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12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精選內容一覽
12月2日《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有:1、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有關工作。2、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月面採樣順利實施。3、【「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多層次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4、七部門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監管。5、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升至57.5%。6、助力脫貧攻堅財稅投入力度持續加大。7、京滬兩地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
1、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有關工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有關工作,維護自由貿易,拓展合作共贏新空間;通過《政府督查工作條例(草案)》。
2。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月面採樣順利實施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隨後開始進行月面採樣。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正按計劃進行月表取樣。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將為我國未來的月球探測和深空探測奠定堅實基礎。
3、【「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多層次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我國有一億多農村老年人,農村養老服務基礎比較薄弱,「十三五」期間,各級政府將養老扶持政策和資金向農村傾斜,構建起村、鄉鎮、縣多層次的養老服務網絡。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巡訪制度全面建立。各地探索「時間銀行」「積分超市」等互助服務方式,依託村「兩委」、老年協會、志願者等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在河南省新縣戴畈村,每天早上8時30分,由村裡留守婦女組成的孝心護理員團隊就開始上門為特困、空巢老人服務。
「十三五」期間,各級財政投入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支持農村養老設施建設與改造。目前全國農村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兩萬多個,床位194.6萬張,90%以上的農村養老機構有了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能力。在江西省興國縣,政府投資建設的養老中心不僅保障了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還填補了過去縣裡沒有失能老人照護機構的空白。
縣級失能老人供養中心兜住農村特困、失能老人的保障底線。在鄉鎮一級,「十三五」期間,各地通過提升改造,推動鄉鎮敬老院向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在四川省邛崍市,利用鄉鎮敬老院平臺,通過一張養老電子地圖,就可以為周邊老人提供精準化的訂單服務。
依託鄉鎮敬老院的區域指導和服務輻射功能,「十三五」期間,農村幸福院、頤養之家等村級互助養老設施建設也全面推進,目前,全國已經建成10.8萬個村級互助養老設施。在山東省濱州市姑子庵村,村裡將閒置多年的廢棄坑塘改造成了幸福院,為村裡老人互助養老提供了平臺。
4、七部門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監管
今天(12月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3年,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
5、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升至57.5%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今天(12月2日)發布,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7.5%,較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從行業看,除鐵路運輸業略有回調外,其他行業均保持回升,尤其是快遞快運業再創年內新高。
「十三五」期間,統籌城鄉的養老保障制度有序推進,「新農保」和「城居保」統一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無」老人救助供養統一為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截至目前,高齡津貼制度覆蓋1500多萬8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1335萬經濟困難老年人納入農村低保,全國367萬農村特困老年人納入政府供養。
6、助力脫貧攻堅財稅投入力度持續加大
在今天(12月2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2020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億元,今年達到1461億元,發揮了精準扶貧資金主渠道作用。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出臺六大類稅收優惠政策,涉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涉農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7、京滬兩地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
從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範圍包括兩地所有地鐵運營線路和車站。市民可使用北京「億通行」和上海「大都會」手機乘車軟體在對方城市乘坐地鐵。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