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經緯張穎:焦慮2020,騎上我心愛的越野摩託

2020-12-23 36氪

記者|吳睿睿

遍地精英的投資圈裡,很少有人會像張穎一樣對著鏡頭說:「我覺得這是扯淡。」

前不久,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在B站和極客公園共同舉辦的「Rebuild 2020 Move on!」現場,與「頂流」科技up主半佛仙人、極客公園的創始人兼總裁張鵬來了一次對話。

張穎每年會有一兩次露面,向外傳達經緯的思路和打法。這一次,張穎說在疫情期間把一些事看得更明白了:有些人在心裡的位置要向後排、準備把今後每一天當作人生的最後兩年來過。

張穎與經緯有一樣的人設:一樣的給錢,不一樣的酷。他在對話中回憶,這樣的酷來自與投資同行迥異的成長經歷:在美國作為最底層一路上著野雞學校長大,和父母住在二層小樓的地下車庫裡,薄薄門板外行人的咳嗽聲、幾十米外陰冷潮溼的海灘、在學校裡因為移民身份被霸凌,這些組成他的少年回憶。可能正因如此,他跟B站的年輕人講了很多充滿幻滅感的真相:比如在職場要看能力也要有心機、用德撲水平判斷創業者是「扯淡」,以及大熱行業才能賺到錢。

經緯因移動網際網路而崛起,而隨著時代更迭,經緯也在著意進行調整。張穎表示,移動網際網路項目如今只佔經緯portfolio的兩成,過去幾年經緯在教育、企業服務、B2B、醫療(特別是數字醫療)等領域都取得了不錯成績。今年經緯關注的領域集中在硬科技、航空航天、新藥研發、進口替代等領域。而正是移動網際網路項目帶來的高額回報,讓經緯能更大膽地在這些領域裡布局。換句話說,經緯的家大業大讓張穎免於面對前沿科技投資固有的「賭未來」難題——某種程度上,他認為賭輸也是有意義的。

保護網不能消除焦慮,張穎最大的焦慮點依然是過去幾年他反覆提到的:降低明星項目的錯判率。他想了很多糾錯機制來系統提升經緯的判斷力,最極端的包括越過中層合伙人,直接和最年輕的投資經理們對話。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覺得「哪怕3%的提升都非常難」,最終的結果只能「看老天爺」。

在這令人心驚肉跳的2020年,張穎並不想掩蓋風險投資——這件他做了快20年的事依然如此難做給他帶來的沮喪。不過好在他從來不只是個工作狂人。在公司待到和員工相看兩厭的時候,他就騎上他心愛的越野摩託逃走,它永遠不會堵車。

這次對話張穎和他的朋友們談了很多,以下是36氪為你精選出的最有趣的部分。

談成長:35歲前我是三流

張鵬:你曾經說過對你來說,真正投資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事業是從35歲才開始。我其實感興趣你35歲之前的一些狀況,比如,你是名校畢業嗎?

張穎:除了碩士在西北大學,那算是一個很好的名校,剩下我念的幾乎都是野雞。三流的小學,三流的初中,三流的高中、三流的大學,最底層的高中給我帶來的(經驗)就是能跟各種種族的人打交道,能融入,在哪都能從容,學會了不被欺負,包括怎麼在不同的鏈路裡面、真正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這些對我來說有很最大的意義,甚至為後面所有東西都奠定了基礎。

我爸是上海二醫的,出來之後去烏魯木齊做軍醫,我媽是清華的,是那一年清華的校花,本來是要去中國原子彈計劃,後來因為家庭背景出身不好,被分配到了山東泰安製藥廠。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決定去美國,為了他們自己的夢想,也為了我。去了之後我爸在餐廳裡面洗盤子,端盤子,連點菜都歸不到他,我媽在成衣廠。

小時候讓我非常沮喪非常壓抑經歷裡,其中有一個就是我媽被搶了好幾次。我們家當初在美國住的是地庫改造的房子,地板就是水泥,你跟外面就隔那麼一點點的地庫的門,所以任何的走動、人家馬路上一個咳嗽我都能聽見。大概七八十米外就是太平洋海灘,你不要以為是那種度假的海灘,非常冷,很多霧,你那時候覺得壓根沒有希望的通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懶懶散散,也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其實說不清到底什麼時候開始父母這種辛苦我想要把它轉換成動力。

張鵬:畢業之後去了投行是吧?

