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北京冬奧項目——時速爭鋒的「速度滑冰」

2020-12-11 騰訊網

時速爭鋒,是哪項運動在一屆冬奧會中刷爆20次世界紀錄?

速度滑冰與短道速滑在裝備上有何區別?

火藥味濃,犯規與失誤頻發的煉獄級賽道到底長什麼樣?

技術增長,中國隊的隱藏實力項目?

冰刃上有火花,本期冬奧賽項——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 (SPEED SKATING)

速度滑冰簡稱速滑,俗稱大道。是指在400米賽道進行的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全能四種賽制的冰上速度運動,每項均分男、女組比賽。

發展歷史

速度滑冰的雛形出現在荷蘭,18世紀末開始逐步風靡於歐美國家。起初各國之間的比賽規則、比賽場地、比賽項目存在較大差異,在比賽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比賽標準無法統一的問題。為解決這種難題,荷蘭人最先提出了雙跑道雙人出發,設置長、中、短3 個項目的建議。1888年國際速滑比賽規則確立,188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首次舉辦世界冠軍賽。1924年男子速度滑冰被列入第 1 屆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1960年女子速滑被列入第 8 屆冬奧會比賽項目。1988年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場地由室外轉入室內。

速度提升

自國際滑聯開始承認世界速度滑冰紀錄起,世界速滑成績經歷了6次大幅度提升。1953年蘇聯人尤裡·謝爾蓋耶夫首次將男子500米成績縮短到41秒以內,被稱為速度滑冰成績的第1次飛躍。20世紀60年代初,由於訓練理論體系不斷完善,速滑運動成績迎來了第2次飛躍。1965年世界第 1 座露天人工冷凍速度滑冰場在德國因採爾建成。滑冰場的配置升級見證了世界速滑運動成績的第3次飛躍,1966—1975年,速度滑冰記錄被重寫了125次,其中42.4%的成績誕生於因採爾滑冰場。第4次飛躍緣於緊身連體比賽服的出現,大大降低了運動員滑行中的空氣阻力。1987年加拿大卡爾加裡建成了第1座全封閉室內速度滑冰館,世界速滑成績也隨之迎來了第5次飛躍。荷蘭發明的克萊普冰刀直接促成了第6次飛躍。在1998年第18屆冬奧會上,此種冰刀的採用使冬奧會紀錄被刷新了20次。

比賽裝備

速度滑冰的裝備主要包括彈力緊身連體滑冰服和滑冰鞋,以提高運動員的滑冰速度為主要目的。

滑冰服

速度滑冰服為連帽裝,能夠把運動員的頭髮緊緊包住,達到減小風阻的目的。比賽服採用膠質緊身服,上衣與褲子連成一體,能夠繃緊運動員的肌肉,從而大幅提高滑冰速度。

滑冰鞋與冰刀

冰鞋通常分為傳統冰鞋與新式冰鞋2種。新式冰鞋由碳素纖維和熱縮塑料鞋殼混合製成,在減輕冰鞋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剛度,減少了腿部負載,強化了支撐的穩定性,增強了蹬冰的效率。冰刀刀刃寬1毫米,長40~45釐米,通常由優質高碳鋼製成,冰刀的其他部分則為輕合金製作而成,在保證冰刀剛度的同時減輕了整體質量。

速度滑冰與短道速滑的冰鞋、冰刀比較

冰鞋比較

從冰鞋鞋幫高度上來看,速度滑冰冰鞋的鞋幫較低,能確保踝關節有足夠的靈活性;短道速滑冰鞋的鞋幫較高,靈活性稍差但支撐性較好。速度滑冰場地大,直道較長,彎道半徑大,滑行過程中離心力較小,運動員需要更靈活地轉移重心來保證在直道滑行時的滑行速度。短道速滑場地較小,彎道半徑也小,比速度滑冰的彎道離心力大,為了保證彎道滑行的速度,彎道滑行時需要更大的傾斜角度,所以對踝關節的穩定性要求更高。

