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火成這樣,其實機器人真人秀離我們也不遠了

2021-02-08 捕娛記


文|小娛兒

 

這兩天,最火的話題就是人機大戰了。

 

連續兩天,萬眾矚目的阿爾法圍棋(AlphaGo)與李世石的鏖戰,都以人類的失敗而告終。




電腦居然戰勝人腦了?o do kae?沒關係,段子手說:機智的人類最後以摳電池勝出。

 


這條死穴,真的是……心好累


美劇《疑犯追蹤》裡,創造出與神比肩的AI之父宅總,對付那些不符合人類文明道德期盼的A I,殺手鐧就是斷電。



我大白斷電只是示範而已,它是機器人界的好青年


未知永遠比強大更有趣。小娛兒堅持認為,即便機器人能夠擊敗人類,也並不意味著他們真正擁有和人類一樣的智能。只能說,作為超級工具的他們,在一些功能領域,類似甚至超過了他們的創造者們。


好了,這麼龐大而高深的問題,作為外行人士的小娛兒就不再瞎掰了。今天想要討論的是:機器人真人秀到底長什麼樣?

 

早在去年年底,遠景影視就宣布要在今年做一檔名為《鐵甲鋼拳》的機器人真人秀,計劃在浙江衛視播出。嗯,和那部大家耳熟能詳的熱血電影同名。




這檔節目的設置,是要在全國範圍搜羅機器人愛好者參加比賽,採取層層淘汰的規則,先決出中國最強戰隊,最後迎戰國際戰隊。


和《最強大腦》類似,《鐵甲鋼拳》對專業性要求極高,所以如果有三十名選手,那就要有三十位教授相配合,鑑於這個考慮,節目會安排設置一個教授團,而這,也很可能是中國史上參與電視節目製作的最大的教授團了。

 

除了機器人操作者和教授團,節目還會邀請網際網路巨頭擔任嘉賓,包括百度、騰訊、小米……畢竟機器人在調性上是和高科技、智能化相符的。一個全新的機器人,製作費用在60萬人民幣左右,身價不菲呢!


必須要說的是,這類節目好不好看,其實和一國的機器人工業水準緊密相關。到底國產版的《鐵甲鋼拳》夠不夠炫酷呢?突然好期待。

 

據小娛兒了解,目前這檔節目還沒有確切的開播時間表。慢工出細活而,作為一檔講究含技術金量的節目,慢慢做,咱不急。




接下來,我們不妨先把眼光投向國外類似的機器人真人秀。

 

重點介紹的是美國Syfy電視網2013年推出的競技類遊戲節目《機器人戰鬥聯賽》,英文名為Robot Combat League。




1998年TNN節目《Robot Wars》和2000年喜劇頻道節目《Battle Bots》和這差不多,但當時技術有限,參賽的機器人都很小。




《機器人戰鬥聯賽》一共有12支參賽隊伍,每支隊伍由一名「戰士」和一名機器人工程師組。



這中間的牛人不少,有妹子款和漢子款的格鬥高手







有技術大神








有擁有共同夢想的父女團




比賽為兩人一組,前者負責操縱機器人進行戰鬥,後者負責操控機器人的移動,並解決技術問題。




該節目是2011年電影《鐵甲鋼拳》的真實版。參賽者將運用各種手段建造高達8英尺的人形機器人,並操縱它們在格鬥場上進行你死我活的較量——直到其中一方的機器人失去戰鬥能力。


12個獨一無二的機器人,每支隊伍將被指定一個這些精緻、複雜、超前的格鬥機器。接下來的比賽中,他們將於這些霸氣的鋼鐵戰士緊緊相連,為榮譽而戰。


以下是節目中的高能對戰圖:






值得一提的是,製造12個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雄心壯志的計劃。為了在比賽中擁有完美的表現,技術人員採用液壓油,通過一條合金鋼丁字架,把2000磅的壓力輸入到機器人裡,這相當於機器人的生命線,並幫助它保持平衡。


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它們可以快速而有力地移動,並且能用驚人的力量相互搏擊,而不是立即被揍趴下。

 

