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啃老」,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

2020-12-22 澎湃新聞

礪石成沙 法有所依

敬請關注

圖片來源於pngss.com

帶著一紙勝訴判決,頭髮花白的老張夫婦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出北京市海澱區法院(下稱海澱法院),而他們的兒子小張、兒媳曉希呆呆地望著父母遠去的身影,難以相信父母真的選擇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趕出「家門」。12月14日,海澱法院通報了這起「另類」的家務糾紛。

「老有所樂」的計劃因兒子擱淺

老張與妻子相識、相戀於大學校園,畢業後兩人進入同一所公立中學工作,老張教英語,妻子教音樂。因妻子心臟不好,老張不願她為生育冒險,兩人結婚之初約好不生育孩子。然而,妻子37歲那年意外有孕。在妻子的一再堅持下,老張夫婦迎來了一個健康的男寶寶,母子均安,寶寶取名張晨。

時間流逝,2004年張晨即將大學畢業,而老張夫婦也即將辦理退休手續。畢業典禮那天,張晨將在讀碩士研究生的女朋友曉希正式介紹給父母,並婉轉地向父母表示想在曉希研究生畢業後與曉希組建小家庭、希望得到父母支持。

老張夫婦考慮到多數年輕人成家後並不願與父母共同居住,又了解到曉希父母在縣城生活、經濟條件一般,二人便打消了在兒子畢業工作後即刻退休養老的念頭,決定在教育培訓機構再幹幾年,幫兒子全款把婚房準備好。

2007年,曉希研究生畢業前夕,老張夫婦拿出大部分積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買了一處精裝修兩居室住房,登記在兒子張晨名下作為小兩口的婚房。看著兒子、兒媳奔向新生活的雀躍身影,老張夫婦不禁相視一笑,按照老張的計劃,他們也將要步入夕陽無限好的退休生活,練琴、習字、養花、會友、攝影、旅行……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老張夫婦準備去雲南旅遊前夕,兒子張晨打來了一連串的求助電話:「爸、媽,曉希懷孕了,她爸媽得給她哥看孩子,過不來。」「爸、媽,曉希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爸、媽,曉希腿抽筋了,怎麼辦?」

面對手足無措的兒子、兒媳,老張夫婦退掉了去往雲南的機票、酒店,開始候鳥一樣地在自己家、兒子家往返。

含飴弄孫卻成為難承之甘

幾個月後,張家第三代,白嫩嫩的小孫子涵涵降生。兒子、兒媳衝著老張夫婦撒嬌道:「爸、媽,家裡是自供暖,更暖和些,而且三居室也住得開。我們回家住好不好?您們還可以指導我們怎麼帶孩子。」沉浸在喜悅中的老張夫婦滿口答應。

就這樣,三代同堂的生活開始了。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老張夫婦只覺得越來越辛苦。

兒媳曉希的產假結束、返回了工作崗位,小兩口完全把涵涵交給老張夫婦照管。最初,張晨、曉希下班後還會逗逗孩子,幫老倆口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做做家務。時間久了,張晨、曉希下班後就習慣性地在沙發上「放空」,做甩手掌柜。老張夫婦想著孩子們朝九晚五工作辛苦,便也在不經意間包攬了全部家務,照管起兒子、兒媳、小孫子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

2011年,涵涵上了幼兒園,老張夫婦68歲了,蹦蹦跳跳的涵涵總是叫著「爺爺奶奶,快點兒走」,可老人卻漸漸跟不上涵涵的腳步了。

2014年,涵涵上了小學,頑皮得很。此時,老張夫婦71歲了,體檢的時候,一個被查出心臟病加重,需要接受心臟搭橋手術,一個被查出腰椎、頸椎有問題,已經導致單側手腳麻痺,雙雙被建議住院治療、出院靜養。

在此情況下,老張夫婦便想分開居住,可兒子、兒媳覺得住一起,能「相互照應」,此事便不了了之。

又幾年過去了,兒子、兒媳的工作越來越忙,涵涵也迎來了叛逆期。一天,當涵涵用力推開了奶奶遞過去的牛奶,而兒子、兒媳事後卻責問奶奶為什麼沒有讓涵涵喝了牛奶再去上學的時候,老張夫婦忍不住了,決定向法院起訴,要求兒子、兒媳帶著孩子搬出家門。

———法官說法:體諒老人拒絕「隱形啃老」———

庭審中,老張夫婦要求兒子、兒媳一家三口搬走。老張夫婦說,我們已經七十多歲了,真的沒有能力繼續照顧他們一家了,我們倆人還想最後再過幾年清淨日子。

張晨、曉希兩人說,父母年紀大了,不放心他們單獨居住,希望與父母共同居住,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經過法官多次調解,張晨、曉希夫婦倆人仍認為共同居住更為有利,拒絕搬走。老張夫婦則堅持要過「二人世界」。最終,法院判決張晨、曉希帶著涵涵搬出老張夫婦的房子。

