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 增長8.5%

2021-01-09 廣州本地寶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1月23日發布,2018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比上年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2%。

  按常住地劃分: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41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5.9%;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8%。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分析認為,2018年,廣東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城鄉從業人員就業狀況總體穩定,各級政府通過鼓勵創業拉動就業、幫扶困難企業職工穩崗轉崗等系列措施,多方保障就業率,為居民工資收入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還積極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擴大對外開放,支持經營市場健康發展,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增大,保障了居民經營收入的穩定增長。

  從收入構成來看:

  2018年全體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4749元,增長7.4%,佔可支配收入的69.1%;

  人均經營淨收入4735元,增長7.1%,佔13.2%;

  人均財產淨收入4131元,增長14.7%,佔11.6%;

  人均轉移淨收入2195元,增長13.9%,佔6.1%。

  (來源: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金羊網、廣州日報)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京滬收入破6萬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內地最富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每經記者李彪每經編輯陳旭孫志成近日,國家統計局和地方統計局陸續公布了2018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 北京: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0日訊 20日,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據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顯示,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同比增長8.7%。
  • 義烏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121元 工資性收入增長5.9%
    資料圖今天(1月22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義烏調查隊了解到,2019年義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21元,同比增長8.6%。從收入構成看,人均工資性收入29104元,比上年增加1629元,增長5.9%,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 快訊|2019年重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 同比增長9.6%
    1月20日,2019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2019年,重慶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水平持續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920元,比上年增長9.6%。2019年,重慶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939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3元,增長9.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51:1,比上年縮小0.02。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774元,比上年增長7.9%。
  • 31省份2019年居民收入榜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
    上海以69442元高居榜首,逼近7萬元大關。北京以67756元位居第二名。上海人、北京人能掙能花,其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4萬元,同樣位居前兩名。  9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
  • 全區排名第5!北海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8元
    據國家統計局北海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海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8元,同比增加447元,名義增幅5.8%,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2%。北海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32,比上年同期縮小0.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收窄。香瓜豐收(資料圖)。
  • 國家統計局: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
    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
  • 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 消費支出下降
    人民網西安4月20日電 (任志慧)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同比名義增長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全國下降3.9%)。
  • 2019年甘肅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 比上年增長7.9%
    2019年,我省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871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實現了預期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0.5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2862.4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4805.4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05∶32.83∶55.12。
  • 廣州市統計局:2019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52元
    廣州市統計局:2019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52元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20-03-2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3月27日,廣州市統計局發布了
  • 常德居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 較上年多了2202元
    常德居民去年人均多掙了2202元 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了一番 常德晚報訊(記者 譚明 通訊員 高文娟 姚丹)記者昨日從國家統計局常德調查隊獲悉,2019年,常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增長9.8%,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 2017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9%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30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工資性收入是城鄉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17年,北京居民工資性收入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1.5%,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44.7%。經濟基本面和就業面的穩定為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提供支撐。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5217元,同比增長6.4%。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 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
    中新網4月17日 國家統計局4月17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
  • 從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能看出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共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全國平均水平,依序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省、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和山東省;上海市居於全國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元,北京市緊隨其後。此外,共有10個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
  • 前三季度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6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2.9%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6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60元,同比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  按收入類別看,居民工資性收入10156元,增長6.0%;經營淨收入3420元,增長2.3%;財產淨收入1160元,增長0.6%;轉移淨收入4869元,增長16.7%。
  • 統計公報:2019年廈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
    「公報」顯示,過去一年,廈門地區生產總值(GDP)5995.04億元,比上年增長7.9%,增幅躍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居民收入增長9.7%,增速跑贏GDP。  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  「公報」顯示,2019年,我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比上年增長9.7%,明顯高於GDP增速7.9%。在廈門市統計局局長郭華生看來,這意味著城市發展的福祉更多惠及百姓。據介紹,我市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齊頭並進,這說明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了。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2%,太原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
    地區生產總值由負轉正,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09.60億元,上半年回升4.0個百分點;財政收支情況逐月好轉,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1.40億元,下降8.7%,已連續5個月保持降幅收窄態勢。
  • 廣州市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GDP
    大洋網訊 根據廣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發布的《2019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廣州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其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8%。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萬元,跑贏GDP增速。金銀珠寶消費最強勁,同比增長28.9%。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化 西快東慢西藏增速最高
    具體而言,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的是西藏,達到10.8%,其次是貴州、甘肅、重慶,分別在9.7%以上。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前七名都是西部省份。收入增速最慢的是東北,黑龍江為6.11%,全國最低。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比上年增長8.0%。2019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式超過了3萬元人民幣(具體為30733元人民幣,約為人均GDP的43.4%),比上年名義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64,比上年縮小0.05。另外,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收入的中位數數據——人均為26523元人民幣,比上年名義增長9.0%。其中,最高的20%人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6401元,最低的20%人群為7380元,差距近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