張穎:對,在投行時的煎熬,很不喜歡那種文化,因為我當初不是一個非常衝突性的人格。每次到周五的時候,我們都會像逃難一樣,就想各種各樣的方法想躲起來,不想被別人去分配工作。有時候躲到車裡面,有時候躲在廁所裡面,我在廁所裡面站在馬桶上待過兩個小時。

張鵬:就希望躲過這個周期?

張穎:但是人家很聰明,對吧?他知道誰在,當天給你,一剎那間你就絕望,你本來周末想去釣魚,想去幹別的。後面反正很多事情,但是投行那段經歷被人欺負。

但是這些東西加起來,我覺得是巨大的財富。對後面做投資怎麼判斷人,判斷人性,跟創業者的互動,你不欺負別人,然後真正讓他們認為你跟他們是平等的,不是裝出來的,然後這種東西你日復一日地這麼去做,其實就能產生巨大的優勢,就能建立很強的個人的口碑。你這樣建立的這種跟別人的差異化,在創業者的心中的孵化,就能真正的變成一個護城河。

你讓我現在說後來發生的——包括創建經緯、投資做的還可以、財富的幾何性的增長,實話說我說不清為什麼。我估計就是踩住了趨勢,而且很多可能是被動性地踩住。不是什麼我有前瞻性、思考很清晰、然後踩住了。順勢而為,就像雷總經常說的順勢而為,這非常重要。

張鵬:替觀眾問問,你作為成功人士、大佬,對賺錢這件事兒有什麼建議?

張穎:這個問題其實很困難,只能把它儘量的給細化成很具體的建議。拿一張紙,做你自己的優缺點、最大的興趣是什麼。在另外一邊,去查查哪些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是蓬勃發展的,細化到頭部到中級到創業公司。這個表應該是持續在更新的。然後,你就想怎麼去匹配。

比如說航空航天,這裡面一定是軍民共同合作,民營企業一定是有發展的空間。現在半佛他做了這個研究,他也知道自己的強項是內容產出,他覺得我就要加入這個行業頭部的公司,什麼角度?品牌、產出內容,幫助更多的人認識這個公司。然後他隨著他的努力,他會慢慢進入到這個行業的頭部公司,拿到期權,那也許你賺的錢就比你當初想像的要多得多。

如果你問我怎麼賺錢,這是我的回答。

半佛仙人:剛好拋出一個蠻有趣的話題,大家比較多談論的「奮鬥X」,一個辦公室裡當大家的工作能力沒有差到人跟草履蟲的級別——那一種是我工作做完了,晚上6點想走,然後「奮鬥X」其實跟我做完了,但我就是要熬,老闆不走我不走。

張穎:我覺得這種奮鬥X的數量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多。能力又好,又付出、又喜歡跟老闆打交道、情願在辦公室花很長的時間,那這類人我自己覺得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沒有那麼多。

第二,如果我就花這些時間做好我本職工作,沒有什麼太多的其它想法,那我們也說了,這個社會是分級的,因此你得到的東西也就是大概這樣子,你不要渴望太多的升值、升遷帶來更多的財富,這是第二點。

第三,我覺得做任何的事情,從讀書、工作到創業發展,這些過程中我覺得多多少少必須要有的東西:能力、勤奮,某種程度上心機也是很重要的。你要想清楚核心的在哪裡,我怎麼打動老闆,我怎麼打動直接的上司,讓他們同樣也重視我,甚至更重視我。

半佛仙人:所以其實問題就是具體怎麼做。如果是我,那我可能會更極端,比奮鬥X還奮鬥X。

張穎:你把他給耗死。

半佛仙人:對,我把他耗死。然後我拿下權力我來改變這一切。一把槍在那邊,我所做的事情永遠是我去主動拿上這把槍。

談疫情後的投資:看好航天、新藥、科技、進口替代

張鵬:這次疫情確實還是帶來了挺多的動蕩,其實這種動蕩對於投資這個事兒會有比較直接的影響,你是什麼邏輯?

張穎:我們投資的絕對數量跟去年同一階段比大概降低了40%,我覺得還好,很多公司都從幾十家降到兩三家。金額我們也就降低了30%左右。

張鵬:跟疫情之前比,你的這個工作的狀態或者工作量有什麼變化嗎?

