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走,這邊看,貨真價實,值得你買……」10月16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大院一角兩排農副產品攤位前人潮湧動、熱鬧非凡,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鎮農副產品展銷活動在這裡舉行,吸引了不少員工前來選購產品。這是該公司以消費助扶貧的具體實踐。
國網重慶秀山供電公司員工在清溪鎮開展消費扶貧,購買農產品。(遊紹斌)
近年來,國網重慶電力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工作部署,緊緊圍繞重慶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助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制定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規劃,大力實施電網攻堅,加快供區國家級貧困區縣、重慶市級深度貧困鄉鎮電網改造升級,補齊當地發展短板。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優勢,開展陽光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發力結對幫扶,拓展增值服務和延伸服務,多措並舉,助推重慶打贏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戰。
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員工在深度貧困鄉鎮金溪鎮金溪居委會進行農網改造升級施工。(陳曦)
國網重慶電力扶貧工作多次得到重慶市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肯定和批示。該公司「電力扶貧工作站」被國家電網公司推為典型經驗,相關扶貧工作4次上重慶市扶貧辦專報,助力重慶脫貧攻堅工作被重慶市政府辦公廳以重要信息報送重慶市政府領導。今年10月,該公司獲評2020年度重慶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集體。
實施電網攻堅 增添脫貧動力
深秋時節,走進大山深處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全興村官田老街,兩旁的房屋古色古香,曾經高聳的電桿和電線無影無蹤,街面變得空曠整潔,不時有遊客駐足觀景、拍照。
國網重慶酉陽供電公司員工為天山堡村貧困戶楊和昌一家組立24根高壓電桿、安裝一臺變壓器,解決冬季光伏發電不足的用電難題。(高明)
中益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全興村是該鄉的貧困村。隨著扶貧攻堅步伐的加快,全興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產業發展勢頭足,全村54戶貧困戶已脫貧53戶。
「電線下地後,老街變漂亮了,用電也更安全了!」全興村黨支部書記餘茂平介紹,隨著官田老街旅遊產業的發展,原有電力線路老舊,線徑小,私拉亂接嚴重,不僅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也影響街容街貌和遊客的感知。
為支持官田老街的旅遊產業發展,2020年4月初,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啟動了老街的配電設施改造,將架空線路改為電纜入地敷設,並將兩臺架空變壓器由600千伏安增容更換為800千伏安箱式變壓器,滿足老街居民的用電需求。
「村裡經營民宿有20餘戶,其中脫貧戶8戶。」餘茂平說,現在電力有保障,全村大力發展大黃、黃蓮等藥材種植,以及中峰養殖、旅遊民宿等,村民們正大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國網重慶彭水供電公司員工在結對幫扶脫貧戶向書家了解肉牛養殖情況。(張元松)
中益鄉全興村電網越加堅強可靠僅是國網重慶電力助力貧困地區脫貧的縮影。2019年以來,該公司投資2.35億元,為供區內17個重慶市級深度貧困鄉鎮新增配變294臺,容量3.5萬千伏安,改造配電線路1055公裡,當地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16千伏安。
實施貧困地區電網攻堅,為脫貧添動力,是國網重慶電力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十三五」以來,該公司投入資金94.7億元,加大供區14個國貧區縣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農村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累計新建輸電線路1317千米,新建改造主變容量290.8萬千伏安。新建及改造農村配網線路1.49萬千米、配變3858臺,低電壓臺區治理惠及4.3萬農村人口,全部自然村按標準通「動力電」,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99.836%,綜合電壓合格率99.831%,戶均配變容量2.13千伏安。
