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學校的辦學歷史非常悠久了,文化底蘊深厚。學校的綠化非常不錯,交通便利。但很多人只把對他的印象停留在以水利為主,甚至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所高校。
河海大學
學校簡介:河海大學(Hohai University),簡稱「河海(HHU)」,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歷史: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於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科合併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併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
學校簡介:學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佔地面積近2580畝;開設56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433名,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51499名,其中研究生17142名,普通本科生19841名,成教學生13052名,留學生1464名。
師資力量:學校有教職工343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401名,博士生導師535名;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雙聘院士16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3名,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2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名,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計劃培養對象逾300人次;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2個。
專職院士:吳中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超(中國工程院院士)
雙聘院士:錢正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思敬(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應辰(中國工程院院士)、汪集暘(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厚群(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耀明(中國工程院院士)、茆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符淙斌(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豐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中國工程院院士)。
知名校友:茅以升,張聞天,沈澤民、嚴愷、錢正英、徐芝綸、周創兵等
推薦學科:環境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科學、工程力學、通信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水利工程等
河海大學名氣不大的主要原因是河海大學的教學領域比較窄,幾乎都是水利、水文、食品、港口、土木方面的,另外河海大學的宣傳力度也不夠,所以人們對河海大學的了解並不多。歡迎大家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