張穎:現在其實基本上回到了100%的狀態,我基本上巔峰的工作狀態是一天七到八個會,從上午九點到晚上八九點鐘。我的理解是不停地在優化輕重緩急,在24小時裡面擠出更多有效的時間。

我們有自己的團隊,有行業小組,有合伙人,我現在的角色只是在最後的幾個環節幫忙把關一下創始人,問一些沒有前置準備的、很刁鑽的問題,跟創始人非常簡單誠實地交流一個半、兩個小時已經夠了。所以這七、八個會如果安排的好,其實能飽和,等於兩三天的工作量。我一般會工作三周到四周,然後同事們就受不了我了。

張鵬:他們該希望你休假了。

張穎:對,再加上我也會煩,那我就會想辦法會出去。從靜,就是看書、看片,看片主要是美劇、電影、紀錄片。現在的動90%你就可以假設成越野摩託車。

張鵬:所以你是個衝刺型跑法,集中在一個事兒上,跑完,然後開始那邊修養,再跑。

張穎:可以這麼理解吧,我覺得時間是異常的寶貴,所以這裡面的投入產出比是要不停的去微調跟提升。在我今天這個角色,很多的時間應該是獨處。因為你已經獲取了大量的信息,跟很多的人交流了,你需要時間去消化。通常對一個投資機構來說,比較長遠、關鍵、大方向的東西,都是少數人決策出來的。我加上DS(徐傳陞),我們兩個把一些大方向想清楚了,比如說聚焦中國、用什麼投資節奏,美金跟人民幣的匹配、行業如何切換;然後看一下怎麼幫助我們各位合伙人成長,有沒有在系統性決策方面提升的點,怎麼去激勵年輕的團隊,不但給他們往上走的渠道,同時又能反過來給同事們一定壓力跟緊迫感,這種東西不停地在我腦子裡面。

所以我有一個黑本,每年我大概寫六本,寫滿滿的。比如說我會寫這一周需要做的事情,輕重緩急排序;比如說創業板現在開始註冊制了,科創板的改革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從系統層面、基金層面我應該做什麼事情。

而且我有一個非常天真的想法,就是沒有人、聲音打擾,我閉上眼睛拼命去想,我能把所有的問題的結論跟方法都能想出來。這個東西不可能是這樣子的。但是我會去走這個流程。

張鵬:咱也務實地講講疫情對你們投後的企業衝擊比較大的會是誰?

張穎:跟旅遊相關的肯定是。另外一方面,很多文娛跟內容的創作者,哪怕你的內容做得再好,你的流量再創新高,其實廣告這方面的壓力其實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點,競爭和熱度行業而帶來的迷茫跟混亂。比如說晶片,這個行業現在投資熱度有可能放大了50倍。阿貓阿狗公司、之前完全沒有團隊儲備的公司現在都在做晶片投資。從設備到晶片的開發,到相應的產業鏈,這裡面估值就會被盲目地抬高,頭部的公司價值會變得越來越高。這個時候你很難精確做出判斷,你只要不出錢,那別人很快就會出錢。有點像最火時候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就發生在晶片(行業)。

另外一個行業,新藥研發,基因檢測,基因治療,熱得一塌糊塗,那你在這裡面怎麼去拿捏好,怎麼去組建一個高效的團隊,因為在最熱的時候你也不能不投,所以這種東西也是不容易的。

張鵬:在疫情期間有投了什麼印象比較深刻的項目?

張穎:有。我們在疫情期間投了STARFIELD,做人造肉的,它是一個植物基,還不是細胞基,現在也跟很多的商家在合作,我覺得還有蠻有意義的。然後隨著全世界人口的增長,各種各樣的天氣跟環境的因素,其實我們看人造肉,更多的還是把它當成未來能爆發的行業這麼去看的,在這裡應該會有持續的投入。

另外,進口替代。之前的考慮是,在某個行業裡面進口替代的市場不夠大,天花板可能就是10個億。但是今天從國家的戰略、訴求跟外部環境的變化,這一類的公司哪怕它的天花板不夠大,但再疊加它的戰略意義,也是一個可能值得投資、有比你想像更大的資本空間,它的天花板會被重設。

另外我們在航空航天也有自己的思考。中美在太空激烈的資源掠奪,整個SpaceX給美國這個國家帶來的航空重振旗鼓,中國怎麼去追趕?這是不是完全是國家的事情、還是這裡面有國與民營共存、一起發展的空間?那我們有自己的思考、節奏,我們在做自己的投資。

