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裁員、不降薪」——企業向全體員工鄭重承諾

2020-12-23 北京大興官方發布

「疫情期間不做人員裁減,不對員工降低薪資……」這是位於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的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致全體員工承諾書中的內容。「不減薪、不裁員」這鄭重的承諾,讓員工心裡暖意融融。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公司能給我們這樣的承諾,我和家人都覺得在這裡工作特別有底氣,沒有了後顧之憂,家人更放心也更支持我的工作了。」公司員工對記者說。受到疫情衝擊,很多企業面臨復工困難、成本上升等困局,有些不得不宣布降薪、裁員。而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疫情無情人有情——致全體員工的承諾書」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企業作出承諾,與員工是一個榮辱與共、休戚相關,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拼死相救的團隊,只要我們砥礪前行,共同抗疫、共渡難關,就能夠迎來光明的明天。」公司董事長說道。

「公司將組織研發部門快速研發新冠肺炎試劑……科研創新工作不停頓。」記者在承諾書中看到。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生物醫藥企業,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還做到了企業的責任和擔當。該公司迅速反應,相關部門春節停休。公司的「實驗室」於1月15日啟動研發,20日完成核酸試劑研發;21日開始基因重組蛋白表達,22日啟動免疫試劑研發,30日免疫快速試劑和酶免試劑都先後研發成功……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包括免疫和核酸方法學在內的13項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檢測試劑盒研究開發和臨床驗證。

在這期間,公司的黨員們勇於擔當,響應公司號召,帶頭加班加點,第一時間復工,爭分奪秒研發和生產,全力確保物資供應,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力量。

「受到疫情影響,企業確實遇到不少困難,但也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公司董事長介紹道,大興區及時出臺幫扶政策,讓企業有底氣承擔起社會責任,以回饋政府對企業的信任。公司被大興區政府列入防疫重點企業,我們相信,在政府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社會投資者的理解下,公司有充分的能力應對這次疫情。(記者 龔興)

