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張穎:頭部的時代,求變或死

2020-12-27 騰訊網

作者 | 張穎

來源 | 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

前言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世界變化很大。筆者通過觀察到的新現象,產生了一些新思考與建議,僅供參考:

求變或「死」

當下,我們觀察到最直觀的變化,是經緯涉及到的所有行業的優秀公司都在「求變」,大家看到無論是中美關係惡化還是疫情,暴風雨已來臨。在這個階段,為生存,為發展,求變成為了優秀創始人必須去做的事情,它要求創始人去思考如何動用科技手段去優化你的模式,提升效率,改善現金流,更好的線上線下融合,更創新的營銷手段,持續的團隊迭代,更好地平衡長期發展和短期業績的衝突點,這些都要求大家系統性的去思考和搭建。如果能結合好各種科技手段升級模式,去抵擋未來中美關係的惡化、智慧財產權的競爭、疫情在全球持續延展而帶來的衝擊,就一定能產生原本想像不到的新機會和更高的市場空間。未來在各個行業求變成功的優質公司,一定能在之前的業務基礎上、估值上、收入規模上,放大很多倍,與那些沒有求變或是沒有能力求變的公司相比,會有更明顯的兩極分化。

鮮明的立場與取捨

在中美關係惡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創始人已經不能再腳踏兩條船,想從兩邊市場都得到好處。今天創始人需要在很多關鍵點上有更清晰的立場,在打法、市場選擇、團隊組建、技術儲備、數據化而帶來的隱患、拿哪一類資本、最終去哪裡上市上,都要求創始人有非常鮮明的立場和取捨,再通過持續執行力來證明自己。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戰略都是從戰壕和硝煙中琢磨出來的,通過實戰,把過去那些看上去沒有直接聯繫的點,慢慢悟透打通,逐步讓中長期戰略清晰化,在此基礎上通過持續的執行,和大方向堅定不移的聚焦,去追求持續的贏。

頭部的時代

從一個更細的維度來說,這兩年我們看到的是所有行業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頭部效應越來越厲害,疫情大大加速了這一點,現在各個細分領域裡第一名的體量,可能比第二名、第三名加起來的總和還要高,距離也還在拉大。以投資行業舉例,早期投資真正最頭部的競爭也就 10-12 家,但未來這十幾家機構能獲得 90% 以上這個行業的綜合收益,現在已經不是「2-8 定律」,而是非常明顯的「1-9 定律」。

我是不是頭部?每一位創始人都要從理性和感性兩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一方面要通過理性的數據、和誠實的比較來分析,另一方面要通過感性維度,比如團隊迭代、自己的成長、打法策略來思考。如果是頭部,怎麼保持這種競爭力,繼續拉開與第二名的距離?如果不是,我怎麼調整方向變成頭部?大家要知道,正確的變革一定是非常激烈和刻骨銘心的。但如果你能變成頭部,又能保持持續的執行力,這兩個元素加起來隨著時間的遷移,就會變成非常可怕的組合,最終的結果可能好到讓自己都驚訝萬分。

創業不等於盲目的 All in

雖然我們接觸了很多頭部的公司,看到的都是變革、提升和機會,但不可否認,大量公司都受到了疫情和中美關係惡化的影響,因此陷入泥沼。從個人的角度,對於混沌這個精準的創始人群體,我有一個個人的提醒,每個人都應該設定一個安全的財務底線,比如房、車、日常生活和未來家庭教育所需的資金,每個人的金額不一樣,但需要嚴謹的想清楚,儘量把這筆錢放在一邊,這是一張能讓一個人在創業道路上安心奔跑的安全網。創業不等於盲目的 All in,更多的是在多個維度上達到適合自己的平衡,並建立長效的學習、復盤和迭代。我堅信在沒有太多家庭和生活的後顧之憂下,剩下所有的錢和精力都可以聚焦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在中國這個成熟穩定的國度,且擁有大量洶湧澎拜創業機會的大市場裡,大家更可以去大刀闊斧的創造奇蹟。

