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手機圈各大品牌紛紛馳援武漢的消息相繼被曝出,而這時華為作為國產手機第一自研品牌卻顯得格外沉默,沒有在第一時間放出支援武漢的消息。於是,一眾吃瓜網友便以他們一貫「不發聲就是不作為」的邏輯指責華為。那麼華為就真的什麼都沒做嗎?別著急,我們先來梳理一下華為面對困境與災難時的「歷史態度」。
2002年北極絕境
華為為了改變極地科考隊一直以來通訊交流與傳輸信息困難的情況,修建了北極圈內人類歷史上第一個GSM網絡;
2004年西藏墨脫
當時墨脫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電話接入的縣城,華為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便組織了專項工作組,在高原險途上身負設備、步行百裡,最後終於用過硬的通訊技術將墨脫帶上了信息社會的「末班車」;
2007年珠峰涉險
2007年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完成訓練,即將啟程。華為為了保證登山隊安全,率先派工作人員登到珠峰海拔6500米處建立基站,實現了珠峰登頂之路的信號全覆蓋;
2008年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發生後,華為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展開通信搶救工作。而華為官方對此卻非常低調,從未對外宣揚。與此同時,華為公司也與員工共同籌集了兩千多萬善款,援助汶川;
2011年日本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震級9級的強烈地震,基礎設施嚴重損毀,通訊告急。而華為在日本的工作人員卻依然堅守在第一線,開展通訊搶救。多年以後,當時的日本市民致信華為:「當危險還沒有徹底消除,其他通訊公司都在忙著撤退與逃亡時,只有華為還依然堅持進入災區。今天,我為華為在國際上受到的不公正限制待遇而感到深深的羞愧」;
2013年雅安地震
華為在得知雅安地震的消息後,僅僅2分鐘內就啟動了緊急預案,地震發生20分鐘後華為工作人員就趕到現場,2小時內就使原本陷入癱瘓的通訊系統接通率恢復到了90%以上;
2014年伊波拉疫情
2014年伊波拉病毒爆發後,華為員工在重度感染區獅子山依然本著「對客戶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堅守一線。
面對困境與困難,華為的基因裡只有衝鋒號,沒有撤退令。試問這樣的華為,面對如今武漢又怎會袖手旁觀呢?事實上就在各路吃瓜網友們指責華為冷漠之時,華為各路人馬早就已經趕赴武漢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並組建了特別情況組,為武漢市民的通訊與醫療人員的信息傳輸保駕護航。此外華為還在第一時間捐出了3000萬元,支援武漢。
誰說捐助就一定要「大嗓門」?華為不宣揚,不代表不作為。希望大家不要在不了解真實情況時,就對華為妄下定論。特殊時期,我們該當共克時艱,所謂「奇蹟」不過是「團結」的另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