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有感:自律是種人格力量,是種素質

2020-12-23 小生閒談

這本書中的確有很多發人深省的東西,然而令我疑惑的是有許多似乎和自律無關,也許有一定的聯繫,但這樣的寫法讓我抓不住主題,與其說作為一本促進自律自由的書,不如視為一本作者生活中的經驗之談。

自律是什麼呢?

百科這樣說:遵循法紀,自我約束。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

我從來不是一個自律的人,我無法做到持續性的自我約束,曾經的我也未曾真正渴望與認識到這樣的自律,當我總為某事繃得越緊,放開之後我就會像彈簧那般乖張得越快。所以我從未學會自律,我只是短暫地被它屈服,繼而將肆意當作自由,將縱容當自愛。

選擇自律與否主要產生兩個層面:一個是待在舒適圈裡做一個無知即滿足的鹹魚,一個是向意志挑戰延時快樂的撲騰者 。兩種選擇無過無錯,除了自己的生活,誰也評判不了。因為你認為是鹹魚的人可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律著,你被TA自己創造的外觀所蒙蔽,你心安理得停止腳步和TA做一條鹹魚;你認為是自律的人正覺著自己仍處於鹹魚狀態,大部分優秀的人,就像不知道自己已經很優秀那般,從來不認為自律,他們不過是在生活的舒適圈裡遊走,如魚得水。

一種信仰

有人信仰宗教,也有人信仰自己。前者相信超脫於萬物的神明,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撐,跟隨教條規矩過活這一生,不輕易死亡,不妄為,在框架中設定這一生,在規規矩矩方方正正中舒適自由;對於那些信仰自己的人,衍生而來的就是自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夢敢想敢做,有愛敢愛敢被愛,有目標敢立flag,有原則與底線敢不妥協,有挫折困難敢絕不退散,有孤身隻影敢堅持不棄,不人云亦云,不半途而廢。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有這麼一句話:看得見的東西,不用去相信,看不見的東西,才需要去相信。相信自己能改變,相信自己能自律,相信自己能堅持,相信量變引起質變,相信自己就是自己。

一種自省

自律的人,會省視自我,「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集注》)。

應該注意的是,自省不僅僅是自我批評,省察缺漏,它也包括自我肯定,對過去的總結,對未來的積極。我們大多都在自省,只不過有時 對正負面的自省過多或過少,失去了平衡,不能正確對待,走向極端,演變成自卑或自負。

一種自警

「人是一種很樂於接受自我暗示的生物,你給了自己消極的催眠,那你很容易變得頹廢不堪,但若你給了自己積極的信念暗示,你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改變,直到實現它。」

對於一些不利己不利他人的事情應該有警覺感,不觸碰底線,不違背原則,不越過界線。有些事真的只有零次和無數次,若過界了,就破界了,再次經營或者恢復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那還不如從不越界。

一種自愛

我也曾以為我愛自己,事實卻是我用錯方式愛自己,甚至並沒有真正愛自己。

那是以愛之名的縱容與放任,

不是情理適度的尊重與自由。

不要像溺愛孩子那樣寵愛自己

應該像尊重他人那樣平等對自己。

一種覺悟

「我們容易缺乏獨立的思考,害怕變故會帶來不能承擔的結局。容易按照別人提供的證據,順著對方的思路走下去。我們太懶了,固執地維持自己想看到的結局,而不願意相信也許這種結局是錯的,即便是對的,我們也懶得證明它是對的。」

從小時候身邊就充斥著他人的想法:你不可以做這不可以做那,你需要怎麼做不需要怎麼做,你應該喜歡這樣不應該喜歡那樣……太多太多他人的思想會影響我們,暗示著我們。

所以,我們的世界,不僅僅只是我們眼裡的世界,也是他人潛移默化的集合。

我們從小學、初中、高中逐漸接受同化,同化為一種思想,同化為一種努力,寧願複製黏貼他人成功的途徑,怠於去自我創新,我們會有自己的思想,但更多的是接受身邊人的指示。對於脫離同化人的異化人,我們會用奇特的眼光看待,或驚訝羨慕,或冷漠無視,或不屑鄙夷。

並不是說同化不好,這很好,也很必要,甚至需要同化來形成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雖然這很淺顯,也很容易走彎路,終歸是他人的,不是自己的,不是自我思量、自我經歷、自我行動、自我習慣而內化的。