冰刀比較

速度滑冰更強調滑行速度,所以冰刀刀體長,刀刃窄且平,這樣有利於降低運動員的身體重心,減小空氣阻力。速度滑冰鞋使用的冰刀只有前點與冰鞋固定連接,這種結構可以延長運動員的蹬冰距離,讓運動員踝關節活動幅度加大,運動起來流暢自如。

短道速滑彎道急且多,所以冰刀的刀體短,與冰面接觸面積很小,方便運動員在彎道過彎時滑弧線前進。短道速滑鞋冰刀的刀託較高,能保證運動員在轉彎時即使傾斜角度很大冰鞋也不會接觸冰面。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託是由兩點固定在鞋底,能左右移動調整冰刀的位置。

速度滑冰比賽場地

速度滑冰場的跑道是一個橢圓形的封閉式跑道,預備起跑線為紅色虛線,終點線為紅色實線,其他各線均為藍色。賽道1圈為400米,彎道的弧度為180°,內道寬4米,內彎道的半徑不得小於25米。冰面溫度通常為-6~-10.5℃,厚度為2.5 釐米。

交換區

交換區是指一個彎道結束到下一個彎道開始之間的整個直道(非終點直道段)。由於賽道為封閉環狀,內外賽道的長度不同,因此內、外賽道上的運動員每滑行完1圈後都需要在換道區進行換道。換道時,外道運動員應先換至內道,內道運動員再換至外道,以保證每個運動員滑行的距離相等。

速度滑冰比賽項目

速度滑冰比賽分為男、女個人比賽和團體賽。男子個人項目包括 500 米、1000 米、1500 米、5000 米和 10000 米。女子個人項目包括 500 米、1000 米、1500 米、3000 米和 5000 米。團體賽項目男女相同,分為團體追逐賽和集體出發。

滑行規則

個人賽

個人賽每組有2名選手,抽籤決定內外道,2名選手分別站在內道與外道的不同起點同時出發。每滑完1圈,2位選手在交換區互換位置,以確保2人的滑行總距離相同,外道選手優先換道。所有參賽選手比賽結束後,用時短的選手獲勝。

團體追逐賽

2個團隊進行比賽,每個團隊包括3名隊員,團隊雙方分別從相對的直道同時出發,男子滑行 8 圈,女子滑行 6 圈後,以每隊最後一名衝過終點線的隊員所用時間作為隊伍的比賽成績,用時短的隊伍獲勝。

集體出發

運動員站成每排間隔不少於1米、人數不超過6人的陣列起跑。在第1圈滑跑時,不允許超越位置最靠前的對手。當第1圈完成後,運動員才能加速超越對手。比賽成績由所有衝刺點的積分總和決定,如果衝刺積分相同,名次將由到達終點的順序決定。

團體追逐賽晉級規則

團體追逐賽有8支隊伍參賽,2個隊伍一組進行比賽,所有隊伍完成比賽後,排名前4的隊伍晉級。半決賽中,4支隊伍按照 1/4 決賽成績排名,第1名對第4名,第2名對第3名,角逐出進入決賽的2支隊伍。

犯規行為

第2次搶跑

速度滑冰比賽中,選手第1次搶跑不算犯規,第2次搶跑則算犯規,選手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滑出自己跑道

速度滑冰個人賽有內、外2個賽道,選手各自在相應的賽道中滑行,滑出自己的跑道則算犯規。

在交換區沒有換道

個人賽項目運動員在換道區必須進行換道,如果在交換區沒有換道則算犯規。

換道時幹擾對手

運動員換道時如故意碰撞、攻擊對手則算犯規。當有運動員因受到嚴重幹擾而受傷時可以要求休息30分鐘後重賽。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摔倒可隨時站起繼續進行比賽。

