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大學畢業生小明想利用業餘時間依託自媒體平臺發展第二職業。爸爸強烈反對,認為小明應該「幹一行,愛一行」,做好會計本職工作,不要見異思遷。媽媽提醒小明要量力而行,不能過分透支身體。同學小麗則建議他勇敢跳槽,憑藉自己的特長、愛好和數量可觀的粉絲,好好經營個人公眾號,在自媒體領域大顯身手。而他的大學輔導員陳老師說,畢竟自媒體平臺缺乏保障,作為長期職業有風險。「把自媒體當職業,靠譜嗎?我該怎麼辦?」小明正為此事而苦惱。
對於此事,小明的爸爸、媽媽、同學、輔導員有不同的看法,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更大範圍、更多角度的討論。請從小明的爸爸、媽媽、同學、輔導員這四個身份中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參與討論,提出建議,闡述理由。要求:選好角度,明確身份,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根據本班寫作實際情況編寫)
寫作任務是「充當裡面的一個身份」提出建議、闡述理由。
充當哪個身份,哪個身份的建議就是你文章的中心論點,你為這個建議提出幾個支撐的分論點就是在闡述理由。
基於這點,評判作文有如下標準:
1、「提出建議,闡述理由」就是要寫議論文,寫成記敘文了就30分下;寫成書信體,卻格式不規範,就40分下。
2、沒有從「爸爸、媽媽、同學、輔導員」中選一個身份寫,全在自說自話的就30分下;或者有身份意識但始終不明示搞得曖昧不清者就40分下。
3、對象是「小明」,連抄作文都抄不好的以致抄成「小李」的就40分下。
4、開頭、結尾100個字左右,中間四五個段每段200字左右就比較勻稱充實。段落不勻稱不充實或者又太囉嗦太累贅者,原則上不高於46分。
5、為提出的建議「闡述理由」,實際上就是在分析「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建議。如果寫著寫著就中途易轍為「怎麼做」去了,比如告訴小明怎麼做自媒體去了,而不是始終圍繞「小明做自媒體為什麼好或者為什麼不好」這點而談,就屬於思維不嚴謹,原則上分數也46分下。
6、還有同學明明是輔導員的口氣,輔導員明明是持不支持態度,TA寫著寫著也變成輔導員建議怎樣做自媒體去了,也屬於觀點搖擺、思維不嚴謹者,原則上40分下。
7、題目最好就是一個論點句,如果就以一個詞語比如「第二職業」「要拼搏」「趁年輕」「擇善而從」等等,說明駕馭全篇的能力欠缺,原則上分數也不高於46分。
8、積累素材很重要,各方面的素材都要有。有的同學天天上網天天做摘抄,可一寫起「自媒體」的話題來,就一個相關論據都沒有,表現出一片空白,這樣的作文也不能高於46分。如果是高考碰到你素材沒有積累的領域,就憑自說自話來寫作文,那就完了!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題目限制了一個具體的情境,小明遇到了一個選擇難題:「是否可以發展第二職業」,題目中的四位親朋好友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或是建議。設置這一情境旨在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考生在作文中需要明確回答小明的難題,即「可以」或「不可以」,不可似是而非。
2.典型任務的限制。題目有兩大任務,一是選擇身份,二是「提出建議,闡述理由」。考生務必在作文中完成這兩項任務,缺一不可。讓人看不出身份,或文章內容與題目內容和含意不符,均為跑題。考生因需要「提出建議,闡述理由」,所以作文在文體上應當選擇議論文,不應寫成記敘文或其他文體。
3.思維限制。因為是討論語境,考生特別需要注意題目中所隱含的思維限制,考生在提出建議、闡述理由時需要在四個觀點之中進行比較、權衡和選擇,不可只言其一而不及其他。
開放性
1、角度與內容是開放的。題目所給的四個角度均有一定的道理,考生可任選一個角度進行寫作。但是,若選擇「媽媽」的角度,一味強調身體健康,文章容易流於膚淺。若選擇「同學」角度,則應當注意避免觀點冒進、不負責任。相比較而言,「父親」和「輔導員」的角度是比較容易寫出深度與廣度的。
2、價值判斷是開放的。考生對四個觀點的選擇可以見仁見智,只要能權衡比較、自圓其說即可。
【解題】