為什麼要上大學,甚至進一步學習?大學應該是一種異化的階段,在同化中異化的過程。

在這裡,我們可以繼續同化自己,也有選擇去異化自己的權利。走哪條路決定了生活態度,甚至以後的人生道路。

從某種層面上說,異化是一種獨立,可以隨波逐流,但這必須是自己的深思熟慮,此後人群中也有自己的一席;可以拾人牙慧,但這必須有自己的深思考量,此後道相同共為盟。大學的年紀剛剛適合,有青春有活力,敢闖蕩敢試錯。也許大學之外也能經歷,但是所需成本和精力要多得多。

(如今已有在更早年齡段異化的趨勢,但從大眾看來主要於大學、進社會階段體現)

一種素質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善於操身心,收放吾自由」

素質包括德智體三個方面,思想的覺悟、文化的沉澱、身體的健康都是素質高的一種表現。它是一種穩定屬性,不因事物的改變而立即變化,它甚至滲透於人的方方面面,怎樣的自律就體現著怎樣的素質。

這一素質層面可能是我們需終身學習並維繫的,願未來的我們能有信仰、能自省、會自警、可自愛、得覺悟,做一位行動自律內心自由的人。

常認為「堅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個,但放棄的藉口卻可以有千千萬萬個。」

希望我們能為了那一個理由捨棄千萬個藉口;希望我們為了堅持而努力創造千千萬萬個理由,放棄再也找不到藉口。

當曾經的我們從堅持與努力到習慣與常態,那麼未來的我們就可以從意志的自律到靈魂的自由!

