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國的茶,為何深刻印在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中?

2021-01-19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俄羅斯記者品嘗福建茶葉(中新社資料圖片)

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近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在上海落幕,作為唯一一個「蟬聯」主賓國的國家,俄羅斯館有43家食品展商設立展臺進行產品展示。其中,俄羅斯茶葉得到了重點介紹。

綜合中國網、上海《文匯報》報導,俄羅斯代表團團長、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副部長格魯茲德夫(Alexey Gruzdev)表示,該展臺所展示的茶叫做克拉斯諾達爾茶(Krasnodar Tea),名字來源於地名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這裡是俄羅斯唯一的茶葉工業化產區,也是世界上產地最北的茶。

上世紀初,經過當地農民的育種,茶樹適應了俄羅斯南疆的低溫,成功產出茶葉。不過,由於當地氣候寒冷,茶樹發芽相對較少,這一茶葉具有獨特的甘甜口感和深琥珀色的茶汁。

不可一日無茶

事實上,中國與俄羅斯的茶葉貿易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從那時開始,俄羅斯商人就跨越萬裡來到中國,用俄羅斯產的布、皮革、裘皮、金屬等換取茶葉,形成了類似「絲綢之路」的商貿古道--「茶葉之路」。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卻鮮有人了解在俄羅斯,茶也是最受歡迎的飲料。在G20大阪峰會晚宴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輕輕捧起一隻保溫杯抿上幾口甜茶的形象意外走紅網絡,讓人們不禁對俄羅斯的飲茶習慣產生了好奇心。

人們常說,西方人開放,精力旺盛,崇尚自由與活力,性格就像酒一樣。而東方人冷靜、穩重、理智、堅韌,性格似茶。生活在歐亞大陸文明交匯處的俄羅斯人,性格中既有烈酒般的豪爽與硬朗,亦有香茗的清澈與香甜。

俄羅斯人不可一日無茶。古諺有云:不求伏特加,而求喝茶。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也曾說過:「我需要喝很多茶,因為沒有它我就無法工作。茶會喚醒縈繞在我靈魂深處的靈感。」

與其他很多國家一樣,俄羅斯的茶也是從中國引進的,俄語中的「茶」(чай)和中文的發音幾乎相同。

在元代,隨著蒙古人的遠徵,中國的茶文化隨之遠播。但是之於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到茶,卻是明朝時候的事情。史料記載,明朝穆宗年間(1567年),兩名哥薩克首領彼得羅夫和亞雷舍夫來到中國,第一次喝到茶水。回國後,他們向當時的沙皇和貴族描述了這種來自遙遠東方的神奇飲品。不過可能未有切身體會,這段描繪並未引起沙皇的興趣。

直到1638年,俄國宮廷才第一次真正接觸到茶。當時,受沙皇之命,俄國使者斯特拉科夫前往蒙古拜見可汗,並帶去了珍貴的紫貂皮當作覲見禮品,作為回禮,可汗回贈了4普特(約64公斤)的磚茶。使者帶回聖彼得堡後,沙皇命人砌成茶水請貴族品嘗,眾人飲後紛紛稱讚清香撲鼻,自此,俄人開啟了飲茶的歷史。

只不過和現在「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同,當時茶葉在俄羅斯是典型的進口奢侈品,只有貴族和富人才能喝到。也正因要滿足貴族階層的需求,俄、清之間的茶葉貿易由此展開。

乾隆年間,茶葉開始大量輸入俄國,俄國的茶葉市場也從莫斯科擴大至外省,到19世紀,飲茶之風在俄國各階層盛行,茶開始成為大眾飲品。

而隨著茶的普及,茶迅速「俄羅斯化」。和中國人泡一杯香茗解渴提神、或沉心思考不同,俄羅斯已經把茶融入日常的飲食當中。他們不僅分喝上午茶和下午茶,有時直接以茶取代三餐中的一餐,或是三餐之外的加餐。俄羅斯人最鍾情的茶類是紅茶等釅茶,同英語一樣,俄語對紅茶的字面翻譯也是「黑茶」之意,大概就是取其色澤和濃度以命名。

俄羅斯人偏愛甜茶,在飲紅茶時,通常會加砂糖、蜂蜜、檸檬片,有時也會添加香草,果醬或牛奶。此外,還常常佐以大盤小碟的蛋糕、餅乾、麵包和奶渣餅等「茶點」。在鄉間,「黑麵包+甜茶」經常被用作待客的標配,這種吃法有時也被用來判斷食客是否是地道的俄羅斯人。