法官表示,依據我國物權法相關規定,作為房產的所有權人,在成年子女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情況下,父母可以要求子女搬出家門自行居住。

對於子女不事勞作、靠父母供養、依附父母生活的行為,社會上稱之為「啃老」。近年來,「啃老」的情況有所減少,但「隱形啃老」之風越來越明顯。

所謂「隱形啃老」,即成年子女能夠獨立生活,但仍不顧老人意願,堅持要求與老人共同生活,在家務問題及下一代子女的監管方面依附於老年人。

如本案中,張晨、曉希兩人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來源,自有住房,兩人雖稱與老張夫婦共同居住是為相互照顧,但事實上在共同生活期間,小張夫婦並未承擔家庭責任、未能照管老張兩人的生活,而是將家庭生活中的若干問題都甩手給老張夫婦。

法官也呼籲年輕人,要體諒辛苦撫養自己的父母,在具有獨立生活能力之後,應該讓父母頤養天年。同樣,法官也指出,對於「隱形啃老」,父母有權說不。

(文章所涉均為化名)

原標題:《「隱形啃老」,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隱形啃老」累壞老夫妻,法院判決後,網友開始鹹吃蘿蔔淡操心了
    2014年孩子上小學了,老兩口已經71歲了,查出了各種慢性病……於是跟兒子兒媳商量分開住,結果小夫妻堅決不同意,並以「你們年齡大了,我們住一起方便照顧你們」為理由拒絕了…… 幾年後,發生了一件小事,讓老兩口決定狀告兒子兒媳搬離他們的家。
  • 啃老夫妻被判搬離父母家,延遲退休可能助長更多的「啃老族」
    但是這五年也許又得替自己的子女「打工」了。最近一篇"啃老夫妻被判搬離父母家"的報導也充分說明了延遲退休對於中老年人可能會承擔著的更多的負擔和責任。一對夫妻快要退休時想著退休後過過「悠閒自在」的生活,此時兒子有告訴父母有了女朋友,老兩口自然喜不自禁。
  • 「隱形啃老」惹人嫌,老夫妻起訴兒子兒媳,法院判他們搬離父母家
    「啃老」,一個略帶貶義的詞彙,在不知不覺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將要處於或正在處於這種狀態。海澱法院公布了一起「啃老」的案例,讓人匪夷所思,同時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 老夫妻趕走兒孫三口,對「隱形啃老」父母有權說不!
    帶著一紙勝訴判決,頭髮花白的老張夫婦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出了海澱法院,而他們的兒子小張、兒媳曉希則呆呆望著他們遠去的身影,難以相信父母真的選擇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一家三口趕出了「家門」。——12月14日,北京海澱法院通報了這起「另類」的家事糾紛。
  • 七旬夫婦不堪兒子啃老,將兒子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兒子搬離父母家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沒有想到生活中的件件瑣事卻壓垮了無數的人。 在近些年出現了一個詞叫做啃老,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啃食老人,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孩子在成年之後仍然住在家裡,花著父母的錢,要父母幫著自己做任何事情,這和巨嬰又有什麼差別呢?
  • 「隱形啃老」,父母是否有權說不!
    帶著一紙勝訴判決,頭髮花白的老張夫婦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出了法院,他們的兒子小張、兒媳曉希則呆呆望著父母遠去的身影,難以相信父母真的選擇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一家三口趕出了「家門」。含飴弄孫 難承之甘2008年末,張晨、曉希帶著涵涵搬回家,與老張夫婦共同生活,小倆口表示,來年天氣轉暖曉希的父母會來北京幫忙帶孩子,到時候他們再搬回小家居住。
  • 忍受不了「隱形啃老」,7旬夫妻將兒子一家趕出門,日子終於清靜
    「啃老族」是遭人唾棄的人群,可是有一類人,他們有正經的工作,還和父母住在一起,美其名曰照顧父母。可實際上這類人被歸為「隱形啃老」,用一種不為人知的方式,剝削著年邁的父母。但是兒子不願意搬出去,每個月有父母退休金補貼孩子,自己根本不用操心,搬出去以後肯定有一個人要辭職在家,那收入就更少了,經濟上肯定沒有現在寬裕。但是李阿婆態度堅決,甚至將孫子的東西都打包好了,強硬的讓一家三口出去。還表示退休金會每個月支援他們一點,只是體力上實在是幫不上忙了。二、子女為什麼會有啃老的心理?1.
  • 老夫妻上法院起訴,把兒孫「趕」出家門?網友:這是得多無奈!
    看著父母遠去的身影,兒子、兒媳怎麼也沒想到父母用這種方式將其一家三口「趕出家門」。老張夫婦非常恩愛,由於妻子心臟一直不太好,老張不願意冒險讓她生育。但妻子在37歲那年意外懷孕,之後便生下了兒子張晨(化名)。
  • 七旬老夫妻坦言:和兒子同住10年,「隱形啃老」讓我們苦不堪言