簡單理解,今天的我、今天的經緯,過去聚焦移動網際網路而帶來的成功,讓我們更加大膽、更加勇往直前地去投一些能振奮人心、能讓我興奮的行業,航空航天、新藥研發、硬科技,這種東西其實是能做出很多的貢獻。

而且我心裏面能承受,因為我把這些前沿投資裡很大一部分最終的失敗會當成是必然的,資本上的成功想成是偶然的。

我們從2014年開始已經系統性地在移動網際網路之外做布局了,到大概2018年左右,我們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文娛、to C這方面的投資其實佔20%都不到了。 近幾年,我們更加積極地在各個領域裡面鋪開布局,包括教育,企業服務,B2B,醫療(特別是數字醫療),航空航天,電動車等,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張鵬:疫情期間加上現在中美的各種觀點,經常大家朋友圈聊著聊著就拉黑了。很多事被重新認知。我想問問以你的性格是不是這段時間拉黑了不少人,另外有沒有很多新的對人的認識,對世界的認識?

張穎: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答案是有,我沒有拉黑任何的人,但是他們在我心裏面的位置已經非常的靠後了。

張鵬:什麼東西會讓你調他的位置?

張穎:一個人的成熟度,對一件非常鮮明事情的很奇葩的觀點;一個人在觀點不一致的情況下如何待人處世,在大的方向、立場上因為私利而做出來的事情、說出來的話,就會這樣。

暫時我沒有拉黑任何人,但是有一些人在我心裏面完全置後了。

我覺得也很正常,我覺得我們自己還在進步,如果我看到身邊有一些創業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大量的心血,他沒有進步而在後退,變得非常極端,當我想清楚之後我就會往後靠,我也不會跟人家多說。

談焦慮:怎麼投中下一個王興

張鵬:聽說投資圈有這麼一個風氣,投資大佬們都愛玩德撲,甚至很多時候一個項目想要驗一驗創業者的成色,也要打打德撲看他是什麼樣的風格,不知這個事是真是假。

張穎:我覺得這是扯淡,都是他們自己想像出來的。我覺得大家對項目的理解、對人的判斷,很多東西都是來自於漫長的摸索、糾錯,經驗、性格、對於人性的拿捏,這種東西他是非常飄渺跟難以解釋的,我知道我對人、人性的判斷來自於哪裡,為什麼會慢慢地更加準確,肯定不是來自於德州。

張鵬:我理解這個傳聞,覺得投資實際上有賭的成分,沒有100%的機率。你怎麼看機率問題?

張穎:你再怎麼聰明,沒有量就沒有質,只有足夠的質給你帶來足夠的鈔票,你才能返回,更加的放大對更多行業的專注。比如說現在(經緯)對八、九個行業有自己垂直的團隊,那每一個行業我每年在裡面投6家到8家公司,我覺得在中國這個洶湧澎湃的創業浪潮裡面其實不過分。但是8乘以9,那就是70多家公司,在70多家公司你如果能持續地融到錢,你有退出,產生一個正循環,他就能支持你年復年的量的產出。

張鵬:你的財富說白了也是在於看到了優秀的創業者,那你在當年是怎麼識別這群人?尤其是在他們當年沒那麼牛的時候。

張穎:你如果問我,從實踐過程中有沒有非常有意思的現象,能給你兩極的案例:所有在籤投資條款的時候,要求我們不能籤自己行業裡面其它競爭對手的公司,全部都後來歇菜了。他這個約束越寬泛這個公司歇菜的速度越快;越窄他生存的時間更長,但最終也歇。我們投了600家公司,概率是100%。

第二,當你跟一個創業者聊天,每一次聊天你都下意識的在給他加分,每次你去見他你都發現他在不停被各種外部資源、能量所滋潤,提升自己。這種人你都不用問公司的數據細節,你公司一定是越做越好。最終成功的王興、張一鳴、年輕一點的黃徵、猿輔導的李勇、理想汽車的李想,你每次跟他聊天就是非常直觀的,你就發現他跟之前又不一樣了。

張鵬:當年你們看中的創業者,如果要是把自己挺好的牌打飛了,一般都會有什麼樣的原因呢?

