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回眸】1952年——2015年: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盟員大會和代表大會

2021-02-13 柳州民盟
從一九四六年夏民盟柳州分部成立至今,已經七十四周年。憶往昔崢嶸歲月,令人感慨萬端。「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讓我們共同回顧民盟柳州市盟員大會和代表大會:

民盟柳州小組全體會議  1952年1月6日,在市文化館三樓召開。成立民盟柳州市分部籌備委員會,推選莫克夫、曾度洪、梅品清、吳其玉、黃錫榮、黃左山為籌委會委員。民盟廣西省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指定莫克夫為第一副主委、曾度洪為第二副主委。7月6日,增補王少白(民盟、中共)為籌委會委員。11月9日,派葉生發到柳州任籌委會主委。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一屆全體盟員大會  1952年12月7日,在市文化館禮堂召開。出席會議的盟員34人。大會聽取並審議了莫克夫作的《籌委會十個月來盟務工作初步總結》的報告和曾度洪作的《補充報告》。選舉產生首屆市分部委員會。大會推選葉生發、莫克夫、曾度洪、梅品清、王少白、吳其玉、廖寶琦(女)為分部委員會委員,巫邦隆、陸貴森為候補委員,葉生發為主委,莫克夫為副主委。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二屆全體盟員大會  1954年5月23日,在市教育工會禮堂召開。當時有盟員79人,出席會議的68人。大會討論通過了梅品清作的《一年五個月來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葉生發為主委,梅品清為副主委。大會號召全盟要在黨政統一領導下,深入學習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不斷提高政治思想水平,面向生產,面向工作,努力做好崗位工作;要貫徹鞏固為主的組織工作方針,加強團結,深入調查研究,改進領導作風,為實現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而奮鬥。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三次全體盟員大會  1957年4月14日,在市政協禮堂召開。大會討論通過了梅品清作的《民盟柳州市分部第二屆委員會工作報告》。大會選舉葉生發為主委,梅品清為副主委。大會提出今後的主要任務是:積極參加各種政治運動和增產節約運動,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積極貫徹鞏固和發展相結合的組織工作方針。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四次全體盟員大會  1958年9月21日,在市政協禮堂召開。出席會議的盟員145人。這次大會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以「改造組織,樹立以左派為核心」,進行盟內整風為主要內容。大會選舉葉生發為主委,梅品清、劉貞藩為副主委。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五次全體盟員大會  1962年1月5日,在市政協禮堂召開。當時有盟員151人,出席會議的131人。葉生發在會上傳達了自治區黨委書記韋國清在全區知識分子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大會討論通過了劉貞藩作的《第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大會選舉葉生發為主委,梅品清、劉貞藩為副主委。大會選舉了出席民盟廣西區第四次代表大會的代表12人;討論通過了《關於民盟柳州市第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民盟柳州市第五次盟員大會給中共柳州市委的致敬信》。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六次代表大會  1980年5月14日至16日,在市政府招待所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47人。大會討論通過了梅品清作的《民盟柳州市第五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總結了建國以來特別是「文革」以來柳州市盟務工作情況、成績和經驗教訓,提出了把民盟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為「四化」建設服務上來的中心任務。大會選舉葉生發為主委,梅品清、劉貞藩、雷淑蘭(女)為副主委。1983年,葉生發調任民盟廣西區委會專職副主委。

民盟柳州市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合影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七次代表大會  1984年8月17日至19日,在柳州地區招待所召開。當時有盟員263人,出席會議的代表90人。大會討論通過了劉貞藩作的《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開創我市民盟工作新局面而努力》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梅品清為主委,劉貞藩、雷淑蘭(女)、闞維端、姚家騏為副主委;覃普昌為顧問。大會提出今後的任務是:繼續貫徹黨的統戰方針,發揮民盟的政黨作用;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積極參加「兩個文明」建設。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八次代表大會  1987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市政府招待所召開。當時有盟員376人,出席會議的代表97人。大會學習了中共十三大精神,討論通過了梅品清作的《努力開拓盟務工作的新局面,為貫徹黨的十三大基本路線而奮鬥》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梅品清為主委,闞維端、姚家騏為副主委;雷淑蘭(女)、劉貞藩、李家輝、廖世忠為顧問。會議作出如下決議:1、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三大精神,推動盟務工作的開展;2、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3、加強民盟的自身建設;4、貫徹「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努力開展「三胞」聯誼工作;5、繼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九次代表大會  1991年12月17日至19日,在市政協禮堂召開。當時有盟員498人,出席會議的代表153人。大會學習了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討論通過了姚家騏作的《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為我市兩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姚家騏為主委,張可達、蒙智扉、丘元欣為副主委;任命周梅初為秘書長;葉生發、梅品清為名譽主委,闞維端為顧問。大會通過了《關於民盟柳州市第八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給梅品清、闞維端等老同志的致敬信》。大會提出今後的任務是:加強思想建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加強組織建設,發揮民盟組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積極作用;調動廣大盟員的積極性,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做好「三胞」聯誼工作,促進「一國兩制」的早日實現。1993年7月,民盟柳州市第九屆五次常委會議決定由蒙智扉擔任常務副主委。

