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
如約而至
怎樣拍照打卡才最靚?
跟著小編學起來~
地鐵穿梭在城市中,如一條長長的錦帶,為城市帶來全新活力,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與名片,而地鐵站內的藝術品就如「錦上添花」,或是人流如織間的驚鴻一瞥,或是悠哉出行時的駐足欣賞,花團錦簇的地鐵藝術品總能給地鐵空間帶來美的享受與驚喜。
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之際,站內藝術品也隨之驚豔亮相,成為呼和浩特地鐵風景線上的一大亮點。這些地鐵藝術品由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公共藝術研究中心的專家團隊精心打造,以藝術的語言訴說著美好的青城故事,隱藏著許多動人的細節,如何拍出最驚豔的呼市地鐵打卡照?
不妨看看這份小攻略,了解一下背後的創作故事。
想必能助您發現更多精彩~
新華廣場站
歡歌起舞 團結一家
▽
繪著祥雲的蒙古包如蒼穹覆蓋,
撐起了草原上的家
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歡歌起舞心相通
深情厚誼綿綿不絕,如盤長結
手足團結一心,如石榴籽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載歌載舞的人物形象,經過詳盡的調研,以寫實手法再現五十六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面貌與服飾,手工捏制泥稿,反覆琢磨修改後,以精銅鑄成,吉金成像熠熠生輝。
彩色鋼板經切割嵌合,組成了蒙古包、祥雲和盤長結組成的背景圖案,色彩和紋樣都採取草原傳統裝飾元素,既有現代的簡約之美,又有文脈淵源。
施工團隊剪影
▽
人民會堂站
同舟共濟 人民做主
▽
以中華民族的傳統色,編織出繽紛彩幕
歷史的幕布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巨船
迎風破浪,駛向未來
砌舟的琉璃磚,如萬年的琥珀
封印著古往今來的箴言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同舟共濟 初心鑄就
牆體上的彩色鋼絲,化用和諧多元的民族色彩與中國傳統色,與懸吊琉璃磚的鋼絲,經精密的設計模擬與手工裝配,保證牢固度的同時,能在列車經過時產生共振搖擺,產生宛如「波光粼粼」的視覺效果,巧妙構成巨舟破浪的壯麗景觀。
每塊琉璃磚中都鐫刻著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宣言和來自傳統典籍的「貴民」古訓。
一條主支撐線如緯線貫穿彩色鋼絲,形成託起船體的立體波浪,令人聯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顯示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淵源。
施工團隊剪影
▽
將軍衙署站
綏遠故地 漠南首府
▽
一座將軍衙,半部青城史
舊時城樓鐘聲遠
紀綏遠故城三百載往事
古寺山門影猶存
鑑革命風雲近世新篇
請透過冰霜凝成的窗欞
凝望那恆久如石的風景
將軍衙署是青城變遷的見證者與傾聽者,曾與它一起經歷滄桑的許多古建築已消失或改觀。設計團隊參考資料照片,以淺浮雕技術,在厚重的石材上重現了這些呼市古建築的風貌,通過材料與形式的融合,形成滄桑雋永的韻味。
外層鑲嵌透光琉璃磚作為觀看媒介,表層刻印的圖案取自將軍衙署所用的傳統窗欞圖式,仿佛一扇時光之門,將觀者帶回過往的時空中。
施工團隊剪影
▽
內蒙古博物院站
蒙古駿馬 一往無前
▽
草原上的蒙古馬
相隨千百年的好夥伴
那麼矯健 那麼勇敢
風霜饑渴都不能讓它低頭
遠途苦旅更要昂首以赴
古老的文字堆疊成你的身軀
雋永的話語讓我讀懂你的精魂
以3D列印技術設計建模,以堆疊的文字構件,經過精密點焊,組合成蒙古馬矯健雄姿。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再到行書和楷書,嬗變多姿的文字,無聲傳達著蒙古馬精神的魅力。
背景衝孔板上鐫刻蒙漢雙語文字,幫助觀眾進一步解讀蒙古馬精神的內涵。蒙古馬精神是草原精神的高度凝練,同時也是草原文化薪火相傳的見證。文字是文明的薪火,也是民族文化的紐帶。兩者在此結合,一往無前,薪火永傳。
施工團隊剪影
▽
呼和浩特東站
盛世迎賓 情誼長存
▽
獻上潔白的哈達
共飲香醇的美酒
為了遠方的貴客,我們琴歌起舞
為了手足般的朋友,我們馭馬張弓
長調悠長不及我們的情誼地久天長
晴天烈日不如我們的心靈光明相照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有朋遠來 歌舞相迎
呼和浩特東站作為首府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城市的門戶與窗口,設計團隊通過深入調研和廣泛的文獻收集,選取了蒙古族迎賓待客的經典場景和裝飾元素。以鑄銅人像表現草原兒女歌舞迎賓的動人景象。人物動作服飾和酒壺、酒袋、火鐮的形態都以資料文物為原型反覆推敲。
背景部分用弧形的圖案分割構圖透露出遼闊的氣魄,點綴精心選取的蒙古族傳統吉祥圖案,配色也以蒙古族傳統吉祥色白、藍、紅、黃、黑為主,具有濃鬱的草原風情,又通過反覆調試的設計搭配,使之具有充滿活力的現代感。
施工團隊剪影
▽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首末班車時間為
6:00-22:00
東西始發站為機場(壩堰)站和伊利健康谷
全程22公裡,運行時間約45分鐘
地鐵1號線藝術品的設計構思
請您先睹為快
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細節期待慧眼識珠
一場地鐵上的藝術與發現之旅
正等著您來開啟
|來源:活力內蒙古
|本期責編:王海清
|本期校對:包紅巖
|本期審核:燕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