獨特的茶炊文化

在三百多年的飲茶史上,俄羅斯還形成了獨特的茶炊文化。「茶炊」相當於中國的茶具,在俄羅斯,有「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的諺語,茶炊往往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人們外出旅行或至鄉間木屋度假時,也是必帶之物。

茶炊被稱為「桌上將軍」,其發展歷史是隨著茶葉的普及流行的。1730年,烏拉爾地區就出現了略顯簡陋的銅製茶炊,18世紀下葉,茶炊開始流傳開來。其中最為流行的是圖拉地區,被譽為「茶炊之都」,俄羅斯甚至歇後語有云:不必自帶茶炊去圖拉。意為「多此一舉」。

和中國茶具多用陶或瓷不同,俄羅斯茶炊由銀、銅、鐵等金屬原料製成,外形如立鍋,有球形、桶型、花瓶狀、酒灌狀,上繪有斑斕的色彩和圖案。中間豎一金屬圓筒,筒中放炭,用以燒水煮茶。茶炊內部安有爐膛,正面裝有龍頭,以便開水流淌。後來茶炊功能漸豐,甚至類似「微型廚房」,茶的爐膛分隔多層,可煮水、煮茶、煮湯,功能一應齊全。

除茶炊外,整套的茶具還包括茶壺、茶杯、杯託、茶碟、茶匙、糖塊捏夾和糖棒等。物什完備之後,便是沏茶了。

俄羅斯傳統的沏茶方法是,先將乾淨的茶壺用滾燙的開水涮後晾乾,放入茶葉、加入一小塊砂糖以讓茶葉舒展,然後倒入開水、蒙上餐巾,放在茶炊的壺託上靜置5分鐘左右。喝茶時,主人先將茶壺裡的濃茶倒入茶杯,然後至茶炊續入滾水,依據食客口味,加入不同程度的開水調整濃淡,再加入糖、奶或檸檬片。這個過程中,講究兩點精髓:一是無論是初泡的茶湯還是調味的白水都必須是不斷翻滾的開水;第二就是所有的茶葉只泡一遍,以確保茶的濃度。

茶浸潤著民族性格

人們常常說,從茶性可以感悟人生,中華民族性格中的恬靜和淡雅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被數千年的茶文化浸潤出來的。同樣的,俄羅斯人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也受到了茶文化的薰陶。

俄羅斯人很多時候都是通過茶來接待貴客,以示歡迎。在俄語中,人們常以「請來喝茶」向親朋好友發出邀請,客人接受了主人的盛情邀請之後,又以「感謝您用糖茶招待我」表達感謝之情。諺語中還有「只要生好茶炊,就不讓客人離開」的說法。在俄羅斯鄉間,主人常常邀請客人圍著茶炊,大家一起說笑、談天、唱歌、品茶、吃茶點,所有人都沉醉在愉快的氣氛當中。

俄羅斯民族詩人普希金就曾在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描繪過這樣的場景:「天色轉黑/晚茶的茶炊/閃閃發亮/在桌上嘶嘶響/它燙著瓷壺裡的茶水/薄薄的水霧在四周蕩漾/這時已經從奧爾加的手下/斟出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濃釅的茶葉在不停地流淌」。詩人筆下的茶炊既烘託出氤氳意境,又體現著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氣質和茶文化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內涵。

在繪畫中也有如此表現。1903年俄羅斯知名畫家庫斯託季耶夫曾將飲茶場景入畫,作有油畫《商婦品茗》。畫面左側高高立著一把銅製茶炊,商婦手託茶杯悠閒品茗。這幅傳遞著俄羅斯茶文化精神內涵的作品至今仍被收藏在莫斯科著名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之中。1978年,在庫斯託季耶夫百年誕辰之際,這幅畫被製作成郵票,以示紀念。

茶文化已經深刻地印刻在俄羅斯的民族性格之中,對俄羅斯人而言,茶是釋放壓力、陶冶情操的生活必需品,亦是增進人際交往的重要媒介。(原標題:源自中國的茶,為何深刻印在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中?)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龍報網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相關焦點

