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有這麼的想法,貓咪上竄下跳,捕鳥捉鼠多牛啊,如果貓咪有老虎那麼大,豈不是比老虎還厲害?同樣感慨的還有說豹子如果怎麼樣的云云。其實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貓、豹子都長老虎那麼大,他們還叫貓、豹子嗎?這些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給他們起的名字,其實只是一種形態相似的物種在不同的環境下基因表達的結果罷了。如果某一天,貓咪真長老虎那麼大,而老虎變得和貓咪那麼小,又有人會說,要是老虎長得和貓咪那麼大,豈不是比貓還厲害。
那麼如果貓咪真的長得和老虎那麼大,能秒殺老虎嗎?呵呵,太天真了。一個物種能夠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下生存下來,都是經歷了優勝劣汰的殘酷選擇的。老虎作為現存頂級殺戮機器之一,是綜合各個方面因素的結果,從身體的比例來看,老虎的四肢與軀幹的比例要比貓咪的大,如果貓咪僅僅是按原身體比例放大到和老虎一樣的體型,恐怕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輕鬆地閃躲騰挪,又何談能秒殺老虎呢?
還有人說螞蟻能給舉起比它體重重幾倍的物體,如果長大象那麼大,豈不逆天。如果真長大象那麼大,估計能舉起三五頭大象應該沒問題,前提是螞蟻的腿是外星人組裝的,地球沒有這麼牛逼的材料。
假如將貓變大之後,不論是反應速度,行動姿態等都得進行改變,按照常理來說,身軀龐大的動物行動一般來說比體積小的動物要靈活度要低,就拿狗和兔子來說在狗追兔子的手我們經常看見兔子在逃跑的過程中不停地改變逃跑方向,這對兔子來說輕而易舉,但是在身後追的狗就很吃力,聰明的兔子每一次變向都會將兩者之間的距離拉開。
因此沒有敏捷性放大版的貓在老虎面前就是一隻大一點的野豬,以此身手貓很難跟老虎相抗衡。雖然貓有殺傷力,但是相對於老虎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反過來想將老虎同比例縮小,估計這個縮小版的老虎敏捷的身手可以秒殺現在的貓。
長期被飼養搏殺能力逐漸消失
眾所周知,貓有家貓和野貓之分,由於人類的影響家貓的生活習性和飲食結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寵物貓對貓糧的依賴性很強,甚至出現了有的貓沒有魚拌飯不吃飯的情況,因此相比野貓而言家貓的「野性」少了很多。
貓始終是貓,雖然吃肉,但是長期受人類生活的影響,自身原有的野生生存能力早已退化,老鼠作為貓常見的食物,但是現在大多數貓一輩子都沒看見過老鼠,人類長期飼養使貓缺乏捕獵條件,致使貓沒有捕獵經驗的更沒有了獵殺經驗。
在跟老虎搏鬥的時候,戰鬥經驗豐富的老虎撕咬,鎖喉等動作,招招都是致命的,這從老虎跟獅子較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貓的戰鬥方式還是停留在嬉戲打鬧階段。嬉戲打鬧跟生死搏鬥的差距,有些天壤之別。所以,貓只有被秒殺的份,而不是秒殺捕獵經驗豐富的老虎。
變大的貓空有爪子牙齒,可惜沒有足夠的咬合力和力量
自然界中老虎的之所以成為王者,除了體型上的優勢,那就屬於強大的撕咬能力,獵物遇見老虎,被逮到基本上就是老虎一口的事,瞬間讓獵物失去反抗的餘地,強大的咬合力這點貓無法做到。
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除了雄獅之外,斑點鬣狗從來就不怕獅子,而且母獅子遇到相同的斑點鬣狗都會很害怕,這時候就只有雄獅過來幫忙驅趕鬣狗,原因就在於母獅子的咬合力要遠遠低於鬣狗460千克的咬合力,作為對比,非洲之王的獅子咬合力也僅僅為360千克,獅子貿然上前一不留心就被鬣狗咬傷甚至殘疾。變大的貓沒有足夠的咬合力,估計連老虎的防禦都破不了何談跟老虎一決生死。
沒有野性的貓,無法抗衡靠自己獵殺獵物,全身充滿殺戮氣息的老虎
貓到了現在也行基本上都退化完了,世世代代生存在人類的環境下,從來沒有為了生存而戰進行搏鬥,更何況跟自然界最強的動物決一死戰勝負,反觀老虎一直在自然界中生存,無論是技巧戰鬥能力都遠遠要超過貓。或許把老虎放在貓的眼前,沒有見過老虎的貓瞬間都被嚇傻掉,也不是沒有可能。
動物自我完善的目標,並不是去打敗多少對手,而是遇到危險怎麼能跑得更快,與對手相遇後,試圖打敗對方,那是萬不得已要做的事情,所以動物自身的本領都為防禦而設計的,貓之所以體型變小,原理也是這樣,亳無疑問貓是由聰明的大型貓科動物演化來的,而恐龍滅絕,也是由於沒來得及把體型變小造成的,地球上最後滅絕的生物肯定會是老鼠,蟑螂,螞蟻,這些,可以這樣說生物進化的趨勢,是逐漸變小,而不是變大。
如果貓進化到老虎一樣的體型,那一定不會爬樹了!因為老虎這樣的體型和重量根本就不適合也沒必要學會爬樹!想想貓為何會爬樹,那是逃生的手段之一,它的體型與爪子就是會爬樹這個方向進化的。老虎的捕獵技巧和貓完全不一樣,何來貓教老虎本事一說。在自然界裡,老虎幾乎沒有天敵,根本就不需要逃跑,它要做的就是提高捕獵技巧。而貓由於體型的原因,很容易遇到危險,所以,它的進化必然會與它的需求有關。再者說了,老虎的獵物都不會爬樹,它幹嘛要閒得去爬樹!
所以我覺得,就算貓體積變得和老虎一樣大,也不可能秒殺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