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澤直樹》中,我們能看到哪些日本職場文化?

2021-01-19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2400 字

閱 讀 需 要 7 min

日劇《半澤直樹》截圖

堺雅人飾演的《半澤直樹》第二季已經完結,取得了豆瓣9.4分的評價,在日本此劇也好評如潮。有人認為,本劇最大的優點是真實,將日本職場文化清晰展現出來,體現了日本職場的集團主義精神。

集團主義起源於水稻種植業的歷史,因為水稻行業從播種到收穫都需要集體活動,這樣使以稻米為主食的日本人血脈中烙下了深深的集團主義並引申至職場。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日本集團主義的三要素:派系、決策和內外有別的敬語。

一、劇中的學閥和派系

《半澤直樹》分第一季和第二季,第一季堪稱平成電視劇收視奇蹟,第二季在豆瓣也有9.2分的高分。

故事的設定是20世紀的泡沫經濟時代,日本出現了大規模經濟衰退,經濟持續不景氣,金融行業一塌糊塗,在這種背景下,主角半澤直樹從日本三大私立學府之一的慶應義塾畢業。這裡涉及了第一個知識點——學閥。

慶應義塾(也稱慶應、慶大)

在日本,大學畢業之後因出身(畢業學校)不同,社會上要完全劃分三六九等,一等出身就是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等。但這三所大學畢業生也不能亂竄,東大出身的主要混跡日本政界,比如東大經濟部畢業的某通產省官僚曾負責通產省公務員面試,直言非東大出身不要。早稻田的則主要盤踞在新聞、法律;慶應大學的地盤在財務和金融界。當然不能絕對,一個行業中不可能清一色的一個學校的畢業生,只能是某個學校畢業生在這個集團中佔主流,此外,還有一群不知名小學校的非主流。如此,各自學校畢業生結成各自派系,這就是所謂的學閥。

日劇中的面試會場

學閥可以看做是日本派系的延續, 派系是日本特色之一,歷史悠久,是日本集團主義的特徵之一。日本原首相大平正芳就說日本人「三人相聚,可成兩派」。在派系背景下,新人進入公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靠山拜碼頭,拉幫結派,人多的大企業更是如此。劇中,中野總行長和大和田常務董事之間經常勾心鬥角、相互使絆子,這就是日本集團中派系鬥爭的一個縮影,二人出身不同、碼頭也不同。上司包庇己方派系成員打壓敵對派系,這被認為是日本職場的常態,所以大和田一心包庇淺野分行長,這就是維護自己派系的行為。這是日本職場秘而不宣的常態,即便這個行為違規,但只要能增加或者不損害自己派系利益就行。

大阪西分行

二、集體決策和「稟議」

《半澤直樹》第一季的關鍵劇情就是五億貸款事件。當時半澤所在的銀行要向大阪鋼鐵公司貸款5億,但淺野分行長卻是讓半澤的手下去寫貸款的具體計劃書(稟議書),半澤對這個計劃是拒絕籤字的,淺野強逼著半澤同意,最終貸給了鋼鐵公司5億元,但因鋼鐵公司倒閉,銀行被迫落下了5億日元的爛帳,而淺野反將責任全部推給半澤,由此導出了主線劇情——半澤討帳。這涉及了日本職場文化的第二個知識點——公司決策的自下而上。

日劇《半澤直樹》截圖,公司討論「稟議」

同歐美企業中公司的決策和執行體系不同,歐美是上級決策,自上而下,逐層實施,日本卻是自下而上,上下協商。日本公司(會社)注重家這一概念,日本公司職員(社員)都自稱自己的公司叫「家」。會社既然是家,家庭成員就能暢所欲言,事情商量著辦。正如劇中表現的,除了特別高職位的人有小房間獨立辦公室外,劇中社員的辦公室是一個超大的房間,課長、職員都在一個屋裡。如此也就出現了劇中的「稟議」。這種「稟議」看起來充分體現下層社員的意願,但缺點極大,那就是推卸責任,責任不明。而且浪費決策時間,一旦在最高會議上「稟議」失敗,就得推倒從來。

