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業景氣周期持續,面臨飼料成本增加壓力

2020-12-26 騰訊網

現代牧業12月17日在15周年慶典上公布「五年領跑計劃」,計劃到2025年實現奶牛存欄量、生鮮乳產量雙翻番。

這一目標背後,與近兩年我國原奶收購價持續上漲、新建牧場熱情高漲、乳業上下遊密切「聯姻」等因素相關。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認為,經歷2015年-2018年的調整期後,我國奶價已從2018年的谷底觸底反彈,整個奶牛養殖行業步入景氣周期。未來低溫奶市場高速增長對優質奶源的需求,以及上下遊乳企日益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將繼續給奶牛養殖業帶來新機遇。但同時仍要看到,我國奶牛養殖行業還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產能過剩、生物安全三大挑戰。

景氣周期牛奶量價齊升

「我國奶牛養殖業自2018年觸底後進入景氣周期。」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表示,2020年我國荷斯坦奶牛存欄量已增至520萬頭,奶價也從2018年底部的不足3.5元/千克,持續上漲到2020年11月的4.15元/千克。

至於推動國內奶價上漲的原因,李勝利認為,有國內、國際兩方面因素。從國際奶農聯盟近十年的產量數據來看,世界牛奶產量增速超過3%就會引起原奶供應過剩,從而導致原奶收購價格、全球乳製品拍賣價格下降。2015年以後,國際奶農聯盟牛奶產量增速均低於3%,「這說明全球奶製品供應量不足以衝擊中國的原奶價格」。

另一方面,此前奶牛存欄量持續下降、奶源緊張、需求上漲等因素,也是促使奶牛養殖業進入景氣周期的重要因素。受進口大包粉及復原乳衝擊、原料奶價格低迷及銷售困難、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我國上遊乳企在2015年-2018年進入調整期,荷斯坦奶牛存欄量從2014年的857萬頭下降到2018年的504萬頭,下降幅度超過40%。在此期間,上遊養殖企業自2016年起普遍陷入業績泥沼,兩大奶源供應商現代牧業、中國聖牧連續3年虧損,其他上遊乳企也大多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如今,受奶源緊張、奶價上升帶動,現代牧業、中國聖牧均在2019年實現扭虧。

與此同時,我國牛場建設速度、進口奶牛速度均在加快。

2019年以來,我國北方規劃了多個奶源基地,如蒙牛在內蒙古開工建設3個10萬頭奶源基地項目;伊利在內蒙古建設2個10萬頭奶牛養殖示範園區,並計劃到2025年在山東投資130億元建設30個6000-12000頭規模的牧場,在河南駐馬店建設10萬頭奶牛養殖基地;光明乳業和寧夏中衛共建千億級奶產業集群;寧夏政府推出奶牛存欄倍增計劃;現代牧業也在15周年慶典上提出2025年牛隻、產奶量雙翻番的目標。

另據李勝利了解到的數據,2014年-2018年,我國進口種牛62萬頭,平均每年超過12萬頭。而2019年,累計進口活牛數量達到19.9萬頭。2020年預計進口活牛25萬頭以上。在需求帶動下,目前進口奶牛價格已超過2.4萬元/頭,處於歷史高位。

從飼養模式來看,集團化模式已成我國奶牛養殖主要的發展方向。2017年-2019年,我國前40位養牛集團奶牛存欄增長8.3%,牛奶產量增長27.3%。2018年,大牧業集團奶牛存欄同比增長6.7%,2019年同比增長1.6%,2020年仍在加速增長。

飼料成本壓力今年凸顯

原本國內奶價有「三年一個周期」的說法,對於未來奶牛養殖業是否能夠維持住眼下的景氣周期,業內普遍持謹慎態度。

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不久前表示,儘管行業預測國內奶源企業可能還有「兩年好日子」,但未來奶價有可能再次走入低谷,因此呼籲對奶源進行分級管理,實現優質優價,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同時對飼草種植戶加大補貼力度。

