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裡紅,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稱辣菜。葉子深裂,邊緣皺縮,花鮮黃色。莖和葉子是普通蔬菜,通常醃著吃。
在中國北方地區,到了秋冬季節葉子會變為紫紅色故名"雪裡紅"。在中國南方地區,因為很少見到變為紫紅色的"雪裡紅",所以也被誤傳為"雪裡蕻"。
【別名】雪裡蕻、雪菜、春不老、霜不老,重慶部分區縣也稱其香青菜。湖北西北部部分地區也叫臘菜。性溫,味甘辛;入肝、胃、腎經。
功效主治解毒消腫,開胃消食,溫中利氣。明目利膈。主治瘡癰腫痛,胸隔滿悶,咳嗽痰多,耳目失聰,牙齦腫爛,便秘等病症。
食療作用1、醒腦提神: 雪裡紅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維生素C),是活性很強的還原物質,有醒腦提神,解除疲勞的作用。
2、解毒消腫: 雪裡紅有解毒之功,能抗染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抑制細菌毒素的毒性,促進傷口癒合,可用來輔助治療感染性疾病。
3、開胃消食: 雪裡紅醃製後有一種特殊鮮味和香味,能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增進食慾,可用來開胃,幫助消化。
4、明目利膈: 寬腸通便 雪裡紅組織較粗硬,含有胡蘿蔔素和大量食用纖維素,故有明目與寬腸通便作用,尤宜於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食用。
5、減肥功能: 雪裡紅還是減肥的綠色食物代表。其可促進排出積存廢棄物,淨化身體使之清爽乾淨。對提高減肥速度很有效果,還兼具抗老化的功效。
6、排鉛功能: 維生素C與鉛結合生成難溶於水的物質,從而隨糞便排出體外,從而排鉛。而雪裡紅為含為維C食物之一。
7、抗癌功能: 對癌症抑制作用的百分比29.8%。
保健食譜1、清炒雪裡紅
【用料】醃製後的雪裡紅500克,大蒜末30克。
【做法】將雪裡紅洗淨後擰乾水,切細待用。鍋燒熱,加入適量菜油,至七分熱時,入蒜末煸香,下雪裡紅煸炒,炒出香味後略加鮮湯,待湯幹,盛盤中即可食用。
【特點】此菜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具有寬腸開胃之功效,適宜於消化不良,納呆食少,習慣性便秘等病症。
2、雪裡紅炒百合:
【用料】雪裡紅醃菜300克,鮮百合200克。
【做法】將雪裡紅洗淨後擰乾水,切極細,百合洗淨待用。鍋燒熱,下麻油,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雪裡紅煸炒,2~3分鐘後,再加人百合同炒,略加水,下適量精鹽調味,旺火燒至百合熟時,即可起鍋裝盤。
【特點】此菜具有解毒消腫,清熱除煩的功效。適用於感染性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後致胃納呆滯,口味不佳者食用。常人亦可食之。
3、肉絲炒雪裡紅
【用料】雪裡紅醃菜300克,肉、小冬筍各100克。
【做法】雪裡紅洗淨切絲,入鍋中煸幹水後,裝盤待用;豬肉切細絲,冬筍切丁。鍋燒熱後,加入菜油,油燒至五分熱時,下肉絲煸炒斷生味再加入小筍丁,煸炒數通。下雪裡紅同炒,酌加鮮湯,中火煮3~4分鐘,盛人盤中即可食用。
【特點】此菜口味鮮美,具有明目除煩,解毒清熱之功效,適應於眼睛紅腫熱痛者服食,習慣性便秘、食慾不佳、心清煩躁者尤宜食。
4、雪菜湯
【用料】雪裡紅300克,鮮香菇50克,肉末100克,水豆腐一碗。
【做法】雪裡紅洗淨,擰乾水待用;油鍋中入肉末、香菇丁煸炒,至五成熟時,下雪裡紅,煸炒2~3分鐘後,倒入水豆腐,燒滾後,酌加精鹽,煮3-4分鐘後盛入湯碗中即可食用。
此湯味鮮氣香,色澤豔麗,具有開胃醒脾,利尿消腫之功效,適宜於體虛浮腫,四肢倦怠等病症,是水腫病人的食療佳品。
5、雪菜百葉
【用料】雪菜(雪裡蕻)300克、百葉1束(約10片)、辣椒2個、鹼粉1大匙、鹽1/2小匙、雞精1/2小匙、香油1大匙。
【做法】
1、鹼粉用1/2盆溫熱水調融,放入一片片百葉浸泡至軟,至顏色變白,撈出,反覆用冷水漂洗乾淨。
2、瀝乾百葉後,剝成小片。
3、雪裡蕻去除莖部及老葉,洗淨,擠幹水分,切成細末。
4、辣椒洗淨,切小圈圈。
5、起油鍋加5大匙油,加入辣椒炒香,放入雪裡蕻拌炒片刻,最後放入百葉拌炒,加調味料拌勻。
【特點】雪菜具有利尿止瀉,祛風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中醫認為其有補中益氣、養脾胃的功效。用牛百葉搭配清潤生津的白菜和蜜棗煲湯,清熱而不傷胃,
雪裡紅含大量粗纖維,不易消化,小兒消化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