比賽動作

滑跑姿勢

上體姿勢:運動員滑跑時上身向前傾斜與冰面呈10°~25°,上身放鬆,肩膀下沉,整體呈弓背的流線型姿勢,頭部微微抬起目視前方。

腿部姿勢:腿部彎曲呈現半蹲姿勢。膝關節彎曲呈90°~110°,踝關節為55°~75°,髖關節呈45°~50°。

傳統點冰式起跑

身體微蹲降低重心,用前腳冰刀作為身體的支撐點,肩膀向前超過前腳刀尖,前腿膝蓋彎曲角度為 90°,後腿膝蓋彎曲角度為110°。頭部與整個身體呈直線,目視前方。前臂肘部彎曲約呈90° 置於膝關節的上方,後臂略微彎曲並往上抬起約與肩部平齊。

新式冰刀「丁」字式起跑

「丁」字式起跑與傳統點冰式起跑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丁」字式起跑運動員是以平刃在冰面上支撐站立,重心位於兩冰刀中間,起跑時身體重心略向前移,但不能將體重大部分移至前腳冰刀。

單手支撐三點式起跑

兩刀呈外八字形,兩腿一前一後同樣呈外八字分開,兩腿距離略寬於肩,兩臂下垂,與後腳同側的手臂位置要在起跑線後,用單手和兩腳這3個點支撐身體重量,抬頭目視前方。

蛙式起跑

下蹲彎曲身體,兩臂向地面下垂伸直,拇指和其他四指分開,虎口向下撐於起跑線後。運動員依靠兩冰刀內刃牢牢咬住冰面,重心前移,臀部抬起稍高於肩,體重大部分移至兩臂。頭微抬起,目視前方。

直道滑跑

連續不斷地重複做單蹬單滑動作,即從右刀離冰開始移動重心,再到右刀著冰、左刀離冰,然後再次轉移重心,左刀著冰、右刀離冰,這一系列循環動作構成了直道滑跑。

彎道滑跑

在轉彎時,運動員身體呈大幅度向左傾斜的流線型交叉滑步姿勢,這樣才能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保持身體平衡,也能增加滑跑的速度。

北京冬奧會賽項內容

北京2022年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將一共產生14枚金牌。競賽項目包括男子個人項目500米、1000米、 1500米、5000米、10000米,男子團體追逐和集體出發;女子個人項目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 5000米,女子團體追逐和集體出發。比賽將在北京賽區進行。

歷屆冬奧會獎牌榜

縱觀近3屆冬奧會速度滑冰獎牌榜,荷蘭、韓國、美國實力雄厚。中國在此項目中也有很強的實力,我國選手張虹曾在索契冬奧會上獲得一枚金牌。衷心希望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健兒能在北京冬奧會上再創輝煌!

作者:北京林業大學王瑾 易曉麗 薛雨

本研究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2022北京冬奧會視覺導向系統研究》的研究成果」 項目編號:16YJA760037

