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啃老」一直為大家不齒,原因在於子女成年後已經有了謀生能力,怎麼忍心讓年邁的父母為自己一直付出呢?可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從日本高管熊澤英昭為怕給社會添負責,親手「解決」自己44歲的啃老兒子,到國內老父親發愁自家博士畢業卻選擇回農村老家宅居啃老的兒子,「啃老」無不是表現了子女的懶惰和父母的無可奈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父母自身是樂意被啃,而且兒子也心安理得呢?這時候他們還會受譴責嗎?
|一位獨生子的自白:我知道自己在啃老,父母也樂意我啃,誰也管不著
逛論壇時發現一則帖子引起熱議。貼中男子訴說了自己作為獨生子的無奈和優勢。畢業後想去大城市闖天下,耐不住父母的威逼利誘回到家鄉,利用父母的人脈和關係進入一家事業單位,離家很近,中午還能回家吃飯並午休。後來跟父母朋友介紹的女孩認識並結婚,父母又為自己買了跟他們挨得很近的房子,走路只需要幾分鐘。
孩子出生後,夫妻倆繼續上班,父母平日裡幫忙帶娃,並拿出一部分退休金給自己還房貸。自己和老婆晚上去父母那裡吃飯,周末不想做飯繼續去父母家蹭飯,想過兩人世界了就溜出去,孩子留給父母。
想想生活重複挺無趣,但看看周圍因為買房發愁的同事,因為沒老人幫忙帶娃發愁的夫妻,覺得自己的日子也還行。
有同事曾背地裡說他「啃老」,他覺得說就說吧,反正是父母不讓自己出去的,待在家鄉掙不了高薪,買房買車就只能靠父母。他們樂意讓自己啃,經濟上也有能力讓自己啃,誰能管得著呢?
|啃老現象,越來越普遍
不得不說,跟這位發帖網友類似的啃老現象,在很多人身上發生著。
從比較普遍的男性結婚高價彩禮和房子首付要家裡父母幫忙出,到比較典型的六十來歲父母要養三四十歲不工作的壯年兒子,都多多少少地反映了啃老的社會現狀。
◆啃房子首付
在城市化的大趨勢下,年輕人在外求學、畢業,大多想在大城市安家。這時候高房價就成了他們定居城市的第一道攔路虎。
為了幫助子女在大城市安家,父母往往要舉一家之力幫忙湊房子首付。畢竟,要靠子女畢業後的工資來攢首付,怕是永遠也趕不上。這時子女就開始了啃老的第一步-——啃房子首付。要知道,父母為了給子女湊夠首付,怕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甚至賣掉老家房子,連自己的養老本都搭上了。
◆啃老人精力
等子女在城市買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就開始計劃著結婚成家了。成家自然要有孩子,可孩子生出來誰帶呢?夫妻雙方都是工薪階層,只要有一方賦閒在家,整個家庭開銷壓力就會驟然增大。請保姆?很多時候,保姆一個月的工資比夫妻一方的工資還要多。沒辦法,只好請家裡退休的老父親老母親來幫忙帶娃。
對老人而言,退休後六十歲左右,正是腿腳、精力都正好的時候。本來想著辛苦工作一輩子,可以好好享受下,揀起以前的興趣、重新培養些愛好。但子女的下一代沒人帶,正等著自己填補空缺呢。因此,就不得不接過了帶娃重任。
◆啃父母退休金
年輕父母承受著房貸壓力、孩子開銷又大,很多時候會入不敷出。這時候父母總會慷慨解囊,給孫子外孫買個他喜歡的遙控汽車、用自己的退休金幫兒子還房貸等等。這個時候,相當於子女參加工作後,又要啃父母的退休金。
|很多人的啃老,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然,很多人的啃老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生活壓力太大。看著自己過的拮据,身為父母總會忍不住幫一把。也有像文章開頭的例子,家裡只有一個獨生子,父母可不就把精力和財力全部放在他和他的下一代身上了,這時候的「啃老」雖然不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確誰也管不著。
不過作為年輕人,始終要記住,永遠不要把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哪怕你是獨生子女。畢竟在他們能夠坦然享受夕陽紅的幸福生活時,選擇了幫子女帶娃這樣一件勞心費力的活兒,這純粹是出於對子女的愛。
多少老人犧牲了健康和愛好,離開家鄉成為「老漂一族」,又忍著婆媳相處的不便,純粹是為了幫子女分憂。年輕父母更應該加倍努力,用心工作和育兒,讓老人的付出更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