相關焦點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5招教你擺脫壞習慣!
    因為自律,我們才能克服本能的衝動,取得更大的成就,完成更多的目標。都說自律是反人性的,我也曾以為培養自律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想到風箏有了繩線的約束下才能飛向藍天,讓我對自律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自律其實是通往自由的過程,你現在有多自律,未來就有多自由。一個人必須要學會約束自己不做什麼,才會去堅持或者克服什麼,才會有更多機會獲得自由。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你有多自律,你就有多自由!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出眾,自律的你,人生無敵
    保持高度的自律,就是一個人強大的最好方式,當你自律時,你會找到一個全新的自己。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沒有它,一切紀律都會變得形同虛設。真正的自律是一種信仰、一種自省、一種自警、一種素質,一種自愛、一種覺悟,它會讓你發覺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樂、淡定從容、內心強大,永遠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懂得克制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這兩個字,那就是……克制!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也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一顆忍耐之心,懂得克制,以律己之心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始至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和心。這樣才能抵制欲望的侵害,做到真正的自律,贏得自由的人生。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這兩個字,那就是……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這兩個字,那就是……克制!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也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一顆忍耐之心,懂得克制,以律己之心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始至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和心。這樣才能抵制欲望的侵害,做到真正的自律,贏得自由的人生。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而自律,就是最好的體現。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高贊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想要做到自律,必先苦其心志,下定決心。周末睡懶覺,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床上度過,手機不離手、遊戲打不停、外賣小哥按時敲門。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高情商的女人,活得真好!
    讀如何提高交際能力的書、如何鍛鍊口才的書、如何自律的書。確實,讀書,特別是讀好書,能讓一個人的氣質由內而外的散發。小靜本來就是個好強的女人,她決定自己也得多多讀書,把氣質提升起來。因為上班、帶孩子,每天忙得團團轉的她根本沒時間翻書,一本書看了半個月都沒看完。
  • 你有多自律,才有多出眾,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前華人首富李嘉誠以勤奮自律著稱。他的作息時間非常有名:不論幾點睡覺,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讀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開始工作。數十年如一日。自律幾近自虐。印象裡的牛逼人士都是狠角色:自虐和虐他,必居其一,或者兩條都佔。
  • 生活|《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你: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歲月長河裡,自縱者都在隨風逐浪,而自律者,乘風破浪。你的不自律,真的會毀掉你知乎上有個問題:不自律的人是怎樣的?自律者出眾,自縱者出局。人生之路上,有太多的誘惑,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懶惰與懈怠,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自律,真的會毀掉你的人生。
  • 【說&聽】《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你: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節目裡,33歲的張雨綺又美又憨,38歲的鄭希怡能唱能跳、48歲的寧靜儀態萬千、50歲的鐘麗緹風情萬種……她們會讓你明白:年齡從來不是限制,成熟亦是無上魅力。而無上魅力的背後,皆是自律。歲月長河裡,自縱者都在隨風逐浪,而自律者,乘風破浪。
  • 一個人有多自律,就有多優秀
    人生,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的,可就連每天按時起床這件小事都做不到。我的前同事小金跟我抱怨:「明明晚上睡得很早,早上還是睡不醒,原本做了很多的計劃,結果都不得不往後延了。」是啊,不能自律實在太可怕了!大學時,很多同學都習慣性的刷劇,打遊戲,每天晚上十二點以後不睡覺,上午十二點以前從不起床。
  • 自律決定著人生,一個人有多自律,他的人生就有多自由
    只有時刻保持自律,要求自己的人,才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要始終堅信,有一天,你會感謝你現在的自律。02、一個人越自律,人生就越自由相信很多人,都會嚮往自由的生活。而自由的生活,就得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的生活沒有過多的壓力,可以隨性地按照自己的心意來。而這一切就得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作為基礎,比如財務自由的人,他的人生就越自由。一個人要想人生自由,財務自由,就得自身優秀,而優秀的人都是時刻保持自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 威爾·史密斯勵志演講: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威爾·史密斯勵志演講: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著名美國演員、歌手威爾·史密斯告訴你,
  • 自律有多重要!現在越自律將來越自由!
    可真的當了老闆後,發現也沒有想像的自由。每天為公司而奔波,每天不斷的應酬,而且還得配合政府的各種檢查。其實,自由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想要自由,首先得有一定的自律能力。有了自律,自己努力了,自己的自由才會越來越多。如果沒有了自律,人就會變得懶散,什麼都不想做。當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似乎真的自由了,可卻是為未來埋下了不自由的禍根。為什麼?
  • 「夜讀」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直到現在,她依然堅持每天練習舞蹈1個半小時,多的時候3個小時。在她看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精氣神是練出來的,不是躺出來的。人們常說,歲月從不敗美人。那是因為所有看似風光的美麗背後,藏著的都是辛勤付出的汗水;所有令人羨慕的成就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 張鈞蜜跑步十年告訴你:自律人生太可怕,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自律人生太可怕,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其實,跑步不僅可以提升我們自身的身體素質,還能增強體魄,很多喜歡長跑的人也說,就連自己的精神狀態都不一樣了。很多在生活中有規律的人,基本都會喜歡跑步,他們做事乾淨利索,生活習慣也一直很好。
  • 一個故事告訴你,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優秀
    自愛是對自己生活、成長和自由的肯定。 心理學家弗洛姆發現:「能夠愛別人的人,通常都有自愛的態度,因為對自己的了解離不開對別人的尊重、了解和愛。相反,自私的人缺乏對自己的關心,他們懶得創造自己的生活,只能在別人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現成的模式,規劃自己得到滿足,但這種規劃不能常常兌現得恰如心意,所以他們常常對自己感到氣餒、鬱鬱寡歡。」
  • 科比帶給的啟示:你有多自律,就有多成功
    這就是人之所以能成為強者的秘密,這就是自律的力量。 這五件事,每一件你都可能做到,但很難堅持的是,從不間斷。 電影《芳華》的作家嚴歌苓,也是一位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讀她的故事,就會知道自律的人生有可怕,自律的人生又有多開掛。 她說:「我當過兵,對自己是有紀律要求的,當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難都不算什麼。」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自律的6大方法、30件小事,來學習下吧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關於自律,你或許已經喝下了無數的「雞湯」,不過,大部分雞湯文除了讓你激動一下外,並沒有什麼大用。這是因為,自律從來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想自律,你需要的不是說教和故事,而是需要真正的方法和技巧,當然,也需要你行動起來。
  • 一個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一個自律的人,活得特別高級又自由,把不求上進這類人眼中的痛苦,當做生活必備的樂趣,想想真的很可怕。01管控身材。每天比別人早起1小時,一個月多出30小時,一年就有360小時。360小時相當於每天工作學習8小時,有45天時間,每年多出一個半月。時間前置的妙處,能讓你用這白撿的一個半月時間,至少比別人多看5本書、運動健身瘦5斤、精通一個技能,狠狠超越甩開還在床上熟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