張穎:有,過於樂觀、亂花錢,對現金流基本的理解力都沒有。半佛對現金流的理解非常深,你舉個例子。

半佛仙人:因為我之前開過店,然後我就會意識到現金流的重要性。你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會出現什麼妖蛾子,如果你沒有一年甚至兩年的現金流,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安全的,你一定會死。加上我以前做風控的,我會看到企業賠錢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看看他的上遊跟下遊,他的現金流是不是在萎縮的。不管是上遊的帳期還是下遊的結算,如果你在這方面沒有把控力,而你的對手做得更好,這家企業即使現在帳面是盈利的,也一定會死。

張穎:像半佛這樣對現金流的理解,我們很多創業者都沒有。我的建議:第一,看好你的錢,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大概有一年的現金。

第二,每年公司的核心數據都有一定的增長,一定要靜下心來,做合理的財務預測,考慮清楚你的上遊帳期和下遊結算,並且務實地完成它。

第三,老老實實地活著,慢慢成長,在這個階段已經算是一個優秀的公司了。

張鵬:很多的創業者會特別希望花時間去交流那些很牛的人。你和他們的不同在於你身邊本身都是很優秀的人了,你很容易充分獲取信息,所以對你來說——交流反而比不上你要留更多時間去思考這件事重要。可以這麼理解嗎?

張穎:我覺得在今天這個節點,我是能比很多其他人更有效地去獲取大量的信息。你能跟各行各業裡面真正有思考的人坐下來,去做有一定長度的、充分的交流,他們能分享給你很誠實的回答、解答你的疑問,這種交流肯定必須有的,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頻率。

但問題是在任何一個行業裡面,你如果跟十個人開會,只有大概一兩個人能聊很透。很多人他是沒有心胸去跟你分享的,而且我又是一個問題嘮,會不停問。所以如何得到一個名單,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為大多數你的交流都是噪音。我現在也非常困擾,如何在不見非常多人的情況下,提煉出來各行各業值得交流的人。

張鵬:你現在最焦慮的東西是什麼?

張穎:我現在最焦慮的跟我三年前、兩年前、一年前焦慮的還是一樣,就是如何降低未來最頭部明星公司的錯判率,我如何在今天見到十年後的下一個王興、下一個張一鳴、下一個程維,然後現在能扣扳機,最後證明我們對他們的判斷是對的。

這個東西基本上到今天是無解,我從三個維度嘗試去解決:

第一,從平臺決策的層面希望在流程上、在方法論上,在最重要的幾個節點上是否能提昇平臺的決策有效率。

第二,是從行業小組的角度來說,我怎麼樣去匹配好行業小組從合伙人到VP,到投資經理之間的最良性的一個組合,能讓他們在量跟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對錯過的東西有某種回訪機制,突破心理障礙,讓我們能抓住過去錯過的一些早期項目,降低錯判率。

第三,合伙人個人的成長。有些人開始明顯撞到天花板,有些人在迅猛提升自己,在不停證明自己的價值跟產出。我能做什麼?幫助每一個單獨的合伙人取長補短,然後一起琢磨出他的缺點,幫助他,拽著他,看看是否能成長。

這幾件事情我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思考,但是沒有明顯的效率。我說的很誠實,在我腦海裡面,我一直在想還有什麼大刀闊斧的方法。比如這個人不行,我對他失望了,我直接把他給幹掉,這樣能夠比如說大膽的提升一些年輕人,給他更多的權利。但是不容易的,從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很多方面的考慮。

張鵬:你會實驗嗎?

張穎:會實驗,我在不停想辦法。但最終我還是覺得靠老天爺。我已經被篩選、提煉掉很多不值得見的人跟公司了,但80%的時間最終依然完全是浪費的。我真正20%的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最後這些有意義的事跟人大概能幫我們賺75%-80%的錢,但是時間到底是什麼,我只有在3-5年後回訪才看得出來哪些是無效的。

張鵬:所以在那裡頭能提升個5%就是巨大的提升。

張穎:對,我覺得3%都提升不了。所以現在才會焦慮,才會很失落,也非常燒腦。我真的需要出去花一定的時間騎摩託車,我周邊的人都是跟商業沒有任何關係的。

張鵬:現在國際化大家都會覺得是一個退潮,甚至會很悲觀認為逐漸會歸零,當然也有人會說這是頓挫,你怎麼理解國際化退潮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你的判斷是什麼?