民盟柳州市第九次代表大會合影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  1998年5月17日,在市政協禮堂召開,當時有盟員578人,出席會議的代表73人,實際到會64人。大會討論通過了蒙智扉作的《高舉旗幟,繼往開來,團結鼓勁,迎接新的世紀》的工作報告和《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決議》、《給葉生發、梅品清等老同志的致敬信》。大會選舉梁樑為主委,蔡少平(女)、黃毅華為副主委。大會提出,要以政治交接為主線,認真組織盟員學習鄧小平理論,努力做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思想,指導民盟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搞好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建設、機關建設和基層建設,把「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精神貫徹於各項工作之中,使自身建設的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發揮整體功能和群體作用;貫徹民主集中制,健全參政黨機制,強化參政黨功能,增強參政黨活力,努力把柳州民盟建設成為政治素質高、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參政黨地方組織。

民盟柳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合影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2000年1月6日至7日,在市政協禮堂召開,當時有盟員580人,出席會議的代表85人。大會討論通過了梁樑作的《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再創盟務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和《民盟柳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決議》。大會選舉梁樑為主委,蔡少平(女)、黃毅華為副主委;任命劉頻為秘書長。大會提出,要切實加強民盟的自身建設,發揚民盟的光榮傳統,進一步搞好政治交接,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增強民盟員的政黨意識,發揮民盟的特點和優勢,積極參政議政,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貢獻。2003年12月,民盟柳州市十一屆五次會議增補劉頻為副主委。

民盟柳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現場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2005年1月31日至2月1日,在柳州賓館召開,當時有盟員525人,出席會議的代表81人。大會討論通過了梁樑作的《搞好政治交接,提高參政能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工作報告和《民盟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決議》,大會選舉梁樑為主委,蔡少平(女)、黃毅華、劉頻為副主委;任命劉頻為秘書長(兼)。大會提出,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參政能力建設,進一步搞好政治交接,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貫徹實施「人才興盟」戰略,提高盟員隊伍綜合素質,圍繞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再造一個工業柳州」、在全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抓住發展這個主題,立盟為公,參政為民,主動服務於大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為進一步開創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民盟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現場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2011年3月17日,在柳州賓館召開,當時有盟員536人,出席會議的代表82人。大會討論通過了梁樑作的《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為促進科學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的工作報告和《民盟柳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決議》、《給蔡少平、黃毅華等光榮離任的委員的致敬信》。大會選舉梁樑為主委,羅革生、韋仲烈、黎渝林(女)為副主委;任命崔春為秘書長。大會提出,全市各級民盟組織和廣大盟員要進一步提高加強參政能力建設的緊迫感,不斷提高參政能力和水平,搞好政治交接,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貫徹實施「人才強盟」戰略,促進盟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要堅持把促進科學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動柳州邁出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新步伐貢獻力量。

民盟柳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合影

中國民主同盟柳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  2015年12月17日,在柳州賓館召開,當時有盟員566人,出席會議的代表70人。大會聽取並審議梁樑作題為《開拓進取 奮發有為 為推動多黨合作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羅革生為主委,韋仲烈、黎渝林(女)、莫玉和(女)、吳浩為副主委;任命孔漢生為秘書長。吳煒、劉慕仁分別代表中共柳州市委、民盟廣西區委向大會致賀詞。他們對民盟柳州市委在柳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的顯著成績表示肯定,希望廣大盟員在「十三五」時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昂揚的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上不斷前進,為確保實現柳州打造西江經濟帶龍頭城市和在廣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而努力。2017年1月莫玉和因工作需要辭去民盟柳州市委副主委職務。

