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採訪前,劉自鴻剛結束上一場活動,在活動上他與主持人就柔性顯示與智能穿戴顯示技術的應用主題作了討論。自從突破性研發出0.01毫米的柔性屏以來,這樣的活動他參加了不少。
今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下稱「雙創周」)開幕式上,劉自鴻是唯一一位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臺啟動雙創周的創業者。他還向總理匯報介紹了柔宇科技的柔性屏顯示技術。
聲名鵲起的背後是柔宇團隊3年默默的技術研發及多年來顯示技術的積累。
「在豆腐上蓋大廈」
對劉自鴻來說,創新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走了無數彎路,加上數百上千次假設求證後的結果。
在柔宇之前,大眾對於基於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是「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柔性屏技術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三星和LG推出的曲面屏手機上。
AMOLED顯示屏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基礎上加入AM(主動矩陣或有源矩陣)技術,細節還原更細緻,響應時間更快。由於AMOLED比OLED更輕薄,柔性捲曲度更高,業內普遍將其看作下一代屏幕顯示技術。
柔宇對於柔性顯示技術的研發開始於2012年,在0.01毫米柔性屏之前,柔宇還發布了一款可量產的柔性顯示器背板,這款產品給後來0.01毫米柔性顯示屏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顯示屏裡包含眾多細小電子元器件及電路。做出0.01毫米的柔性顯示屏,技術難度在於要在極薄的材質上鋪設顯示屏所需的零部件,並保證它們不受幹擾地正常運作。
劉自鴻把這種難度比作在豆腐上蓋大廈,「要在豆腐上蓋大廈還能住人,上面的東西全部要變,不能再用鋼筋水泥,不然肯定把豆腐壓壞了。」
從研發到發布,柔宇團隊逐一重新定義材料、工藝與電路的設計,一切都要配合柔性材質以達到效果。由於顯示材質更輕薄,鋪設在上面的電子元器件需要更為精細,一些線路甚至小於肉眼能夠分辨的精度。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一個部分出現細小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的呈現。
柔宇有兩個研發基地,一個在深圳,一個在美國矽谷。研發過程中,劉自鴻經常穿梭於這兩個城市,與團隊溝通進度。那段時間,他每天只睡5個小時,遇上研發瓶頸,只能整宿不睡,或在實驗室湊合休息一下。「很多技術可能研發出來後會覺得很酷、很有意思,但要達到『哇』的程度,其實還要付出很多。我們做柔性顯示屏時,為了驗證一個工藝,可能要花一個月熬夜去做,最後驗證卻還是失敗。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錯了之後可能下個月又要重新調整。創新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劉自鴻說。
目前,柔宇已完成3輪融資,60%以上的開銷都投入到技術研發上。
柔宇不斷地鑽研,加上資本的支持,給柔性顯示屏領域設置了較高的技術門檻。除了屏幕成像輸出,柔宇還研發了能夠進行信息輸入的柔性觸控螢幕技術以對應柔性顯示屏技術。這套系統可以直接運用到智能終端上。
劉自鴻正在接觸一些智能硬體終端廠家。今年7月,柔宇在深圳龍崗的生產基地已將柔性屏投入量產,產能達到每月100萬片。
一旦投入使用,柔性屏的想像空間巨大:將手機摺疊起來放到隨身兜裡,把彩電像窗簾一樣捲起來將不再是科幻小說裡的場景。屆時,現有的對顯示技術的認知將被顛覆,「物理形態上的變化會帶來很多新的產品形態,未來的家居、時尚、藝術品也有可能發生改變。」劉自鴻說。
三研發部門相互保密
時間倒回8年前,在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劉自鴻,博士論文題目就是關於信息顯示技術的。如今柔宇的突破方向與當時其課題方向一脈相承。
讀書時,劉自鴻就十分欣賞賈伯斯,「他對產品的熱愛以及做事時的堅持,也是我的價值觀。」
在斯坦福攻讀博士後又在東海岸的IBM總部工作了3年,旅居美國的日子,讓創新融進了劉自鴻的思維裡。「當我們習慣去改善行業現狀的事情時,就會想著會不會有新的辦法去解決現有問題,如果我們習慣於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創新就成為了很自然的東西。」
今年9月份,柔宇發布了一款自主研發的智能移動影院設備——柔宇X。跟柔性顯示技術一樣,這款產品從創意產生到產品發布歷時近兩年,使用了與柔性顯示一脈相承的AMOLED技術。
劉自鴻形容這款產品的研發是一段類似修行的經歷。團隊一開始就錯估了產品研發的難度,「剛提出來時,覺得就是摺疊耳機加上屏幕,當時覺得這個想法很酷,實踐起來也簡單,最初以為只要3個月就能搞定。最後發現3個月連北都不知道在哪兒,因為那裡面涉及的東西很多——包括結構設計等,3個月後才開始找到方向。」
柔宇X項目負責人鄒翔告訴記者,除了AMOLED技術外,這款產品還涵蓋了硬體電路設計、消噪聲學工程設計、產品藝術設計、機械結構設計、光學結構設計、無線通信設計及自主研發的柔宇智能作業系統Royole-X OS,包括了100多項技術專利,前後修改了6個版本。
柔宇X發布後,柔宇的架構逐漸明朗。柔性顯示技術、柔性觸控螢幕技術以及智能移動影院三項核心技術分屬三個獨立的研發部門,三部門之前除了平常必要的聯繫之外,自己部門的核心技術對另外兩個部門都是保密的。
對於柔宇,劉自鴻一直有著清晰的定位:能夠引領下一代信息顯示技術的公司。無論是B端(企業端)還是C端(消費者端)產品的技術創新都是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顯示技術問題而展開的。因此柔宇有專門做新技術研究的部門,開發基於核心顯示技術的一系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