每一個部位的工程設計、軟體和控制系統,都必須以正確的方式結合起來。這些機器既強大又危險,如果你站在賽場裡,那麼……




強大的技術團隊經過數千小時的辛苦工作,創造了12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而參賽者們,必須學習機器人的操控——從蹣跚學步學起,他們可是相當昂貴的機器咧。




更燃的是,這是實時播出的競賽意味著觀眾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實時發生的,不是表演,而這些機器得來真的。他們需要玩命把對手往死裡揍。




想要獲得勝利,他們必須做到人機合一,了解它們的長項和短板。




比賽中,受傷是家常便飯。比如這位和劉翔一樣可憐的小哥。


他曾代表巴拿馬參賽,在雅典奧運會拿到第五名,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半決賽上,跟腱受傷。節目中,也不走運,他的機器人也光榮負了同樣的傷。





這檔節目在中國擁有不少的粉絲。不過,受制於機器人的實力本身,《鐵甲鋼拳》的綜藝版遠不如電影來得那麼炫目。但對於愛好者來說,也足夠熱血了。





其實在2015猴年春晚上,智慧機器人Alpha 1S就大秀了一把,登上舞臺為孫楠《衝向巔峰》伴舞的那一幕,舞姿不遜真人,網友們真的是燃炸了!




「好逗比的機器人伴舞團,火星請來的?」

 

「伴舞如此萌萌噠,這廝要火!囂張得一米!」

 

如果說這類機器人長得還是太「機器」了,王寶強去年的一部電視劇《我是機器人》給我們開了另外一個大腦洞:



滿滿的未來感

 

「掃把星」元寶(王寶強飾)偶然被網絡欄目挖掘,身價大漲,繼而被瘋狂科學家利用造出了元寶的人形機器人,在關鍵時刻代替了唱歌走調、跳舞走形的他參加真人秀,能歌善舞的「機器人元寶」大獲成功,將人氣重新拉了回來,上演了一出「大鬧真人秀」的好戲。




那麼,會不會真的有一天,機器人能以假亂真成為我們娛樂生活的一部分呢?

 

去年11月,由日本機器人專家石黑浩製作的美女機器人Geminoid F,就已經在電影《再見》中擔任女主角了,而且還和真人女演員一同對戲。



猜猜哪個是機器人


故事主要以日本核電站核洩漏為背景展開,影片中由美國演員飾演一名患有致命疾病的女孩,Geminoid F作為機器人護理人員悉心照顧主人並且忠心不二。但遺憾的是,Geminoid F不能獨立行走,只能用輪椅代步。




這款機器人在2010年面市,其外形以20多歲的日俄混血女性為模本,能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面部表情,皮膚則由柔軟的矽膠製成,十分逼真。此外,她還能像真人一樣發聲、對話、唱歌,遠看幾乎與真正的美女無異,可由人工操作遠程控制。




影片中,她執行的動作皆由筆記本電腦遠程控制,而這也是第一部機器人作為演員「親自」出演所有場景的電影。

 

當時在試映會上,Geminoid F還「開玩笑」說:「這部電影非常有趣,但我的演技也非常好,或許還能摘得『最佳女演員』獎。」

 

既然連電影都演了,機器人頻頻登上真人秀甚至成為大眾明星,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好了,還是借用《機器人戰鬥聯賽》一名女選手的心聲來為本文收尾吧,這個夢想又怎麼了呢?如今可是連一隻狐狸都能撩到你們的時代。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聯繫我們】