    導語: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操勞,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他們只想安安心心地過晚年生活。如今孩子長大成家了,孩子希望父母陪著身邊,說是為了孝順父母,但實際是一種「隱形啃老」。父母和孩子同住,成為家庭中的帶薪保姆,忙裡忙外,最後還不落個好,當父母真的不容易呀!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子女理直氣壯啃老多年,父母依舊任勞任怨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子女啃老多年,父母任勞任怨案例:小偉出生在農村,經介紹在農村找一個很不錯的媳婦,結了婚之後,兩個人到大城市去打工,孩子也在大城市裡出生,但是城市裡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兩人有很多壓力,不僅要打工賺錢,還要照顧孩子,實在力不從心。
  • 【典型案例】佔著父母的錢不還、連繼承款都不想給!啃老怎麼就能啃...
    【典型案例】佔著父母的錢不還、連繼承款都不想給!啃老怎麼就能啃得這麼理直氣壯!因借款發生在湯女士與被告段先生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且用於償還房貸及治病,故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現借款人湯女士已故,因此被告段先生應承擔還款責任。據此,法院遂判決被告段先生償還二原告湯某和楊某借款本金11.1萬元。老人花銷低,繼承款不想給?近日,青岡縣法院執結了一起繼承糾紛執行案件,讓七旬老母拿到了「久違的」繼承款。
  • 如何才能快速離婚之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分析
    很多婚姻最終走向了法院,起訴的一方渴望能夠早日結束這段婚姻,那麼法院會怎麼判決呢?法院判決離婚的是什麼呢?我國婚姻法規定法院判決離婚的依據是夫妻雙方感情確實破裂。一般情況下法官會將雙方感情是否破裂分成雙方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以及夫妻關係是否有和好的可能這幾個方面綜合分析。
  • 第三次去法院起訴離婚,法院一定會判決離婚麼?
    離婚有的時候也是一件麻煩事,特別是涉及到起訴離婚的時候,很多人在起訴的時候第一次、第二次起訴離婚都沒有判離婚,讓一心決意的人是非常的失望,但是也會起訴到第三次,希望能夠得到法院的判離讓自己能夠終結掉這種不幸福的婚姻生活。那麼,第三次起訴離婚會判離嗎?
  • 「孫子,請把房子還我」,隱形「隔代啃老」,讓75歲老人愛恨交織
    老人一聽,眼淚忍不住地流下來對孫子說:「你從小就和我們一起長大,你父母忙,這些日常費用基本上都是我和你爺爺出的,包括你的學費和食宿,答應把房子過戶給你,是為了你將來娶妻生子用,如今我需要房子,你怎麼能不講良心呢?」但是孫子並沒有感到羞愧,只是告訴奶奶:「您養老可以暫時住到我父母那裡,但這套房子確實已經過戶給我了,您放心,我們不會不管您的。」
  • 一位獨生子的自白:我是在啃老,父母也樂意我啃,誰都管不著
    從日本高管熊澤英昭為怕給社會添負責,親手「解決」自己44歲的啃老兒子,到國內老父親發愁自家博士畢業卻選擇回農村老家宅居啃老的兒子,「啃老」無不是表現了子女的懶惰和父母的無可奈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父母自身是樂意被啃,而且兒子也心安理得呢?這時候他們還會受譴責嗎?
  • 吸毒、賭博、藏屍…新型啃老曝光:你的溺愛,其實是在「花錢買死」
    但是,相比那些成年且有謀生能力,還賴著父母養活的啃老族, 現在卻有一種「新型啃老」在流行—— 明明有工作且收入豐厚,卻以盡孝的名分到父母家蹭吃蹭喝。
  • 90後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法院卻不準,沒想到原因是這個
    90後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法院卻不準,原因竟是這個,判決書亮了但願人生所向,皆是美好。大家好,我是不做作,不裝逼,有稜角也有修養,有大智若愚,但絕不同流合汙的豬小律。每天在此跟大家分享見聞及法律知識,乃一大幸事,望喜歡、望包容。
  • ...親妹妹的名義買房,十多年後被妹妹起訴要求搬離!妹妹:房產只是...
    海南海口的這對同胞兄妹就是其中之一,哥哥劉強以妹妹劉佳的名義購買了妹妹的單位房,劉強一家在房內居住了10多年後,2020年,劉佳以房子是自己的為由,將哥哥、嫂子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兩人立即搬離房屋。對此,一場法律與親情的碰撞就此展開。
  • 弟弟指責姐姐「啃老」,父母卻說心甘情願,聽完解釋兒子啞口無言
    今日問題:父母能接受啃老的這種行為嗎? 談到現在的年輕人,一定會圍繞著這樣的一個詞語啃老,啃老意味著孩子沒有獨立性,長大但不成人。把一切希望依舊寄托在自己父母身上,並且向其尋求經濟上或者物質上的援助,這是所有人比較鄙視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