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年年都是重頭戲,因為每年的作文都不一樣,不僅體現了對考生思維的新要求,還是社會動態、價值觀念的指向標。
而且,對於高中畢業很久的普通大眾而言,作文題可能是唯一一道咱們能看懂的高考題了。總之,到目前為止,山東省、北京市高考作文已經出現了滿分作文。
淺談高考作文難度
就今年來看,山東語文卷的作文可以說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雖然很好寫,但要真正寫好卻並不容易。
疫情是當下的熱點,無論是老師、輔導機構還是網上的猜題,都把寶押在了這道題上,所以對於考生們不會有陌生感。
但其實這道題並不簡單,作文聚焦於「疫情中的距離和聯繫」這一關係之下,要求考生有辯證的思考。可以說是「舊題新樣」的考法,面對這道題,考生們瞬間感嘆:這只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啊!
再來看今年的北京卷,借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一熱點,引出「每一顆衛星都有自己的功用,你有什麼想法」這一問題。
這道作文題只要把「每一顆衛星都有自己的功用」這句話吃透,認識到命題人是想表達「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這一想法,然後有比較高遠的立意和結構,分數就不會太低。
所以,今年的高考作文總體來說,不簡單也不難。只要細心認真、真正有想法有新意,就可以拿高分,這也符合高考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宗旨。
高考閱卷規則,絕對公平公正
自1999年廣西高考採取網上閱卷的方式,網上批閱高考卷子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經過長時間的揣摩和測試,技術越來越成熟,機制越來越公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保證了考試的公平。
首先,高考網上評卷共分為8個步驟,分別是:答題卡掃描、答題卡圖像切割、制定評分細則、評卷教師培訓、試評、正評、成績合成、成績公布。
而對於考生和家長而言,最關心的就是評分細則和評卷流程了。
作文首先是由專家確定樣卷,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作文評分準則,制定評閱的細則和標準,做好組員培訓。作文打分也是雙評,同時還有仲裁等環節,以保證每一份每一分都是合理的評判。
評卷的時候,每個題塊隨機分發給兩名不同的老師來進行獨立評閱。但是即使有了詳細的評分標準,作文也是一道大大的主觀題,如果兩人給出的分數不一樣怎麼辦呢?
這個完全不用擔心,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評卷組有很公正的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
閱卷組規定:如果兩人評出的分數在評分閾值範圍之內,取兩人所評分數的平均值;超出評分閾值範圍的話,就交給第三位評卷教師進行三評。
打個比方,如果閾值是5分,李老師給了40分,王老師給了44分,那麼考生的分數就是42分;如果王老師給了40分,王老師給了30分,相差了10分,超過了閾值,那麼不用擔心,系統會自動將這份卷子會交到第三位老師手中,而這位老師往往是資深教師,會給出公正的分數。
但是細心的同學可能還會問,如果第三位老師給了44分,那麼到底該怎麼判呢?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其實,在第3位改卷老師介入的情況下,如果第3位老師評價的分數,與前兩個分數的差值小於或等於閾值,系統會將這三個分值中差別最小的兩個分數的平均分,作為該題的得分。
如果最不幸的事情發生,即第3位改卷老師的介入,還是達到或超過了閾值,這時候就需要學科組長組織專家來進行評分了。一份卷子到了專家手中,至少經過4人之手了。大家可以想到,這篇作文不是滿分作文,就是零分作文!
高考評分的環節之所以錯綜複雜,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對每一位考生的公平公正,讓大家都獲得一個誤差較小的分數。
明天就是山東高考閱卷結束的日子,希望各位考生能在接下來的日子迎接好消息,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
作文乾貨和實用技巧分享
在北京高考中,閱卷老師稱:「有考生將每一顆星所組成的服務全人類的「天網」,與神州大地上每個迥異的個人共同譜寫宏大中國故事巧妙地聯繫起來。
考生作文中最優秀的作文,都體現了立意高、認識深的特點。這些作文結構合理,語言流暢、富於表現力,乃是本次考試中的佼佼者。」
從專家的話中可以看出,作文成敗的關鍵還是在「立意」二字上!
前文分析過,高考作文雖然是給高考生做的,但它也是面向全社會的,每次作文題一出,一定會衝上熱搜,足見大家對它的關注程度。
基於此,作文的立意一定要是正能量、符合時代需要的,最好能體現出高中生獨特的見識和思考。
近年來,傳統文化的熱度居高不下,這也給了我們啟示:許多經典中都蘊含著大智慧和大立意,如果考生能學會從經典中提煉精華觀點,並與當下相聯繫,那麼在做文章的時候一定會「下筆如有神」。
第二,有了立意,就不能少了「真材實料」,這主要是指作文的素材。許多同學苦於無「素材」可寫,或者有了素材也不知如何運用,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對於沒有素材的同學,這裡建議你多去看看主流媒體的報導,或者買一兩本靠譜的熱點素材書,仔細分析,先了解一下時政,對命題有個大體的把握。
另外,除了時事熱點,還可以從傳統文化中發掘經典素材,當然一定要有自己的創新觀點,舊題新用,給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否則會給人陳舊之感,搞不好起到反作用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素材怎麼用的煩惱。
其實,這裡有一個小方法,或許可以幫到你。高中政治中有一門叫做「哲學生活」的課本,裡面包含了許多形上學的哲學道理,如果你能充分理解這些哲學道理,就可以把哲學的知識用來分析手中的素材了。
把分析好的素材分類整理,關於科技創新的分為一類,關於文化傳承的分為一類,關於家國情懷的分為一類。碰到相關話題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運用了。
同一則材料,用這個觀點可以講得通,用那個觀點也不一定錯,所以真正的高手,是可以把一則材料運用在不同的題目之下的。這當然需要同學們有更精細的解讀、更全面的分析了。
而且,近幾年的高考命題極大多數都是材料作文,用哲學道理分析題目,在審題的時候也可以用到,何樂而不為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中考、高考、考研的相關資訊,歡迎關注教育領風者!
如果大家有什麼超好用的備考乾貨,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喲!最後,祝考生們旗開得勝,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