我們是一群專注於電視綜藝的研究者以及愛好者。

這裡聚集了若干資深節目解說員。

深鑽業務,精於八卦,透視情懷。

你沒看過的節目我們幫你看,你看過的節目我們陪你嗨~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4》首播人機大戰 百度機器人有多厲害
    最強大腦第四季在今晚(1月6日)江蘇衛視首播,首期節目便帶來了時下最熱門的「人機大戰」,代表人類腦力極限的《最強大腦》選手將接受百度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的挑戰。孰強孰弱,節目中見分曉!!最強大腦第四季近日,谷歌的Master單挑60位人類圍棋手幾乎全勝的新聞不絕於耳,這次《最強大腦》第四季同樣掀起了一場「人機大戰」。植入了「百度大腦」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與「最強大腦」名人堂選手共約戰三場。
  • 人機大戰電腦完勝 計算機n離超級人類還有多遠?
    人機大戰電腦完勝 計算機n離超級人類還有多遠?時間:2016-03-10 18:12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機大戰電腦完勝 計算機n離超級人類還有多遠?     原標題:人機大戰電腦完勝 計算機n離超級人類還有多遠?
  • 高空擦玻璃 機器人PK專業「蜘蛛人」,「人機大戰」上演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日訊 3日下午,青島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十分熱鬧,一場令人大開眼界的「人機大戰」在這裡展開——機器人與專業擦玻璃的「蜘蛛人」進行現場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細度的PK。賽程不到一半,機器人的「進程」已經比人工快了約三分之一。這樣的場景,讓圍觀的人群看到了在擦玻璃這件事上「機器換人」的智能前景。
  • 其實你也可以來一場「人機大戰」
    就在今天下午,人機大戰五番棋第二場結束,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再贏一局,暫時以2:0領先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雙方的第三場比賽將於本周六中午12時舉行。先和胞哥一起來看看對決雙方的實力:李世石是李昌鎬之後,在2003年獲第16屆富士通杯冠軍後升為九段棋手。自2002年加冕富士通杯以來,十年時間裡他共獲18個世界冠軍。
  • 「人機大戰」領銜三大...
    它幾乎出現在過去三年所有最火的綜藝節目中,每一個節目,都有一個「最強大腦」擔當。它成了腦力、智商的代名詞,每個領域,總有一支力量會被稱作「最強大腦」。   江蘇衛視《六個核桃·最強大腦》這檔節目到底有多火?「中國雨人」、「鬼才之眼」、「時空行者」、「水哥」……這些大熱的標籤都出自《最強大腦》三季以來的選手。
  • 《最強大腦》「人機大戰」王者對決 王昱珩放話:不會輸
    「人機大戰」第一輪,人工智慧機器人以一分優勢險勝名人堂主席王峰;第二輪它再次發力與「聽音神童」孫亦廷打平。如果人工智慧在第三場奪取勝利,將完成它在《最強大腦》的碾壓級勝利。因此,今晚的第三輪對決,無疑是人類智慧維護尊嚴的關鍵一局! 上周,「水哥」王昱珩在嘉賓與名人堂選手的力邀下回歸,正式答應參與第三輪「人機大戰」。
  • 「人機大戰」領銜三大超強驚喜!
    今年3月,人工智慧「AlphaGo」以4:1戰勝圍棋九段高手,這場全球關注的「人機大戰」,成為引爆「人工智慧」熱點的開端。隨著這場轟動全球的世紀大戰落下帷幕,人工智慧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然而,在AlphaGo引發的輿論浪潮中,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卻仍處於鮮有人問津、各自為陣的尷尬局面。相比於谷歌、蘋果等企業,中國的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研究創新一直以來飽受爭議。
  • 人機大戰戳到了我們哪些「痛點」
    原標題:人機大戰戳到了我們哪些「痛點」   「阿爾法圍棋」完勝世界冠軍李世石的對弈,成了近日人們關注的焦點。據悉,第一盤棋就有超過一億人觀看了直播。而有關這場人機大戰的話題,一時間更是充斥著網上論壇和街頭巷尾。
  • 「冰上圍棋」機器人再次戰勝人類,冰壺AI人機大戰速來圍觀
    機器人在各種比賽中與人類競賽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例如前幾年的AlphaGo,在圍棋人機大戰中戰勝了職業九段棋手。最近,科學家們又把目光放在了「冰上圍棋」冰壺比賽上。冰壺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它是一項頗具技巧性和策略性的運動,運動員需要通過估測角度和力度來讓重量達到38斤的冰壺經過重重阻撓移動到對方的指定區域內,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刷冰,阻止冰壺減速或改變壺的行進方向,配合著貫穿場館的喊叫聲。總的來說,冰壺這項運動既需要腦力,又需要體力,但對於機器人Curly來說,這些都不成問題。
