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肯的爸爸
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事,通常家長會把孩子養育成年,就會逐漸放手,而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長,會在孩子成年後依舊插足孩子的生活,因為有些子女成年後甚至成家立業了依舊靠著父母生活,這種現象就被稱之為「啃老」。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子女啃老多年,父母任勞任怨
案例:
小偉出生在農村,經介紹在農村找一個很不錯的媳婦,結了婚之後,兩個人到大城市去打工,孩子也在大城市裡出生,但是城市裡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兩人有很多壓力,不僅要打工賺錢,還要照顧孩子,實在力不從心。
沒有經濟條件僱保姆,只能把孩子交給父母幫忙照顧,所以把孩子丟給了農村生活的父母還說:「我們夫妻倆工作實在太忙了,你們幫忙看幾年孩子吧。」老兩口心裡本來想著兒子成家後就能過上輕鬆點的生活,但是心裡還是很期待和孫子一起生活,就沒有推辭。
二老都是農民,有了孩子之後,就沒有時間去地裡幹活,沒有辦法只能把地租出去,靠租金為生,專心在家帶孫子,孫子一帶就沒離過手,期間小偉夫妻兩三個月才回來一次,看看孩子看看二老,沒住兩天就又回城裡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小偉回來的次數也逐漸減少,而且每次回來都挑三揀四的:挑剔老人給孩子吃得差穿的舊,還沒不能輔導孩子學習等等,並且每次走的時候,二老都會給小偉夫妻拿上一筆錢補貼生活。
分析:
其實有很多像小偉這樣的子女,本來子女成家立業,老人安度晚年,但是隨著孫子的出生,肩上又扛起了帶孩子的擔子,子女還理直氣壯地啃著老人的經濟和時間,而且很多父母卻還甘之若飴的享受著。
子女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後以孩子為理由,孩子的所有花銷基本上都是依靠老人來出的,還有的子女要換房子,置辦家具,家裡裝修,手頭沒錢都會找父母補貼,無時無刻不「啃」著老人的經濟。
而還有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在學校門口,大部分都是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學,這種情況幾乎是年輕父母忙工作沒時間,只能由父母照顧孩子的生活,並且有很多子女成家之後,卻還是個「巨嬰」。
很多子女不想離家太遠,這樣就可以今天去婆婆家吃一頓,明天回娘家蹭一頓,還有父母天天去子女家給做飯收拾衛生帶孩子,就像「保姆」一般,這樣的子女在長時間的「啃」著老人的體力和生活。
而子女始終是老人心頭的一根刺,老人操勞了大半輩子,等待的就是子女成家立業,老人退休後本應該安度晚年,可免不了的就是幫子女帶孩子,收拾屋子,依舊任勞任怨的照顧子女的生活。
並且很多子女會認為老人做的這些事天經地義的,還理直氣壯的享受著,認為平時給父母一些金錢和物質就是孝順父母,贍養父母了,殊不知孝順一開始就是要子女學會獨立,不讓老人操心,其次才是物質上的需求。
雖然很多老人喜歡孩子,但是這不能成為老人無條件幫子女帶孩子的藉口,子女撒手不管,全部依靠著老人,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本應該享受晚年清閒時光卻因為子女的一些事情而繼續操勞。
今日話題:在你身邊有「新型啃老」的例子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