我們這批人最終追求的都是事業上的卓越,心中的夢想,既然如此我送給自己和大家一句話:This is your calling。

永不妥協,兇悍執行

這一輪資本市場的低谷,將會對所有公司產生影響,但我堅信,死掉的一批,只會讓留存下來的那些公司,更加有價值。

真正存活下來的公司,會領悟到很多東西,然後穩步發展,將很多簡單的商業觀重新賦能,一步一步成長。

一、新經濟的「危」與「機」

那麼,什麼是這一波新經濟的「危」與「機」?我分析出的邏輯要點如下:

所謂的「危」,是指:

1. 中美經濟博弈常態化

這種大國之間競合的常態化,將持續存在。國外的各種壓力,會迫使中國真正地練身體,變得更強大。

2. 人口紅利消失與供給結構的不合理

To B 的生意以及企業服務、軟體等新技術的提升,核心動力就來自於人口紅利的消失和供給結構的不合理。

先說人力成本。經緯內部很認真地看過一個比例,就是人力成本 / 電腦。以前一線城市的人平均工資 2500 元,電腦 4000 元;現在剛好反過來,人力成本 4000 元,2000-2500 元就可以買個筆記本電腦。企業主是否用企業服務 SaaS,背後很大的一個驅動力就是成本。

2012 年之前,大家的增長模式很簡單,拉貸款、擴產能,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實是經濟系統化的產能過剩,現在再去擴產能就是找死,所以只能逼著向效率要效益要利潤,這在各個行業的趨勢都非常明顯。

3. 金融系統波動

隱形的剛兌,貨幣的高槓桿,以及今年一直迭迭不斷的 P2P 危機,大家都意識到了。政府也在盡極大的力度,把泡沫擠掉。

緩和周期化的熊市壓力,二級市場破發,有一些跌得非常慘。二級市場的窘境在影響一級市場,這將導致融資越來越困難,一批偽獨角獸公司將預先掛掉,進而導致整個市場的大波動。

一線投資機構和基金,其實可以很從容地放慢節奏,然後在每個行業的頭部資產上去下手。

因此,我給經緯系的 CEO 們的建議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辦法變成行業的頭部。

如果你不是頭部,那你能做什麼?是提升你運營的效率,先活下來,還是努力去尋找一些被收購或者被整合的機會,這是每一個創始人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接下來,這一波新經濟中,所謂的「機」,在哪裡呢?

1. 消費人群變化

新的消費力量不可忽視的。

我們所投的一家交易平臺公司 Nice,2018 年 7 月開始嘗試做潮鞋的交易,單月交易量就達到幾個億。

很多投資人根本就無法理解,想都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市場存在,這是非常可怕的。

2.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費升級

大家都在說消費降級,但其實我看到的恰恰是三四五線城市正在消費升級。我去過很多窮的地方,在那裡,你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好的車,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衣著,更好的消費,更好的體驗,更好地看世界。

所以,我們只聚焦中國,看好中國。

3. 產業網際網路 / 醫療 / 教育需求

我們自 2014 年開始就從聚焦移動網際網路而轉型,在其他領域大張旗鼓,但靜悄悄地布局。我們在企業服務和 SaaS 投了 40-50 家公司。

在教育行業,有猿輔導、VIPKID、尚德、百詞斬、考蟲、輕課,我們絕對是中國教育領域投資的前 3 名。

在醫療行業,我們聚焦新藥研發、基因治療,以及有技術壁壘的生物醫藥科學。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醫療投資團隊能成就經緯的下一波回報。

4. 精細化運營

關於精細化運營,我舉個例子。在投資上,我永遠不會說經緯是第一名,但是在投後這件事情上,我們就是第一。請看看我們微信公眾號的運營。

我每天看 70-80 篇各種各樣的文章,閱讀量高的就會轉發給公號小組,考慮借鑑和轉載,並分析怎樣寫出好的導語。直到今天,每一篇微信文章,我都力所能及地轉發,加上自己的評論。我會想很細微的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支持他們,傳播好的內容。哪一個投資機構的一把手,能做到這一點?