  • 人機大戰給軍隊改革帶來什麼啟示?
    ★南政兩會評論團人機大戰給軍隊改革帶來什麼啟示
  • 李世石「人機大戰」首盤落敗!附「人機大戰」觀棋指南
    徐英瑾舉了個例子,AlphaGo是訓練了2000萬局棋後,才能戰勝職業圍棋選手,而一個人在成長為職業九段高手前,訓練的棋局數量遠小於2000萬。「儘管擁有了深度學習能力,但它勝過人類的主要原因仍和以前的電腦程式一樣:運算速度快、不受生物屬性限制。」
  • 快遞小哥的外骨骼機器人來了,實用化離我們不遠了
    快遞外骨骼機器人來了 快遞小哥的外骨骼機器人來了 ,實用化離我們不遠了: 目前,快速發展的快遞物流領域成為重要市場之一
  • 鄧亞萍、謝德勝將與「AI桌球機器人」開啟「人機桌球大戰
    據了解,首期挑戰的主題為「人機桌球大戰」。屆時,多項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中國青年武術家謝德勝將首度對戰黑科技「AI桌球機器人」,挑戰「1分鐘內雙節棍擊中最多的桌球」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為了見證這一高光時刻,鬥魚還特別邀請桌球世界冠軍鄧亞萍、熱衷中國武術文化的外國小夥嘿人李逵,鬥魚人氣主播餘霜、包大人、堯順宇參與到這次活動中,全方位見證此次「人機桌球大戰」的全過程。
  • 高考倒計時100天 作文「人機大戰」AI復仇作家張一一
    較諸基於強大算法和數據的計算能力,AI的語言思維、情感思維和想像能力,目前貌似還無法超越或抗衡人類,去年高考作文「人機大戰」AI完敗給了代表人類出戰的作家張一一便是有力的證明。不過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以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機器人在語義的理解,語句的運用上趕超人類的時間已不會太遠。
  • 徐宗本:「人機大戰」背後的冷思考
    「人機大戰」到底說明了什麼?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剛剛在天府腦科學論壇——腦信息科學發展研討會上做了「基於視覺認知模擬的數據建模」報告的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院士,3月14日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為我們「冷靜」揭秘「人機大戰」的神秘面紗。
  • 最強大腦第四季播出 最強大腦人機大戰燃人工智慧討論
    昨晚,中國電視史上首場「人機大戰」,在《最強大腦》第四季舞臺上正式打響。百萬數量級道具「釘子畫廊」、400小時打造的「樂高世界」驚豔登臺,兩位寒門選手大秀逆天能力,腦力逆襲人生的勵志故事打動了無數觀眾。
  • 人機大戰精彩互動《機器人與你在一起》新松專場晚會 中央公園夜市...
    7 月 24 日 19:40,《機器人與你在一起》新松專場晚會將在 " 渾南之夏 " 舞臺隆重舉行。與其他晚會不同的是,新松專場不僅有來自新松的靈魂舞者、實力唱將,更有別開生面的 " 人機大戰 ",讓您充分感受科技魅力、領略機器人風姿,樂享狂歡盛宴。機器人與你在一起,開啟全新酷玩時代。
  • 高考倒計時30天「人機大戰」AI挑戰張一一高考作文
    較諸基於強大算法和數據的計算能力,AI的語言思維、情感思維和想像能力,目前貌似還無法超越或抗衡人類,去年高考作文「人機大戰」AI完敗給了代表人類出戰的作家張一一便是有力的證明。不過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以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機器人在語義的理解,語句的運用上趕超人類的時間已不會太遠。
  • 《最強大腦》人類選手、人工智慧共捧「腦王」 「人機大戰」再獲預言:新科技時代即將到來
    而本季最受期待的「腦王」獎盃,則由人類腦力選手代表隊和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最終共同捧得。對此,Dr.魏給出解釋,在展現最強實力的方面,人類和機器勢均力敵,「而通過人機大戰,人類可以發現人工智慧的不足之處,進而來推動它的進步和發展,讓它更好地服務於人類。他們共同捧冠也預示著新的科技時代的到來。」
  • 寫在李世石人機大戰一個月後
    人機大戰中,「AlphaGo」作為機器的代表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路,推進了圍棋技術上的進步,如果沒有圍棋AI的出現,很多突破性的創新招法我們還要再探索多少年呢?人工智慧之於圍棋,或是遮天蔽日,或是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