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哈勃望遠鏡自發射到地球軌道後,為我們人類宇宙探索打下了紮實 的基礎,從眾多哈勃拍攝下來的影像資料中,我們獲得了對星系的認知,拍攝到了星雲當中恆星的誕生,發現了超大質量黑洞在星系中央存在的普遍性,分析了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等等,這些都是哈勃不可磨滅的功勞。
然而,年久失修的它始終會退役,聽聞NASA將會在2021年發射最新的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JWST),替代哈勃望遠鏡,雖然對於哈勃的退役不免要吼一句「爺青結」,但是對於詹姆斯韋伯的新功能,能夠看到哈勃看不到的更多宇宙天體。
據NASA官網的介紹,韋伯將會是有史以來太空中最大最強最複雜的太空望遠鏡,它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而最新消息傳出,韋伯望遠鏡完全組裝好的五層遮陽罩(被網友們戲稱為「防曬霜」)成功完成了最後一系列的大規模展開和張緊測試。
(韋伯望遠鏡遮陽罩張緊測試)
「防曬霜」將會很好地保護詹姆斯韋伯裡的光學元件和傳感器,保證它們能夠在極低的溫度下進行科學操作,它可不僅僅是防曬,它防的是整個宇宙天文探索重要一環。
(韋伯的「防曬霜」)
韋伯是一個軌道紅外天文臺,它將會補充和擴展哈勃望遠鏡的發現,它具有更長的波長覆蓋範圍,以及靈敏度大大地得到了提升(相比哈勃而言),它將會憑藉空前的紅外靈敏度回溯135億年前的時間,看到大爆炸之後誕生的第一個星系。
之所以想從哈勃望遠鏡的可視光為主轉移到到韋伯的紅外線為主,是因為紅外線觀測將能夠看到以前很多看不到的恆星。
哈勃(左) --- 紅外線(右)
從電磁頻譜中以及望遠鏡的對比中,我們也能看到韋伯在捕獲天文物體的波長,會比哈勃看到更多的不可見光。
哈勃工作了30年,為人類的宇宙探索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次的詹姆斯韋伯又會工作多久呢?
韋伯預計會在2021年10月31日從法屬蓋亞那庫魯附近的歐洲太空港由阿麗亞娜太空公司的ELA-3發射場發射升空,運載火箭將會是阿麗亞娜5號(Ariane 5)。
按照計劃,詹姆斯韋伯會在30天內到達太陽系的第二個拉格朗日點(L2)。
而我國當然也不會落後,預計在2022年,我國的中國空間站巡天望遠鏡(CSST)將會建成,預計在2024年進行發射升空,做成一個獨立的光學艙跟空間站一起共軌飛行,視場將達到哈勃望遠鏡的100倍,波長覆蓋範圍在255-1000nm。
(我國空間站模擬圖)
中國巡天,將會開啟中國航天之路的新篇章,讓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