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上課愛遲到?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2020-12-14 小婷育兒

孩子總是上課遲到,其實這是孩子的表面現象,背後就是孩子拖延症的體現,總是磨磨蹭蹭,而導致總是上課遲到。孩子自律性較差,總是喜歡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不僅僅只是表現在上課,還會把昨天的事情推到明天 、後天、大後天......總之能推就推。

小松今年都上六年級了,最近他的父母因為一件事特別頭疼,就是小松總是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老師讓早起讀英語,媽媽一大早就把小松喊了起來,讓他洗漱、吃飯,然後抓緊時間讀書,可小松沒有一點時間觀念,等他洗漱和吃完飯後,已經要到了去學校的時間了,書也沒讀成,媽媽氣得不行,每次都吼小松;「你能不能快一點兒,磨蹭什麼呢!時間都被你浪費了」。在上學的路上也不緊急,慢慢吞吞的,總是趕到學校就已經遲到了。

不僅是上課,而且每次放假的作業他都會拖到最後一天才去做,看電視一直看不停,從不看時間已經過去多久了。媽媽天天都要嘮叨他,他也感到不耐煩,產生牴觸心理。我想大多數孩子和和小松都一樣吧,孩子不知道怎麼樣管理時間,家長的嘮叨也並不起作用。

一、孩子不守時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因素。

這裡自身的因素就是指孩子的性格,孩子在玩樂面前的表現。當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較慢,性子柔,做事慢慢悠悠的,那孩子會認為時間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不急,性格是孩子內化的習慣,所以他們就會不自覺的表現對待事物的態度上以及行為上。還有孩子喜歡玩,在玩的過程中對時間不管不顧,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去玩樂,而感覺不到是在浪費時間。

2、由於父母的放縱教育,讓孩子變得懶惰。

放縱教育就是家長溺愛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為了保護孩子,出現不捨得讓孩子「幹著幹那」,比如說最典型的因為怕累著孩子;所以不讓孩子幹家務活,這樣孩子漸漸就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什麼也不想幹,就想住在舒適圈裡,做事情能拖就拖,根據自己的心情看待時間,從不會主動的管理自己的時間。

3、時間觀念性不強。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沒有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和價值。孩子總覺得時間有很多,用不完,所以總是把事情往後退,把玩樂放在事情的前面,殊不知孩子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孩子不抓緊時間學習,不抓緊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總把事情贈給「明天」。孩子會不自覺地把要做的事情往後推,往往造成做事不守時的現象。

孩子不守時、拖延等是他們長期慢慢形成的,很難一下子就改掉,家長要重視起來,不能每次都將就孩子,不會自主管理時間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危害,這些危害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二、不守時的孩子,未來的影響也不小。

1、學習效率下降,進度緩慢。

在學習上拖延作業,影響學習進度,懶得學,不想學,積極性不高,造成最後學習效果差,還會落下太多學習內容,在學習上拖延、沒有時間觀念、懶惰,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現在,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速度、學習情緒和學習效率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2、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品行的形成。

不守時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偏內向,遇事也不解決事情,思想不積極,想法不全面。使孩子的行為也會變得遲緩,慢慢悠悠做事,總完不成答應的事或者完成的效果不好。孩子不守時也會表現在人際關係交往中,能夠影響孩子交朋友的能力。

3、做任何事情不積極,依賴別人的提醒。

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屬於被動的,因為他們的觀念還不完善,對於一些事情也不感興趣,即使做其他的事也表現得不積極,總是需要別人提醒該做什麼了,在孩子的背後一直催促著,推動著,只有在別人的提醒下才能順利完成要做的事情。比如在學習方面,作業對孩子來說是最不想做的事情,每次都需要家長天天催促著快寫作業,不要拖到最後一天。

我們要讓孩子有時間觀念,能夠進行時間的等量代換,讓孩子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從而可以自主地規劃時間,管理自己的時間。

三、如何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1、讓孩子認識時間。

孩子的時間管理概念是需要被教的,並不是生下來就會的,家長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來培養孩子對時間的認知,比如一年四季,一天24個小時,每一天我都能幹什麼。家長幫助孩子採取記錄時間的方法,讓孩子直觀的感觸時間一點一滴的流動。

