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汽車市場中很少提到臺灣品牌,而在臺灣汽車市場中也很少提起大陸品牌,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或許是與「兩桶油深度合作」的納智捷,在臺灣讓人熟知的就是吉利收購沃爾沃。臺灣汽車現狀到底如何?我們一起解讀
臺灣的進步只是比大陸早發展幾年而已,或許在電子、半導體製造上比大陸進步一些,但是在汽車行業中,臺灣真的沒有什麼發言權,即使有也全部都是進口車,臺灣基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汽車品牌,但是臺灣有一定的汽車工業,在零部件製造方面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臺灣今年7月份的銷量43,939輛,其中包括進口車與本地製造汽車,在臺灣銷量最好的車型是豐田RAV4,銷量為3,961輛,也就是大陸豐田榮放,但諷刺的是這臺車也是進口自日本。
由於日系車進入臺灣市場較早,包括豐田、本田、鈴木都是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本地化布局,導入了豐田、本田、鈴木車型的小型車在臺灣生產,但是大部分依賴於進口,豪華車方面臺灣更喜歡雷克薩斯品牌,其次才是奔馳和寶馬。
韓系車包括現代、起亞、雙龍都有在臺灣布局,但都是進口銷售,沒有本地化生產,雖然市場較小,但被臺灣汽車媒體強勢吹捧後,隱隱有種做強做大的趨勢,只不過臺灣本身市場較小,成不了太大的氣候。
其次是美系車,福特已經紮根臺灣50多年,比大陸合資工廠還要早30年,最新的KUGA(銳際)在臺灣生產銷售,銷量開始攀升,月銷量有 1,286臺,另外一款福克斯月銷量在1300臺左右。
在臺灣是沒有大陸汽車的,根本就看不到大陸產汽車,如果是早幾年大陸與臺灣合作的車型裕隆酷比有過短暫的銷售歷史,這臺車是根據吉利熊貓打造而來,在09年的C-NCAP測試中,吉利熊貓取得驚人的5星成績,成為國內C-NCAP碰撞測試成績最好的微型車。
這也是唯一引入臺灣之後,這臺車變成了EV電動車,有6安全氣囊,在娛樂設備上將提供具有藍牙傳輸功能的7寸觸摸式DVD 多媒體影音系統,但是價格10多萬人民幣的售價很快讓這臺車退出了臺灣市場,從此臺灣再無大陸汽車。
臺灣的零部件企業隨著日系、美系車在大陸設廠的機會開始布局大陸設廠,很多零部件企業迅速成長,但是總體卻缺少值得推薦的品牌,而且這些車企很早就去學校推廣助學金,讓臺灣的小學生就有更深的認識。
總體而言
臺灣汽車現狀比較複雜,對德系車基本不感冒,日系車居多,同樣也看不起大陸車,但小編認為現在的國產汽車設計一流,品質上乘,應該給臺灣人民購買質優價廉汽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