  • 中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稱我們為「契丹」?
    關於這一點,最最突出的便是關於每一個國家的民族性格了。 不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都會在日積月累的時光中醞釀、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民族性格,也正因此,世界上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國家才能夠做到同樣強大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採。 性格往往賦予我們第二個名字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
    很多年前,我們稱呼俄羅斯人為蘇聯老大哥,到了後來,蘇聯解體,我們管他叫「老毛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俄羅斯人相對於中國人體毛較為旺盛。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 俄羅斯性格:民族精神的奇妙複合體
    很多俄羅斯人承認自己常常情緒不穩,會在正常節奏的工作中一籌莫展,但有時卻可以創造驚世駭俗的英勇壯舉。特別是他們自認為並不傲慢和虛偽,相反卻善於與其他民族找到共同語言,具有出色的外交談判能力。其實,俄羅斯人的特徵絕不僅限於面部表情,更在於融化在血液中的民族性格和精神。
  • 地理、文化、信仰,「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會形成「獨特」的民族...
    走在俄羅斯的大街上,我們會發現很少俄羅斯人會開懷大笑,而當我們衝著他們打招呼時,他們也都會回復一種似笑非笑的尷尬表情。有的人說俄羅斯人直爽好客,有的人說俄羅斯人靦腆內向,那麼你們認識的俄羅斯人都具有哪些性格特點呢?
  • 體現在俄羅斯歌曲中的民族性格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的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一次發布會上調侃說,如果真需要利用兇猛的動物來阻止居民上街,那麼「我們會按照傳統在大街上放出幾頭熊。」扎哈羅娃的這個回應無疑體現了俄羅斯民族一種特有的幽默。與幽默一樣,憂傷、深情、真摯、熱烈等也是俄羅斯的民族特性,它們鐫刻在俄羅斯的文學作品裡,同樣體現於俄羅斯歌曲之中。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聽起來很是耳熟
    很多年前,我們稱呼俄羅斯人為蘇聯老大哥,到了後來,蘇聯解體,我們管他叫「老毛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俄羅斯人相對於中國人體毛較為旺盛。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 哪些民族性格決定了俄羅斯民族是個極具擴張意識的民族?
    俄羅斯人兇悍好鬥,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俄羅斯的版圖也是一再擴大,那麼作為一個在歷次戰爭中未曾失敗的民族,他們的哪些民族性格決定了他們是一個極具擴張意識的民族?1、非理性。重感性輕理性是俄羅斯民族最顯著的性格特徵。2、共同性。俄羅斯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共同性。
  • 俄羅斯為何被稱為「戰鬥民族」?專家:三個方面說明一切
    如今,每逢提到俄羅斯這個國家,人們都會用「戰鬥民族」來稱呼,可以說俄羅斯「戰鬥民族」這個稱號享譽世界,名震天下!但是,俄羅斯為何以「戰鬥民族」名震天下?許多人認為是蘇軍在二戰衛國戰爭中打敗了強大的德國納粹軍隊,是被稱為「戰鬥民族」的主要原因。其實這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從俄羅斯整個發展歷史來分析,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專家馬曉,提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俄羅斯怎麼稱呼我們?實在太霸氣了
    中國和俄羅斯因為從古至今都有土地接壤,兩家不可避免地發生摩擦,就像是一直在鬧分分合合的兄弟一樣,還互相起綽號。 最有意思的是,近幾年俄羅斯的總統普京與美國以及西方各國叫板的強硬形象受到了中國百姓的讚譽,再加上俄羅斯人徒手生擒大熊的視頻在中國廣為流傳,中國百姓興致勃勃地又送給了俄羅斯一個綽號叫「戰鬥民族」。
  • 俄羅斯的氣候與俄羅斯人的性格的關係
    話說最近已經5月,俄羅斯有的地方卻還在下雪,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俄羅斯人,了解俄羅斯人的性格,生活環境,飲食起居
  • 俄羅斯巡迴畫派的油畫作品,充分體現了矛盾的民族性格
    大部分地區寒冬漫長,讓人情緒變得憂鬱,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的感傷主義是世紀文學中的基本主題。在藝術的表現上,更多的是反映一種「哀民生之多艱」的關懷下層平民生活的創作思想。13世紀俄羅斯遭到成吉思汗領導的汗國的侵略,蒙古韃靼人的壓迫長達兩個半世紀,最終推翻韃靼蒙古壓迫是在1480年。蒙古人的入侵使俄羅斯民族在胚胎的時期就被注入了東方的血液,在俄羅斯民族形成過程中不斷受到東方思維方式的薰陶。學者維爾納茨基認為蒙古對俄羅斯的入侵把俄羅斯大地帶入世界帝國的版塊之中,它與基督教一起,打造出俄羅斯民族性格中「準備建立恭順功勳」和克服民族驕傲的心理素質。