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沙子供電所員工在中益鄉電力扶貧工作站向客戶介紹使用手機微信繳費方法。(遊紹斌 )
同時,該公司還積極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投資6300餘萬元,為404個集中安置點、1.34萬餘戶搬遷群眾解決電力供應,為「住得穩」提供了電力保障。投資2830萬元,免費為農村3.28萬餘戶C、D級危房進行戶內線改造,讓貧困戶住得安心。
發揮行業優勢 助力產業扶貧
10月16日,在我國第7個扶貧日即將來臨之際,國網重慶萬州供電公司組織黨員及團員青年來到龍駒鎮叢木村,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當消費扶貧。
國網重慶萬州供電公司員工在龍駒鎮叢木村為村民講解安全用電知識。(黃凌霜)
「跑山雞下的蛋,營養好價值高……」當天,恰逢叢木村消費扶貧「趕場日」,供電員工與村民們一起開展現場帶貨活動。短短3個小時,雞、鴨、豬肉、土雞蛋、花椒醬、香菇等農副產品被搶售一空。
在助力扶貧攻堅中,國網重慶電力立足企業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持續開展陽光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行動,多舉措帶動貧困地區的村民和貧困戶穩定增收、穩崗就業,幫助他們實現脫貧摘帽。
消費扶貧是國網重慶電力助力脫貧攻堅的具體舉措。 2018年以來,該公司通過線上採購、國網定點採購、員工扶貧櫃檯推廣等多形式、多途徑推動消費扶貧。截至2020年9月底,該公司員工和食堂已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129萬元。
不僅如此,國網重慶電力還積極開展陽光扶貧,讓陽光變現錢,為貧困戶增加穩定收益。
「哪想到,陽光還能變現錢!」重慶巫溪縣紅池壩鎮漁沙村脫貧戶黃道維說,村裡建光伏電站佔用了他家1畝多土地,每年支付他家土地流轉費1000餘元,加上平時在光伏電站清洗光伏電板、除草等,每年在電站收入超3000元。
2017年6月,漁沙村光伏電站併網發電。國網重慶電力提前對接,免費為電站新建300餘米低壓線路,並將變壓器由50千伏安更換為200千伏安,打通了光伏電站與電網的輸送通道。
漁沙村黨支部書記陶春安介紹,該光伏電站已為漁沙村集體增收6萬餘元,除支付土地流轉費外,每年解決脫貧戶公益崗位2至3人,慰問因災因病村民和貧困戶20餘戶,還保障了該村公路、水管等小型公益設施維修。
近年來,國網重慶電力全力推進陽光扶貧,累計投資2603萬元,完成1.63萬千瓦光伏扶貧項目接網,並及時支付電費和補貼3298萬餘元,讓6707戶貧困戶獲得穩定收入來源。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扶貧實踐中,國網重慶電力還因地制宜設立公益崗位,累計解決291戶貧困戶就業,其中40人招聘為該公司系統員工。2020年,該公司計劃再向貧困地區招聘52名社會化用工,保證穩崗就業。同時,試點實施供電服務公司訂單培養,計劃選取35名貧困地區高中畢業生開展供電服務員工專項培訓,畢業後按訂單培養計劃充實到供電服務公司,幫助他們實現穩定就業和收益。
開展結對幫扶 攜手脫貧致富
從奉節縣城驅車2個多小時進入吐祥鎮響水村,只見平整的水泥路蜿蜒向前,高聳的電桿電線聯通各家各戶,獨具特色的農家小院掩映在樹林中。
可在5年前,響水村還是奉節縣的貧困村,當時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全村150戶貧困戶過著日復一日的窮苦日子。
「沒有供電公司駐村幹部的幫扶,我們哪有這麼快就翻了身!」響水村貧困戶譚德勝說。
2015年7月,重慶奉節供電公司機關黨支部書記王兵和兩名同事來到響水村擔任駐村幹部,王兵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隨後,他們融入響水村,帶領村民引資修路、翻山覓水、發展產業等,幹成了一件件村民期盼的「艱難事」,全村貧困戶於2018年底全部脫貧。
在重慶,類似響水村從供電公司駐村幹部精準幫扶中脫貧的不在少數。國網重慶電力積極開展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志願幫扶等,安排14個基層黨支部與貧困村支部共建結對,累計派出駐村扶貧幹部39人,組織1286名職工結對幫扶1866戶貧困戶,已有1849戶脫貧。
同時,該公司推進教育志願結對幫扶,實施100個「國家電網春苗之家」幫扶留守兒童項目,組織青年志願者與205名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幫扶。該公司還幫扶社會弱勢群體,累計為366.4萬戶次農村五保戶、城鎮三無人員每月減免10度電,累計免徵電量1.26億千瓦時,免徵電費6545萬餘元。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創新思路,主動作為,在17個重慶市級深度貧困鄉鎮設立「電力扶貧工作站」,通過鄉鎮供電所的職能增值服務和延伸服務,打通扶貧路上「最後100米」,「零距離」服務扶貧產業和貧困戶。電力扶貧工作站自2018年設立以來,接待貧困戶1.24萬餘人次,服務扶貧產業2300餘家。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特殊戰場上,國網重慶電力持續發力,衝鋒在前!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