2、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表。

以天為時間單位,讓孩子先計劃一天的內容,每個時間段具體要做的內容,讓孩子儘量規劃的細一些,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它自己的意義。制定完計劃表,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履行計劃表,讓孩子「看的見」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規定的事情。

3、鼓勵孩子自主,強化孩子的行為。

讓孩子自己分配管理時間,父母在一旁觀察,必要的時候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當孩子完成自己的任務時,家長要給孩子鼓勵和誇獎,肯定孩子的行為,從而能夠強化時間管理行為,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守時。

孩子老是上課遲到,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惹的禍,但也不要埋怨孩子,父母是需要教給孩子時間認知,讓孩子面對時間時有緊迫感,總是在追著時間走,時間並不會停下來等我們。讓孩子學會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做一個守時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美國幼兒園5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但是男孩兒的興趣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上課沒有今天男孩兒就經常遲到,即使受到了老師的批評也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樣子,但是女孩卻不一樣,她對繪畫有著飽滿的熱情,每天都提早到達輔導班,一邊練習,一邊等老師上課。沒有過多久,這兩個孩子的繪畫水平就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 《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孩子愛的時間管理,搞定一切還能玩兒
    很不幸,我家的孩子就是屬於那種磨磨蹭蹭,不善於把握時間的, 特別是升上三年級,進入小學中段後學習難度提升,作業量變大,加上上半年疫情在家養成懶散的習慣等種種原因使得她這學期開學之後,經常做作業做到11:30。然後進入白天上課打瞌睡,晚上作業不會做,精神倦怠的惡性循環中,把我急得不行。
  • 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課長說:現在的孩子時間真是緊張啊!除了在學校的六小時,回家要寫作業,周末要上興趣班,還要完成興趣班的作業,要鍛鍊身體、要玩、要閱讀……一位4年級的孩子家長跟課長說:她家孩子的時間安排已經精確到以小時為計算單位了!
  •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通過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建立把握時間和支配時間的認知和能力,這是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當孩子開始上學的時候,要迅速適應新的生活,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在這個階段,首先要幫助孩子學會安排每天24小時需要做的事情,然後才能逐步引導孩子學會安排更長一點的時間。
  • 一部電影,讓孩子輕鬆get時間管理技能
    我們總是抓狂, 為什麼孩子說好了再玩10分鐘遊戲,可到了時間卻還是磨嘰;我們也苦惱著,每天睡覺前都需要提醒孩子去刷牙洗漱,一句話恨不得重複八百遍;我們更是在孩子心不在焉慢吞吞地寫作業時火冒三丈,不得不在一旁催促「快點,快點」……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能力還較差,很多時候他們其實意識不到做一件事情實際花費的時間往往會比預期的時間多一倍。
  • 孩子不是做事沒耐心,也不是不認真,只是忽略了自我管理的培養
    一.不會自我管理的孩子,也會喪失生活的主動權:獨立的孩子能夠自主支配自己的人生,而不獨立的孩子,只能被自己的人生支配。時間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它主要涵蓋了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孩子要學會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比如幼兒園的一天,周六日課外班的一天等等;第二.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寶爸寶媽們可試著放孩子自己去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
  • 壹拾壹: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和情緒,明白時間和情緒管理非常重要
    對於孩子的時間管理,學習管理,情緒管理,很多父母都是茫然的、手足無措的,孩子更是這樣,今天學完了,就不知道明天做什麼。如果孩子沒有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的能力,會有哪些影響呢?,而是對時間和情緒管理的掌握,不僅僅影響孩子當下的學習生活,還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 孩子磨磨蹭蹭媽媽急得跳腳也沒用?這5點讓孩子學會與時間做朋友
    一、為什麼孩子拖拉磨蹭,對時間不敏感1、孩子不知時間為何物孩子在年幼時會利用身體的感官系統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通過眼睛看和身體觸碰認識和了解身邊的各種事物。但是孩子無法通過自己的探索真正理解和認識時間的存在。再加上父母對孩子時間管理教育的缺乏,自然也就不能形成父母希望的「時間觀念」。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問媽媽:媽媽,我們還有多久到家?
