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教:全球疫情大流行,真慶幸我在中國

2020-12-12 北京周報

  春節前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自120日起,在重慶生活多年的加拿大人王凱開始在個人博客上寫日記,記錄他和妻子王曉琳的居家隔離生活。至今,他仍在持續更新日記。11月上旬,當全球新冠肺炎病例超過了5000萬時,王凱在日記中感嘆道:「真慶幸我在中國!」 

  2014年,王凱來重慶旅遊後,便決定在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定居下來。同年,他進入重慶外國語學校任教。2016年,王凱與本地女孩王曉琳結婚,成了一名重慶女婿。2019年,他開始在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擔任審稿編輯。 

  每天,他的日記在iChongqing英文網首發,也在臉書等社交平臺和加拿大電視臺新聞網上發布,以詳細的抗「疫」經驗分享和幽默的語言風格,迅速「圈粉」無數,收穫上萬條留言。 

  從疫情之初的「全副武裝」到隔離結束,生活恢復常態,王凱親眼見證了山城重慶的戰「疫」過程。 

《凱哥日記》

  10月,《凱哥日記》由新世界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重慶如何抗「疫」?政府和社區採取了哪些措施?生活在這裡的外籍人士狀態如何?這些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為何要出版抗「疫」日記?王凱告訴《北京周報》記者:「疫情初期,我想理清思緒,以日記的形式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消除焦慮和恐懼。後來,我覺得這本日記或許可以幫助他人。」  

  王凱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創作音樂人。在疫情期間,他和自己的樂隊夥伴專門寫了一首歌《隱形的戰爭》(The Invisible War),呼籲人們做好疫情防護。 

    

戰「疫」60

 

王凱與妻子王曉琳

  從不在意到恐慌,再到沉著應對,這本日記完整記錄了王凱在重慶抗「疫」的心路歷程。 

  120日,王凱從朋友那裡得知,武漢出現了新冠肺炎病毒。但想到武漢和重慶相距很遠,他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12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戴好口罩,坐上地鐵。很多人都戴上口罩了。有個別人沒有戴口罩,我們與不戴口罩的人目光相遇。到底誰不正常?是他們,還是我們?」 

  然而,三天後,重慶出現了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當天,王凱和妻子乘地鐵去表妹家,發現「地鐵上幾乎人人都戴上了口罩。」 

  由於突發的疫情,今年春節期間他們只參加了兩次家庭聚餐。去年,他們聚了十次。兩人計劃好的出遊,也變成了居家「度假」。 

  125日,王凱和妻子開始在重慶外國語學校的外教公寓裡居家隔離,只有採買生活用品和取快遞的時候才出門。一開始,他們對這種生活很不習慣。他寫道:「我和妻子都有點煩躁......兩個人圈在家裡那麼久,大眼瞪小眼,太難了。」 

  疫情發生之後,王凱也很擔心在加拿大的家人和朋友。因為很多航班停飛,他沒有回國,只是不時和親朋好友通電話。他還加入了一個在渝加拿大人的微信群,經常和朋友們分享最新信息。 

  不過,樂觀的王凱很快適應了這種規律的宅家生活。他每天為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編輯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英文稿件。上午十點左右,他開始為學生上網課,一般持續四、五個小時。其餘時間,他會在網上查看關於疫情的新聞和資訊,晚上動筆寫日記。 

  為了放鬆身心,王凱經常彈奏尤克裡裡,妻子王曉琳則練習跳莎莎舞。 

  為了減少出門,王凱在網上買了很多食物,每天自己做飯。他把自己想像成太空人,房間則是能夠隔絕病毒的太空艙,還戴上一個「護身符」。 

  出門之前,他會戴好口罩、護目鏡、圍巾。他說:「在戶外時,不要摸臉。回到家,要立即消毒。摘下口罩,裡外都噴上酒精。」 

  回家後,他就會立刻洗手消毒。他邊洗手邊唱《波西米亞狂想曲》,以保證洗手時長達到20秒。他在日記裡開玩笑地寫道:「手都泡皺巴了,看上去像葡萄乾,又像西梅幹。我的手這輩子都沒這麼幹淨過。」  

  超市裡充足的物資供給,也讓他逐漸放下心來。他寫道:「中國政府和農戶竭力保證物資供給,商超裡貨品供應充足。雖然偶有某天買不到糖和蘑菇,但衛生紙和蔬菜的供應源源不斷。」 

  當遠在國外的朋友得知,身在中國的王凱除了出門戴口罩和遠程辦公以外,生活一切照舊,都驚訝不已。他在日記裡寫道:「在多倫多,幾個朋友在超市購物,聽到廁紙貨架傳來槍聲,嚇得拔腿就跑。這可不是瞎編的。」  

分享,照亮前路

  王凱給學生上網課。(《北京周報》記者 張巍攝) 