版權聲明:本文章所有內容文字、圖片資料,版權均屬創作者所有,新華網經作者授權發布,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作者和「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圖解北京冬奧項目①——時速爭鋒的「速度滑冰」
    時速爭鋒,是哪項運動在一屆冬奧會中刷爆20次世界紀錄?
  • 圖解北京冬奧項目①|時速爭鋒的「速度滑冰」
    時速爭鋒是哪項運動在一屆冬奧會中刷爆20次世界紀錄?速度滑冰與短道速滑在裝備上有何區別?火藥味濃犯規與失誤頻發的煉獄級賽道到底長什麼樣?為解決這種難題,荷蘭人最先提出了雙跑道雙人出發,設置長、中、短3 個項目的建議。1888年國際速滑比賽規則確立,188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首次舉辦世界冠軍賽。1924年男子速度滑冰被列入第 1 屆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1960年女子速滑被列入第 8 屆冬奧會比賽項目。1988年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場地由室外轉入室內。
  • 北京冬奧組委公布速度滑冰冬奧賽程 十四塊金牌都在哪天決出?
    近日,北京冬奧組委發布北京冬奧會第七版競賽日程。北京冬奧會將於2022年2月4日至20日舉行,共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共有19個比賽日。 作為冬奧會的金牌大戶,速度滑冰項目一共將貢獻出14枚金牌,包括: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男子1000米、男子1500米、男子5000米、男子
  • 冬奧英雄 | 速度滑冰傳奇:奪冠英雄頓貝格
    在速度滑冰這一冬奧項目中,克拉斯·頓貝格(Clas Thunberg)是一個讓人無法忘記的名字。
  • 冬奧小詞典|說說冬奧運動項目之花樣滑冰
    為了讓讀者了解更多的冬奧知識,積極參與冰雪運動,使更多的體育愛好者走進冰場、雪道,迎接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微信開設「冬奧小詞典」專欄,以饗讀者。花樣滑冰是一項藝術與運動相結合的冰上體育項目。它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後相繼在法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歐美國家迅速發展,當時舉行的花樣滑冰比賽是所謂的「英式風格」,古板又正式,與現代花樣滑冰相去甚遠。
  • 「滑」在時代脈搏,築夢北京冬奧|花樣滑冰世界冠軍邀您冰上起舞
    或許你聽說過氣質出眾的金博洋或許你曾被申雪、趙宏博的一曲《圖蘭朵》深深吸引但是你真的了解花樣滑冰嗎?由共青團北京體育大學委員會和北京體育大學信息網絡中心聯合舉辦的「冬奧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四講將於2月1日(周一)14:00-16:00正式開講!本期主題為「『滑』在時代脈搏,築夢北京冬奧」。
  • 圖解北京冬奧項目②——飛馳電掣的「雪車」
    初速度、平衡、持續增加能力,是在雪車賽道中的硬核時速比拼!想要深入了解這輛你開不了的車? 從歷史發展到冬奧賽況,帶你深入領略雪地之舟的競技魅力。當裁判發出信號後,運動員立即推著雪車向前奔跑以獲得初始速度,推行距離在50米左右。四人座雪車所有運動員進入車內的時間限制為6秒。最先上車的是坐在前面的掌舵手,負責調整滑行方向。最後上車的是坐在後面的制動選手,負責剎車減速,中間2位選手依次落座並快速收起把手。到達終點時所有選手必須位於自己的座位上,否則比賽成績將視為無效。在此項運動中,雪車平均速度100千米/小時,最高速度可達到160千米/小時。
  • 【每天認識一個冬奧項目】花樣滑冰
    (早期的花樣滑冰)當時舉行的花樣滑冰比賽是所謂的「英式風格」,古板又正統,和現代花樣滑冰相去甚遠。1863年,被譽為「現代花樣滑冰之父」的美國芭蕾舞表演藝術家傑克遜·海因斯在歐洲巡迴表演。他將滑冰運動與舞蹈藝術融為一體,音樂被帶到了冰上,加入了芭蕾舞步,讓觀眾如痴如醉。1872年,奧地利首次舉辦了花樣滑冰比賽。
  • 中國冬奧項目迎巨變!三巨頭取代四金王,亮絕招劍指北京冬奧會
    中國冬奧兩大王牌項目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集訓,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正式在河北壩上訓練基地開始,本次集訓將會通過各項考核來挑選賽季的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國家隊成員。速滑傳奇王濛將不再擔任教練組組長,取而代之的正是王濛直接提拔的,周洋恩師韓國籍主帥金善臺,後者將全權負責本次集訓備戰。
  • 繪畫圖解《冬奧在崇禮》出爐!