這道作文題是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強調寫作對象意識,考查考生解決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題幹從做好本職工作、量力而行、勇於創業、深入分析問題等方面,對考生進行了引導,很好地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的命題原則。考生的價值觀和思辨能力必然會從他對小李職業道路的選擇上反映出來。因此,考生的眼光高下、格局大小,必然成為文章優劣的重要標準。如果考生僅僅強調拼搏、興趣、勇氣、青春等,鼓勵小李憑藉一腔孤勇做出人生選擇就很不理性;但如果考生能夠分析小明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分析自媒體行業的前景,分析不同身份親友的立場與出發點,思考小李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那麼,這樣的文章必然會從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中脫穎而出。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爸爸身份
(1)一心一意成一事,精益求精創輝煌。
(2)專精一業,綻放光芒。
2、同學身份
(1)轉觀念依時代,抓機遇揚特長。
(2)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光明未來。
(3)就業開新篇,敢立潮頭勇揚帆。
3、媽媽身份
精力有限,切勿捨本逐末。
4、輔導員身份
(1)自媒平臺有風險,多向發展需謹慎。
(2)全面認識自媒體,不冒進,不遺憾。
偏題立意:
1.爸爸身份:宜艱苦奮鬥,勿淺嘗輒止。(偏題。發展第二職業也是艱苦奮鬥)
2.同學身份:突破創新,實現自我。(偏題,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是否創新)
3.媽媽身份:量力而行,身體至上。(偏題,過度強調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輔導員身份:應時代召喚,謀自身發展。(文題不符,這是同學的觀點)
範文展示:
深思慎取,成就人生(題目即觀點,兩個四字短語,言簡意賅)
得知我校的優秀畢業生小明同學想要發展第二職業,作為輔導員老師,(亮明身份)我深感欣慰。他勇於開創人生的奮鬥精神,體現了當代青年的蓬勃朝氣(先肯定)。同時,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有一些想法,供小明以及和他和一樣面臨相似職業選擇的大學生們探討,希望大家深思慎取,成就精彩人生(中心論點)。(高度注意第一段的寫法,身份、對話的語氣、觀點全亮出來了,作為考試作文就必須要這樣)
自媒體行業缺乏保障,存在較大風險。(分論點一)
依託現代科技發展起來的自媒體行業,雖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為人們帶來較多的就業選擇,但也存在較大的風險,具有不穩定性。各種自媒體平臺你方唱罷我登場,前幾年流行博客、微博,最近又出現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等。各種平臺往往紅過一陣子就衰落下來。再比如,有的人可能一夜之間爆紅,躋身網紅行列,但沒過多久他們就會被人淡忘,如曇花一現。由此可見自媒體行業存在較大風險,需要仔細考慮,謹慎做出選擇,切勿急躁冒進。
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做到揚長避短。(分論點二)
雖然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想要做好一件事,自身條件也很重要。同學小王鼓勵小明勇敢發展自媒體職業,但我想勸大學生們在擇業時多考慮一下自身的條件,要仔細考慮自媒體職業是否真的適合自己(關涉其他人的觀點)。
首先,發展自媒體職業需要較為充足的時間,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們是否能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展第二職業呢?切勿做捨本逐末的事情。其次,自媒體行業競爭激烈,更需要較專業的職業能力。尤其是經營微信公眾號,需要較強的寫作能力,深刻的洞察力,廣泛的閱讀面,較高的電腦技術。會計專業畢業的小明,是否具備這些素質呢?做一名斜槓青年固然好,但同學們一定要分析自身的能力,謹慎做出選擇。
本職工作理應放在首位。(分論點三)
小明同學的父親提醒他「幹一行愛一行」,看似傳統,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關涉父親的觀點)。同學們大學四年主要是在學習自己的專業,將來從事的職業最好與專業相關,否則豈不是浪費了四年的時間和精力?剛入職時,不妨多在本職工作上下工夫,即使是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厚積薄發,更容易綻放出自己的精彩。
最後,我想提醒同學們,父母辛辛苦苦十幾年供你們上完大學,現在終於到了你們可以回報父母的時候。希望大家無論最終做出什麼決定,都要和父母充分溝通意見,不要衝動行事,傷父母的心。願同學們在擇業時,都能夠深思慎取,成就精彩人生。(點題,強化中心論點)
【點評】
