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氣候與俄羅斯人的性格的關係

2021-02-15 易路商旅

話說最近已經5月,俄羅斯有的地方卻還在下雪,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俄羅斯人,了解俄羅斯人的性格,生活環境,飲食起居

在俄羅斯的華人或者和俄羅斯人做事的華人總是會經常抱怨,吐糟,覺得在俄羅斯生活太難,要不是為了什麼什麼,絕對會離開俄羅斯,其實不光是華人等外國人,俄羅斯人在俄羅斯人生活其實也很難,小編在俄羅斯已經待了無數年,自己來自新疆,去過很多地方,多年前的一天自然而然的就覺得氣候和性格有著極其大的關係,好多年前給遊客解釋為什麼俄羅斯人不愛笑,因為在我們新疆冬天會把臉凍住,說話特別不利索,更別說其它的面部表情啦,那麼當時就會認為但凡是生活在北方下雪的地區的人們,會讓我們一樣冬天沒有表情,尤其俄羅斯,芬蘭,瑞典,挪威這類終年積雪的國家,日積月累後的今天已經不會有什麼表情;等到冬天過去,春暖花開的時候,其它地方都是鳥語花香,而我們新疆還是光禿禿的一片,所以那時候我就認為二十四節氣只適合中原地區,雖然它是中國的國學,這種二十四節氣就更不適用與俄羅斯,最起碼比我們中國的節氣晚幾個月,而且還會少一半以上的氣候特徵

都說西伯利亞寒流,西伯利亞遼闊,5月份的西伯利亞還有一部分白雪皚皚,至今無人踏足,也無法踏足,那麼另一部分的氣候特徵相當於中國南方的1月份,北方的2月份,你們可以感受一下,別說綠色蔬菜啦,現在連草都沒有全長出來。

今天一個朋友給我說心情特別差,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高興,都特麼一年沒有見過太陽啦,這個吐糟有點誇張,最起碼一個月是可以看到幾次太陽的,不論是在莫斯科,或者彼得堡,或者西伯利亞的某個地方

生活在俄羅斯,我們總有一天可以看到有四季的天氣,早上下雪,中午陽光明媚,下午大雨傾盆,黃昏微風徐徐,半夜又是狂風暴雨夾冰雹,不誇張的講:風大的時候可以把人吹著到處跑,這種213氣候,使得生活在俄羅斯的人總是會脾氣暴躁,還特別具有忍耐性,大半年的冬天,氣溫通常是零下20度以下,正常人也會被逼瘋,當我們華夏大地處於冬天和春天的時候,俄羅斯是冬天,中國夏天的時候,俄羅斯剛剛結束冬天;為什麼說俄羅斯人具有忍耐性,我覺得根本不是因為教育和民族的關係,毛主席似乎曾說過:「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那麼當俄羅斯與天鬥完之後,發現鬥不過,只能一句話都不說,完事把mmp全記在在心裡,然後找機會發洩在英國人身上...

俄羅斯的氣候影響著俄羅斯的方方面面,其它工作問題,習慣問題,飲食問題,就留給大家自己評論吧!

最後找了一些氣候特徵圖給大家看!


溫度度,顏色越深,溫度月底,5月份的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還在零上10度左右,當然這部分地區沒有什麼人居住。


深白色的地方是中國新疆阿勒泰與俄羅斯阿爾泰交界的地方,阿爾泰山上依然白雪皚皚,因為這裡有兩條雪山融化形成的大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1200萬平方公裡的西伯利亞地區,至少都有一半還在雪地裡埋著,如果你想去挖資源,不會有人攔著你的,能活著回來就好

風向氣溫圖


風向圖

風向與氣壓圖


知乎網友的科普


濮陽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經濟地理學中出現了「地理環境決定論」,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Sempel曾經寫到不同環境決定了不同人的性格。上面英文中提到了北歐的人充滿活力富於思考,南歐的人無遠見,赤道上的人沒鬥志有種族缺陷。這裡面帶有種族歧視的意味以及自我良好的優越感。

匿名用戶:《Experience Western Culture》中曾說到英國多變和不同的天氣使英國人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例如出門考慮帶傘等),也讓他們變得更容易適應;

