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我們是長徵系列火箭新一代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是繼長徵五號、長徵五號B、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首飛成功之後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的一名「新成員」。上述火箭抓總研製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說, 「十三五」期間,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等多型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並相繼承擔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為航天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6年6月22日,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垂直轉運過程中。

新一代運載火箭讓中國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得更遠

「十三五」期間,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不斷提升能力和發射次數,讓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得更遠。五年間,以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等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遠徵系列上面級研製並首飛成功,大大加快了我國高軌衛星組網速度。

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

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具備海上發射能力的國家;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天問」火星探測器,中國邁出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地採樣返回;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全部北鬥導航發射衛星的任務,助力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

長徵二號F、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先後將天宮二號試驗室、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五年,火箭院負責研製的運載火箭持續高密度發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年度發射次數突破14次,由火箭院負責研製的火箭發射次數突破200次,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發射次數突破100次。

此外重型運載火箭完成關深研製,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中國火箭改組成立並實現市場化融資,捷龍一號首飛成功,「龍」系列商業運載火箭登上歷史舞臺。

商業航天發展穩步推進

「十三五」期間,國際商業航天市場蓬勃發展,火箭院抓總研製的火箭先後為寮國、白俄羅斯等國提供了國際商業發射服務。

2015年寮國一號廣播通信衛星項目中,火箭院首創「天地一體化+商業運營」新模式,為長徵火箭拓展國際商業發射市場開闢了新思路。未來,長徵火箭不僅可以憑藉其高可靠性、低成本、強履約能力等優勢,較好地承擔航天發射服務,還可以通過建設地面應用系統、培養航天科技人才,參與運營管理衛星資產等形式為用戶提供整體服務。這種全新模式將極大增強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成為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國小衛星市場發展迅速,為滿足消費者多元的發射需求,火箭院組建了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打造商業航天平臺公司,推出了「太空專車」「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3型「太空車」概念,為客戶提供天地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優化組合的發射資源配置等多種產品和服務。

2019年8月17日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千乘一號01星」「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

2019年8月17日捷龍一號火箭首飛成功,該型火箭是火箭院面向小衛星發射市場專門研製的微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其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50千克,是世界上單位載荷入軌成本最低的火箭之一。「捷龍號」瞄準微小衛星發射市場,將為微小衛星的驗證、星座組網和補網提供更加靈活、經濟、迅速的渠道。

此外,今年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完成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如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定製火箭」變為「通用火箭」

「十三五」期間,面對高強密度發射,火箭院提出火箭去型號化、去任務化的管理理念。通過開展多個火箭構型部段級、單機級產品的統型工作,實現硬體產品和軟體框架的通用,增加產品的通用化水平;從設計上變「定製火箭」為「通用火箭」,通過提高火箭對不同任務的適應性,實現任務調整時,火箭經最小程度適應性更改即能應用於其他任務,將一發火箭任務調整周期由原來的18個月降低至4至5個月。

同時,轉變原有小批量/單件生產、單一供方和自給自足的傳統生產模式,組織實施運載火箭百發批產,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積極響應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求,在元器件、原材料及傳感器等電氣產品方面加大民營公司的參與力度,充分發揮其靈活、快速的優勢。目前現役火箭已可實現40發/年總裝總測和發射能力,新一代火箭可實現5-8發/年的總裝總測和發射能力,實現了組批投產。

此外,通過不斷優化運輸流程、發射場流程和整星發射服務流程,將常溫液體火箭的發射場流程從原35天精簡至15天。長徵十一號火箭更是具備全天候數小時內發射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國快速進入太空能力。

「未來,火箭院將以精細化流程管理為鑰匙,把制度和標準與工作相結合,每件工作都責任到崗、落實到人,以技術創新加管理創新的『雙創新』模式,加速推動航天強國建設。 」火箭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通訊員 王偉童