珍惜每天一次到兩次的傳播機會,用心去做好每一篇文章,這個傳播就是非常立體的。每天這樣傳播,你想傳達的觀點、想要說的話,就能到達創始人。

經營一個企業,會有很多細微的點,當你把每一個點都做到比別人好,同時又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再把幾個重要的點給連接好,打通之後,你會發現,在兩三年之內,別人同你的差距就是十萬八千裡,他們再也追不上。

所以經緯一直以來是一家「非常快的慢公司」,快是在執行、動作、節奏,慢是在大的方向,戰略上想得比較清楚,堅持而不輕易動搖。

5. 高科技壁壘行業機會

這條路可能會非常曲折,會有高峰和低谷,但是中國的高端製造,特別是有技術和科技壁壘的高端製造,我覺得提速會非常迅猛,會讓很多國家吃驚。

我們現在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大,看到很多有技術壁壘的創新,從第一天開始就有技術團隊去豪賭它們,之後輔助它們成長,幫助其找到商業上的合作夥伴。

6. 創業者修煉內功的好機會

今天,像寒冬一樣冷的行業,我覺得裡面都還有巨大的機會,就看你能不能在別人放棄、別人失敗、別人關門的情況下,繼續堅持,然後把某一點給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創業者的基數有可能越來越少,但我覺得這是對的,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創業。可能在今天這個時間點,很多人會冷靜下來去思考,意識到我不適合創業,我現在也融不到錢,但是我能加入一個公司變成高管,能輔助創始人成長,同時也成就自己,也能賺很多錢,也能對家庭、公司負責,為什麼要每個人都去創業呢?

所以,這段時間能讓本身就應該去創業、義無反顧的人更加堅決,用更多的時間,練內功;另外很多不適合創業的人,去找到更適合他們的方向和角度去發揮自己。

二、、經緯如何應對經濟轉型?

對員工好,對創始人好

面對這一波經濟轉型,經緯是如何做的?

1. 投資策略升級

從 2014 年到今天,ToC 的 APP 相關的消費網際網路項目,佔我們投資總量的 15% 不到。我們現在重倉的是產業網際網路、新增量市場的消費升級、醫療與教育、智能製造、與應用場景結合的新技術等領域。

還有新增量市場的消費升級,比如新形態的教育。猿輔導從 2018 年暑假到現在,大約有近 50 萬的報名。而且,這個數字與今天中國教育行業的頭部公司距離非常接近,並且我覺得它還有 4-6 倍的空間。

2. 加重投後職能

要全體系地去服務創業者。我們不停地請人,80 個解決不了,就 90 個人,90 個解決不了就 100 個人,管理費我們都不要了。我們要讓創業者意識到,我們跟別人有多少不一樣,能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比如,我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醫療服務的同事們每周工作 70 個小時,每天電話、微信各種各樣的諮詢,覆蓋醫院掛號、手術康復等等。如果重大手術康復後需要去美國,怎麼樣轉機,我們都想的非常細。

3. 投後職能前置化

永遠給優秀的年輕人機會。

現在做投後的員工,只要你能證明你是優秀的、能有成績的人,我就會把你的職能前置化,讓你去配合投資團隊,加大你與創業者交流的頻次。你越做越好,有一天就可能完全從後臺前置,並參與重大決策。

足夠的子彈,足夠的耐心。

如果不行,我們就客客氣氣聊離職,盡全力把細節處理好。離職同事中 60% 以上都加入了經緯系的公司。

4. 作為投資機構,對創始人真正的好是什麼?

(a)簡單、直接、真實、不拐彎

任何來我們公司開會的創始人,第一感覺就是我們極其簡單、直接、不拐彎。

我覺得,對別人最大的尊重就是真實,告訴他們你心裡真實的想法和建議。如果我說出來的讓他們非常討厭,我也能理解,但是我也要說,因為當他們有了與更多機構的交流和比較,一定會慢慢意識到我這裡,才是真正對人好。

(b)不折騰、陪伴、有強大的保護欲

要不然就不折騰,要折騰就回擊到底。

幾年前,我們一家明星公司進行下一輪融資,一個很不錯的海外基金在看這個項目,我們合作很多次,但是他們老是出么蛾子條款折騰創始人,條款非常苛刻。

我剛開始還很客氣地跟他們解釋,後來就非常強硬的處理,讓他們不能折騰我們的創始人。因為這樣才不會讓我非常壓抑,我才有動力更好地去工作,更努力去善待我們自己的創始人,去保護他們。

