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就有好醫院」——株洲市中心醫院加快建設現代醫院管理...

2020-12-09 華聲在線

「家門口就有好醫院」

——株洲市中心醫院加快建設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緩解看病難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羅國豔 李萌 譚小豔

「家門口就有好醫院!」3月14日,在由株洲市中心醫院全面接管的株洲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淥口區人民醫院,治癒出院的患者鄧女士高興地說。同時,這也宣告株洲市80名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

近年來,株洲市中心醫院通過制度建設,有效提升診療水平、服務能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作為株洲戰「疫」先鋒隊,株洲市中心醫院戰績顯著。此次戰「疫」,也是對該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的一次「大檢閱」。

建立現代醫管體系,推進城鄉醫聯體深度融合

3月16日,受株洲市衛健委指派,株洲市中心醫院院感辦主任曾莉怡牽頭帶領19名院感專家,深入各縣市區基層醫療機構,再次對患者收治流程、醫院設施布局等進行督查指導。

院感,全稱「醫院感染管理」,事關醫院安全,是戰「疫」前提。自2018年底被列為全國首批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後,株洲市中心醫院始終將院感管控作為執行醫療核心制度寫入醫院章程。去年,該院組織兩次培訓,幫助全市800餘名醫務人員掌握院感知識。

一路向南,院感專家們抵達炎陵。在炎陵縣人民醫院,患肝病多年的李先生前來複診。去年11月18日,株洲市中心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唐才喜下鄉坐診,李先生聞訊趕來診療。「原來到市裡找唐主任看病,來回要2天,路費、住宿要多支出700多元。」經複查,李先生多項肝功能指標好轉。

從2016年開始,株洲市中心醫院每月派出8名專家,赴醫聯體合作單位炎陵縣人民醫院開展診療活動,當地老百姓「足不出縣」即可享受株洲最優質的現代醫療服務。目前,該院與全市40餘家醫療機構開展醫聯體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就醫模式。

院感培訓、醫聯體建設,都是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一部分。株洲版圖狹長,市區距離南端的炎陵縣200餘公裡,以此為半徑,株洲市中心醫院正全力打造湘東地區區域醫療中心。該院院長蔡安烈介紹,近年來,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水平等措施,該院輻射力明顯增強。據統計,近3年,該院收治住院患者中株洲地區患者佔71.3%,省內周邊地區佔15.9%,省外周邊地區佔12.8%。

著力提升核心醫技,打通就近看病「最後一公裡」

3月11日,株洲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患者鄧女士病情告急。專家組使用ECMO維持生命,深夜緊急連線北京阜外醫院專家進行遠程救治,最終將其救回並治癒。鄧女士因此成為全國首位採用清醒ECMO治療並成功撤機的危重患者。

一個由市級醫院醫生組成的專家組,緣何創下這一戰「疫」奇蹟?原因在於株洲市中心醫院對核心技術實力的不懈追求。

近年來,株洲市中心醫院打出一套漂亮的「借力」組合拳。2015年掛牌成為湖南省市(州)級醫院唯一一家湘雅醫學院附屬醫院,通過湘雅名醫「傳幫帶」,不斷提升診療水平;遠赴北上廣,與北京阜外、上海東方肝膽、上海華山等醫院深度合作,建立常態化互動交流機制;邀請吳孟超、李兆申2位院士相繼在醫院設立院士工作站、醫學研究分中心。

得益於技術實力的提升,株洲市心臟中心、肝膽胰中心、血管病中心等相繼落戶株洲市中心醫院。目前,該院有消化內科、血液科2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省級重點專科3個,省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個,市級重點學科、特色專科12個。肝膽胰外科、消化內科、風溼免疫科為省級臨床技術示範基地。

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國內最先進的診療,打通了就近看病「最後一公裡」。株洲市中心醫院市外轉診率已由6年前的30%降至現在的2%。

全面推行線上服務,便捷預約看病診療

「關注醫院公眾號,在家就可掛號,根本不要排隊,方便得很。」3月19日,在株洲市中心醫院門診大廳自助服務機前,患者李秀華輕鬆拿到神經外科的專家號。

足不出戶就能預約看病,這是株洲市中心醫院推行「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給患者帶來的便利。

2016年,該院在原有電話預約、診間預約的基礎上,拓展醫院微信平臺、銀醫通等預約渠道,在全市率先開展自助預約服務,患者只需一個手機就能輕鬆掛號。2018年6月,該院添置110餘臺自助服務機,推出急診確費系統,患者只需一秒時間列印一張熱敏憑條便可就診,等候時間極大縮短。