張穎:民粹主義抬頭,中美關係複雜化的常態,真正的戰爭在科技跟金融開始,這些東西我覺得都是定論了。在我們有生之年比較大規模的地域戰爭、代理國戰爭都有可能,甚至不排除某種新型意義上的世界大戰。

張鵬:沒準還是網絡戰。

張穎:對,這些我覺得都是勢不可當的。怎麼去應對?其實我覺得有時候也就想多了,還不如就把自己的事情給做好。對普通人來說,你賺更多的錢,保護好自己的家人,有更多從容的選擇,大概也就這樣子。我為什麼更看好中國,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中國會更加自立,更加創新。

相關焦點

  • 【人物】經緯中國張穎:生而為何,獻給迷茫中的你
    圖片來源:經緯張穎微博生命,是什麼?冰島雪原一望無垠,喜馬拉雅山角春雪初融,潘帕斯高原黃草連天。摩託引擎聲驅散了原始的寧靜。我就等著,有可能要等上五年、十年、十五年,有可能永遠等不到,但只要有那麼一天到來,我就會用十倍的努力去回報他們。」冬天,任何一絲溫暖,銘記一生。春春風時而輕柔時而強勁。2010年,變革之風悄然吹起。這一年小米、獵豹相繼成立,微博火遍大江南北。
  •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他騎進拘留所一次又一次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我馬上就到家了……」抖音裡的熱門歌曲讓人耳熟能詳,歌詞表達的也是騎上心愛的小摩託是一件令人輕鬆愉快的事情。不過,成都一男子因為騎「心愛的小摩託」2個月內被拘留2次。
  • 經緯張穎罕見分享:33歲之前的我,你們根本想像不到
    過去12年,張穎和經緯中國成為了VC圈另一道獨特的風景。今日,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經緯中國授權,正式發布完整版對話實錄。我在33歲之前是一個絕對的廢材半佛:張穎老師曾經說過,投資不是一件很神秘或者是刻意神秘化的事情,但是反過來講,作為一個投資人,你要如何吸引更多的創業者?
  • 經緯張穎:所有籤投資條款要求有排他協議的項目,都走不到最後
    在早期投資領域,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滴滴出行、陌陌、餓了麼、猿輔導、獵聘、VIPKID、小鵬汽車、車和家……被張穎「收入囊中」,已成為當下多數獨角獸的宿命。2008年,張穎創辦了經緯中國。早年,張穎帶領經緯中國以「傳統美元基金變革者」的形象出現。
  •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是否想到有一天不光會堵車,還不敢上路
    網絡上爆紅的神曲《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的版本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很多人的翻唱更增加了這首歌的曝光度。而最經典的版本當屬小團團的版本了。很多年輕人在騎上自己的小摩託的時候,都會無意間哼起這首神曲,十分愜意。然而,如今不光小摩託不能如此愜意,甚至連小電瓶的霸主位置都受到了影響,一度待在家裡不敢上路。前不久才下發了指令,開始設置二輪車的駕照考試,但由於「戰疫」,這個指令被推遲了許多,最終在這段時間還是開始實行。
  • 【一線微觀】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怎麼就被扣了36分罰款1700元?
    【一線微觀】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怎麼就被扣了36分罰款1700元? 2020-11-1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騎上你心愛的小摩託,記得一定要剎住車……
    騎上你心愛的小摩託,記得一定要剎住車…… 2020-10-15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緯中國張穎:截至目前共140家經緯系公司完成後續融資
    來源:新浪財經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今日在微博上透露,2020年截至目前,一共有140個經緯系公司完成了後續融資,有近30家公司在1年內完成了兩輪融資,其中23家在6個月內完成至少兩輪融資,有公司在1年內完成4輪融資估值增長10倍。
  • 恆大騎上了心愛的小摩託,但不是國產的,仍然以外援身份出戰!
    但從《德轉市場》上發布的消息來看,費南爾多與廣州恆大已經完成了合同的籤署。在「德轉」顯示,雙方籤署的合約是到2023年6月30日,而在國籍方面,顯示為擁有巴西和中國。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到一個方面,那就「德轉」上顯示的名字並非是費爾南多,而是「費南多」,莫非是德轉方面少打了一個?當然,這個不重要。廣州恆大終於如願以償,騎上了那輛心愛的小摩託。