總之,從骨子裡面說,別人越是說「你做不到」,來刺激我,就會讓我更加的好勝,而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加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

三、最後,給創始人的建議

未來 10 年,合格的創始人該是什麼樣子的?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們自己要想清楚,要對自己了解,要對自己誠實。夜深人靜,找一個獨處的環境,面對一個鏡子或者是面對一張紙,你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做老大的料?我是不是能獨立創業?我是不是能在 To B 的領域裡面能發展,並且能做到頭部的公司?我如果不是,我應該做什麼?我應該擅長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

1. 培養綜合能力

未來的創業,對一個創始人的全面性要求會更高。你要比以前更會運營,更會說,更懂融資、品牌、團隊,更會高效地用錢,在用戶擴張和收入之間找到長期平衡。

因為短中期越來越難融錢,哪怕是在大趨勢看好的行業,競爭也會更加殘酷。雖然你有可能做到一定高度,巨頭的競爭會小一點,但會面臨各種各樣其他的問題。

之前被忽略的基本功要重新被重視,要看真正的商業邏輯是否成立,而不是用龐大的資金,去養用戶的緩慢增長,然後 N 多年看不到結果的一個商業模式。

2. 一定要「做重」

只有做重,才能抗擊巨頭的殺入。模式如果太輕了,護城河就不夠深、不夠寬,很容易被別人異軍突起,然後超越。

3. 自強則萬強

只有自己強了,才有後面一切的順利,跟一切的強大。

4. 平衡好工作與生活

經緯是我職場上、人生中最重要的平臺,但我也喜歡紀錄片,喜歡越野摩託車,喜歡看世界,我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想去實現。

就好像 2019 年 1 月 11 日上映的紀實電影《燃點》,經緯和我參與了紀錄的過程。創業是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我們認為這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這個時代可以被紀錄下來,也值得被紀錄,特別是在當下。

2017 年 3 月,我把本來是在市場小組孵化的、一個每年帶 CEO 出去交流的事情獨立出來,做了一家公司——經緯出行。核心的模式就是,通過新經濟領域裡優秀創始人的高端出行,放大漏鬥,認識更多的 CEO。等這個量放到一定程度,我們會有自己的社群和生態,最終延展出一些商業的「撮和」以及一些跟投的可能性。

把高端出行、社群生態、商業延展等三項打通,形成一個三角型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是一個完全的藍海。

這件事本質上蠻重要的。現在一個創業者或者職場高管,工作壓力和環境都不叫惡劣,而是越來越極端,是需要一些東西去解壓的。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寬鬆一下自己的心態,安撫一下這種焦慮,然後充電,回來再去發力。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只有這樣子,創業這條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5. 永不妥協,兇悍執行

為什麼我能走到現在的樣子?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同時站高望遠。

所以,請永遠都不要向任何的內外部困難、或力量、或限制去妥協,不要輕易地說 No,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正確的角度,放開腦洞地去思考,再加上兇悍地執行,就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相關焦點

