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12月27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有: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2、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3、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4、前11月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持續穩定恢復;5、採取紮實措施織密疫情防控網;6、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7、各地積極應對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8、國際社會:2020中國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9、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7860萬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不利天氣影響,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13390億斤,連續六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2、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
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正式開通運營,這標誌著京雄城際鐵路實現了全線貫通。與此同時,雄安新區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雄安站也正式投入使用。
3、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
今天(27日)上午10點,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達到6000.08萬噸,突破6000萬噸大關,創下了我國油氣田年產量的新紀錄。目前,長慶油田累計向國家貢獻油氣當量超7.6億噸,年油氣產量約佔國內產量的1/6。
4、前11月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持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今天(12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我國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供需兩端穩步向好,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的良好態勢。11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5%,保持了兩位數較快增長。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7445.0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繼10月份實現由負轉正後穩步回升。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裝備和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長繼續加快。
5、採取紮實措施織密疫情防控網
各地各部門採取多種措施,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針對當前境外部分國家疫情持續嚴重的情況,上海海關通過口岸通關、入境人員轉運、隔離管理「三個工作閉環」,第一時間精準篩查重點人群。廣州、天津、青島等海關加大檢疫排查力度,對所有高風險的靠港船舶先實施登臨檢疫,再對所有下船的船員進行核酸檢測;對陸路口岸跨境運輸司乘人員和交通工具嚴格管理。
6、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12月2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0例(上海4例,北京3例,浙江2例,安徽1例),本土病例12例(遼寧7例,北京5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71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7、各地積極應對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
從明天(12月28日)開始,一股強冷空氣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雪。今天凌晨,烏魯木齊開始降雪,最低溫降至零下17℃。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採取「人換班,車不停」的方式,連夜對跑道、滑行道以及停機坪進行除冰雪作業。明天起,寒潮來襲時,新疆大部地區最低氣溫將降至零下22℃以下,部分區域將有中到大雪,新疆大部分地方開啟「冷凍模式」。氣象部門提醒,氣溫持續下降,需防範低溫、降雪和風口大風對交通出行、設施農業、畜牧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8、國際社會:2020中國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
2020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遭受嚴重衝擊,國際多邊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同樣也是在這一年裡,中國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抗疫成就,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成為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中國提出的高質量發展理念更是獲得廣泛認同。
9、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7860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26日17時03分,全球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0萬例以上,即401176例;全球確診病例7860萬例以上,即78604532例;全球報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174萬以上,即1744235例,較前一日增加73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