去年9月9日,該院一站式服務中心正式啟用,15個窗口依次排開,集門診掛號、檢查預約、報告領取、床位預約等多功能於一體,服務內容涵蓋整個就醫過程。據統計,該中心成立以來,已辦理床位預約手續1.7萬餘人次,每人次少跑一次路,節省20至30分鐘;超聲、胃腸鏡等檢查預約1.2萬餘人次,每人次少跑一次路,節省5至10分鐘。

近一年來,該院不斷探索新的醫療服務模式。整合全市護理資源,牽頭成立「護聯體」,為慢病患者提供護理上門服務;與株洲佳滿康復醫院聯手,將康復學科建設與專科護理相結合,打造「中西結合、醫康養護為一體」的康復療養方式。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
    發布實錄如下:市委宣傳部對外交流處處長 陳其保:記者朋友們:現在,我們舉行石家莊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醫院治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體現,是在新型公共治理框架下,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在錯綜複雜的利益調整中平衡好各方利益,最大限度釋放醫院活力的制度保障。
  • 蔡安烈在國家衛健委培訓班上作現代醫院管理經驗分享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5日訊(通訊員 宋璽)為加快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工作,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在浙江杭州舉辦了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工作培訓班(東片區)。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介紹交流試點經驗做法,部署推進試點工作。
  • 株洲市中心醫院與醴陵市中醫院骨科專科聯盟成立
    儀式上,株洲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文燦和醴陵市中醫院院長譚海彥分別代表株洲市中心醫院和醴陵市中醫院籤訂了《醫療合作協議書》。在簡短的籤約儀式後,株洲市中心醫院和醴陵市中醫院各相關科室負責人進行了學科建設溝通交流會。
  •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龍江醫院)加快建設卒中中心
    爭創成為示範防治卒中中心  文/珠江商報記者 冷衛兵  走進大型醫院,卒中中心標識清晰可見,快速指引患者進入綠色通道。  什麼是卒中?可能不少市民還不太了解。/珠江商報記者周焯傑攝  龍江醫院與廣東醫科大學合作,卒中中心建設提上了日程。醫院特聘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高慶春教授擔任神經內科「顧問醫生」,指導神經內科內涵建設,加緊熟練掌握靜脈溶栓治療技術。  2020年8月,龍江醫院成立卒中中心委員會,院領導擔任委員會主任,下設管理辦公室,完善工作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協助解決問題,加快建設步伐。
  • 中國現代醫院管理智庫黨的建設與醫院文化專委會工作啟動會召開
    2020年12月26日,中國現代醫院管理智庫黨的建設與醫院文化專委會工作啟動會在蘭州召開。專委會首屆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及40餘位委員通過線下和遠程方式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中國現代醫院管理智庫理事會理事、秘書長方建寧主持,智庫辦公室介紹了現代醫院管理智庫成立背景、組織架構和主要工作進展。
  • 泰安市中醫醫院迎接全市公立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和綜合改革...
    魯網12月11日訊12月10日上午,泰安市中醫醫院順利迎接全市公立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和綜合改革考核檢查,檢查組一行6人,在山東省泰安煤礦醫院黨委副書記劉雨的帶領下,到醫院進行檢查。泰安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開剛、黨委副書記裴曉峰和各職能科室負責人共計30餘人陪同檢查。檢查採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查看等形式進行。張開剛首先對考核組來院檢查指導表示歡迎和感謝,向考核組簡要介紹了醫院概況和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 打造高...
    人民網南寧5月29日電(陳燕)5月2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做客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八桂名醫」系列訪談演播室,介紹該院在拓展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新技術以及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 不住老城中心,家門口也有三甲醫院!
    廣州建設醫療高地,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優化布局,主城區優質醫療資源向周邊擴容延伸,多家大三甲醫院在周邊區域建設分院。建設醫療高地 城區多家大三甲醫院向周邊擴容據透露,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廣東省共建國家醫學中心1個、綜合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個、專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6個。
  • 株洲市中心醫院十一月門診排班(內附預約掛號指南)
    目前株洲市中心醫院預約號源全開放所有門診號源實行100%網上預約每晚0點開放預約號源預約周期7天>病友可以通過以下平臺在線預約掛號掛號繳費免排隊報告結果手機查1、微信服務號預約微信公眾號搜索「株洲市中心醫院服務號」預約、掛當日號、報告查詢、病案預約、在線諮詢2、支付寶預約
  • ...健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粵東醫療中心落戶汕頭市中心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粵東醫療中心落戶汕頭市中心醫院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是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關鍵步驟。如何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是目前醫療衛生事業的重中之重。
