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軍對你說:西洋棋中要學會全局思考

2020-12-09 HICHESS西洋棋

有不少家長朋友自己就是棋迷,雖然水平不高,但是棋癮很大,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只要有機會就會找人殺上一局。不過,因為缺少專業的訓練和高手的指導,這樣的棋迷朋友的棋藝水平可能常年「保持穩定」,卻又能在愛好者對弈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到「棋逢對手,樂在『棋』中」的樂趣。不過,當這樣的棋迷朋友成為家長並且想把自己對棋的愛好傳給下一代的時候,往往在孩子身上寄託了成為棋壇高手的願望。並且,家長朋友認為自己常年浸泡在棋壇,多少也該算個內行,順勢直接進行棋藝教學指導。

當小棋手來自這樣一個家庭背景時,應該說在他們棋藝水平提高的道路上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被「亂指揮」的可能。之所以強調棋迷家長反而會把孩子教出偏差,是因為專業棋手與業餘棋手(特指水平一直停留在喜歡實戰過癮的棋迷群體)對棋局理解在大局觀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經過專業訓練的棋手講究大局觀,通俗的解釋就是首先考慮棋局陣型的特點,然後根據特點制定行動計劃,再予以執行。而那些想到哪裡走到哪裡、一切通過實戰解決問題的棋迷朋友,往往思考棋局時更多考慮的是個人喜好,通常只看到眼前的得失,而不是一切從長計議。

下棋不講究棋理缺少大局觀,就如同在沙漠中前行沒有明確的方向,很容易迷失了道路。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資深」的棋迷朋友經常想不明白對局實戰演練了那麼多那麼久,但是棋藝水平卻總是不見提高。

下棋缺少大局觀,難免停留在「誤打誤撞」階段,當然容易出現因小失大的問題,棋藝水平就會一直停留在一個亂戰的水平上。

例如我們有一些小棋手,很早就接觸棋類項目並且表現出很好的才能,學棋最初階段進步特別快。但是,在接下來的水平提高階段,小棋手訓練和學習態度很認真,但是取得的成效卻不明顯。深入了解情況,有時我們會發現原因在於小棋手家裡有一個會下棋但是水平不太高卻好為人師的家長!片面的記憶棋譜、過度重視實戰不重視棋局分析、對棋理理解出現偏差等問題都會影響小棋手的水平提高,有時訓練和學習的勁兒使在錯誤的道路上,反而會出現越練棋藝水平越不見長進的現象,當然想在高水平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到了一定的水平,棋手對弈時要靠自己對棋局的理解進行判斷;到了一定的水平,個性化的訓練方案以及符合棋手個人特點的開局體系需要逐步建立。要想高效完成這些任務,首先要在棋手腦海裡注入下棋要符合棋理有大局觀的概念,這樣才能逐步幫助棋手建立正確的觀念,棋藝水平提高的道路上才能後勁十足。