    繪畫圖解《冬奧在崇禮》出爐!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兩張答卷完成得怎麼樣?大家迫切想知道:在崇禮舉辦的雪上比賽項目有哪些?比賽地點在哪裡?在崇禮賽區產生哪些賽事的多少獎牌?以及北京賽區賽事相關情況。
  •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項目簡介 速度滑冰是運動員在規定的冰場上和規定的距離內,進行滑行速度激烈競爭的項目。早在13世紀,速度滑冰便在荷蘭出現了。最初使用的是木製的冰刀,到10世紀時,出現了骨製冰刀。滑冰開始成為競速的比賽也是在荷蘭,歷史可以追溯到1676年。
  • 幣看冬奧——花樣滑冰
    花樣滑冰運動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1872年,奧地利首次舉辦花樣滑冰比賽。1908年,花樣滑冰比賽被列入夏季奧運會,當時設有男子單人滑、男子特殊花式(僅出現在該屆奧運會)、女子單人滑和雙人滑比賽。1924年被列為首屆冬奧會比賽項目。1976年增加冰上舞蹈比賽。2014年增加團體賽。
  • 北京滑冰協會會長範軍:冬奧周期將攜手會員單位為冰雪事業貢獻力量
    4月30日,2019斯邁夫國際體育消費展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北京市滑冰協會亮相本次展會。圖為北京市滑冰協會會長範軍接受採訪。千龍網發 北京市滑冰協會供圖千龍網北京4月30日訊(記者 戚連民)2019斯邁夫國際體育消費展4月29日-30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北京市滑冰協會亮相本次展會,北京市滑冰協會會長範軍接受採訪時表示,冬奧已進入北京周期,北京市滑冰協會將進一步攜手會員單位,為冰雪事業貢獻力量。
  • 大學教授用「圖」解說冬奧項目
    原標題:大學教授用「圖」解說冬奧項目,願景是讓更多人了解冰雪運動新華網成都7月30日電(吉戎昊)在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學院長王瑾看來,如何讓更多人了解冬奧、參與冬奧,是實現「帶動3億人上冰雪」美好願景的前提。如今,距離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還有近2年時間,執著於奧運設計的他,想用圖解的形式讓更多人對冬奧運動項目有所了解。
  • 冬奧往事|花樣滑冰伉儷故事多
    在冬奧會眾多的項目當中,花樣滑冰始終是一種獨特的存在。
  • 圖解北京冬奧項目⑦——鋼架雪車,因危險曾被取消的項目
    1923年國際雪橇和雪車聯合會正式成立後,建議把鋼架雪車和雪車一併列入第1 屆冬奧會競賽項目,但由於危險的原因,最終只有雪車項目被採納列入。第 2屆冬奧會上,鋼架雪車被正式列入比賽,之後被取消。在1948 年第 5 屆冬季奧運會中,男子鋼架雪車項目再次被列入比賽,但在隨後的冬奧會上又一次銷聲匿跡,直至 2002 年的鹽湖城冬奧會,該項目才再次出現,並同時增加了女子比賽項目。
  • 滑冰課堂「搬」到冬奧訓練場館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與以往不同,此次體驗課將課堂「搬到」了首鋼園冰雪項目國家集訓隊的訓練館內。體驗課當天,久違冰場的「小豆包」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冬奧訓練館。而在訓練場館內等待為大家上課的老師,正是世界男子1500米速滑冠軍、冰雪運動推廣大使——李佳軍。
  • 短道速滑的速度與激情 安凱:「2008北京讓我有了冬奧夢!」
    現在他正在為家門口的北京冬奧會做著充分的準備,安凱已經確立了自己成為強有力的獎牌爭奪者的地位。2022年冬季奧運會迫在眉睫,距今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渴望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在他童年大部分時間裡,總是想像自己參加夏季奧運會。他在15歲時才開始全職專注於短道速滑項目。
  • 「冬奧地標」全新亮相,來頭不小!
    改造利用2008年奧運會既有場館是冬奧會北京賽區建設特色一些給國人留下難忘記憶的夏奧場館迎冬奧優雅新生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承擔冬奧會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通過實施「水冰轉換」,場館在泳池內搭建冬奧冰壺場地,化身「冰立方」,承擔新使命!
  • 寧忠巖創造中國速度滑冰新歷史,周洋29歲改項目仍可期待
    荷蘭海倫芬,在速度滑冰項目起源的國度,2019-2020賽季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盃總決賽落幕,本賽季速度滑冰國際賽事正式收官。總決賽上,轉項速度滑冰的冬奧會短道三金王周洋在女子集體出發的比賽中排名第11,最終以賽季總排名第9結束了自己的首個速度滑冰賽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