  • 從閔中心到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建設讓這家醫院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閔中心已在上述5家社區服務中心開設包括多學科門診、專病門診和醫聯體合作門診等多種形式的特色門診。2017年7月,閔行區中心醫院推動「中山醫院-閔行」醫聯體建設,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為龍頭,本院為骨幹,專科聯盟為支撐,區域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形成了緊密型醫療聯合體格局。
  • 把大醫院搬到家門口——七星關區「醫共體」建設工作小記
    「醫共體」建設試點開始後,七星關區中醫院安排全科醫生下沉德溪街道衛生院,一方面提升該院的診療技術,一方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區中醫院給我們派了6名醫生,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的團隊日益壯大變強。」
  • 浙江省麗水市中心醫院院長韋鐵民蒞臨我院指導工作【醫院大小事】
    麗水市中心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區域性標杆醫院,醫院重視內涵建設,醫療技術、人才培養、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升,醫療硬體環境、醫院制度、後勤、績效、文化等運營管理模式走在全國前列,醫院管理成果影響力不斷擴大,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得到全國醫療機構的廣泛認可
  • 民生熱議|補齊基層短板 讓家門口的醫院更放心
    醫聯體大醫院下派專家到基層醫院坐診、帶教、巡診,基層醫院有計劃地安排醫生到大醫院免費培訓,推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這些舉措有力推動了群眾家門口醫院的發展壯大。然而,由於缺乏相關配套機制,一些醫聯體「聯體」不「聯心」,存在「聯而不通」「重形式輕實質」等現象。
  • 湘潭市中心醫院榮獲中國醫院管理兩項大獎
    紅網時刻湘潭10月27日訊(通訊員 鄧琳)近日,第四季中國醫院管理獎頒獎盛典在安徽合肥舉行。湘潭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夏紅榮獲「優秀管理獎」,湖南省僅有1人獲此榮譽。該院選送的《志願服務「時間銀行」——創造有溫度的醫院文化》參賽案例榮獲黨院共建類「十佳案例銅獎」。據悉,中國醫院管理獎是中國醫院管理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由健康界、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主辦,聯合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等10多家頂尖學術機構共同組織的一場覆蓋全國醫療機構的專業評選活動。
  • 天津新建這些醫院,可能就在你家門口!
    好!消!息!2019年天津人又將喜提一批新建醫院涉及天津多個區域快來看看有你家門口的嗎?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原址改擴建工程包括:新建門診綜合樓、生殖助孕中心,新增168張病床,總建築面積28000平方米,概算總投資2.3049億元。目前正在進行建設方案的調整,爭取2019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 ...醫療隊株洲分隊隊長、株洲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毅
    「毅」與「疫」的較量——記湖南第一批支援湖北黃岡醫療隊株洲分隊隊長、株洲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毅劉毅 通訊員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咪 通訊員 張書樂 羅國豔 宋璽1月23日,得知省市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時,劉毅當即表態,向株洲市中心醫院遞交「請戰書」。經過醫院的遴選,劉毅加入湖南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並擔任株洲分隊隊長和株洲市中心醫院醫療組組長。
  • 推動醫療機構 建立高效科學的現代管理體系 2020中國醫院領導者...
    本報訊 11月28日,2020中國醫院領導者論壇在我市舉行。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莊寧,國家衛健委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主任顧雪非,《中國醫院院長》雜誌社常務副社長張智慧受邀出席論壇。現代醫院管理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改革路徑和實踐落地的問題。對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這一系統工程,有沒有一套完整的邏輯架構?對關鍵領域的改革有沒有切實的實踐方法?
  •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構建「黨建+醫聯體服務體系建設...
    同時,積極探索醫聯體建設,開展「專科聯盟」「雙向轉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名醫工作室進基層」等一系列醫聯體區域合作,助力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和基層服務能力的提升,促推醫院的黨建經驗在醫聯體內「開花結果」,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
  • 四步跳出現代醫院管理困局
    季加孚提出,現代化醫院具有四大特質: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依據,以研究為導向,以技術為驅動。2019年既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時間節點。在這樣一個關鍵年份,8月18日,由中國抗癌協會醫院管理分會和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主辦的中國腫瘤學大會醫院管理分會場暨2019醫院院長論壇在重慶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