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張彪 記者 朱鯨潤)「6月11日上午,我們拜訪了高新區招商部門,正在一起商討如何儘快讓第二工廠復工復產亟需的20多位日籍技術人員早日返蘇,從而推動項目早日投產達效。」近日,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長良直,一直忙碌於NGK環保陶瓷第二工廠全面開工投產的事宜。
△長良直(右) 蘇州高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位於蘇州高新區的NGK(蘇州)環保陶瓷有限公司,由日本礙子株式會社投資,於2001年底落戶楓橋街道,主要生產汽車尾氣淨化用蜂窩陶瓷,其生產的汽車尾氣陶瓷淨化裝置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超過50%,去年企業實現銷售額24億元,稅收1.3億元。來自日本的長良直長期生活工作在蘇州,是這家公司的領頭人。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NGK環保陶瓷正常的生產運營節奏。「我們第二工廠車間設備都已安裝完畢,亟需調試。但由於疫情影響,原計劃5月中旬舉行的第二工廠開業典禮也被迫延期。目前,第二工廠正處於試運營階段,產能僅達總產能的四分之一。」長良直介紹,目前,蘇州高新區管委會招商部門已與省、市商務系統及外辦積極進行溝通,幫忙協調入境。
今年春節回日本期間,長良直也是時刻關注著蘇州疫情,通過微信與蘇州工廠保持聯繫,及時安排工作。「長良總是2月4日回日本總公司開年度預算大會,在這期間,長良總白天在總公司忙於開會,他就利用早晚休息時間和我們微信聯繫,就蘇州工廠在正式復工復產前的疫情防範措施、應急預案等進行商討和工作安排。」長良直的同事告訴記者,長良直還從細微處考慮,對在蘇州與他對接的同事給予加班費。
2月10日,NGK環保陶瓷響應蘇州高新區管委會號召,有序復工復產,及時保障產品的生產和供應。2月9日,長良直也在第一時間從日本返回蘇州,趕在2月10日蘇州工廠復工前回來,為復工復產做好準備。
令人感動的是,長良直從日本回來,一個人拖著4個大行李箱,然而,行李箱裡沒有一件行李,全部都是他從日本總公司裡帶回來的2萬隻口罩。「當時,日本總公司也就只有3萬隻口罩的庫存,除了留下1萬隻口罩應急外,其餘的都被我帶回蘇州來了。我們蘇州工廠有2000名員工,這2萬隻口罩也就只能用10天時間。」長良直除了自己從日本帶回口罩外,還不停地調劑口罩寄回中國。「當時,中國國內防疫物資緊缺,我們堅持做到不佔用中國國內防疫資源,委託我們在波蘭、比利時、墨西哥等地的分公司幫忙收集口罩等防疫物資。」
「不降薪、不裁員,大家共克時艱、渡過難關。」這是長良直和NGK環保陶瓷一直堅守的,也是一個深耕蘇州高新區的老牌日資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疫情期間,NGK環保陶瓷響應政府號召,對於無法來蘇上班的員工給予正常工資,此外,對於上班的員工則是給予1.5倍工資。面對這樣一筆額外的大額開支,長良直默默堅守著,選擇自己去說服日本總公司給予理解並同意。「當時,我們一心想著維護勞資關係和諧、穩定,以便儘量早日復工、恢復產量。」長良直說。
「疫情給企業帶來壓力的同時,讓我們感動的是當地政府的服務與關心。」長良直表示,春節期間,高新區成立了企業服務專班,實地對企業防疫防控進行指導、核查,幫助企業壓實疫情防控工作,使得NGK能夠繼續順利生產。
「在疫情期間,蘇州高新區還通過社保減免、穩崗返還補貼等舉措,拿出『真金白銀』和百分百的真心服務,助力企業有序復工,減輕企業用工成本,全力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讓長良直感嘆的不僅僅是這些,「在日本疫情嚴峻的時候,從蘇州市到蘇州高新區再到楓橋街道都相繼寄出口罩到日本總公司,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中日之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深厚情誼。」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