李勝利認為,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主要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產能過剩、生物安全三大挑戰。2020年以來,玉米期貨價格上漲了40%以上,約達2600元/噸,達到十年來價格新高點。近兩年,豆粕期貨價格維持在3000元/噸以下,但是隨著近期玉米價格的上漲,豆粕價格上漲到3300元/噸,且仍存在上漲潛力。2020年1-10月,我國進口乾草價格處在高位。青貯作為性價比最高的優質飼料,2020年平均每噸也上漲了50-80元。

從供需平衡角度來看,如按當前奶牛存欄520萬頭、未來5年每年進口10萬-25萬頭奶牛計算,加上自有牛群繁殖,我國可實現原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5%,這意味著2-3年後可能導致奶源供過於求。

據李勝利估算,2020年,規模牛場商品奶產量為6.8萬噸/天,而乳企需求量為7.4萬噸/天,供給小於需求。預計到2022年,供給與需求量的比率將達到8.7萬噸/天比8.6萬噸/天,即奶源過剩。

好的方面是,我國乳製品消費市場一直處於溫和增長態勢,這意味著對奶源的需求具備可持續性。反映在乳業龍頭成績上,伊利在荷蘭合作銀行公布的2020年全球乳業排行榜中從去年的第8位躍升至第5位,蒙牛則從第10位躍升至第8位。

從需求端看,李勝利認為,低溫奶和消費升級將進一步提升本土奶源增速。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9年我國低溫奶市場規模達到833億元,同比增長14.7%。低溫奶2015年-2019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5.6%,其中巴氏奶為8.8%。如未來低溫液奶按照10%-15%的年增長率計算,2025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這些都需要生鮮乳為原料進行加工,每天需要生鮮乳的增量在1.4萬噸。」

產業一體化持續推進

近年來,下遊乳業對優質奶源的爭奪越發激烈,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飛鶴等頭部企業均參與其中,現代牧業、中國聖牧、中地乳業、賽科星、原生態牧業、江蘇輝山牧業相關資產均成為收購標的。而背後的原因與此前國內奶牛存欄下降、奶源供給緊張有關。

乳業上遊雜誌《荷斯坦》主編豆明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奶源緊張,下遊乳企為保證未來奶源供給及業績增長需要提前進行布局。一位東北乳企銷售負責人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現在奶源急缺,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布局和銷售。」

關於上遊乳企的收購策略,蒙牛總裁盧敏放今年5月28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蒙牛併購很重要的一點是戰略驅動,不是單純衝著規模而去。2018年蒙牛布局現代牧業和中國聖牧時,國內原奶情況是供大於求。基於對中國乳業未來發展的前瞻性判斷,蒙牛對這兩家上遊乳企進行投資,「假如今天才去收購,至少要再多花一倍的代價才能做到」。