  • 經緯中國張穎:截至目前共140家經緯系公司完成後續融資
    來源:新浪財經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今日在微博上透露,2020年截至目前,一共有140個經緯系公司完成了後續融資,有近30家公司在1年內完成了兩輪融資,其中23家在6個月內完成至少兩輪融資,有公司在1年內完成4輪融資估值增長10倍。
  • 對話經緯張穎:焦慮2020,騎上我心愛的越野摩託
    張穎每年會有一兩次露面,向外傳達經緯的思路和打法。這一次,張穎說在疫情期間把一些事看得更明白了:有些人在心裡的位置要向後排、準備把今後每一天當作人生的最後兩年來過。張穎與經緯有一樣的人設:一樣的給錢,不一樣的酷。
  • 【人物】經緯中國張穎:生而為何,獻給迷茫中的你
    好買說:2008年,張穎創立了經緯中國。在這十年間,經緯中國資助了500多名創業者,投資了分眾傳媒、暴風影音、滴滴出行等一系列知名企業,成為了中國早期股權投資行業的領跑者。張穎的人格魅力改變了無數創業者的命運,他的人生也回答了那個亙古不變的問題:生命的意義。
  • 經緯張穎罕見分享:33歲之前的我,你們根本想像不到
    2003年,張穎回到中國,「靠著老天的恩惠」找到一份工作。而後面的故事,已為大家所熟知:2008年,張穎找到了邵亦波,創立了經緯中國,後來徐傳陞加入。過去12年,張穎和經緯中國成為了VC圈另一道獨特的風景。今日,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經緯中國授權,正式發布完整版對話實錄。
  • 經緯張穎:所有籤投資條款要求有排他協議的項目,都走不到最後
    在早期投資領域,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滴滴出行、陌陌、餓了麼、猿輔導、獵聘、VIPKID、小鵬汽車、車和家……被張穎「收入囊中」,已成為當下多數獨角獸的宿命。2008年,張穎創辦了經緯中國。早年,張穎帶領經緯中國以「傳統美元基金變革者」的形象出現。
  • 經緯張穎:併購中,錢與權你只能選一項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經緯創投」(ID:matrixpartnerschina),作者:經緯創投主頁君,36氪經授權發布。 1月5日,我們舉辦了關於「反壟斷與併購」主題的新年第一場創享匯。大家也知道在過去3個月裡,市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今天實質上進入了一個強監管+反壟斷的時代。
  • 今晚,荔枝成功IPO:當年融資艱難時,張穎送了一句話
    招股書顯示,荔枝的投資方包括經緯中國、晨興資本、小米、順為、蘭馨亞洲及TPG等。對於荔枝IPO,晨興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芹坦言,「在當下資本市場動蕩期間,能夠完成上市本身就是公司裡程碑式的成功。」而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表示,「今天荔枝變成了音頻行業的YouTube和Instagram,這點其實我一點都沒有吃驚。
  • 青島畫院張穎:書以載道是中國書法的重要原則
    張穎自幼酷愛藝術,四歲開始學習柳琴,六歲加入青島市少年宮民族樂團,多次隨樂團參加接待國內外政要的演出,深受專家和領導的喜愛。學習柳琴的經歷,使她對中國傳統文化建立了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張穎十四歲時師從孫一青先生習字。先生授以唐楷、魏碑,並授「五字」執筆之法,心好習之,興趣超過柳琴,遂專攻書法。
  • 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南蘇丹槍聲裡的戰士 |【經緯低調出品】
    去年的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經緯張穎通過朋友接觸到了這部片子,並有幸私下安排了一場看片,被深深打動。「和平時代,最難見到的就是這種最高層次的以生命為代價的付出,這是大國擔當與責任的最直接、最現實的體現。和平時代軍人的付出和幫助,真正的救人命於生死之間,紀實鏡頭下的受傷與犧牲帶來了更深刻的感動和震撼。」 基於此,張穎參與到了這部電影中。
  • 國寶級造美點金手藍玲之女張穎《大唐貴妃》小試牛刀 驚豔行家
    18年前梅葆玖先生演出的一版《大唐貴妃》被北京京劇院和上海戲劇院復排了,在上海國際博覽會期間上海大劇院連演五場,座無虛席博得國際國內觀眾叫好聲不斷,諸多行家對劇中人物的服裝造型十分驚豔:時代審美觀飛速變化,而這些生動地塑造出了人物命運線的服裝即使經過了18年時間依然充滿藝術張力。
  • 李經緯:我死了比活著舒服.
    但不幸的是,在至關重要的產權安排上,李經緯沒有話語權。作為國營小酒廠,這個廠也毫無疑問是三水縣政府治下的國有資產。」黃協榮回憶說2002年1月,在三水區政府的強勢幹預下,健力寶沒有賣給出價4.5億元的李經緯團隊,而是賣給了出價3.38億元的「外來和尚」張海。在2002年1月15日的那場籤約儀式上,李經緯含淚仰天,默默坐在一角的照片,讓觀者動容。
  • 關於2021,張穎、李開復、胡潤、梁建章等人的35個「非標準答案」