這篇文章的寫作對象是小明以及與小明面臨相似選擇的同學們。此文的亮點在於觀點鮮明。文章開門見山,首先闡述自己的觀點,再分析小明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最後分析自媒體行業的特點,合理地引導同學們「深思慎取」。不僅展示了作者較強的問題分析能力,還展現了較高的問題解決能力。
堅守本職,用心專一
——給兒子的一封信 (書信體一定要注意格式)
親愛的兒子:(稱謂頂格寫)
你好!父親很理解你對於繽紛世界的嚮往與追求的渴望。也明白時代變了,自媒體行業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然而,我仍然認為,既然已經選擇了會計這一職業,那麼就應該幹一行愛一行,不要隨意發展第二職業。(開頭一段一般就是先肯定,再否定,以退為進,這是為了避免說過頭話,以便更周密地提出自己的觀點。)
首先我覺得做就做好,善始善終。我理解你的糾結。會計行業比較枯燥,不如自媒體行業豐富多彩。但是,我想提醒你,每一種行業都需要過硬的專業素質。會計是你的專業,你學習了四年,現在也不敢辭職徹底去從事自媒體行業。你是了解自媒體行業的風險性的。既然你選擇了會計職業,就應當首先把會計做好。就如同王堅敲下阿里雲計算程序的第一行字母那般。他經歷過人生的低谷——團隊70%到80%的人離職。可他含淚宣布會繼續做雲計算,完成中國自己的雲計算程序。你看到他就應當明白,善始應有善終,要做就做最好。(分論點一:善始善終)
再就是真正的成就是來自用心專一。用心專一,熱愛你所從事的職業,是你人生途中必修的一課。黃繼忠一生致力於中國核潛艇的研究。他在不與外界有任何交流,連父親離世他都不曾在場,隱姓埋名30年專注研究才有了今天中國核潛艇事業可能的場景。我們平凡的職業不足以與之相提並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認真踏實地完成我們的本職工作,這其中(這個詞有語病,「其」就是「這」)的意義就是不凡的。正是有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這般出色,才有了新中國的發展,我相信,你對會計職業的付出也同樣會贏得精彩。(分論點二:用心專一)
還有我想說的話就是見異思遷,難以成功。(論點句)人生路上,諸多成就的取得都並非得益於一時半刻的努力。(闡釋句)像今年十月走紅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曾說,這部影片耗時五年、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以完成。(論據句)他的成就絕非一蹴而就,更沒有見異思遷,而是用心專一、堅守初心。(正反分析法)他用自己的堅持與專注,向所有人證明了他自己。兒子,既然你選擇了會計這份工作,就要腳踏實地一步步提升自己,用心專一,徹底將它做好。(分論點三:見異思遷,難以成功)
親愛的兒子,我明白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關涉同學的和兒子自己的想法)。然而,人生有涯,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能夠一蹴而就,更不存在人生的捷徑,你所見到的那些光彩奪目的星光,背後皆是汗水與淚水的傾注。希望你謹慎考慮,做出令自己一生無悔的選擇。
祝兒子笑口常開,天天快樂! 愛你的父親
xx年xx月xx日
【點評】 (注意書信格式,先署名,再時間)
這篇文章的亮點在於邏輯清晰,鞭辟入裡。作者選取「父親」的角度,先從正面引導兒子樹立正確就業觀,再從反面進行提醒和警示,思考問題深入而全面。語言得體,態度誠懇,對象意識鮮明,很好地完成了題目所給的任務。
寧做崖邊草,不綴滿天星(對比、對偶)
湖南師大二附中考生 陶玉龍
親愛的小明:
你好!
欣聞你另闢蹊徑,踏上別樣旅途。作為你的小友,衷心祝福你擁有一個璀璨的明天!
我聽說,你想開闢自媒體的廣闊天地,渴望在網際網路的大潮頭中流擊水,一展抱負;可我也聽說,你依然躊躇不定,前後為難。異議蜂起的價值觀,似乎模糊了你的內心畫卷。
小明,我真誠地建議你,心無旁騖地去追你的夢吧!素履以往,一葦以航,做你甘願做的事,當你希冀當的人。
我知道,會計職業也許穩當,幹一行愛一行也許能聊以自慰,但千萬別忘了,寧做崖邊草,不綴滿天星。人生苦短,夢想只有一個。機會不多,抓住即是永恆。
不必贅述網際網路經濟如何改變世界,也不用排出那些鳳毛麟角的成功者來激發你對成功的短暫渴求。我只想說,做你甘願之事,做你擅長之事,就好了。
心甘情願是最好的恆久動力源。自媒體的世界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但其中不乏有一部分真正的自媒體人讓其已經心念已久的烏託邦可觸可感:薛兆豐、餘秋雨、羅翔,高知們身在其中,讓高層知識落地;papi醬、小可兒、劉老師,青年們沉浸於此,為生活裝點色彩。你看,他們在生活中分飾多角,卻也能在自媒體平臺上開天闢地。因為熱愛,所以精通,不忘初心做自媒體的人兒,終有一天將收穫碩果。(小作者有關自媒體的論據很豐富!)