李勝利表示,大牧業集團供奶約佔日收奶量的50%以上,原奶質量更高。目前,下遊乳企均在擴大自有、可控奶源基地的比例,而龍頭乳企在2020年基本完成了對大牧業集團的奶源掌控,形成了產業鏈利益聯結的新模式,產業一體化提速。隨著奶源結構升級,中小牛場一體化尚未破局,未來在奶業低谷期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豆明預計,未來奶價上行、牧場擴容、中小牧場退出、奶源供給向巨頭集中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產業鏈條的利益分配也將更加合理。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奶價觸底反彈 奶牛養殖企業何以延長景氣周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奶價已經從2018年的低點觸底反彈,呈現出U形變化,2020年11月奶價達到4.15元/公斤,養殖業步入景氣周期。」全球主要生產國沒有超產,全球供應未衝擊到國內養殖業的同時,國內市場「缺奶」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這也成為此輪景氣周期的另一個助推因素。缺奶的第一個表象就是缺奶牛。我國奶牛養殖業經歷了2015-2018年的調整期後,荷斯坦奶牛存欄下降超過40%。
  • 農林牧漁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種植鏈&後周期景氣延續 養殖首選真...
    原標題:農林牧漁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種植鏈&後周期景氣延續,養殖首選真成長龍頭,維持「強於大市」評級   機構:平安證券   評級:強於大市
  • 農林牧漁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種植鏈&後周期景氣延續,養殖首選真...
    展望 2021 年,應著重關注:行業在非洲豬瘟影響下,養殖環節持續長達 2 年的高景氣度向上遊和下遊傳導,從而帶來後周期和種植鏈條的機會。養殖後周期景氣度延續:1)飼料:需求量隨存欄量快速提升而爆發,龍頭享行業集中度提升紅利。推薦大北農:養豬出欄量增加,養殖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轉基因審批進程加快提升估值。長期看種業、疫苗、農信互聯等高附加值產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公司長期商業價值逐步顯現。
  • 原奶緊缺將持續 現代牧業實現扭虧為盈
    行業分析師認為,乳品行業短期供需缺口仍在,奶價上漲趨勢不變,養殖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2019年現代牧業實現盈利,是在外部奶價上行周期紅利和內部挖潛增效成本創新低的雙重帶動下實現的,不能光看到奶價上漲帶來的紅利。」高麗娜說。 現代牧業專注於原料奶的生產與銷售,目前擁有約23萬頭奶牛,年產奶量超過130萬噸,是國內奶牛養殖企業龍頭。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全面提升,體現的是規模牧場的領先優勢。
  • 一頭奶牛一年需要吃掉一噸!紫花苜蓿是一種什麼樣的優質草畜飼料?
    紫花苜蓿是一種什麼樣的優質草畜飼料,對河南牧業發展有什麼影響,我省目前的種植情況如何?我們聽聽種植戶和有關專家怎麼說。  一頭奶牛每年吃一噸  凌莊村種植的紫花苜蓿隸屬於河南合博草業有限公司,是花花牛集團的飼草基地。公司總經理劉黨標說:「奶牛吃紫花苜蓿後產奶多,牛奶品質好。一頭奶牛一年需要吃掉一噸的紫花苜蓿乾草。」
  • 寧夏奶業新浪潮,奶牛解鎖信息化
    現在養殖奶牛可謂是信息化、科技化,和傳統方法早就不同。 首先你會獲得一頭帶有耳標的專屬奶牛,你可以在手機上進行實時監測,隨時看到它的生長情況、產奶量數據、飼養成本等信息。
  • 養殖10大排行榜分析,如何看待今年養殖業!養殖業還有沒有市場
    養牛:前期一次性投資很大,飼養周期在養殖行業算最長之一,因此養殖利潤也是最穩定的;更是由於養殖周期長,繁殖速度慢,在未來幾年也不可能達到快速增長;在山林地區建議半放牧飼養,還必須計算好缺草季節儲備工作,養牛也不存在及時出欄時間,完全可以在1-3個月之內安排,併合理規劃時間再補餵精飼料,達到短期育肥出欄目的。(十分值得推薦養殖)8.
  • 【荷斯坦現場】亞禾營養領航牧場精準營養社會化服務——2016北京亞禾奶牛營養高峰論壇在泰山飯店舉辦
    亞禾提出的奶牛圍產期糖代謝失衡理論,一舉解決了奶牛圍產期酮病和脂肪肝問題,發現並解決了奶牛產後失重問題;自主研發和推廣的奶牛日糧胺基酸平衡技術,降低了奶牛飼養成本、改善了奶牛健康水平、提高了奶牛的繁殖效率,同時也打破了國內的技術瓶頸。這兩項技術為牧場降低公斤奶成本、提高奶牛飼料轉化率、奶牛健康和繁殖水平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 ...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封面奶牛圖片來源:pixabay奶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改善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增強國民體質、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奶牛需要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用於身體組織的生長發育、機體的活動及發揮生產性能。奶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水、維生素和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存在於奶牛所採食的飼料中,結構複雜的飼料被奶牛採食進入消化道後,必須經過物理、化學和微生物消化,轉變為結構簡單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質,經過消化道吸收後滿足奶牛生長發育、產奶等的需要。