  據王凱介紹,很多外國讀者將他的日記視為抗「疫」指南。王凱的朋友安德魯·密吉·梅弗寫道:「他的日記寫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初,應被視為幫助我們渡過這場危機的路線圖。」 

  在採訪中,王凱告訴我們,他的朋友簡看了博客後,提前給她75歲的母親囤了三個月的食物、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隨後,那個小鎮上的人才開始湧進超市搶購廁紙等生活用品。 

  王凱認為,人和人之間保持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這些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面對西方人不願意戴口罩的現象,他說:「戴口罩當然有用,否則醫生和護士為什麼要戴口罩?」 

  他認為,人人都改變一些基本生活習慣,就可以有效遏制病毒傳播。他建議讀者保持積極心態,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面對西方國家對中國防疫模式的無端指責,王凱說:「其他國家的人說中國的防疫措施過於嚴苛,其實回過頭來看,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很棒。那些經常批評中國,說中國防疫措施太嚴苛的國家,現在正深受疫情困擾。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治理模式,各有利弊。我認為嚴格防控才是抗『疫』王道。 

  全球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凱哥日記仍在更新中。王凱希望,人們看到他的日記後,能夠採取有效防疫措施,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他說:「今年冬天,疫情可能會發生反彈,出現這種情況的國家要統籌全國醫療資源來合力應對。或許我們可以藉此機會打破陳規,共同創造一個令所有人引以為榮的新世界。」  

