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富邦華一銀行:積極融入金融業對外開放格局
「近年來,金融業對外開放系列政策的陸續出臺和措施的推動及落地,進一步打造了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外商投資環境,特別是在放寬行業準入、股東限制、投資範圍等方面為外資金融機構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激發了市場活力。」2021年1月7日,富邦華一銀行行長陳峰在第26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富邦華一銀行積極融入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以廣大臺商為中心,為臺資企業提供幫助與支持,同時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助力中國大陸實體經濟發展,同時經營管理與效益取得長足進步。
截至2020年末,富邦華一銀行資產總規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約佔大陸臺資銀行總規模的48%,27家營業網點遍布中國大陸12個城市。2020年稅後淨利同比增長32%,各項業務均位居臺資銀行前列。
陳峰介紹,隨著外商投資市場準入門檻和業務限制的進一步放寬,富邦華一銀行近年來將更多的理念、產品、客戶和渠道資源引入:憑藉多年來服務大量臺資出口型、製造型中小企業積攢的豐富經驗,為國內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在匯兌風險管控領域提供支持;運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在信貸業務方面,將審批流程和風控管理數位化,有效提升融資效率;在業務方面,推出供應鏈金融線上平臺,依託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為供應鏈中下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實現供應鏈融資的閉環操作,節省融資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已陸續協助西安、武漢、成都等地建工企業及生產型企業項下近300家供應商維持穩定的資金渠道;以客戶及場景為中心,將金融產品與外部行業場景快速融合,實現在「場景中開銀行」。
該行同時發揮優勢,推動臺商臺胞在地化融合發展。「圍繞企業經營發展、財富管理,個人的支付結算、生活消費等核心需求,我行推出多樣化、特色化的服務方案,架起臺商臺胞和中國大陸之間的融合橋梁。為緩解因疫情帶來的企業經營困難,我行從跨境業務、存貸業務、線上服務等方面推出『助力臺企共加速』計劃,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方案,最大程度助力臺企共渡難關;2020年12月,我行正式發行首張信用卡,成為第一家發行信用卡的臺資銀行,為在大陸的臺胞安居樂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我行每年招聘一定比例的臺籍員工,並推出專門面向臺灣高校學生的暑期實習計劃,增進臺灣青年群體對大陸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了解。」陳峰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上,該行積極作為,成為第一家到臺灣地區發行人民幣債券——寶島債的金融機構,同時積極參與地方政府債券承銷。該行還把臺灣地區銀團的經驗,包括針對綠色信貸、永續經營的理念帶到中國大陸來,2020年該行銀團籌組量在臺資銀行中處於領先地位。陳峰說:「未來伴隨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以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富邦華一銀行會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近年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成為金融市場的熱門主題。作為在ESG投資方面實踐較早的銀行,富邦華一銀行有著豐富經驗。
「從過去,特別是2020年以來追蹤相關的企業或者指數的效應來看,導入ESG的企業具有非常明顯的領先優勢。如今,ESG不只是空泛的理念,更多已成為可以反映在業務中的實踐。」陳峰說。
在陳峰看來,ESG投資是需要持續且長時間經營的。他介紹,多年前,富邦華一銀行就開始在大陸與政策性多邊金融機構合作,包括為垃圾發電、水處理、養殖業等提供銀團融資,同時將人民幣和外幣相結合的、股權和債權融資相結合的銀團帶到大陸市場。「其實,大型企業在融資方面不是難題,而中小型特別是漫長周期性行業的中小企業來說融資相對困難,所以我們也已對這些企業提供了相關的融資服務,而且不斷地把在臺灣地區的經營經驗帶到大陸來。」
展望未來,陳峰表示,富邦華一銀行將繼續聚焦主業,同時把握好金融擴大開放的政策機遇,順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整合在兩岸的客戶基礎及業務資源,運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打造綜合化金融服務平臺。
(文章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