下棋不能完全憑著牢記棋譜,同樣下棋也不能完全憑實戰發揮。將棋譜知識與實戰較量有機結合起來,學會從全局的視角考慮,對弈起來才會有思路,找準行動的方向。

中國首位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 謝軍t

HI-CHESS少兒西洋棋網

相關焦點

  • 西洋棋世界冠軍謝軍來到西安鐵一中學,現場如此火爆,說了啥?
    高一年級劉澤說。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後學位的四屆棋後謝軍在講座中娓娓道來,從「一帶一路」到「棋」的起源,棋弈內涵、思維方式、棋與教育、愛與興趣等多個層次多個角度,闡述了棋弈與人生的關係。講座中,她還強調了如何在思考中學習、在思考中進步,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 西洋棋界第7位棋後:謝軍
    國際特級大師,1991、1993、1999、2000年四次獲得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1998、2000、2004年在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賽中與隊友合作獲得女子團體世界冠軍,1991、1992、1994年三次獲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 西洋棋界第7位棋後:謝軍
    正是由於謝軍在西洋棋上取得的偉大成就,極大的促進了西洋棋在中國的發展。在中國提起西洋棋,大多數人就能馬上想起謝軍的名字。謝軍幾乎成了西洋棋的代名詞。
  • 我的西洋棋私人書單(連載17)——謝軍
    根據書中的前言,這書是出版社GAMBIT向謝軍約的。謝軍說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出這本書,一是擔心自己的水平不夠,二是對自己的英文水平不自信。所以直到謝軍1996年丟掉棋後桂冠到了倫敦之後,才打定了出這書的主意。
  • 西洋棋新「女皇」——謝軍(三)通向西洋棋殿堂之路
    與那些「奮力一舉」、「縱身一躍」便能勇奪世界冠軍的體育項目相比,如通向西洋棋殿堂的道路要漫長得多。當然,前者同樣是「臺上一招,臺下數年」,各有各的艱難。這裡指的是一屆世界冠軍賽的時間,對於西洋棋來說——這是「超級馬拉松」式的比賽。時間跨度,始於1990年2月26日分區賽開幕,終於1991年10月29日世界冠軍對抗賽結束——總計1年8個月零3天。
  • 西洋棋新「女皇」——謝軍(一)歷史性的突破
    馬尼拉1991年10月29日電,「今天,奇布爾達尼澤與謝軍在世界女子西洋棋冠軍賽第十五局的較量中,經過62個回合,5小時零8分的爭奪,下成和棋。這樣·····中國21歲的挑戰者謝軍以4勝、2負、9和,積8.5分的成績成為新的世界冠軍。」
  • 西洋棋新「女皇」——謝軍(二)十年磨一劍
    12歲的謝軍背著小書包,甩著烏光坨亮的一頭短髮,哼著歌兒一步一跳地來到了秦皇島。她長得虎頭虎腦,寬寬的前額下一雙機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非常逗人。數十名棋手中就數她年齡最小,身體最棒,也數她最頑皮,一有空閒就和男孩一起打鬧個不停。人說頑皮的孩子多數聰明,此言不謬。
  • 中國首個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謝軍如何登臨「棋後」
    昔日今朝話體壇1991年2月25日在北京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決賽中,21歲的中國姑娘謝軍以三勝三平一負的戰績,用積分4.5戰勝了南斯拉夫名將艾麗薩-馬裡奇,獲得向世界冠軍的挑戰權利,結束了40年以來女子西洋棋冠軍與挑戰者一直為蘇聯選手壟斷的局面
  • 騰訊西洋棋邀請賽:許昱華/卡姆斯基奪冠 謝軍/肖特亞軍
    在最令人關注的冠亞軍決賽中,磕磕絆絆晉級的許昱華/卡姆斯基遇到了順風順水過關的謝軍/肖特。兩盤25分鐘快棋賽中,首盤棋謝軍/肖特在優勢下未能把握機會,被許昱華/卡姆斯基頂和。第二盤換先再戰,雙方再度打平。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本次比賽中,僅有的兩盤和棋。
  • 騰訊西洋棋邀請賽:謝軍/肖特和許昱華/卡姆斯基晉級決賽
    謝軍/肖特和許昱華/卡姆斯基分別戰勝各自對手,晉級決賽。今年是騰訊棋牌年度盛典第一次納入西洋棋項目。比賽邀請了八位享譽棋壇的世界名將,其中包括四位世界棋後:齊布爾達尼澤(喬治亞)、謝軍(中國)、諸宸(卡達)和許昱華(中國),以及世界棋王卡爾波夫(俄羅斯)、兩位世界亞軍卡姆斯基(美國)和肖特(英國)和曾世界排名前十的法國名將巴克洛特。