地理決定論在古希臘時期就有萌芽,18、19世紀開始盛行,德國學者拉採爾認為地理因素,特別是氣候和空間位置,是人們的體質和心理差異、意識和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並決定著各個國家的社會組織、經濟發展和歷史命運。他的觀點經過他的學生的誇大和宣傳使得其在美國流行。
在過去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地理環境決定論是非常有效的,它的提出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對神創論的不認同,在當時的情境下有著較大的意義。然而,隨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以及對人地關係的進一步認識,地理環境的決定作用逐漸減弱,出現了退一步的或然論和可能論,乃至後來極端的文化決定論。現在較為中肯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將人類社會分為生計層(生產與生活)、制度層(人之間的關係)、精神文化層(宗教語言等),三個圈層是相互影響的,地理環境往往決定了生計層,但制度和文化也能對人的塑造產生影響。

劉上上:自然產生的人類,所以自然環境的各種要素對人類產生的影響是絕對的、全方位的 ,也包括對性格行為習慣的影響。
試舉出例子經濟行為:熱帶雨林氣豐富的物產,沒有儲蓄習慣
溫帶氣候有半年的冬天沒法生長糧食作物 ,所以人們懂得儲備一部分糧食

教士Thomas:氣候決定一個人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氣候可以影響到人的飲食、生活起居、職業等等方方面面。簡單地說,氣候的影響大到生死,小到雞毛蒜皮。日本的氣候決定了他們的衣著,和服的設計和日本本土的氣候有著絕對的關係。東方和西方在飲食結構上的不同,也取決於不同氣候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生活在北極基地氣候的愛斯基摩人飲食的主要來源不可能是水稻。同樣,生活在中國的人也不可能以海狗皮作為服裝的主要材料。藏族主要生活在世界屋脊,他們的眼中不可能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生活在海灘的人不可能在自己門口大面積種植高山雪蓮,沙漠民族也不能愜意的在自家後院種上幾棵大白菜。英國人出門總是要帶著把雨傘,阿拉伯人儘管離開了沙漠,也還是離不了頭巾作為典型的民族服飾。所有的一切可能無法一一列舉。總之,氣候雖然不能決定一個人生活的全部,但氣候的影響可能是決定性的。人免不了被環境塑造,所以由氣候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環境自然也塑造了不同的人。

