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哲學究竟有什麼意義

2020-12-27 東華真人羅羅子

很多人覺得研究哲學是沒有意義的,甚至覺得哲學家都是神經質,鑽牛角尖的人,其實,哲學家也是個普通人,他們和別人最大的區別只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更深入而已。

和所有人一樣,哲學家也有他們的追求。他們追求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想找到事物最根源的本質。沒有意義嗎?當然是有意義的,因為所有人都需要真相。

而且,哲學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找到世界的真相,在某種程度上,哲學還促進了人類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發展。

哲學是什麼。就是發現問題並尋找到最根源的答案。就比如說蘋果為什麼會掉到地上。這個問題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人們並不會覺得這是個問題,只會覺得這是自然的規律,不可違背的,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沒有人更深入的思考過為什麼蘋果會掉到地上。牛頓想到了,而且找到了答案,並且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當然萬有引力的發現及其作用不僅僅解決了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的問題,同時對於科學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諸如此類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也是難倒了所有的數學家。所以很多事情我們只是知道結果,卻並不知道為什麼。

比如人為什麼會生老病死,我們只知道是自然規律。但是為什麼人會生老病死呢?一般人不會死磕,但是有人會。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真正明白人為什麼會生老病死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擺脫生老病死的痛苦了。現在科學醫療的快速發展,不也是為了解決人生老病死的問題嗎?但是人為什麼會生老病死剛開始不也是個哲學問題嗎?所以,很多哲學問題如果找到了答案,會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促進物質世界的發展。

除了物質世界,哲學對人精神世界的發展亦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是誰,我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許多的哲學家。。很多人覺得這是哲學家「作」所以產生的問題。其實這是人物質條件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的問題。人如果有了時間,自我開始覺醒了,必然就會產生這個問題。想要尋找真正的「自己」,想要尋求人生的意義。想要明白自己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意義。這些問題如果我們找到了答案,我們就能更好的活著,並且活的更有意義。我們知道了為什麼而活,就知道了該如何去活。我們就不再迷茫,找到了活著的本質,就可以剔除所以沒有意義的事情,更好的活著,這樣我們活的不僅更有意義,而且會活的更輕鬆,更明白。

