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渝水脫貧影像志

2020-12-16 央廣網

巴山渝水脫貧影像志

2020-01-10 16:28:00來源:新華網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位於秦巴山區的城口、巫溪和武陵山區的酉陽、彭水,是重慶最後4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在新年之際,通過影像志的方式,記錄下寒冬時節,巴山渝水火熱的脫貧一線。

   要致富,先修路。在重慶,有太多修路的感人事跡。在巫溪縣蘭英鄉,村民用鋼釺鐵錘鑿出的「掛壁天路」,成為了時下的網紅天路,也成了村民們的脫貧致富路。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假如高速公路是大動脈,鄉村道路則如同毛細血管,消除邊遠鄉村和外界的阻隔。交通的完善,為脫貧攻堅,打下了牢靠的基礎。圖為重慶市巫溪縣蘭英鄉的鄉村公路。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基層醫療水平的提升,是破解因病致貧的關鍵。在城口縣人民醫院,大來自山東臨沂的王愛華(右一),正帶領該院醫生為病人做胃鏡檢查。得益於東西扶貧協作,包括王愛華在內的21名支援醫生,從山東臨沂來到重慶城口,提升了當地的醫療水平,緩解當地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的難題。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在鄉村,減少因病致貧的關鍵在於疾病的防控,鄉村醫生作用不可忽略。夜幕降臨時,巫溪縣紅池壩鎮的村醫王業畢,仍在走村串戶為村民巡診。作為隨叫隨到的「鄉村120」,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村醫們,築起鄉親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新華網 李相博 攝

   除了醫療的保障,住房保障同樣關鍵。讓居者有其屋,為解決貧困村民住房需求,彭水縣三義鄉蓮花村集中新建易地搬遷安置房。每棟小樓戶型、大小不一,二樓帶有寬敞的陽臺,廚房、廁所有統一的裝修,每家每戶都接入光纖,讓貧困戶實現「拎包入住。新華網 李相博 攝

   截至2019年11月,該村56戶貧困戶中已有45戶搬進了兩樓一底的「小洋房」,保障村民的住房需求。新華網 李相博 攝

   飲水安全關係著村民的生產生活,冬季冰雪天氣,常常對高海拔地區村民用水造成影響。寒冬夜裡,酉陽車田鄉車田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彭明湧,前往村戶家中,查看飲用水管道是否流暢。新華網 李相博 攝

   硬體的完善,讓村民得以安居,而產業發展,則是為脫貧提供「造血」功能,讓村民實現樂業。這是酉陽縣車田鄉非遺工坊「繡娘」們織出的苗繡作品,目前「繡娘」們的苗繡作品已遠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他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在非遺工坊,通過「手把手」、「一對一」指導的培訓,留守婦女、貧困群眾初步掌握了苗繡技巧,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還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在城口坪壩鎮,通過「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利益聯結模式和「保底+效益」分紅模式,原本山裡人自養自吃的土雞,成了大山裡的「致富雞」。新華網 李相博 攝

   以小家禽帶動大脫貧的產業扶貧故事,同樣在彭水縣三義鄉上演。該鄉珍珠雞的養殖數量超過5萬隻,通過駐鄉工作隊牽線搭橋,養殖戶與餐飲集團達成年度銷售協議,解決了銷路難題。30多戶農家一年的純利,便有望達到300萬元。大山裡的「珍珠雞」變成幫助農戶增收的「金鳳凰」。新華網 李相博 攝

   油茶樹開出的花裝扮著酉陽縣車田鄉的冬季。作為車田鄉主導產業,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成了老百姓的「搖錢樹」,帶動車田鄉的1013戶農戶增收。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在脫貧攻堅中,總有榜樣讓人致敬。意外奪走了宿祖兵的雙手,卻沒能奪走他對生活的鬥志。靠著雙臂,宿祖兵和家人種植了100畝烤菸,養起了30多頭肉牛,成為彭水縣三義鄉的脫貧「牛人」。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困難很多,但比困難還多的是辦法。面對重重難題,無畏困難的勇氣終將讓大山裡的人們走出貧困。新華網 李相博 攝