  • 飼料成本上漲 雞蛋價格受支撐
    原標題:飼料成本上漲 雞蛋價格受支撐
  • 融資成本攀升 中小房企料面臨償付壓力
    數據顯示,11月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環比上升,個別企業境外發債票面利率升破14%。專家表示,房企融資成本整體走高,一些中小房企需警惕償付壓力。  融資成本分化較大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房企境內債券融資平均票面利率為4.89%,較上月增加0.13個百分點。
  • 豬雞價格連跌 飼料炙手可熱 養殖鏈「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三季度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大增,同期白羽肉雞出苗量(銷量)創出新高,供應增加促使生豬、肉雞價格持續大跌。  隨著上遊養殖企業產能擴充,下遊飼料需求好轉,今年以來價格駛入上漲快車道,尤其是玉米期貨價格今年以來漲幅已超三成。  養殖飼料產業鏈可謂「城頭變幻大王旗」,隨著養殖業供應拐點的到來,飼料板塊悄然成為新的主角。
  • 景氣周期尚未終結玻璃期價估值已偏高
    從長周期的角度,我們認為在地產需求端沒有明顯走弱的情況下,玻璃行業將持續處於景氣狀態,後續階段性供需錯配會帶來周期內價格波動的機會。我們認為後市玻璃期價很難出現趨勢性下跌行情,更可能是一種估值上的調整,我們判斷09合約的合理估值區間在1550-1600元/噸。宏觀外圍環境明顯惡化。
  • 哞哞哞~這裡的奶牛真「牛」
    、建設飼草基地、保障奶源供給、推出終端產品、打造本土品牌、健全防疫體系、培育優良畜種10個方面持續發力,在推動墾區奶業振興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依託奶業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奶業振興之路。9月7日,呼倫貝爾農墾那吉屯乳業有限公司5000頭全群奶牛示範牧場項目舉行了奠基儀式。該項目是集奶牛養殖、肉牛養殖、良種培育、飼草種植、飼料加工包裝、乳製品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專業現代化國有屬性股份制企業,4月啟動立項,預計總投資2.2億元。
  • 肉牛養殖業方興未艾|Beef Cattle Farming
    在牛年齡達到12至22個月後,且最終體重接近1400磅左右可以出欄,整個養殖周期長達2到3年。肉牛的出肉量受品種、飼料、技術等各方面綜合因素的影響,一般常用淨肉重/總重量得出淨肉率來衡量肉牛的出肉量。2015-2019牛肉批發價格走勢圖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近幾年來,中國肉牛出欄數量持續上升,從2013年的約4190萬頭上升到2019年的約4534萬頭。牛肉產量也是持續上升,從2013年的約613萬噸上升到2019年的約667萬噸。來源:國家統計局儘管牛肉產能上升,牛肉還是供不應求,牛肉進口量也是節節攀升。
  • 廣發基金: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景氣周期或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原標題:廣發基金劉格菘: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摘要 【廣發基金: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景氣周期或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科技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速會比較好
  • 強叔復盤:這個行業明年迎來高景氣度
    同時,滬指本周一高摸3431點,到達2015年12月23日3684點、2018年1月29日3587點、2020年7月13日3458點、2020年8月18日3456點這幾個重要高點連成的壓力帶處受壓,近5年來滬指在該壓力帶下波動,其可以說是牛熊分界線。近日滬指重回上述壓力帶但成交量跟不上,估計階段上仍維持近幾個月所形成的大箱體波動,該壓力帶未有效上破前,市場波動風險仍存在。
  • 現在全面禁抗,有些建議餵生物飼料,生物飼料有哪些優缺點呢?
    自7月份開始,全國範圍內開始對飼料生產、加工與養殖等所有的環節實施了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這就是「禁抗」的字面含義。這不僅僅意味著大家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同時也對於養殖業各個環節的規範化越來越重視。杜絕生產和餵養含有抗生素的飼料,才能從源頭保障有機食品的安全性能。
  • 中國中小企業景氣走出「V型」低谷 預計2021年持續回升
    浙江瑞安宣傳部供圖中新網杭州12月6日電(童笑雨)12月6日,《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2020》在浙江杭州發布。報告顯示,因智能化、數位化等手段在復工復產中的應用,企業景氣逐漸回暖,中國中小實體經濟走出低谷並趨向穩定發展。預計2021年將持續回升。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