獨具一格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都說涓流如海便是隨大流,獨樹一幟才能走長久。若心意已決,便要努力做出非你莫屬的專用資源。擅長會計者比比皆是,但你要變成那個「萬裡挑一」。發揮你的才華,做出特色是你在自媒體立足的紮實地基。永遠不要忘記創新,永遠不要忘記個性。即使前方白霧茫茫,難辨方向,只要你向上走,不聽那些自暴自棄者流的話,銳意進取,就終能成為炬火,守住亂象叢生中自媒體的桃花源。
懸崖邊險象環生,長在崖邊的那顆孤草也必是極寂寥的,但只消稍稍抬眼便可見絕美幽深之景;滿眼星辰的深空雖遼遠壯闊,其中的個體卻只是隨星雲轉動,湮沒消逝僅剩空殼。
寥寥不足千言,未能說盡我對你宏圖的讚許嚮往,但作為朋友,我也希望你能每走一步,深思又熟慮,盡汝志而無悔。(不是教導小明一味地「衝」,「衝」時也應該注意些什麼,這樣說話才客觀。)
最後,請記得,無論你做出何種決定,我都會欣然接受,並永遠陪你走下去。
你的同學:小麗
2020年4月1日
點評:這是湘語文公眾號開張以來,我們推送學生作品,幾乎一字不改、原文照發的一次,極少見的一次!文章開篇幾句,概括事由,提出祝福,言簡情深。繼而表明態度,分析理由,有情有理,有好友的真心讚許,又不一味地鼓動。讀來不像一篇勉而為之的應試文,而是一場好友間的知心聊。兩個分論點段,作為闡述理由的重點段,定位準確,形式整飭,結構明晰,而在前後靈動文字的映襯下,又不顯板滯。語言富有個性色彩,善用新奇比喻,不乏文採表達,比如闡釋題意、點明中心的倒數第三段。且難能可貴的是,許多有才學的學子,往往有放難收,易走偏鋒,而陶同學緊扣話題中心,不忘寫作任務,文題照應,語段勻稱,不枝不蔓。真好!祝願,也相信,現在這位帶給我們驚喜的小才子,在90多天後給自己創造人生的大驚喜!
參考資料:
將自媒體作為長期職業,到底靠不靠譜?
當下,不少年輕人在自媒體平臺找到了職業發展機會。大量成功案例也吸引著許多年輕人將自媒體視作未來職業發展渠道。近日,據中國青年報社對1870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0%的受訪青年稱身邊有做自媒體的人。45.6%的受訪青年做過或正在做自媒體。52.8%的受訪青年對利用自媒體平臺發展職業有具體的目標或規劃。
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傳播生態的轉變,自媒體無處不在地影響著社會和人們生活,出於興趣或職業嚮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投身到自媒體行業中。崗位分工也是愈發多樣,按照職位性質可大致分為職業自媒體人、副業自媒體人、學生兼職自媒體人。
我們都是自媒體人
深圳的自媒體從業者陳鑫,原先是在廣告公司做創意策劃,轉行兩年已做出了自己的自媒體品牌,幾乎所有的自媒體平臺上都有她的個人帳號。「起先是在公眾號上寫寫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主要是情感、娛樂、搞笑方面的內容,沒想到觀看的人還挺多」,陳鑫提到,後期帳號的粉絲數和閱讀量都在不斷增大,自己在這方面也是做得很開心,對這塊也比較熟悉了解,所以決定轉行。
有些人則選擇了保留主業,將自媒體開拓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苗苗是一名舞蹈老師,工作之餘喜歡拍攝翻跳舞蹈的教學小視頻,並發布在自媒體平臺上,因為其紮實的舞蹈功底和突出的個人風格,為她贏得了不少關注量。苗苗說,「偶爾會承接一些推廣,拔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目前還是本職工作比較重要。」
如今,許多大學生也選擇了兼職自媒體人,武漢某高校的大學生凡凡是校園媒體的學生記者,平常接觸自媒體平臺比較多,對於撰稿和運營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基於此,凡凡會利用課餘時間為學長工作室的自媒體平臺進行打理,獲得一定的收入。凡凡解釋了自己選擇兼職自媒體人的原因,「做自媒體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這其中會鍛鍊個人的抗壓能力、學習能力,對於今後找工作或個人發展都有很大幫助。」
「斜槓青年」已成趨勢
當下,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滿足職業方面的從一而終,自媒體平臺給大家提供了開拓副業的機會。根據中國青年報社的調查數據顯示,45.6%的受訪青年有多種職業身份。具體來說,37.8%的受訪青年有兩種職業身份,7.8%的受訪青年有3種及以上職業身份。
如今,「斜槓青年」已是年輕人群體裡的常見狀態,從某種方面來說,依託自媒體平臺發展第二職業,是新時代年輕人積極奮進、勇於創新的表現,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短平快、內容為王、創意為先,是自媒體行業發展的特點,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都很大,同時自媒體行業發展仍有許多缺陷,相關管理條例還未完善,兼職自媒體人的工作者需要注意,不能讓第二職業影響到第一職業。
將自媒體發展成副業的做法雖然值得肯定,但也要注意掌握好尺度。國民招聘大平臺58同城一直關注職場人的成長發展,提供「學習培訓」服務,幫助職場人快速提升個人能力;此外,58同城匯集海量優質崗位,推出「高薪職位」「人才直通計」等功能,滿足多元化的個性求職需求,助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崗位,實現職業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