相關焦點

  • 「長江韜奮獎」獲得者鏡頭丈量240個村落 集結成脫貧「影像志」
    趙偉濤 攝中新網鄭州11月9日電 (趙偉濤)240個偏遠村落、4000多張照片,把河南脫貧攻堅歷程上的精彩瞬間、動人故事永恆定格。11月8日,在第21個記者節,「走百村·看脫貧——脫貧攻堅影像回眸」攝影展在河南藝術中心舉行。
  • 巴山大峽谷、漢豐湖、三峽…一天之內玩轉川渝不是夢!
    巴山大峽谷、漢豐湖、三峽…一天之內玩轉川渝不是夢!巴山渝水間,一幅美美與共的大美畫卷令人期待。開州、宣漢,不同的地方,圍繞同一個景區——巴山大峽谷,做起了同一篇大文章。宣漢漆樹土家族鄉鄉長肖維告訴記者,楊柳村的巴渝民宿既是巴山大峽谷的「新風景」,又增強了景區的接待能力。有人說是競爭對手,但肖維認為雙方的合作大於競爭,對雙方更準確的定位應該是合作夥伴。「巴山大峽谷是大家共同的財富。」肖維說。此言不虛。
  • 脫貧攻堅 榜樣之力|北大博士到「巴山豬王」,他養的「扶貧豬」帶動...
    居住地: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金堂村榮譽: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家「今年我們公司出欄的生豬已經接近5萬頭,數量比去年同期上漲20%。」他散盡千萬家財,在通江的大山裡找到了純種青峪豬豬種,從建原種場起步,到創辦巴中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業,成為大家口中的「巴山豬王」。自2015年以來,依靠產業扶貧,張育賢的企業累計帶動2187戶貧困戶、11356名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增收。2018年,他本人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 《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70年影像志》出版發行
    12月2日,《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70年影像志》大型圖文本編輯出版工作會在昆明舉行。該書是第一本以「編年體影像志」方式展現「直過民族」布朗族70年來發展變遷的大型圖文本。在我國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特殊時刻,第一本全景式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布朗山鄉波瀾壯闊發展歷程和巨大成就的影像志大型圖文本《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七十年影像志》出版發行,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 「電力引擎」添動力 巴山渝水戰脫貧——國網重慶電力助力重慶決戰...
    (遊紹斌)近年來,國網重慶電力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工作部署,緊緊圍繞重慶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助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制定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規劃,大力實施電網攻堅,加快供區國家級貧困區縣、重慶市級深度貧困鄉鎮電網改造升級,補齊當地發展短板。
  • 展覽|列島影像志:嵊泗2020
    列島·影像志詩篇 | 嵊泗2020IMAGE:A GRAIN OF THE ISLANDS下鄉社會實踐和列島·影像志迎來第二次匯報。本次匯報,有三個方面:一是二上同學下鄉社會實踐作為學院規定項目;二是列島·影像志作為長期項目;三是唐詩之路作為特別項目。做一件事,寄予三種企圖心。都與國土有關。草木常深,山河永在。一萬年太久,不爭朝夕。直到山河盡頭。
  • 《大方縣影像志》與《大方縣誌》同步出版發行
    《大方縣影像志》歷史題材紀錄片是《大方縣誌(1991—2015)》的配套項目,由中共大方縣委、大方縣人民政府出品,中共大方縣委黨史研究室(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成都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紀錄片刻錄在卡片式U盤中,製作成精美書籤,附在志書中同步出版發行。
  • 北大博士張育賢,11年養出脫貧致富「巴山土豬」
    巴中電視臺記者走基層訪百村,記錄幫與扶中的創新模式,講述共同富裕路上感人故事,推出系列報導《決勝脫貧攻堅·我的脫貧故事》專欄。 今天,我們走進巴山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張育賢。看他如何養出「金豬」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 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團慰問演出在巴山大峽谷圓滿結束!
    文旅扶貧結碩果,巴山兒女奔小康。9月23日,鼓聲雷動,歌聲飄揚,中國文聯、中國民協「送歡樂 下基層」慰問演出暨「中國巴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巴山大俠谷景區舉行。活動現場歡聲一片,熱情洋溢的笑臉,無不展示出巴山大峽谷景區從開園兩年以來的變化,從以前的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到現在的102個貧困村、9.1萬貧困人口脫貧,再到景區接待遊客312.7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92億元的碩果
  • 2020·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雙年展在北京開幕
    2020·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雙年展在北京開幕 2020-10-11 21:05:31 」開幕式及「第三屆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雙年展永久收藏暨頒獎儀式」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
  • 民族影像志,記錄不同地域中國人的生活,形塑新時代的中國記憶
