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女兒時不時的啃手指甲,尤其是在緊張的時候。有一次家裡來了陌生的人,孩子緊張地躲到大人後面,啃著指甲,偷偷的看著客人在說什麼。三歲以前的小寶寶會吮吸指頭,是為了滿足口腔欲。
小寶寶咬手啊或者啃東西司空見慣,可是有時候我們也不難發現成人也有這種習慣。經常聽人說啃指甲是缺鋅了,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啃指甲主要出現在哪些人身上呢?對心理有沒有影響呢?
01
啃指甲主要存在於學齡前兒童身上
寶寶在0-3歲會存在吮吸指頭,尤其是大拇指。在公共場合經常看見小寶寶坐到小推車裡面,可愛的不行。像個萌萌的小天使,啃著大拇指,流著哈喇子。
有時候衝人微笑,更是可愛至極。還有就是上了幼兒園之後,小朋友也會啃指甲,這個時候,家長都會比較關注孩子。想著寶寶會不會是缺乏鋅了啊,或者是缺乏微量元素了。大部分小朋友到了上小學,這個啃指甲現象會慢慢自然消失。
因為學齡前的寶寶們,剛入園的寶寶們,對幼兒園一切都是陌生的,心理上會有很多不適應。從一對一的照顧變成群體照顧。關注度達不到,寶寶又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產生啃指甲的習慣。
等到熟悉了環境,寶寶焦慮的情緒和不安的心情慢慢調整過來,注意力從而轉變了,寶寶的也適應了習慣,而且心理安全感和關注度也沒有要求那麼高了,啃指甲現象慢慢也消失了。
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有的成人也會存在啃指甲現象,但是確是極少數的,而且如果不是心理問題,就是個人習慣了。
02
啃指甲會形成不良好的習慣
很多人成年了之後,啃指甲依然改不掉。就像習慣看手機從兜裡面掏出來手機,就想看。實際上這就需要尋找新的替代品,一些女士會把指甲上塗上指甲油,如果自己仍然啃了,口味不好。我有個同事,喜歡啃指甲,她為了改掉這個壞習慣,就經常做指甲。
從而慢慢改掉了啃指甲毛病。啃指甲從衛生角度,確實細菌比較多。而且從心理上來說,是一種焦慮表現。就像吸菸的戒菸一樣,為什麼吸菸,煩躁、焦慮。
而且越煩,越吸多。等到了想戒菸的時候,必須找替代品。吃東西,如果不吃,肯定戒不掉。戒菸的朋友都會去吃瓜子,吃零食。因為已經習慣了,只要思考了,摸兜就想抽菸。必須有個事情幹,才能戒掉煙。
03
啃指甲是對自己心理的安撫
很多啃指甲人,會發現,啃指甲的習慣太可怕了。手指甲啃得都沒有了,像個沒有長毛的肉球球。
新的指甲未長出來,又成禿的了。而且對指甲不好的同時,最重要的吃進去過去細菌,容易生病。啃指甲的同時,實際上是對心理的安撫。小孩子啃指甲,不能用打罵、責罰來懲罰。
實際上,很多成年人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比如說看手機、看一本書,都會出現咬指甲的現象啊。
如果不是很嚴重的,不要刻意提醒,如果刻意提醒,反而會讓啃指甲的人經常性地去做。啃指甲就是安撫自己焦慮的內心,所以,如果不是習慣性的,一定不要刻意地提醒。
04
啃指甲的危害
啃指甲除了會帶來細菌的同時,還有哪些方面呢?
經常啃指甲習慣不太好,會給自己的形象打折。經常性啃指甲,會對自己的牙、口腔造成損傷。經常啃指甲會使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小孩子,你講一件事時候,他啃指甲,你問他,他絲毫不知道你講的什麼。4、 容易傷害手指頭的皮膚,經常性的啃,皮膚會受傷害。
05
啃指甲的原因
啃指甲是缺乏營養物質了,該補鈣鐵鋅了嗎?很多人這樣認為,會多補充營養物質。孩子心理過度緊張、焦慮。作為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及時引導孩子。同時讓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去責備孩子,學會做孩子的引路人。做情緒的主人,做個能掌控自己情緒的人。在小寶寶的時候,喜歡用手去嘗試,所以,小孩子也會啃手指甲,但是只要沒有形成習慣,作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所以,啃指甲不一定是因為缺乏鋅了,原因有多種多樣,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多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孩子的成長避免不了要父母教導和關注,作為父母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不要等到孩子養成習慣了,再去想盡辦法解決,就比較困難了。也會帶給父母和孩子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愛孩子,就要多去用心關注孩子。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才會更加健康,而且孩子成長才會更加快!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