  • 騎上我們心愛的小摩託!S8賽季限定皮膚免費送
    各位冒險者你們好啊,我是機長! 自S8賽季上線至今,全新地圖「維拉」成為冒險者新的樂園;全新移動能力「摩託車」,更助無數冒險者馳騁在茫茫戈壁。隨著新賽季的不斷深入,機長也為廣大冒險者準備了新的公眾號福利!
  • 微曝光|騎上你心愛的小摩託,可別忘戴頭盔、不超員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 摩託車雖小,可如果不遵守安全行車規則,加上不戴頭盔、又超員,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就是危及生命的大事!
  • 去他喵的早高峰,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再也不用擔心堵車
    而且,就算不介意這些成本,發現上下班的時候開車到達的時間和騎自行車到達的時間幾乎是一樣的,相信你也會質疑當初買車的想法。所以,當騎上這個網紅九號智能電動車的時候,就發現,如果生活半徑在10公裡以內,或許這是一個比開車更好的選擇,重點是價格還沒一年的車險貴...
  • 經緯張穎:頭部的時代,求變或死
    我堅信在沒有太多家庭和生活的後顧之憂下,剩下所有的錢和精力都可以聚焦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在中國這個成熟穩定的國度,且擁有大量洶湧澎拜創業機會的大市場裡,大家更可以去大刀闊斧的創造奇蹟。 我們這批人最終追求的都是事業上的卓越,心中的夢想,既然如此我送給自己和大家一句話:This is your calling。
  • 任嘉倫演繹,騎上我心愛都小摩託,他永遠都不會塞車
    任嘉倫演繹,騎上我心愛都小摩託,他永遠都不會塞車在這一次的路透圖中可以看到嘉倫哥哥是在拍新劇的過程,拍新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又要重新投入到一個角色當中。可任嘉倫是一個很喜歡挑戰的人,他在挑戰這種角色的時候很開心。
  • 心愛的小摩託不能承受之重!
    心愛的小摩託不能承受之重! 2020-10-15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刺激的摩託車競速類遊戲《越野摩託2020》專題站上線
    中文名稱:越野摩託2020英文名稱:MXGP 2020 - The Official Motocross Videogame製作公司:Milestone S.r.l.發行公司:Milestone S.r.l.
  • 常遠騎小摩託帶李沁為什麼會上熱搜?大家如何評論的?
    #常遠騎小摩託帶李沁#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5。常遠騎小摩託帶李沁 李沁常遠今天在上海騎小摩託車拍東西,重現電影片段,繼李沁白熊造型後,又玩了電影梗,喜劇劇組果然會玩! 王牌星探的 常遠騎小摩託帶李沁 李沁和常遠騎著小摩託被偶遇,似乎是在拍攝。
  • 王一博湖南跨年、水中勁歌《無感》都是為了騎上他心愛的大摩託
    王一博在12月31日在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上,王一博帶來自己新歌《無感》的舞臺首秀,長發紮起,水中勁歌熱舞一番,直接將全場的氣氛燃爆。這首歌的歌詞是王一博親自寫的,像歌詞裡的——對負面評價保持無感,不理不睬、無感是將傷害最好的回擊、無感賜我勇敢的心不畏懼——這些句子都格外的直擊心靈,是對非議的一種最有力回擊,也是對生活的一種鏗鏘態度,值得許多年輕人學習。一曲完畢,現場觀眾紛紛誇爆,被那酷炫的舞台風格徹底燃爆。之後、騎著摩託車繞場一周,一邊騎摩託,一邊向觀眾扔球。
  • 中汽摩聯雪地摩託越野錦標賽新手初體驗
    我也拿出了騎越野摩託車的頭盔、靴子以及護甲,騎行服則是用上了冬日通勤騎行最厚的保暖衣褲。ORG出品與杜卡迪聯名的裝備箱非常實用,頭盔護具靴子都有專屬位置放置,是出門騎行、比賽必備物品。為了應對承德塞罕壩的冰雪路況,我選擇開著我的三門帕傑羅V87自駕前往比賽場地,雖然沒有換裝雪地胎,但花紋較大的MT輪胎配合上三菱二代超選四驅,應對普通的冰雪路面不在話下。
  • [王一博][新聞]201211 摩託人摩託魂,別人紅毯我進屯 王一博騎摩託...
    [王一博][新聞]201211 摩託人摩託魂,別人紅毯我進屯 王一博騎摩託下鄉現場這裡有 2020-12-11 10:28:47 來源:微博 1195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