    ▲10月24日,「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金收藏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庫爾班江(右一)等20位攝影師獲頒「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金收藏獎」證書和獎盃。▲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展吸引觀眾駐足觀看。據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鄭茜介紹,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大展是該館以影像為載體收藏和保存中華各民族歷史文化記憶的傳播平臺。
  • 中國九種鶴的影像志播出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天是鶴家鄉——中國九種鶴的影像志》在央視及其他媒體同步推出。  全世界有15種鶴,我國有白鶴、丹頂鶴、白枕鶴等9種,是世界上擁有鶴種類最多的國家。
  • 充分發揮林業專業特長 重慶林規院這樣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網重慶12月21日電(韓夢霖 羅綠萍)協調落實深度貧困鄉鎮200個生態護林員崗位、扶持林下種植產業、為貧困鄉鎮規劃鄉村旅遊、派出第一書記戰鬥在扶貧一線……近年來,重慶市林業規劃設計院(以下簡稱「林規院」)充分發揮林業調查規劃方面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協調項目資金,紮實做好萬州龍駒鎮、郭村鎮、奉節平安鄉、酉陽萬木鎮黃連村等貧困地區扶貧幫扶工作,為重慶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一己之力
  • 《雲南人物影像志》|人民音樂家——聶耳
    大型系列紀錄片《雲南人物影像志》,由雲南省委宣傳部策劃、出品。《雲南人物影像志》↓↓↓人民音樂家——聶耳 聶耳生於亂世,積極投身革命,音樂與革命的結合,讓他的一生充滿創作的激情,生命極富才華,又極其短暫,開闢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
  • ...光輝歷程《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70年影像志》出版...
    《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70年影像志》出版發行。何新聞 攝《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70年影像志》出版發行。何新聞 攝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 實習生 楊柳)12月2日上午,《從「直過」到「跨越」——布朗山鄉70年影像志》大型圖文本編輯出版工作會在昆明舉行。據悉,該書用600餘幅典型的精美圖片和約5萬字的解說,記述了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布朗山鄉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生動詮釋了布朗山鄉「一步越千年」的歷史畫卷。
  • 《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第三季開機
    《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第三季16日在大田縣開機。  《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第三季選取大田縣華興鎮、寧化縣石壁鎮、上杭縣通賢鎮、建陽區麻沙鎮、霞浦縣東山村、福鼎市赤溪村、平和縣鍾騰村、政和縣念山村為拍攝主體,將延續第一季、第二季的紀實風格,以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名鎮名村為敘事載體,展現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特」風採。
  • 肖鐵軍在渝水公安分局調研指導掃黑除惡重點案件偵辦工作
    原標題:肖鐵軍在渝水公安分局調研指導掃黑除惡重點案件偵辦、重點線索核查工作4月22日下午,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肖鐵軍前往渝水公安分局調研指導重點案件偵辦、重點線索核查工作。在渝水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會議室,肖鐵軍向奮戰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線的公安民警表示慰問。他指出,渝水公安是一支敢擔當、有作為的隊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渝水分局打掉了「兩黑十惡」,為新餘掃黑除惡滿意度全省排名第一、知曉率全省排名第三作出了突出貢獻。
  • 宣漢巴山大峽谷:賞奇景 品美食 觀民俗
    去馬渡關唱民歌,去峨城山賞竹靜心,去五馬歸槽看古木參天,擁有「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稱號的宣漢縣,目前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3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成功走出了一條貧困山區依託文化旅遊實現脫貧奔康的新路子
  • 《當代巴山文學》陳開波:萬源市湖北街勝利廣場銘並序
    又聞萬源知事倪氏者,躬為親察,督導頻頻,意在謀民之福必儘速盡善盡美;併名之曰「勝利廣場」,喻前有萬源保衛戰,後有脫貧攻堅,為民作戰,有戰必勝,歷史無歧也。餘感而慨之,為政之勝,在於為民之利也,因作銘賦之辭以紀之。陳開波,男,1977年生,大竹河土著人口,陳友諒英雄子孫。達縣師範畢業,自考川師大漢語言文學本科,大竹河中學教書匠。
  • 史實辨析:《熱河志·沿革》的正、誤及對《漢志》《水經注》裡渝水的解讀
    《熱河志》辨解老河、潢河,多有新意;尤其對白狼水、渝水的解析,是破解《漢志》《水經注》臨渝、渝水謎團之先聲。《熱河志》正確解讀了《漢志》和《水經注》裡的「渝水」——「渝水為白狼水之下流也」。《漢書·地理志》「交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 。東部都尉治」,「臨渝,渝水首受白狼,東入塞外,又有侯水,北入渝」。《漢志》裡交黎(昌黎)縣和臨渝縣簡略的記載,困惑著歷代學者。渝水在哪裡?塞外又是哪裡?「渝水首受白狼」④又是什麼意思?《熱河志》認為長城只有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