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莫開偉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2019年全國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出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共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全國平均水平,依序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省、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和山東省;上海市居於全國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元,北京市緊隨其後。此外,共有10個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
看到這個數據,還是讓人感到一比欣慰,畢竟在當前這種經濟不景氣環境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保持一種增長態勢,確實來之相當不容易,說明各級政府在支持企業發展、保障民眾就業、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來之不易,我們應向各級政府付出的努力點讚。
儘管如此,我們從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仍然能看出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重點表現三方面:
其一,全國居民總體收入增長速度不快。全國只有9個省份能跑贏平均水平,還有22個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全國平均增長水平,說明大部分省份居民的收入增長較為緩慢,在未來還需要重點發展經濟和保障就業,以增加民眾總體收入。且2019年共有10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絕部分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3萬元,經濟支出能力不高。同時,也要看到,與物價上漲水平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不快,消費能力受到較大的制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8.9%,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為近5年來相對較高水平,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快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1個百分點。從中可看出,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雖然基本同步,但速度依然處於較低水平上。
其二,居民總體可支配收入東西部差距較大,地區間收入差距在拉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共有15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9.0%(含9.0%),多為中西部省份,其中四川、安徽、貴州和西藏四個省份增速達到兩位數以上,但這些地區原來基數就較低。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的省份大都集中在東部省份和中部部分省份,中西部省份居少,這說明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區間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這是未來經濟發展需要重點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其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收入佔比過高,財產性收入佔比過低,容易導致居民收入的不穩定。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7186元,增長8.6%,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9%;人均經營淨收入5247元,增長8.1%,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7.1%;人均財產淨收入2619元,增長10.1%,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5%;人均轉移淨收入5680元,增長9.9%,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5%。這說明未來我國要保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跟上物價上漲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必須想辦法引導民眾增強投資意識,擴大投資渠道,讓民眾獲得投資及財產性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最終提高全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