@易路商旅

旅遊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什麼樣的氣候?有哪些氣候類型?
    俄羅斯遠東地區主要就是指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地處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中東部地區,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部與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相連。由於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十分偏北,緯度多在北緯50°以北,北極圈在俄羅斯的北部地區穿過,所以俄羅斯的氣候整體上十分寒冷。從氣候類型的分布來看,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擁有俄羅斯所有的四種氣候類型,包括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
  • 俄羅斯性格:民族精神的奇妙複合體
    俄羅斯幅員遼闊,地廣人稀,俄羅斯人心胸寬廣,堅忍不拔。但俄羅斯位於世界的東西方交匯處,民族文化非歐非亞、亦歐亦亞,蘊含了東西方兩極因素。若從生物進化角度看,俄羅斯民族經歷了斯拉夫人、北歐瓦良格人和北亞蒙古韃靼人長達數百年的融合,血脈中混合流動著彼此對抗的基因。所以,俄羅斯性格中明顯具有天生的雙重性、兩極性和「二律背反」的「悖論性」。
  • 看了俄羅斯家庭的一日三餐,才知俄羅斯人彪悍的性格,是有原因的
    看了俄羅斯家庭的一日三餐,才知俄羅斯人彪悍的性格,是有原因的俄羅斯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人都是特別的能喝酒,長得也壯士,在加上彪悍粗獷的民風,經常被我們稱為「戰鬥民族」,他們在飲食上也都是以高熱量為主,普通的一樣甜品吃起來都是特別的甜
  • 「謎一樣的」民族——俄羅斯
    坐落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的冬宮,生動展示了俄羅斯的歷史與文化。圖片來源:新華網如果把一個民族擬人化,俄羅斯絕對是一個性格鮮明、個性十足的民族。俄羅斯民族性格中充滿著矛盾性:謙遜和睦又率性而為,叛逆與服從,集體主義與強烈的個人意識,專制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等等。共同性共同性是俄羅斯精神的主要特點,是俄羅斯人性格特徵中與個性自由直接矛盾的因素。
  • 源自中國的茶,為何深刻印在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中?
    不過,由於當地氣候寒冷,茶樹發芽相對較少,這一茶葉具有獨特的甘甜口感和深琥珀色的茶汁。不可一日無茶事實上,中國與俄羅斯的茶葉貿易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從那時開始,俄羅斯商人就跨越萬裡來到中國,用俄羅斯產的布、皮革、裘皮、金屬等換取茶葉,形成了類似「絲綢之路」的商貿古道--「茶葉之路」。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卻鮮有人了解在俄羅斯,茶也是最受歡迎的飲料。
  • 俄羅斯巡迴畫派的油畫作品,充分體現了矛盾的民族性格
    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710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共有人口1.4396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其國家面積廣大,同時又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羅斯氣候條件的不佳對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影響。
  • 我們把俄羅斯稱為「戰鬥民族」,那麼俄羅斯人是怎麼稱呼我們呢?
    02 到了現代我國與世界上諸多地區的國家都有著友好交流,其中與我國的鄰國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密切,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合作關係。由於俄羅斯人的勇猛性格,在國內我們常常把俄羅斯人稱之為「戰鬥民族」,這正是因為他們的性格彪悍,民風強硬,那麼在其國內,俄羅斯人又是怎麼稱呼我們呢?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俄羅斯怎麼稱呼我們?實在太霸氣了
    俄羅斯地處我國北方,與我國氣候極其寒冷的東北、內蒙交界,常年處於一種較為寒冷的氣候狀態之下,使得這裡的人民往往也十分強壯,並且在溫度不是很友好的地方,其人民往往脾氣秉性會相對暴躁、直爽一些。
  • 中俄「新關係」 俄羅斯學者如是說
    這本書用英文寫作,作者顯然是為了向英語世界的讀者解釋,俄中兩國觀察人士所理解的雙方關係,多少帶有一點澄清和辯護的意味。對中國讀者來說,這本書坦言俄羅斯人如何看待中國及中俄關係,大概是最有價值的信息了。但事情的發展大大偏離了俄羅斯人的美好憧憬。現實證明,根本不存在什麼「共識」,所謂「後蘇聯共識」,只是俄羅斯的一廂情願。他們本以為,自己與西方是平等的,雙方關係將是互惠的合作。但事實上,西方想要的是一方發號施令,另一方乖乖聽從命令、自我改造的關係,而發號施令的那一方,自然不可能是俄羅斯。
  • 中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稱我們為「契丹」?