三、集團主義中的內外有別和敬語

日本職場中內外有別是一個重要概念。如上所述,社員稱自己的會社為「家」,在「家」的感觸下,社員向外人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常用語就是:我是大阪銀行的XXX,而不是單純的XXX,必須加上自己的會社從而體現了自己的歸屬和自豪。比如半澤和手下小弟去拜訪鋼鐵公司社長的時候,他用的就是這套體系。在日本人看來,公司的名字比自己的「賤名」更重要。所以在日本職場常聽到的就是三井人、松下人。如此個人被納入集團主義之下,增強了對公司的認同。

日劇《半澤直樹》截圖,和鋼鐵公司的社長

在集團主義和家的歸屬下,就出現了日本職場第三個知識點——敬語運用。

如果有朋友對日語有所了解,那就知道鄭重體、敬語、禮貌體等等的區別。這被認為是日本禮貌的表現,殊不知日本這套用語更是上下有別的等級秩序的表現,絕非禮貌。

劇中,半澤和手下中西一起寫計劃書

日本職場以社員自己為中心畫圈,同一個公司的社員是「家」人,所以親近;外部公司的人不論如何都算是外人,距離較遠。「家」人之內要分三六九等,這個解釋起來比較麻煩,舉個簡單例子,半澤說「你」的時候,對不同的人就要用不用的「你」。對總行長等高級上司可能就會用「a na ta sa ma」重點在「sa ma」,這個字可以翻譯為「大人」;對同級的就可以用禮貌體「a na ta」即可,這表示了親近;對下級就得有上級威嚴,那就得是口語的「ki mi」甚至可能是「te me」(你這傢伙)。這是會社裡的體系。

《半澤直樹2》劇照

對外公司出於尊重都用「a na ta sa ma」,即便對外邊公司職位不如自己的一般社員至少也得是「a na ta」。而對外人介紹自己領導的時候,半澤說的可是分行長淺野,而不是淺野分行長,這也有講究,這涉及到日語語氣的問題。姓在前職務在後,語氣的重點在職務,顯示尊重,但你要對外人說這個,言外之意就是得讓外人知道自己家領導的職務、尊重自己家的領導,這十分不禮貌,所以日本人習慣性向外人介紹自家領導的時候,是職務加姓名,重點在姓名。

總之,集團主義三要素就是派系、集體決策、內外有別的敬語,這三點共同支撐了一家公司的基本精神,是日本職場最關鍵的三點,也是外國人最不理解日本職場的原因。

參考文獻:

