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勃太空望遠鏡逐漸下降!軌道衰減或將墜入大氣層
伴隨著太空梭退役,哈勃太空望遠鏡正在朝向不可避免的生命終結,即使精密的制導傳感器未失靈、反作用輪仍保持正常運行,以及通訊設備並未出現故障。哈勃太空望遠鏡仍處於麻煩之中,當前它正在逐漸朝向地球降落,並且沒有措施能夠阻止其軌道衰減。 當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距離地面568公裡的太空軌道運行,我們通常定義地球大氣層和外太空之間的邊界是大約100公裡,但事實上該狀況更為複雜。
-
NASA最新太空望遠鏡照片曝光,遮陽板測試完成,預計明年發射
我們都知道,哈勃望遠鏡自發射到地球軌道後,為我們人類宇宙探索打下了紮實 的基礎,從眾多哈勃拍攝下來的影像資料中,我們獲得了對星系的認知,拍攝到了星雲當中恆星的誕生,發現了超大質量黑洞在星系中央存在的普遍性,分析了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等等,這些都是哈勃不可磨滅的功勞。
-
為什麼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史上最強的太空望遠鏡?
人們曾經說人類史上最強的望遠鏡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於1990年4月24日被發射上天,至今已過去了30年,實際上哈勃望遠鏡的退役計劃一直在籌劃當中,早在哈勃望遠鏡的設計之初,它的服役年限其實僅僅只有5年,但是在經過幾次維修之後,哈勃望遠鏡堅挺了二十幾年。
-
即將「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為我們留下的燦爛的太空景象!
資料卡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3年8月發射,是人類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紅外望遠鏡,也是大型軌道天文臺計劃的最後一臺空間望遠鏡。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天體物理學家——萊曼·斯皮策。
-
哈勃望遠鏡能看幾十億光年外天體,為何不看月球,證明美國登月
》天文學家用來計算望遠鏡解析度的道斯極限公式,R=11.6/D。R是角解析度,單位是角秒;D是望遠鏡鏡頭直徑,單位為釐米。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縮寫為HST)是以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命名的,是人類發射的第1架太空望遠鏡。
-
繼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天文學的未來: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每增加一英寸的光圈,每增加一秒鐘的觀察時間,每減少一個望遠鏡的視野中的大氣幹擾原子,你就能更好、更深入、更清晰地看到宇宙。當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0年開始運行時,它開啟了天文學的一個新時代:太空天文學的時代。
-
阿雷西博望遠鏡正式「退役」,人類為探測太空有多努力?
在1990年,阿雷西博在太陽系外發現一顆新的脈衝星,並且確認脈衝星附近有三顆環繞它的行星,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太陽系外的行星,這意味著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那麼人類可能並不孤獨。這一發現也讓研究者獲得了諾貝爾獎。從太陽系小天體到遙遠的太空深處的脈衝星,阿雷西博獲得了眾多的「人類第一次發現」。
-
耗資100億美元 美國韋伯太空望遠鏡完成關鍵測試:2021年發射
本文轉自【快科技】;提到太空望遠鏡,很多人能想到哈勃,它確實是之前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不過它的時代結束了,明年美國要發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這將是人類最野心勃勃的太空探測計劃,耗資將近100億美元。與哈勃望遠鏡的2.4米口徑相比,韋伯望遠鏡達到了6.5米,幾乎是前者的三倍,結構要複雜得多,光學玻璃的精度要達到10nm級別,製造難度極大。與此同時,為了滿足韋伯望遠鏡的需要,它還配備了同樣龐大、複雜的遮陽板——在太空中,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溫度可達上百度,沒有陽光照射的背面溫度則會零下上百度,溫差極大。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成為地球的另一隻「眼睛」!
2021年,美國宇航局的下一代天文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將進入太空。一旦開始運作,這一史詩級的任務將繼承其他太空望遠鏡——如哈勃、克卜勒和斯皮策的任務成為地球的另一隻「眼睛」。這意味著,除了研究一些最偉大的宇宙奧秘外,它還將尋找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並試圖確定它們的大氣層特徵。
-
有可能提前兩個月發射,現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測試工作很順利
美國宇航局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表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在2021年10月31日發射升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由阿麗亞娜五號火箭負責運載。在發射任務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繼續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雷東多海灘的工廠進行測試。
-
能從40公裡外看清一枚硬幣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用來幹什麼
1989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它將用它拍攝的每一張照片來拓展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在三十年的服役期內它的確做到了,從對遙遠星系恆星的觀測到對宇宙年齡的準確測算。哈勃解開了如此多的未解之謎,是時候解決下一階段的問題,進一步探尋宇宙的奧秘了。
-
從太空穿過大氣層會燃燒,為什麼發射火箭從地面升空就沒事呢?