    不平凡的2020張穎(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2020年的疫情確實對全世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客觀現實下,個人能掌控的事情非常有限。對於我來說,能做的事情就是儘量不讓疫情影響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堅持把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地做好:在投資、騎摩託、做紀錄片、在每一次對外活動或者內部分享上,我都是抱著這種態度。
  • 時代經緯曾勝群:平戰結合,災前應急領域的科技創新愈發重要
    深圳市時代經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經緯」),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LBS (利用各類型的定位技術來獲取定位設備當前的所在位置,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向定位設備提供信息資源和基礎服務)研發和運營的國家級高新技企業。其自主研發設計的集成系統平臺能夠協助公安、交通、消防、城管、安監、海關等政府部門統籌管理,實現數位化信息監控資源調度。
  • 後女團時代|5歲的SING女團依然在求變
    從2016年開始的女團元年,到2018年的《創造101》時代,再到如今火箭少女解散,the9和硬糖少女橫空出世,國內偶像女團市場似乎一直充滿變數,而就在這一起伏不定的路中,有一個女團迎來了她們成團的五周歲生日。
  • 足球推薦3連紅,就是這麼豪氣,DOG莊來殺我啊、求死、求死、求死
    土超錫瓦斯體育與加辛塔BB的比賽剛剛結束,豪取3連紅,笑噴我了,這場足球比賽開場4分鐘被客隊先攻入1球,在某速平臺看動畫直播,買客隊的好囂張,在評論區一遍又一遍的刷著求死、求死,求死的滾屏,又是跳起了海草舞,好景不長,上半場結束前被我們的錫瓦斯體育打入1球,扳平比分,下半場剛開始不久,我們的錫瓦斯體育反超比分
  • 1994年新加坡武俠劇《崑崙奴》主要演員盤點,大家還記張穎紅綃嗎
    伴隨著崑崙族的滅族,少年流落中原的他在闖蕩過程中邂逅白衣女子張穎同時又被師姐紅綃所傾慕,與張穎展開一段細水長流而又纏綿悱惻的愛情。周初明於1968年11月20出生在新加坡,畢業於義安理工學院。1990年成為《才華橫溢出新秀》的冠軍後出道,除了演戲唱歌之外,也是出色的主持人。1997年7月1日,初明在拍攝《不老傳說》時受傷入院之後工作有所減產。
  • 【嗷嗷叫的年輕人】張穎:讓創新港盡顯語言之美
    貼上最後一張笑臉牆的照片,外國語學院科研秘書張穎不禁對著創新港研究中心的Logo比了個心。辦公室電腦「創新港」文件夾中的202個文件,從門楣石刻到房屋分配,從二次裝修方案的初步設想到創新港展示平臺和文化建設的完美收官,張穎作為外國語學院創新港工作的執行人之一,在創新港建設的幕後默默奮戰了兩年多的時間。「創新港建設是我來校工作後的主要任務之一,很榮幸可以和創新港一起成長」。
  • 被稱為「天津福爾摩斯」的張穎已升任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因講解天津市寶坻區百貨大樓聚集性疫情而意外走紅、被網友親切稱為「天津福爾摩斯」的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張穎已獲提拔。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也是張穎首次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身份公開亮相,此前她擔任的職務為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張穎的意外「出名」,源於2月2日舉行的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張穎(右二)。
  • 【經緯隊旗丨盛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哈爾濱市經緯小學校第三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隊員們也在熱情參與組織生活,積極關注校園、社會生活,主動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意願的過程中不斷突破,在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徵途上收穫成長的喜悅。11月23日,經緯小學2020年大隊委員競選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幫助隊員們在未來工作中發揮學校大隊委員作用,協助輔導員老師開展好各項少先隊活動,增強隊員們對少先隊的認識,使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有的放矢。本次競選按照以往慣例,分為筆試和現場展示兩部分。
  • 更美APP「更美AI」升級,得到萬千求美者好評與信賴
    近年來,隨著90、95後成為消費主力軍,大眾審美已從「錐子臉、大眼睛」等單一的標準化模版向個性化定製轉變,更美海量大數據顯示,求美者更願意接受在自身條件基礎上進行優化的變美方案。審美風格一成不變,也眾多醫生機構得不到求美者青睞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