1、趙淑玲:《日本內外意識和集團意識》,《日語學習和研究》2004年第4期。

2、高橋敷:《醜陋的日本人》作家出版社1988版。

經公眾號「浩然文史」(微信ID:haoranwenshi)授權轉載。

「果粒歷史」限時特惠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享89元/年會員續費

168元/年新會員優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裡

「在看」的永遠18歲~

相關焦點

  • 日劇《半澤直樹》的後續先睹為快,職場中我們要如何實現夢想?
    千呼萬喚還未開播的《半澤直樹》第2部,聽說很多人已經等不及了。而我也是在看了日劇《半澤直樹》後入的坑,先是撲哧撲哧地回過頭去翻看原小說,之後看到後續《半澤直樹3:迷失一代的逆襲》和《半澤直樹4:銀翼的伊卡洛斯》,也毫不猶豫入手了。
  • 《半澤直樹2》歸來,職場爽劇為何屢屢刷新日本收視率?
    2013年,由日本TBS電視臺製作的職場劇《半澤直樹》創下42.3%的收視奇蹟,成為日本平成年代的最高紀錄,至今未被打破。時隔7年,《半澤直樹2》姍姍來遲,目前該劇播出七集,作為第二個故事的開篇,第五集收視率達到25.5%,刷新令和年號以來的連續劇最高收視紀錄。
  • 《半澤直樹》:非常規職場劇的價值表達與情感慰藉
    該系列劇除了帶來視聽快感,還如火焰、似明燈般照亮黑夜,指引未來,給處於現實困頓境遇中的人們,帶來一定的精神提振與情感慰藉。  非常規職場劇:歌舞伎表演方式驚豔融入  從類型上看,《半澤直樹》系列是典型的金融類職場劇。
  • 《半澤直樹·復仇篇》開播:從職場爽劇中找尋理想主義光輝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半澤直樹2》又名《半澤直樹:復仇篇》,已於本月19日上映。這部劇集的前作曾經創下日本平成年代收視奇蹟。《復仇篇》延續第一部「以牙還牙,雙倍奉還」的職場爽劇套路,講述了半澤被調往東京中央證券任營業企劃部長之後,在職場上遇到的百般刁難。
  • 很遺憾,《半澤直樹》並不是「職場聖經」丨專訪《半澤直樹》作者...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原定4月19日於TBS周日劇場播出的《半澤直樹》第二季也宣布延期播出。這個消息讓等待了七年的觀眾們更加盼望劇集的播出。借著「半澤直樹」系列首次授權中文簡體版權的機會,我們對作者池井戶潤進行了一次專訪。在日本,「半澤直樹」系列幾乎成為年輕職員的「職場聖經」。
  • 半澤直樹時隔7年歸來 職場爽劇為何屢屢刷新日本收視率
    2013年,由日本TBS電視臺製作的職場劇《半澤直樹》創下42.3%的收視奇蹟,成為日本平成年代的最高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 半澤直樹和古美門,哪一種職場三觀你更認同?
    「社畜場」,卻迎回了「打不死的小強」、職場復仇之神、下克上的銀行職員——闊別七年的職場神劇《半澤直樹2》回歸。 堺雅人在採訪中認為,這兩個形象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主動攻擊型選手,都擅長在逆境下神奇反轉。 兩部日劇在中國同樣受歡迎,也是有原因的。職場中,如何處理與上司的關係,如何擺正賺錢與職業理想的位置,這同樣也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 為什麼《半澤直樹2》等了七年?
    如此來看,《半澤直樹2》無論是對於亞洲影迷的情懷交代,還是對亞洲社畜們的情感寄託,以及對日本TBS電視臺的收視率的保證,等等方面,這七年的等待或許非常值得。《半澤直樹2》劇照《半澤直樹2》如何能在「發癢之年」成功逆襲保持高水準創作?
  • 《半澤直樹2》:把脈日本社會
    ——半澤直樹當今最受歡迎的日劇《半澤直樹》第二季終於播映完畢,本季共十集的故事改編自小說《失落一代的反擊》與《銀翼的伊卡洛斯》,亦被稱為「東京中央證券篇」和「帝國航空篇」。半澤直樹的對手已經不單純是職場上司,要「土下座」道歉的,竟然包括政府高官和政黨高層。
  • 現象級《半澤直樹2》襲來,無處不在的職場厚黑學
    歡迎大家閱讀嘟爸的文章,歡迎大家駐足關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現象級《半澤直樹》結局解讀,無處不在的職場厚黑學,如果說這個夏天最受期待的日劇是什麼,我想大部分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部曾經創下日本當年收視紀錄的《半澤直樹》。
  • 《半澤直樹2》:職場偶像時隔7年,終於回來了!
