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4日,在美國選舉人團的投票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以306張選舉人票遠超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232張選舉人票,將正式成為美國下一屆新總統。然而,就在拜登勝選的第4天,敗選的川普政府又按捺不住對中國出手了。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以所謂的「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為由,將77個實體列入所謂的 「實體清單」,其中大多數為中國船舶製造企業、高校以及個人等。
公告聲稱,這些行動包括在中國境內「侵犯人權」;支持南海島礁「軍事化」以及「在南海非法的海洋權益主張」;購買原產於美國的產品以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項目,以及參與竊取美國貿易機密。而在最後一項的制裁對象中,既有實體,也包括個人。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稱,美國將在18日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如果你說的消息屬實,這將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例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要知道,當下距離川普政府任期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為了給拜登未來的執政之路「挖坑」,川普政府在近段時間對中國的打壓變本加厲,這令本就緊張的中美關係愈發嚴峻。對此,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8日在北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凌厲發聲。
王毅表示,2020年可能是國際秩序和國際關係受到損害最大的一年。強權主義衝擊國際穩定,保護主義衝擊國際貿易,單邊主義衝擊國際合作,「麥卡錫主義」衝擊國際正常交往。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中美兩國應該做的是,樹立對彼此正確認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傾聽國際社會呼聲,承擔起大國應盡的責任,同時同其他國家一道,共克時艱、共迎挑戰、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