  • 俄羅斯人被稱「戰鬥民族」,中國又被俄羅斯人叫什麼?意想不到
    在歷史上,很多國家對於其他國家都有著一些特殊的稱呼,這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在交際上也會對他們私下起一些特別的稱呼一樣。就像日本,在抗日戰爭時期,對於日本侵略者,都叫他們為「小日本鬼子」,這在很多抗日劇中都能看到,至於為什麼這樣叫,其實跟當時日軍侵略者的身形是有很大關係的。
  • 被稱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是如何形成自身的民族特性?
    這個時期所帶來的文化衝擊,徹底奠定了俄羅斯的民族特性。在東正教傳入古羅斯之前,俄羅斯人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具有代表性特徵的文化,而東正教的傳入和拜佔庭文化的傳播,對於俄羅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種外來文化對俄羅斯人民的影響和衝擊也使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特徵在形成的過程中被打上了東正教的烙印。
  • 京師亞歐名家講壇第二期|俄羅斯油畫的民族性格與國家精神
    本期對話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專家、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系主任古棕教授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理事葉南教授參加,對話主題為「俄羅斯油畫的民族性格與國家精神」。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東擔任本場對話主持人。此次雲端對話共有兩百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學者、學生參加。
  • 俄羅斯民族裡沒有漢族,為何我國56個民族裡卻有個俄羅斯族?
    而在俄羅斯民族中,沒有一個民族是漢族,但是為何我國56個民族裡面卻有一個俄羅斯族?很多人可能要問了,在近代俄羅斯割讓了大清幾百萬的領土,這些領土上曾經都居住大量的漢人,尤其是海參崴,庫頁島等地,漢人應該很多,但是為何現在俄羅斯聯邦100多個民族裡面卻沒有一個民族叫做漢人?就連我國古代蒙古族的後裔韃靼人,布裡亞特人等,都不叫漢人。
  • 我們叫俄羅斯「戰鬥民族」「毛子」,俄羅斯人給我們起了什麼綽號
    自從普京上臺,俄羅斯就與我國的關係日漸親密,兩個國家在軍事和其他方面的合作非常緊密。作為與我國交好的國家,我國網友經常會為其起綽號。比方說巴基斯坦就被我國親密的稱呼為「巴鐵」。而我國網友給俄羅斯起的綽號是「戰鬥民族」和「毛子」。
  • 中國人給俄羅斯人戰鬥民族外號怎麼來的,俄國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中國為何稱俄羅斯人戰鬥民族,那俄羅斯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俄羅斯,位置接臨我國北方地區,也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談論起俄羅斯這個國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俄羅斯人們的彪悍,可以說是個實打實的戰鬥民族。也因為俄羅斯人民天生的戰鬥天性,因此中國便一直稱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
  • 不一樣的茶文化~俄羅斯人之迷惑:不加糖的茶還是茶嗎?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但是,中國人並不是喝茶喝得最多的人。如果按人均每年的茶葉消費量來看,中國連前十都進不去。世界上人均茶葉消費量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土耳其、愛爾蘭、英國、俄羅斯和摩洛哥。
  • 中俄通婚得到國家支持,多數中國男人娶俄羅斯女人後,為何受不了
    愛情是婚姻的墳墓,這句經典的話,大家都曾聽過,許多在愛情裡美妙的東西,一當結婚,就會敗毀在了生活中的雞零狗碎的事情上,柴米油鹽醬醋茶,稍有不慎,每一樣都能將這愛情擊打得粉碎!而結婚後的人,是萬不可輕易離婚的,離了婚,孩子可咋辦呢?孤苦伶仃,讓他們成為單親家庭從此少了一份愛嗎?可不能傷害孩子那幼小的心靈啊!
  • 中國稱俄羅斯「戰鬥民族」,俄羅斯又怎麼稱呼中國?聽著霸氣十足
    我國為什麼要叫俄羅斯「戰鬥民族」?其實是因為俄羅斯人的性格都比較彪悍,天生豪放,無論是男女老少,如女孩艾尼卡·薩德瓦卡斯10歲就能徒手劈斷樹,是一個從小起就練習拳擊的女孩。我國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並沒有任何諷刺的意思,是源於俄羅斯人彰顯出來的個性,那俄羅斯又怎麼稱呼中國?聽著霸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