相關焦點

  • 留在武漢的外教:慶幸沒回國 各國應借鑑中國經驗
    留在武漢的外教:慶幸沒回國 各國應借鑑中國經驗 2020-04-14 08:03:54 來源:中國日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留在武漢的外教:慶幸沒回國】親身經歷武漢封城的美國加州女孩梅根·夢露,從隔離第一天就開始在抖音上分享武漢的生活日常,希望為全世界有類似處境的人傳遞正能量,卻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 全球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均現疫情 世衛:未全球大流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全球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均現疫情,世衛:尚未全球大流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據CNN 報導,2月26日,巴西、希臘、巴基斯坦、喬治亞均通報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至此,全球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均有確診病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6日在疫情通報會上表示,全球共有37個國家通報病例,中國境外報告的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量首次超過了中國境內。世衛組織不會貿然宣布本輪疫情為「全球流行病」,但每一個國家都應為此做好準備。在亞洲,除中國之外,日本、韓國疫情引發關注。
  • ...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結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衝刺中正被拋棄。綜合...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發達國家囤積新冠疫苗 加拿大可供每人接種5次;國際疫苗監督機構表示,發達國家囤積過量的新冠肺炎疫苗可供其人群進行3次接種,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結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衝刺中正被拋棄。但是在發達國家,在大流行的最初幾周和幾個月開始急於確保疫苗供應,因此已經訂購了多餘的產品。代表全球人口14%的國家擁有新冠疫苗的數量已達全球一半以上。他們呼籲,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藥廠應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分享智慧財產權,這樣才能製造更多的疫苗。(海外網)*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2020上半年:對抗新冠疫情大流行貫穿勃林格殷格翰的全球業務活動
    勃林格殷格翰採取了全面措施,以期儘量減少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員工、患者和社會的影響,並採取措施保障員工的福祉和健康。 勃林格殷格翰執行董事會主席馮保和表示:「眾多家庭失去親人,數以百萬計的人遭受痛苦,新冠疫情大流行給許多人帶來了巨大的苦難,這一切仍在繼續。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影響是前所未有的。在公司內部,我們凝聚了人力、科學和知識,相信這將幫助我們找到解決方案。
  • 戰疫史志 全球戰疫志丨21世紀首次流感大流行 一張全球疫情防控的...
    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是21世紀第一次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各國在這次事件中意識到,當前人員流動速度快數量大,公共衛生安全不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球協作解決的問題。
  •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2020-09-0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為「大流行」,歷史上此前4次大流行
    來源:中金在線網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近日引發熱議。如何界定全球性大流行?面對升級為「大流行」的疫情,全球又該如何應對?世衛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可稱為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 張清敏: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重塑中國外交議程
    引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威脅人們生命安全,衝擊國際關係格局,重塑外交議程,推動外交轉型。相對而言,國內政體變化的影響多局限於一個國家,如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開了中國外交的新篇章。領導人認知變化引發的轉型屬於政策方向和項目規模上的變化,如中國對戰爭與和平認知的變化和改革開放的影響。外交轉型和變化主要是由國內外力量共同推動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給這種轉型提供了新動力。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對衛生與外交兩者關係的影響前所未有。
  • 再聊,中國在線外教走到哪兒了
    本文不針對任何公司或個人,單純從中國教育市場認知、英語教育理念和教育產品設計、線下線上教學經歷、全球教師招聘培訓和運營、用戶獲取和運營、市場拓展經歷和教育資本市場這些個人經歷來闡述對於以上市場的認知。切入這個大話題的角度有很多。我之前討論過1對1以及小班課;To C 、 To B 、 To S 都有。
  • 我很慶幸我在中國
    當早上起來,我看新聞,新冠病毒在英變異後傳播力高出70%,我腦袋裡瞬間冒出一個感受,我很慶幸我在中國,我是一名中國人,看著評論,大家都是我這個想法!不知不覺2020已經接近尾聲 我來到英雄城市拍寫真, 武漢,就想到今年上半年可怕的疫情導致整個武漢封城,街上空無一人 那種可怕,孤單我們無法感受。如果沒有當時前線的醫護人員,就不會我們的現在幸福的生活,當我現在武漢的道路上,眼淚瞬間湧了上來, 當時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表示致敬 。
  • WHO宣布新冠全球大流行!中國為世界搶的寶貴時間被白白浪費了
    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對令人震驚的傳播速度和嚴重程度以及世界各國令人震驚的不作為程度深感關切」成為大流行不僅意味著疫情嚴重程度的升級,更意味著抗疫難度的升級。截止目前,全世界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1萬人次,死亡人數超過4000人。
  • 全球新冠確診累積超204萬例,全球經濟大衰退!加拿大幅度超美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天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全球經濟今年將衰退3%,下降幅度遠大於2008年環球經融危機後(2009年)的0.1%。今年也將是自1930年大蕭條以來世界經濟最糟糕的一年。 加拿大受疫情影響超美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加拿大經濟在疫情中受到重創,影響超過美國,日本等國,但比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略好。
  •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意味著什麼?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已「全球大流行」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發布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全球大流行」,這是首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的全球大流行。△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資料圖)世衛組織表示,在過去兩周,中國之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加,受影響的國家數量也迅速增加。
  • 加拿大頂級幼兒教育品牌「悟十雙語育兒園」首進寧波 外教配比1:3
    5月31日上午,坐落於寧波市高新區凌雲路10號的Jun Park迎來國內首個源自加拿大的頂級幼兒教育品牌正式落戶。"WOOTH(With Our Own Two Hands 縮寫)悟十雙語育兒園"中國品牌發布會同日舉行。
  • 全球戰疫:加拿大官方預測新冠疫情或致萬人死亡
    中新社多倫多4月9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官方4月9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流行病學模型顯示,即便按照最理想情況的中間值,該國也可能有2.5%的人口、即大約93.4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並約有1.1萬人死亡。同時,衛生系統將因此承受巨大壓力。
  • 加拿大這個城市將稱霸北美,成為全球第二大超級城市!
    全球第二波COVID-19疫情浪潮依然沒有結束,在充滿著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之下,加拿大卻在2020年斬獲了一個又一個的國際排名獎項。 國際管理諮詢公司Kearney在近日公布了《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報告揭曉了在疫情之下,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排名(GCI)以及全球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排名(GCO)。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從全球151個大城市之中脫穎而出,成功拿下了全球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排名(GCO)第二名,僅次於英國倫敦。
  • 全球戰疫:加拿大新冠疫情半年關鍵詞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加拿大新冠疫情半年關鍵詞中新社多倫多7月26日電 題:全球戰疫:加拿大新冠疫情半年關鍵詞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自今年1月25日報告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以來,加拿大陷入疫情已有半年。如今加拿大應對疫情的現狀如何?不妨用幾個關鍵詞作一梳理。當地時間7月3日,加拿大多倫多民眾光顧湖濱區一家特色小吃店。按照目前當地防疫措施要求,店家尚不能讓顧客進入店內,僅可在門外擺攤接受點餐。
  • 全球疫情大流行,美政客難辭其咎,《新聞聯播》用17個詞語痛批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14日6時30分,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433萬例,累計死亡突破29萬例。抗疫形勢刻不容緩。全球疫情大流行,以川普,蓬佩奧為首的美政客難辭其咎,對於他們不斷甩鍋,「汙名化」中國,消極抗疫的行為,《新聞聯播》用17個詞語痛批!據央廣網5月13日報導,13日當晚,新聞聯播播放了《國際銳評:面對全球疫情大流行 執迷不悟的美國政客難辭其咎》,就美國政府對中國持續不斷的汙名化行為展開批評。
  • 成外法語帶我走進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回想起來很慶幸就讀小語種班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就讀於成外是我人生路上極為重要的一個選擇,作為一個小城市來到成都讀書的學生,成外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更加開闊的眼界和自主思考與決策的能力。即便現在回想起來,我也十分慶幸自己就讀於小語種班。由於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能直升高中,我們時常會被其他班級打趣為班風散漫,但恰恰是這種所謂「散漫「,在我看來卻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 聚焦「全球大流行」:疾病陰影下的世界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苑天琪 趙利(健康學人)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3月12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正式將新冠疫情定義為"全球大流行" (pandemic)。截至這一消息發布時,疫情已波及全球114個國家,造成超過十一萬例感染和4291例死亡,預計病例數和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攀升。這是首例由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