相關焦點

  • 中國民主同盟簡介是什麼?
    1941年10月10日,在香港的民盟機關報《光明報》發表《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宣言》和《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對時局主張綱領》(簡稱「十大綱領」)。1942年,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遂成為集合「三黨三派」的政治黨派。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張是「貫徹抗日主張」,「實踐民主精神」,「加強國內團結」等,並積極組織成員參加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憲政運動。
  • 中國民主同盟婁底市委會成立20周年大會和文藝匯演在群星劇場舉行
    2020年12月5日,中國民主同盟婁底市委員會成立20周年大會和文藝匯演在婁底群星劇場舉行。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楊維剛講話邵瑛代表民盟婁底市委會作工作報告(全文另發)。報告指出,在民盟湖南省委和中共婁底市委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2000年5月,婁底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民盟婁底市第一屆委員會,標誌著婁底市第一個民主黨派市級組織誕生。
  • 民盟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閉幕
    7月2日上午,中國民主同盟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後在太原勝利閉幕。中共山西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海剛,民盟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張峰,中共山西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王曉霞,省委統戰部黨派處處長郭衛東蒞臨會議並指導工作。劉本旺專職副主委主持會議。
  • 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與時俱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60年回眸與展望
    原標題: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與時俱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60年回眸與展望    彈指一揮間,已經走過60年。    一個甲子的跋涉,對於一個人而言,已從壯年進入衰老;對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來說,還處於蓬勃的成長期,生機與活力正在源源不斷釋放。
  • 愛在同心戰「疫」時 四川民盟盟員踴躍捐款捐物獻愛心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中國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員會發動、號召、動員部署全省各級盟組織和廣大盟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全力協助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盟員企業家們紛紛行動起來,發揚大愛精神,積極捐款捐物獻愛心。
  • 民盟江西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
    他充分肯定民盟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以來取得的成績,盤點了五年來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特別指出,江西民盟廣大盟員的為國情懷、為民智慧和自律形象,令人嘆服和感佩。姚增科強調,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需要全省人民同心同德、拼搏奮鬥,包括民盟在內的全省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凝心聚力、獻計獻策。
  • 我市盟員周建安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新科中超冠軍隊長是民盟盟員!足球領域黨派成員盤點來了
    11月16日,「中國民主同盟他說:「從一個專業足球運動員到普通的助理教練,再到成長為中國國家隊主教練,我深知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和擔當。我希望能在民革組織的平臺上,為中國足球事業健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成立——《共產黨宣言》
    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和第二次代表大會 1847年6月初,正義者同盟在倫敦舉行了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進行了同盟改組工作,並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議,把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恩格斯代表巴黎各支部參加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親密戰友之一威廉·沃爾弗(1809—1864年)代表布魯塞爾支部來參加代表大會。馬克思沒有能夠親自參加這次代表大會。
  • 1989——1998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編者按: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編輯特別摘編部分1949——201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素材主要來源於全國政協官網,並有傾向性突顯全國政協對外交往、聯絡等外事活動內容。除全體會議外,全國政協的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常規會議和活動並未全部摘錄。謹供參閱,更詳細資料可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下載議庫查看。
  • 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汪洋代表中共中央致賀詞
    12月16日,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會見全體與會代表,並代表中共中央致賀詞。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2月16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會見全體與會代表,並代表中共中央致賀詞。
  • 毛澤東與民盟先輩周世釗的詩詞唱和
    周世釗是湖南省寧鄉市東湖塘鎮朝陽村人,1913年春,在他16歲那年,與毛澤東一起,先考入湖南第四師範學習,後又隨湖南第四師範學校併入湖南第一師範就讀,就此他們開始了漫長的63年相交歷程。1918年秋,周世釗從湖南第一師範畢業,結束了五年半的修學儲能的學生時代,這年他21歲,開始了從事一生的教育事業。周世釗與毛澤東同窗五載,情誼甚篤。
  • 新浦老街|鹽河區同和街是我市最早試點居委會,誕生於1952年
    同年6月改鎮設區,取消鎮公所。1951年新海連市政府將原新華、新龍、民主三個區合併,重新劃分為兩個區,以南極路為界,取龍尾河、鹽河之名,東面為龍尾區、西面是鹽河區,鹽河區政府設在新浦民主路周巷5號。鹽河區這片區域與民國東海縣三民鎮範圍相當,民國時「實行保甲制,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三民鎮共有9保、86甲。」
  • 紅色印記③丨1954年,他代表15軍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崔建功,河北省魏縣人,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抗美援朝期間,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45師師長,擔負了上甘嶺防禦作戰任務。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15軍代表崔建功、趙毛臣出席了會議,崔建功被選入大會主席團。這份全國人大代表證也反映了組織對崔建功赫赫戰功的充分認可。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這件文物:這是崔建功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證書。證書整體封面為暗紅色,上方中央印有金色國徽圖案。
  • 回眸消失的教會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遭致命打擊
    他們即將奔赴的大學大多經歷了世紀滄桑,而提到中國大學的源頭不能不提曾經的教會大學。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這十幾所教會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中舉足輕重的力量,培養的人才令中國現代大學望其項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國院校大調整中,教會學校都集體消失了。
  • 中國福馬黨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中國福馬黨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2020-09-27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9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黨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中國福馬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群主持大會並講話。
  • 這位中國唯一一位連任13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見證了什麼|禮讚70年
    為了讓全村人吃飽肚子,1951年,村裡幾個互助組聯合成立了合作社,申紀蘭當了副社長。1952年,她當選全國勞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婦女代表有147人,申紀蘭是其中一員。1954年9月15日下午三時許,毛澤東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這次會議所制定的憲法將大大地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