    然而,在這些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卻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外號裡,往往也就隱藏著這個人最最突出的性格特徵。因為小名、外號一般都是由身邊最熟的人調侃而起的,這些人通常與主人公長時間生活、玩耍在一起,對於其生活過程中最引人注意的特點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再加上在我們中華傳統中,直呼其全名卻又往往讓人感到嚴肅而生疏。
  • 俄羅斯這麼發達,為何黑人卻不去定居?看了俄羅斯人的做法就懂了
    如今,居住在我國的黑人是很多人,廣州的街頭隨處都能看見黑人,他們黑色的皮膚顯得與我們格格不入;眾所周知,黑人主要來源於非洲,那裡的土地十分貧瘠,酷熱、乾燥,時不時還有野生動物出沒,生存環境是很不好的,因此許多年輕人不願留繼續留在非洲,希望去其他國家定居,於是歐洲、美國、中國成為他們最理想的定居地,而有人就充滿了好奇,俄羅斯明明也很發達,面積也比中國遼闊,為啥黑人都不想去俄羅斯定居呢
  • 《探索與解讀:獨具特色的俄羅斯文化探析》:俄羅斯文化產生的地理...
    四大自然地帶植物狀況、土壤性質和肥沃程度、氣候條件特徵突出,互相區別。這導致居民的經濟生活單一,使勞動分工以地區形式出現。俄羅斯位於中高緯度地區,領土地跨北寒帶、亞寒帶、溫帶和亞熱帶四個氣候區。俄羅斯80%的國土在溫帶氣候區,氣候以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的降水量要少於其他歐洲國家。
  • 俄羅斯支持中俄通婚,但「生理缺陷」是個難題,讓人難以接受
    隨著經濟水平發展,世界各地加強了經濟文化的交流,關係愈發緊密,越來越多國人走向國際,進行經濟、文化交流,釋放生活壓力,於此同時,我國也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參觀旅遊。我國與俄羅斯素來交好,因為俄羅斯獨特的建築物、優秀的文化,吸引了大批國人前往當地旅遊、生活。談及當地的風景,俄羅斯美女無疑是一條最美的風景線,有不少人選擇長久定居在俄羅斯並且在當地娶妻生子。
  • 俄羅斯人戰鬥民族性格的四字表述——幹哏倔葬
    但作為世界第一產油大國,俄羅斯的油價可沒有我想像得便宜,尤其莫斯科的油價,比聖彼得堡還貴。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資源,油價卻被美國長期打壓,只要不超過45美元,俄羅斯就別想賺到錢,這兩年的俄羅斯人可謂嘗到了不少苦頭,盧布兌人民幣從5比1到現在的9比1,在國際低油價的現狀下俄羅斯的石油產業不能撐起經濟,老百姓也只能幹熬著沒有辦法。
  • 俄羅斯的勘察加半島,為什麼冬天氣候會很溫和?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廣袤無垠的國家,整個國家位於亞歐大陸的最北部,面積大到堪比整個南美洲,但由於其地理位置太靠北,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城市和人口都十分稀少。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俄羅斯位於北冰洋附近,海岸線曲折,因此俄羅斯擁有許多半島和海灣。
  • 印度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的「親密」關係
    印度與日本的關係印日關係發展勢頭一直很好。2000年,印日建立全球夥伴關係。2004年起,印成為日最大海外開發援助對象。2006年12月,印總理辛格訪日,雙方宣布建立戰略性全球夥伴關係,並將2007年定為「印日友好年」和「印日旅遊交流年」。2008年10月辛格總理訪日,雙方發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聯合宣言》和《印日全球戰略夥伴關係進展聯合宣言》。
  • 西伯利亞氣候惡劣、人口稀少,到底是俄羅斯的負擔,還是財富?
    這句話一出來,也是讓所有人都感到詫異,因為俄羅斯以烏拉爾山脈為界,大部分發達的地區都在東邊的歐洲部分,而80%的人口也在東邊的歐洲部分。那麼為什麼要遷往氣候惡虐寒冷的西伯利亞呢?並且西伯利亞地區對俄羅斯來說又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價值呢?
  • 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俄羅斯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中俄關係源遠流長,早在元朝時代的「金帳汗國」開始,這個關係就逐漸開始了。雖然後面的朝代中,兩國之間的軍事碰撞很多,但是民間和商業交流依舊非常廣泛。俄羅斯的茶文化也是來自中國的。新中國建立初始,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就對中國提供過大量的幫助,包括工程、教育、工業、科技等等,從那個時候開始,中蘇(俄)關係就進入了實質性的發展。雖然中間兩國的關係疏遠甚至敵對過,但對於兩國關係總的潮流影響不大,雙方都是願意向前看的。
  • 奇怪,為什麼俄羅斯人那麼不愛笑?
    其實,俄羅斯人的特徵絕不僅限於面部表情,更在於融化在血液中的民族性格和精神。02俄羅斯性格的雙重性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俄羅斯的「性格」只能使用俄語的Характер而不能用英語的Character去表達。就是說,雖然這兩個單詞在字面上完全相同(只是字母差異),內涵容量卻無法比擬。
  • 俄羅斯與東協關係不被看好?但並不意味俄羅斯會放棄東南亞區域
    摘要:從地緣政治上,俄羅斯與東協的關係發展並不被看好,與此同時,俄羅斯與東協國家的經貿關係也同樣低迷,尚未建立起真正可持續的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關係。雖然俄羅斯與東協的關係發展並不被看好,但這不意味著俄羅斯會放棄東南亞這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