將火箭射入太空、控制火箭進入月球軌道、在月面著陸、在月面採集樣本、從月球升空、在地球著陸,六個步驟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導致這次任務的失敗。從太空穿過大氣層會燃燒,為什麼發射火箭從地面升空就沒事呢?我們都知道流星,流星穿過大氣層的隕石,因為與大氣劇烈地摩擦燃燒而從半空中拖出一道絢麗的火花,大氣層像防彈衣一樣阻止了大部分隕石直接落到地面,但同時,如果我們的太空飛行器需要返回地球,也需要突破大氣層。航空器返航時目前應對大氣層的辦法是減速,首先找一個角度進入大氣層上空,然後回彈,再落下、再回彈,一點點地重複這個過程,儘可能控制航空器下墜速度。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但天文學家漸漸發現,地面上的望遠鏡容易受大氣影響,即使建在空氣稀薄的高山上或空氣乾燥的沙漠中,但依然沒法完全消除這種幹擾,這就也限制了地基望遠鏡的「視力」,無法看清宇宙更多細節。 完全擺脫這種影響的辦法只有一個——把望遠鏡放在大氣層外。
-
美國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通過關鍵測試,有望在明年 10 月發射
IT之家10月8日消息 美國 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已通過環境測試,NASA 仍計劃明年 10 月部署。此次環境測試主要是評估了該太空望遠鏡能否在發射中倖存下來。▲ 圖源 NASANASA 韋伯項目主管比爾 · 奧克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天文臺環境測試的圓滿完成,這是發射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利用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用來探測遙遠的太陽系外行星,為此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運行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利用太空光度計,對10萬顆恆星的光度進行觀測,從而來確定是否有行星凌日現象。太陽系宜居帶和克卜勒-186f恆星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3月26日發射升空,進入尾隨地球的太陽軌道,從而避免地球的遮擋,實現連續觀測。
-
美國宇航局確定了兩個新的探測器任務,將於2024年一起發射
美國宇航局選擇了兩項新的科學任務,以增加我們對太空中粒子和能量(如圖中太陽風所示)如何影響太空的只是。其中一個方案就是星際測繪和加速探測器,美國宇航局即將於2024年10月發射這一任務。
-
射電望遠鏡的五項重大天文學發現
簡介:射電望遠鏡用於觀測太空中的無線電波。自其發明以來,天文學上有許多重大發現,列舉5例如下:進行小行星成像、雙星脈衝星和毫秒脈衝星的發現、系外行星、水星軌道、21釐米氫線。
-
都是高速穿過大氣層,為何火箭返回時會高溫燃燒,升空時卻不會?
、載人航天、阿波羅登月工程、國際空間站建設、哈勃太空望遠鏡建設、天眼射電望遠鏡建設等,人類不僅真正的飛上天宮,而且還登上了傳說中的「月宮」,甚至飛出了太陽系,人類利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取得如此輝煌的航天成就,離不開火箭技術的發展。
-
他是克卜勒望遠鏡, 背後的那個男人.
那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發現系外行星的設想:如果一顆行星從恆星和望遠鏡之間經過,會捕捉到光的強度下降,光周期性的變化能反應行星的存在。於是,不擼斯基同學閃爍著淚光,仿佛看到了畢生的使命1994年,第二次向NASA提交方案,但是NASA的人說:他們1990年剛花了10億美元把價值30億美元的哈勃望遠鏡送上了太空,沒錢再做一臺望遠鏡。
-
成就成真 G胖計劃向太空發射花園侏儒
就像很多有錢人一樣,G胖也開始接觸火箭並計劃在11月15日向太空發射一個鈦金屬花園侏儒。不過這並非是一個大鬍子的虛榮心,而是出於科學與慈善的目的。根據Valve的公告,在負責本次火箭發射的私人航空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的發射直播與之後的24小時回放中觀看的觀眾每有一位G胖就向紐西蘭奧克蘭星船兒童醫院捐贈一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