完成一次刷夜」,開始我覺得這對實習生太殘忍了,後來發現這根本不算是什麼考核,因為他幾乎每周就刷一次夜。
這些公司絕對是行業翹楚,很多好公司都會加班,但「加班」並不是決斷一個公司好壞的標準。
外企或是 500 強大公司之所以被人喜愛,不僅是因為逼格高,更是因為工作氛圍好,而這個氛圍主要體現在公司對員工的尊重上:各項權責都較為明確,未必高薪但待遇不錯,行事正規,加班有補貼,遇事有年假,定期有培訓。
相反,在那些天天鼓吹「加班文化」的企業,沒有系統性的培訓,也沒有自我提升的時間,最後還要面臨著遇到瓶頸,以「企業不養閒人」為由辭退的風險。
年輕人加班指南
我絲毫不抵制加班。社會發展越來愈快,工作中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年輕、精力最充足的時候更要把自己填滿,但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加班。
不要因為下班時間延長而放鬆自己
網絡上有一張調侃拖延症的圖片,雖然表現誇張,但生動形象。
在哈哈一笑之後,我們是不是應該自我反省一下:我的班加的值不值?
如果只是因為「反正都要加班」,白天浪費時間,把工作都推到最後一刻,不僅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最終的工作效果也很難保證。
偷懶一天,輕鬆快樂;偷懶一年,會完全拉開你和同齡人的差距,失去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保證自己加班工作的含金量
加班,多數增加的是橫向工作量,讓人從流水工人,變成了熟練流水工人。
其實熟練度對於每個工作崗位是很重要的。但是,一旦你在熟練的基礎上遇到瓶頸,發現加班完全對你的能力提升、業務深耕、個人眼界等等毫無幫助,就要考慮是否繼續留在公司賣命了。
時刻記得身體力行
多少熬夜猝死、勞累致癌的新聞就擺在我們眼前。遠的不說,我身邊的「銷售」朋友入行 4 年,作節奏緊,熬夜多,壓力又大,總是應酬到晚上兩三點,吃飯作息不規律,有嚴重的胃病,現在她時不時就會胃病發作,三天兩頭往醫院跑。
工作再拼命,加班也要量力而行。
關於「月薪 15k工作 996 的 offer 要不要錢」,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考慮,就是「給你多少錢,你才願意 996 ?」
當然首先要做到的是手裡多拿幾個offer,有了「議價權」之後,才有「選擇權」。
最怕的是,即使你願意 996 ,公司也不願意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