  • 孩子做事太任性怎麼辦?孩子的「情商管理」,父母要從小教起
    古話說的好「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前一秒還嘻嘻哈哈,接下來就是淚眼滂沱。孩子情緒起伏太大,父母帶孩子就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我們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上周天和閨蜜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開始孩子玩的很開心,和玩偶拍照互動都非常的愉快。
  • 父母一身輕鬆,這樣做孩子才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很多父母反映孩子總是做事磨磨蹭蹭,沒有時間觀念,其實時間的管理本質上是在管理自己,很多人這一輩子都沒有時間管理的概念,相比人的財富來說,人的時間更加的寶貴。當我們發現孩子磨蹭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孩子缺乏時間管理的概念,也是我們培養她的最佳好時機,那怎麼辦呢?
  • 教孩子學「畫餅」,用餅圖管理每天的時間,有趣又有效
    四象限法更適合孩子已經坐在寫字檯前,進入整體學習時間的安排,或者是去統籌一個人的辦公時間。那麼如何更合理地安排一天之內的作息呢?餅圖是我最常用的「時間管理工具」這節課,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張神奇的「時間餅」。為什麼餅圖最適合做日程管理?
  • 控制情緒、時間管理、做出計劃……這些技能是孩子天生就會的嗎?
    從玩耍到社交到學習,我們幾乎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使用到了執行功能:比如在學校裡,有的孩子上課時可以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完成一件事時也不會被別人打擾;而有的孩子上課時卻總是和同學竊竊私語,家庭作業也需要在父母的監督下才能完成;在生活上,有些孩子可以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 告別做作業拖沓磨蹭,孩子只需要一個PCP時間管理模型
    後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何老師開始潛心研究兒童時間管理,在她的著作《不急不催 輕鬆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一書中,向大家推薦了已讓30萬個家庭受益的"一套行之有效的PCP兒童時間管理模型,以及圍繞這個模型延展的訓練法。"
  • 孩子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很有可能是家長「教」壞的,父母要注意
    這個方式對付撒潑的熊孩子,確實有很明顯的效果,但是卻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鬧情緒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沒有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而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也不是突然自己就學會的,是在生活中靠著父母引導慢慢學會並且掌握的。因此,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做了不良示範,可能會"教"壞孩子,導致他們沒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 孩子越管越依賴你?「R=TLC」公式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一句話就打開了她的話匣子:早上六點起床,給孩子做早飯,喊起床,現在冬天,喊很多次都起不來,接著又盛好早飯,又催他趕快吃,不然就會遲到,天天早上都跟打仗一樣;我差不多隔一天就要在家長群裡幫他寫作業,寫作業更是磨磨蹭蹭,不到最後一分鐘不開始寫,我在旁邊能急死;他自己定的學習計劃,最後變成我天天跟他後面催
  • 一周遲到5次!班主任最厭惡的家長是縱容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父母
    「媽媽,我同桌今天去遲到了,學校都拉上課鈴了,他才慢悠悠地到教室。」「媽媽,我同桌今天又遲到了,數學老師都開始上課了,他才喊』報告』。」「媽媽,我們班今天又因為我同桌上學遲到被扣分了,看來下個周的流動紅旗又輪不到我們班了。」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 49歲知名港星「康熙」從北大畢業,孩子你這樣修煉成時間管理大師
    了解馬浚偉的人,稱他為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網友則直接宣稱:請收下我的膝蓋。牛X的人生牛的千姿百態,但是牛X的人都是時間管理大師,終生學習。我們也要讓自己的孩子明白,如果想取得彪悍的人生,就必須成為時間管理大師,那麼怎麼做呢?小企鵝來教你。
  • 孩子時間管理訓練中的目標,要達到SMART標準,你了解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抱怨孩子磨蹭拖拉比如起床、吃飯、睡覺等方面。上學之後又擔憂孩子學習主動性不強,上課或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作業要寫很長時間還馬虎大意,錯誤頻出。有的家長就會和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
  • 在家宅娃,沒有雞飛狗跳的時間管理方法
    後面的兩周裡,陸陸續續的收到機構的線上課程,也提前和孩子說好。 stpe 2:和孩子一起做時間計劃表 孩子了解了上課信息後,上課前1~2天開始和孩子說需要制定時間計劃表,我讓孩子自己可以想想怎麼做時間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