    為理想主義乾杯日劇當中,描寫職場博弈的佳作不少,比如木村大神的《華麗一族》,唐澤壽明的《白色巨塔》,而一覽眾山小的《半澤直樹》系列,到底有什麼特別?我們在這裡追根溯源的掰扯掰扯!《半澤直樹》,這個以男主的名字命名的劇集,改編自直木獎獲得主池井戶潤的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和《我們是花樣泡沫組》,講述的一個「職場上基督山伯爵」故事。原著在日本青年人圈子裡聲名顯赫。因為講得是當代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職場復仇和進取的故事。
  • 《半澤直樹2》創日本年度收視率新高
    誰能想到,部屋君剛上大學時追的劇,當時火到了創造現象級效應,然而直到畢業後才看到了它的續集呢?沒錯說的就是《半澤直樹》! 日本職場劇那麼多,《半澤直樹》為何格外受歡迎?
  • 《半澤直樹》:平成時代最成功的日本金融職場劇
    作為七月日本最值得期待的日劇之一,平成年代收視之王,《半澤直樹》時隔多年終於要在7月19日迎來第二季。「以牙還牙,加倍奉還」,這部劇改編自池井戶潤的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我們是花樣泡沫組》,由福澤克雄導演,堺雅人主演。憑藉緊張曲折的情節,入木三分的演技,《半澤直樹》打破了2013年日劇單集最高收視記錄。
  • 職場社畜手撕領導,和領導PUA說不!看《半澤直樹》如何逆襲
    第二季不斷增長的熱度,也讓範主回想起,2013年《半澤直樹》第一季播出時創下的收視奇蹟,尤其是最終話42.2%的收視率,今天看來也相當不可思議。這部職場爽劇當年之所以能夠爆火,除了卡司強大,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職場等級森嚴,每個在霸凌中夾縫生存的社畜,都需要半澤直樹式的英雄,代替自己完成「復仇」。所以,《半澤直樹》有多火,日本社畜就有多慘......
  • 《半澤直樹2》:不自知的成功,不可能的勝利
    在接受騰訊網的採訪時,堺雅人說到《半澤直樹》的魅力其實就在於各個人物的碰撞,它是在描述人類「活著的樣子」和「活著的力量」的電視劇。當人們在周日晚上9點打開電視機,獲得周末最後的片刻放鬆時,他們看到一個叫半澤直樹的男人在職場中即便不受重視、經常被領導壓榨,卻還是懷抱著努力工作不被打敗的心情站起來。
  • 豆瓣分高達9.2分,讓人熱血沸騰的職場劇——日劇《半澤直樹》
    豆瓣評分該劇是日本職場劇,對於職場的你爭我鬥和爾虞我詐,描寫的入木三分!職場劇在中國一直處於十分尷尬的位置。而且領導說自己負全責,這樣的話能相信嗎?最後背鍋的難道不都是下屬?後來分行長說出了理由,他想讓大阪西分行獲得優秀銀行的榮譽,這一切都是為大家著想。小童覺得這話挺官方的。作為職場人相信他的鬼話才怪!
  • 系列小說《半澤直樹》讀書分享會登陸上海書展
    本次活動以「迷失一代人的逆襲——從《半澤直樹》看當代日本青年的職場困境」為主題,現代出版社文藝編輯部主編趙海燕與前媒體人、播客「井戶端會議」主理人黃立俊在現場與讀者分享了日本職場文化。接近40度的高溫天氣裡,活動現場依然爆滿,嘉賓和讀者互動氣氛熱烈。此次活動也是上生·新所廣場讀書會的第一場讀書分享活動。
  • 《半澤直樹》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麼?
    前一陣,在萬眾期盼中,第二季的《半澤直樹》頂著盛名而來,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32.7%的冠軍收視率成功收尾,在觀眾們一片大呼過癮中,完美得全身而退。至於是否會趁勝追擊第三季,亦或是電影化,那皆為後話。我們關心的,是它所掀起的熱潮,不僅僅只在日本國內,而是讓每一個文化相似的國度下的民眾,都產生了強烈的共情感。
  • 現實中的半澤直樹破例當上了行長!
    今年,《半澤直樹》時隔7年推出了第二季,作為大爽劇,最後的結局當然還是主角半澤直樹取得了大勝利,不過在最後也留下了一個懸念,半澤直樹似乎是被中野渡行長欽定是當行長的人才。 大和田也視他為行長的有力競爭者,大和田喊話讓半澤直樹對他進行負責,而半澤直樹也許下了一生的諾言。
  • 薦劇|《半澤直樹》誰看誰爽,一直看一直爽
    什麼最能摧毀一個職場人的進取心?就是當你發現自己憧憬的進階之路破滅,只能隨波逐流。而半澤直樹就是從這樣的環境中憑藉聰明才智,贏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半澤直樹的父親對他說過:「這種樹脂制的小螺絲雖然又小又輕,但卻非常結實,正是這種螺絲支撐著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