相關焦點

  • 不裁員不降薪,金鑫集團董事長年永安的內部講話流出
    *圖片來自微博* 戰「疫」之關鍵階段,金鑫集團董事長年永安先生向全體員工發來一段視頻講話 定心丸來了! 金鑫集團、鑫融基董事長年永安先生 深夜,這段董事長致全體員工的講話和鄭重的承諾:「不裁員!不降薪!確保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害!
  • 智慧企業顯威力,天九武漢公司在線開工 集團承諾不裁員不減薪
    蘋果公司原全球副總裁、現任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執行董事、全球CEO戈峻在會上宣布了企業抗災自救十項決定,並宣布自2月4日起,天九共享正式實施全員永久性候鳥工作制。公司承諾在疫情期間不裁員、不減薪。此舉對於面臨復工壓力的中國企業而言可謂難能可貴,更讓全社會在疫情籠罩的陰霾下,於這個特別的農曆立春日,真正感受到一抹溫暖人心的春色。
  • 我們整理了一份疫情以來的裁員降薪的企業名單
    尚德機構全體員工公積金繳存比例從之前的12%下調到5%,新潮傳媒復工首日裁員500人,OYO酒店中國區裁員80%,華夏幸福裁員千人以上,水滴高管自願降薪20%,上汽分三個檔位降薪,攜程高管自願降薪,員工輪崗輪休……據盒飯財經不完全統計,至少數十家知名企業開啟了降薪裁員的大潮,降本增效,準備迎接後疫情時期的挑戰。
  • 疫情影響企業該不該裁員?新勞動法規定:辭退員工這樣補償!
    摘要:新冠病毒來了,企業要活下去,該不該裁員,這兩天網上討論得非常激烈,那麼關於受疫情影響的經濟裁員,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我們來看這些問題。2月8日KTV「K歌之王」北京旗艦店總經理髮內部信稱,疫情影響下持續閉店的狀態讓公司現有的財務承受巨大壓力,經公司管理層研究後決定,將於2020年2月9日與全體員工200多人解除勞動合同,30%員工不同意則破產清算。2020年2月10日,新潮傳媒迎來開工。
  • 和英集團董事長詹承坤:不裁員、不降薪,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不裁員、不降薪,這是我們對員工的承諾,也是和英一直以來的理念。」——和英集團董事長許多企業正在考慮如何挺過裁員危機時,和英集團董事長詹承坤卻堅定地表示不但不會裁員,反而繼續把人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吸引更多高端優秀人才。和英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阿米巴培訓諮詢機構,疫情發生後,和英也經歷了疫情對業務產生衝擊的階段。
  • 阿森納球員不滿,降薪時得到俱樂部承諾不會裁員
    北京時間8月6日,據記者David Ornstein報導,阿森納球員對於球隊裁員十分不滿,他們在答應降薪時曾得到球隊保證不會裁員。阿森納球員們在今年4月時接受了12.5%的降薪,他們當時得到了球隊的承諾,不會有人失去工作。
  • 星光彩科技-面對時艱,以人為本,不做裁員與降薪行為!
    受疫情影響,LED行業各企業業績下滑,不少企業降薪、裁員度過難關 !在大環境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整個LED行業各企業受到疫情的衝擊,降薪、裁員是度過難關的方式之一。LED行業步履艱難,比如項目進程延遲的影響。
  • 靠降薪熬死競爭對手,末位淘汰「划水」員工丨疫期企業降薪圖鑑
    從降薪具體策略上看,有的企業是全體員工績效「一刀切」,也有的視情況給出了相對彈性的薪酬選擇。 不同的動機和策略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降薪結果:有的企業快速穩定了軍心自上而下擰成一股繩,也有的企業措施不當導致人員大量流失。而結果的背後折射的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天晴時修屋頂」便顯得格外重要。
  • 公司效益不好,老闆讓全體員工降薪一半,員工:乾脆不要工資算了
    另一種就是降薪,這種大多數人肯定都是不樂意的,甚至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辭職,畢竟公司的運營效益和員工沒有關係。一位男子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說由於老闆的經營上的決策性的錯誤,導致公司效益不好,公司到了難以發出工資的地步。所以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公司高層想通過降薪來緩解公司的經濟壓力,然後就能夠保證公司的基本運行。
  • 天九武漢公司在線開工 集團承諾不裁員不減薪 - 金融界
    身處疫區中心的天九共享武漢子公司全體37位員工,在各自家裡與集團全員一起參會,開啟了天九共享疫情期間的智慧企業線上工作新模式。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執行董事、全球CEO戈峻在會上宣布了集團抗災自救十項決定,並宣布自2月4日起,天九共享正式實施全員永久性候鳥工作制。公司承諾在疫情期間不裁員、不減薪。
  • 比特大陸春節前第二次裁員:員工稱離職條款不平等 不離職就被降薪
    三言財經 1月17日消息,今日,在騰訊新聞有認證的比特大陸AI晶片研發員工爆料稱,比特大陸要進行裁員,這是春節前比特大陸第二次爆出大規模裁員。該名員工表示,比特大陸給被裁員工補償太少,從2020.1.6號起兩個工作日內籤協商離職協議,可以拿到N+1的現金賠償加上2019年初分配的期權,如果兩個工作日後仍然不籤,就只能拿到N。(N對應的錢不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三倍,1按最後一個月的工資算。)
  • 在蘇外企高管長良直:不降薪、不裁員!和中國員工共克時艱
    在蘇外企高管長良直:不降薪、不裁員!我們蘇州工廠有2000名員工,這2萬隻口罩也就只能用10天時間。」長良直除了自己從日本帶回口罩外,還不停地調劑口罩寄回中國。「當時,中國國內防疫物資緊缺,我們堅持做到不佔用中國國內防疫資源,委託我們在波蘭、比利時、墨西哥等地的分公司幫忙收集口罩等防疫物資。」「不降薪、不裁員,大家共克時艱、渡過難關。」
  • 知名企業降薪大盤點!
    隨著疫情進入深水區,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日益嚴重,餐飲酒店旅遊等服務業最先倒下,隨即航空等交通運輸等企業逐漸停擺,製造業體系受到巨大衝擊。 據界面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0日,全球已至少有200多家知名公司進行了近300次裁員。 減員之後,降薪潮來了。
  • 這家上市公司突然要全員降薪?員工都炸開鍋了!
    此時,就有網友爆料稱:3月3日下午,房天下的董事長莫天全向全體員工發出了一封內部郵件,宣布降薪。 郵件內容表示,自3月開始,總部和地方主要管理人員(EXE及以上)工資減少1/3、取消職務津貼、取消車貼;總部和地方全體員工,工資減少1/4。何時恢復原有薪資,視各公司業務情況而定。
  • 疫情期間企業降薪合法嗎?人民網批惡意跟風降薪:損害勞動者利益
    最近一段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不少企業選擇裁員降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0日,全球已至少有200多家知名公司進行了近300次裁員,不少知名企業宣布降薪、凍薪,就連歐洲各大足球俱樂部、一向不差錢的美國名校也紛紛推出降薪計劃。
  • 公司效益不好,老闆要求全體員工降薪一半,員工:乾脆別要工資了
    職場上升職加薪對於很多人來說好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會面臨經營不善,在破產倒閉的邊緣徘徊,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為了減少運營成本,一些老闆會進行減薪或者是裁員的操作,前段時間一位網友就在網絡上吐槽起了自己的公司。
  • 裁員、降薪下何去何從
    2月10日,復工第一天,新潮傳媒傳出裁員及調薪消息,一時譁然。員工需工作維持生計,企業亦需自救,新潮傳媒可謂是「打響」第一槍。  疫情之下假期延長,有位網友戲謔道,「趕快復工吧,再不復工老闆該發現沒有我們企業也能正常運轉了」。凡是風吹草動,皆足以牽動人心。
  • 天九集團推出永久性候鳥工作制並承諾不裁員不減薪
    天九共享集團全球40個城市6000名員工日前齊聚「天九智慧企業」在線系統,舉行了企業在線開工儀式。天九共享武漢子公司全體37位員工,在各自家裡與集團全員一起參會,開啟疫情期間智慧企業線上工作新模式。
  • 樓市寒潮下房企眾生相:降薪裁員縮減投資戰線 學製造業「降本增效...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原本已經受到限價等政策影響促使利潤率走低的房地產行業,不得不縮減投資戰線,裁撤冗餘人員,向製造業學習「降本增效」,以「變」求生。弱現金流重壓下要「活下去」與以往的任何一場寒冬不同,這一次的「不確定性」充斥著整個房地產市場。
  • 疫情之下被降薪、被裁員?別慌,國家出手穩就業、穩工資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受到疫情的影響,一些企業無法正常營業,現金流驟減,甚至歸零,但是各種費用支出依然龐大,無奈選擇裁員、停工、調崗、降薪等各種自救措施。「昨天還說要降薪,今天就接到人事通知,我被優化了。」在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劉醒(化名)告訴記者:「之前公司發通知說,受到疫情影響,需要全員降薪,領導降薪50%,普通員工降薪30%。當時我還自我安慰,降薪總比不發工資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