  • 西洋棋「第一個星期六」月賽15歲了
    創辦這項賽事的初衷是為了提高青島市西洋棋棋手參賽水平,給島城棋手創造更多的比賽和交流機會,青島青偉西洋棋俱樂部根據學員上課及參賽期間暴露出來的缺點,經教練員總結研究決定,特舉辦『第一個星期六』西洋棋月賽,採取升降級制度讓學員體會到真正比賽的氛圍,取長補短、熟知自己在比賽中的不足,從中吸取經驗,提升棋藝水平。
  • 學棋前先了解一下:西洋棋在中國的發展過程
    就是因為下棋是面對面的競爭,你要在戰勝對方同時要接受對方的幹擾,它不像音樂和畫畫那樣是自我的展示、別人的評價。棋手面對面的比拼非常需要更強大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特別是在女子西洋棋領域,出現了世界超一流水平的人才群。外國西洋棋專家不止一次地感嘆,中國的西洋棋訓練環境十分理想、優越。 1991年,謝軍榮獲女子世界冠軍。這是西洋棋在中國發展的第四個裡程碑。它打破了蘇聯41年、歐洲64年對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的壟斷,謝軍成為棋史上第7位女子世界冠軍。
  • 棋後謝軍談「學生西洋棋培養與全面發展」
    作為西洋棋在大學的作用,我想更多的是突出科研課題引領和人才培養。十一五期間,西洋棋教育方面工作曾作為中國教育學會領導下的一個課題;十二五期間,我們的課題是北京市省部級的重點課題,首都體育學院作為執行負責單位,中國西洋棋協會、國內一些後備人才基地以及大興第九小學作為課題協作單位。
  • 對付不熟悉的西洋棋開局的方法
    假設在西洋棋開局中,你的對手走得不是你所期望的變化,換句話說,這些局面你從未遇見過,那麼你會感到無所適從。我們現在來看看當遇到不熟悉的開局時,往往會犯的一些錯誤:當棋手面臨自己不熟悉的開局局面,因為一些不確定的原因,有時他們依舊會走得很快,似乎他們對這個變化已走過千百遍,但卻沒有意識到,此處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
  • [西洋棋]新賽制新挑戰 謝軍志在衛冕
    東方網11月28日消息:昨天在新德裡落子的世界西洋棋錦標賽,採用新賽制(淘汰制)。中國女棋手陣容強大,志在奪冠,一號種子謝軍衛冕的可能性最大。但謝軍面臨的困難很多。這首先是基於新賽制的特點:兩盤慢棋,打平加賽快棋,直至將對手淘汰。這種存在一定偶然性的賽制,最後勝者很可能不是實力最強的。
  • 聶衛平下西洋棋的故事
    譬如形容一下你的棋形重複,他愛說這棋是皇帝他媽,太后,取太厚的諧音,所以脫口秀諧音梗之王王建國真沒有段子了,可以到聶衛平這裡上上貨。聶衛平入國家圍棋隊,屬於後浪,前浪裡最高最大的那個前浪叫做陳祖德,是1962年、1964年、1974年三次全國冠軍。所以聶衛平只能以追趕者的姿態來對弈。
  • 西洋棋界第5位棋後:加普林達什維莉
    老師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自己去想像、去創造,而不是生搬硬套前人的著法。一年之後,作為少年棋手,她先後在提比里西冠軍賽、喬治亞冠軍賽嶄露頭角。「我的棋風永遠是冒險。西洋棋是運動,是搏擊,在搏擊時不冒險不僅難以取勝,而主要一點,也會令人覺得乏味。」
  • 西洋棋縱橫談|「永遠是冒險」的女棋手——加普林達什維莉
    1990年12月4日,在第二十九屆西洋棋奧林匹克賽的閉幕式中,當國際棋聯主席坎波馬內斯宣布一名女棋手獲得國際棋聯榮譽委員稱號時,南斯拉夫諾維薩德體育博覽中心的萬人大廳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位被譽為世界上偉大的女棋手既不是當時的世界冠軍奇布爾達尼澤,也不是名聞遐邇的波爾加三姐妹之一,而是年近半百的蘇聯老將加普林達什維莉。
  • 西洋棋史上的那些美女棋後
    不到12歲時,在同伴中已難覓對手。前蘇聯著名教練希紹夫曾說:「我在40年的教棋生涯中,尚未遇到過如此才華橫溢的女孩。 1978年,17歲的瑪雅·奇布爾達尼澤結束了加普林達什維利稱霸棋壇的歷史,成為女子世界冠軍,她將這一稱號保持到1991年。1985年,她繼加普林達什維利之後成為第二個獲男子特級大師稱號的女棋手。
  • 中國西洋棋協會:康凱的國象人生感恩與堅守
    說到西洋棋,康凱的笑容更盛,親切之情如同在談論家人,言語間滿是感激。 「沒有西洋棋就沒有現在的我,雖然沒成為職業棋手,但西洋棋卻成了我終生的事業。感謝西洋棋讓我走進了南開大學,從而有了我現在的人生。感恩南大,感恩國象。」*天津凱全晟西洋棋俱樂部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