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從剛出生時的母乳餵養,無數個夜晚餵夜奶,徹夜難眠,為了照顧孩子,辭掉了工作,成為了全職媽媽,這一系列的付出,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但是在成長中,總是會隨著年齡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孩子會出現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例如,啃指甲。啃指甲是很多孩子的常見行為,通常會把指甲咬的凹凸不平,還出現很多倒刺,手上指甲上經常都是血淋淋的,看著不好看,也容易意外碰到受到更深的創傷。
父母都想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但是無奈不管怎麼說,孩子依然我行我素,該啃還是啃。
01為了改掉她的壞毛病,軟硬都用了,還是治不了她!
貝貝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名叫妞妞,今年五歲半了,女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大班,對於幼兒園的環境也比較適應了,貝貝也非常放心。但最近,貝貝頻繁接到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在電話裡,老師非常無奈,只是一個勁兒地給貝貝說「在家多教育教育妞妞,啃指甲不好,我在學校怎麼說都沒用!」
貝貝很疑惑,在她的印象中,在家裡妞妞沒有這個習慣啊,啃指甲?妞妞怎麼會啃指甲呢?貝貝懷疑老師是不是記錯了,可老師一口咬定,愛啃指甲的就是妞妞。
接下來的幾天,貝貝認真觀察了妞妞在家時的表現,並沒有像老師說的那麼喜歡啃指甲,但在給妞妞剪指甲的時候發現,妞妞的指甲確實參差不齊的,指甲旁邊有很多倒刺,還有血瘀。
貝貝試探性地問妞妞:「閨女,你是不是背著媽媽偷偷啃指甲?這手指頭是怎麼回事,你能告訴媽媽嗎?」可妞妞只是搖搖頭,什麼也不說。過了幾天,貝貝在吃飯的時候,發現妞妞指甲被啃得更禿了,頓時怒火上來,對著妞妞吼:「我給你說話你是不是就沒聽見?你總啃指甲幹什麼,是不是非要我打你才行!」
貝貝覺得光憑自己的力量是沒用的,第二天,她來到幼兒園找到老師,調出了教室的監控,發現妞妞總是在上課的時候啃個不停,一下課就沒事了。貝貝認為,妞妞愛啃指甲的,是和上課有關,也許是因為上課的氛圍太緊張,妞妞才會不自覺地啃指甲。
02孩子為什麼喜歡啃指甲?是缺乏微量元素嗎?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喜歡啃指甲,就是缺乏微量元素的表現,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咬指甲症是非常常見的,一般多發於3-6歲年齡段,大部分孩子的這一習慣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但有部分孩子會將這個習慣保持到成年。
根據法國的一項研究證明:通常情況下,在考慮有關工作的事情時,有26%的人會習慣性咬指甲,而還有部分人,會在做選擇時咬指甲。
而兒童也是如此,當他們面臨壓力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啃指甲,妞妞總是在上課的時候啃指甲,大多也是因為課堂知識比較難,或者是壓力太大。
03孩子喜歡啃指甲,還有3點原因不可忽視
1、心理緊張而產生的習慣性動作
孩子在生活中和學習中產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會讓他們不自覺地感到緊張,而遇到這種情況時,啃指甲就是一種表現緊張的行為,老師過於嚴厲、家長不疼愛、學習壓力大,孩子都會出現這種行為。
2、孩子太過於無聊
當在特定的環境中,孩子對於身邊的事物感到無聊,就會想找些事情做,啃指甲也很可能成為他們的目標。
3、模仿力強,喜歡學習身邊夥伴的行為
孩子的自控力是很差的,對於身邊人或者物帶來的誘惑,是很難抵抗的,別的夥伴的動作,也會不自覺去模仿,而長期以往,這種好奇的模仿就變成了習慣,不自覺地就會去啃指甲。
04啃指甲可能不是缺乏微量元素,家長可從這3點著手
所以說,孩子喜歡啃指甲,也許並不是體內缺乏微量元素,而是因為種種環境的影響和心理原因導致的,家長不要過度責怪孩子,用粗暴的方式去教育,而是應該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逐漸改掉這一習慣。
1、讓孩子遠離愛啃指甲的人群,避免相互模仿
孩子會主動去模仿別的小夥伴,那麼就應該在孩子去模仿之前,把這個源頭堵住,也就是說,避免孩子與愛啃指甲的夥伴接觸,當他看不到,也就沒有了模仿的例子,啃指甲的頻率也會降低。
2、觀察孩子啃指甲的原因,適當轉移注意力
貝貝就是通過看監控得知妞妞愛啃指甲的原因,與上課有關,因此這種方式是可行的。如果你的孩子也有啃指甲的習慣,就先請找出孩子啃指甲的原因,再逐步去分析,對症下藥。
千萬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去恐嚇孩子,這樣反而會加深孩子的印象,腦海裡都是啃指甲的畫面,從而會增加孩子啃指甲的頻率。家長應該嘗試著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多參加戶外活動,培養新的興趣愛好。
3、在指甲上「下功夫」,讓孩子無處可啃
如果言語上的勸說不能對孩子起到作用,那麼就要考慮從「根本」下手,也就是在指甲上下功夫,比如在指甲上塗「苦甲水」,當孩子忍不住啃指甲的時候,會嘗到苦澀的味道,自然就放棄啃指甲了。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動作,都是與他的心理活動有很大關係的,只要父母多多留意,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就能及時發現,及時引導,幫助孩子改掉一切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