編輯:楊萌 匡峰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長圖丨長徵系列火箭這一年:長徵八號入列,「胖五」擔重任
    2020年,「長徵」家族添新,長徵八號入列!截至12月22日長徵八號首飛,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今年實施33次飛行。隨著2020年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迎來開門紅。今年,中國航天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重大工程攻堅戰而不懈拼搏,戰「疫」成果來之不易。長徵系列也亮點滿滿:長徵十一號一箭9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
  • 長徵8號順利轉運,新一代火箭即將起飛
    長徵8號順利轉運,新一代火箭即將起飛 2020-12-16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新一代火箭悉數亮相!未來將實現新老火箭全面交替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表示,「十三五」期間,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集體亮相、成功首飛,逐漸在密集、複雜的航天任務中擔當重任,我國運載火箭發展邁入綠色無汙染的新階段,運載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中國新一代火箭悉數亮相
    此前,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4型新一代火箭,也已分別完成首飛任務。如今,隨著長徵八號成功首飛,「十三五」期間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悉數完成亮相。「短短幾年時間,5型新火箭成功首飛,極大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基本構架。」
  • 「長徵」系列上新了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首飛,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提供全系列動力。
  • 新一代火箭悉數亮相 中國探索宇宙步伐行穩致遠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題:新一代火箭悉數亮相 中國探索宇宙步伐行穩致遠作者 郭超凱 王偉童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漲知識|新一代火箭悉數報到,上一代火箭啥時能退休?
    在未來數年內,上一代長徵火箭也將繼續活躍在中國航天的舞臺上,與新一代長徵火箭工作託舉中國航天的發展。  模塊化研發的新一代火箭  研發新一代火箭長徵最迫切的需求,來自於未來大型、深空等「國之重器」級的太空飛行器對火箭運載能力的需求。如果沒有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火箭對我國火箭最大運載能力的提升,月球採樣返回、航天站建設等標杆性航天任務都無法開展。
  • 長徵火箭,上新了!
    長徵火箭,上新了!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火箭家族上新,長徵八號首飛驗證重複使用先期技術
    「長徵」火箭家族上新,長徵八號首飛驗證重複使用先期技術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12-23 09:14 來源:澎湃新聞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因為就在今年的3月中旬進行發射的長徵7號甲和4月上旬進行的長徵3號乙兩次火箭發射均遭遇了失敗,對我國航天事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這次發射成功重新的振奮了我們的精神及自信心!也正是因為最近的火箭發射失利,原計劃4月24日發射的長徵五號B,推遲到5月5日才開始。
  • 「天選之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長徵五號火箭的運載能力突破原有極限,「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左右,為建設空間站而研製的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說。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來源 | 中國新聞網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八首飛:揭秘「長徵系列」新成員
    長八首飛:揭秘「長徵系列」新成員 2020-12-24 04:26:51   作為「長徵系列」的新成員,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按照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的思路開展研製,充分吸收了在役和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成果,具有良好的繼承性、經濟性、先進性和適應性,可以進一步完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 中國新一代火箭悉數亮相 未來發射任務周期更短
    零距離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十一號都來了——  中國新一代火箭悉數亮相  長徵八號的完美「首秀」,再一次讓中國火箭家族走進公眾視線。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
  • 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十一號都來了——
    長徵八號的完美「首秀」,再一次讓中國火箭家族走進公眾視線。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此前,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4型新一代火箭,也已分別完成首飛任務。
  • 運力比長徵五號大3倍,我國載人登月將用這款火箭,並非長徵九號
    5月8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降落東風著陸場,代表著該型飛船首次試驗圓滿落幕,而這一款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登陸月球,隨著後續的試驗,該型飛船的功能和安全保障將趨向於完善,並將擔負起我國的載人登月任務從航天員登陸月球並在地月之間往來的重任,看來我國的載人登月飛船已經有著落了,那麼載人登月火箭要用哪一款呢?
  • 中國新長徵7號A火箭發射升空任務以失敗告終
    中國嘗試發射的新一代長江七號任務在星期一以失敗收尾,導致分級衛星不能進入預期的同步轉移軌道。 上午10時34分,長江七號從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東部發射升空。通過網絡共享的圖片和鏡頭遠程指揮中心確認最初的發射無誤。
  • 「新箭」送「新船」!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廠房中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進入軌道新一代載人飛船,顧名思義,就是全面升級的天地往返交通工具,面向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載人深空探測等任務需求,飛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未來在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可以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火箭家族新成員登場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5顆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從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多了一個新成員!此次發射也是「十三五」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