最後一個問題,人要到哪裡去的問題。這是哲學的最終問題。也是所有人最終的問題。我們最後是歸於虛無,還是開始一段新的旅程,這個問題活著的人永遠找不到答案。所以我們會去哪裡,或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所思考的最後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哲學有什麼意義?哲學無用論?
    大部分普通人對於哲學的印象存在兩極化。一個是認為哲學,純屬就是瞎想,就是一個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做,才去做的哲學。另一個是認為哲學太神秘,和普通人沒有關係。今日就客觀的來說說哲學的意義,以及它的用處。當今時代,普通人普遍認為哲學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處的。如果這個用處或意義是指可不可以給人帶來物質財富,或者是物質利益,那麼哲學確實無用,但是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哲學,也不能因此就說他無意義,無用處。哲學有這幾方面的意義與價值。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導讀:為什麼我說尼採是「病態」的,但在當下依然有意義,看完你就懂了。本文1萬字,閱讀時間需要40分鐘。為哲學作品,燒腦。第八章:我想和光跑得一樣快——靈遁者在第七章的時候,提到過存在。哲學家們對於我們能認識到自己存在非常驚訝,你呢?
  • 中國在西方哲學研究中的十大誤解——從Being的意義談起
    西方哲學的傳統的核心和基礎是形上學。形上學的研究對象Being(希臘文的動詞einai及其動名詞on,拉丁文的esse,英文的動詞不定式to be和動名詞being,德文的Sein,法文的être),是西方哲學的中心範疇。從古到今的西方哲學充滿了Being的意義的辨析和改變。
  •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去追問:哲學是什麼?哲學有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勉強可以看作是「外行問路」,但是第二個問題卻是一種很荒唐的問法。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並非都是為了實現某些價值而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有沒有用」?以及「有什麼用」?這都是很顯然的價值判斷。它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主體」,即「對誰有用」?或者是「對誰產生什麼作用」?
  • 哲學對於人生的意義
    有一位網友說,生活是荒謬的,而另一位則說,生活是無意義的。我問原因。他說:油價昂貴,物價上漲,很多人還未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電視節目很糟糕,滿屏小鮮肉等等。我們都認為這些事情還談不上悲劇性,更談不上荒謬,還沒有使生活無意義。
  • 「哲學」是什麼?它與普通人有關係嗎?
    哲學或者哲學家的思想和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要明白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先了解到底什麼是哲學,明白了其內涵自然也就明白了他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當然有的人會說,你看過康德沒有,讀過黑格爾沒有,那些「絕對理性」、「辯證法」什麼的佶屈聱牙到讓人想吐,普通人別說讀懂了,入門都難,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別急,如果非要這樣開槓的話,那我反問一個問題,科學與我們普通人關係大不大,不能說小吧,那您能讀懂愛因斯坦、霍金的相對論和黑洞理論嗎?
  • 追問哲學的心路歷程和研究心得
    我不是一位確有建樹的「學問家」,只是一個追問哲學的「思想者」。我把自己追問哲學的心路歷程和研究心得,聚焦於「如何理解哲學」這個主題,作為自己的「作品系列」的「自我闡釋」。 正是基於這種理解,針對辯證法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特別是針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我寫成了《辯證法研究》這本書。書中部分內容有重複之處,為了完整而系統地論證,有些重複之處未刪改,以求較為系統地展現我對「辯證法」的理解。關於《生命意義研究》
  • 我們通常所說的哲學有什麼用?
    哲學有什麼用? 我曾經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但都沒有什麼結論,我自己雖然也了解了很多哲學家的思想,讀過一些哲學原著,但當有人問起來這個問題,我仍然回答不了。曾經在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假如是其它學科,多多少少都會有答案,因為像是物理學、天文學等等都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你問天文學有什麼用,它不能賺錢,然而促進了人們對宇宙和天體的認識,各種具體的學科都有研究對象,也都有成果。唯獨哲學,雖然有這麼多哲學家,然而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嗎?
  • 什麼是語言哲學?這5個問題,語言哲學很關心
    什麼是語言哲學?1分鐘了解下。語言哲學的內涵語言哲學即是對語言的哲學思考的一門學問,包括語言實在論,語言本體論,語言意義等。語言哲學更關注語言意義的影響,而不是對意義的詳細描述。語言哲學關心五個基本問題。
  • 人生百年一場空,意義到底是什麼?這個答案只有東方哲學有
    我想人生的意義應該不是由別人定義,而是由我們自己每個人定義。人生該怎麼過,都是由自己決定。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需要您看完以下幾段話再告訴您。「千畝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個個美。父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翹起腿。」
  • 俯瞰西方哲學;古希臘哲學前夜(導言)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文明以如此高速進行變革?,在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會遺留下來,其存在意義是什麼,需要符合什麼樣的規定;這就相當於;我們在理解既往哲學家的時候,如果我們僅僅是以該哲學家為起點或者發展擴大下來的思緒作為研究者的主觀思境,相當於我們就是用哪個哲學家自己思緒發展下來的思境來了解他;那麼我們必然對其哲學家的研究是表淺的
  • 康德哲學與《純粹理性批判》總結:一、背景與意義
    這本術語多,長句比術語還多的哲學著作,勸退了很多想要研讀的人。康德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他的靈感來源是什麼,他的研究方法和結論又是什麼。即便是通讀了全書,都不一定能夠找到答案,更不用說把這本書放置到一個新的時代當中,去發掘能給我們生存的當下帶來什麼幫助了。事情往往是機緣巧合,但卻也有命中注定。
  • 結婚究竟有什麼意義?
    或者說結婚究竟有什麼意義?問這句話的人並非無聊,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真的選擇了獨身,你能說他們的生活就不完美嗎?結婚與不結婚,和夫妻要不要孩子一樣,都是個人的自由,別人無法幹涉,法律也沒有這方面的硬性要求。一個人如果認為婚姻很好,那就在合適的時候,遇見合適的另一半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牽手走入婚姻殿堂。
  • 演講稿範文:哲學有什麼用(每日觀察0397)
    演講稿範文:哲學有什麼用(每日觀察03文/樊榮強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會難倒很多人。我個人的看法是,哲學就是關於宇宙、社會、人生根本問題的學問。那什麼又是根本問題呢?比如我們經常講的「三觀」,也就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就可以說是哲學的範疇。因此,哲學離我們並不遠,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就在我們生活中。看似哲學無用,但它一直都以我們日常行為的底色而存在。與其他知識相比,哲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 《思想史基本問題》: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金錢、權力、欲望?
    「人的生命可能有三個層次:第一,解決溫飽;第二,正在做的事,你覺得有意思,有趣;第三,正在做的事,你覺得有意義。」01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算嗎?可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就只是解決溫飽?追求金錢、權利和欲望?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其他事,行不行?
  • 什麼是哲學?從「哲」的漢字本義入手的解釋
    「哲學(英文: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百度百科》哲學研究的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問題,這個最基本、最普遍指向了宇宙萬物的統一,因為哲學的目標是建立普適宇宙萬物(包括人)的世界觀。「哲」,金文由折+心構成。「折,造字本義:動詞,用斧子將樹木砍成兩段。」
  •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在中國:70年回顧與反思
    歷史哲學對史學實踐具有一種必要的甚或根本性的和構成性的作用。就第一個方向而言,它能夠為歷史學家講述一個有意義的故事提供必要的理論框架;就第二個方向而言,它能夠幫助歷史學家構建一種可意的史學範型以指導自身的歷史寫作。因此,歷史哲學研究對當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 哲學——人生有沒有終極意義?
    關於哲學的故事:1508年,中國貴州西北部,在這片尚未開化的蠻荒之地,一個中年男人在偏僻洞穴中,為自己安置了「新家」:一張草床,一座灶臺,外加一個石頭做的棺槨。35歲以前,他出生顯赫官家,生而不凡,年少有為,並在28歲考中進士,步入仕途。35歲這年,抱負還未施展,卻已走向低谷,宦官當權,諫言被貶,還半路遭人追殺。
  • 氣象史研究對氣象科學究竟有什麼用?
    氣象史研究對氣象科學究竟有什麼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石雲裡的文章《康熙宮廷裡的一縷機械論科學之光:在華耶穌會士介紹溫度計的另一著作》和《我的氣象生涯:陳學溶百歲自述》中陳學溶先生所講的雨量觀測故事都結合了「中西古今」氣象史,研究意義和價值令人深思。  石雲裡的研究講述了溫度計傳入中國的故事。史學家認為,世上最早的溫度計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於公元1593年發明的。
  • 研究哲學的感覺如何?——萬百安教授採訪記
    由於行星相遇是有確切日期的即公元前1059年,因此我們似乎可以利用歷史文獻為周朝徵服提供同樣精確的日期。但也由於古代曆法的一些慣例和可能的抄寫錯誤,這些事情可能是捏造的。儘管如此,我們現在也可以確定周朝的建立時間為公元前1046年至1040年。?這個成果對中國史學來有著革命性意義,但我失望地發現,現在在斯坦福研究古代中國哲學的學者只對考古天文學和語言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