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離不開儒道釋。
所以就有了:盛世的佛,亂世的道,治國還需孔子教。
當今是盛世中國,就說一說釋。
我年少曾學佛,用學佛二字,不是很恰當,我只是背背心經,拜拜寺廟。曾發願:每至一地,必拜一寺。十年間也陸陸續續拜了大小寺廟有幾十間。
(曾禮拜的部分寺廟剪影)
後回到家鄉在甘泉寺做了一個形式上的皈依。因為領到《皈依證》後,到甘泉寺拜佛燒香就不要買門票了。後惟正大和尚主持甘泉寺,取消門票,這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後來的後來,我拜入道教尹喜樓觀派,這是後話,姑且不談。
目前棗莊的寺廟還是比較多的,其中兩座寺廟,在魯南地區甚負盛名,一是甘泉寺,一是青檀寺。這兩個寺廟或都是禪宗。
信佛的人們都知道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和峨眉山的香火最靈驗,還願的人比許願的人還多。但這四個地方離我們路途遙遠,不能天天前往,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甘泉寺和青檀寺的香火,誰最靈驗?
寺廟香火的靈驗度是由佛祖來決定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所有寺廟供奉的都是那尊佛。佛是平等的,佛是博愛的。這一點如墨子的兼愛一般。
香火的靈驗度既然與佛祖無關,那跟誰有關?肯定很多人會說:與自己的修行有關。那麼又怎麼來解釋漸修和頓悟呢?
所以我們首先要肯定自己的修行,還要重視自己的業。
除此之外,我竊以為與以下四點有關。
棗莊佛緣之起
說到棗莊的佛緣還是相當早的。
據湯用彤先生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的論述和荷蘭漢學家許裡和研究:約在公元50年前後的這段時期,佛教已經滲入淮北地區、河南東部、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這一數省接壤的廣大區域。
也就是說棗莊之佛教傳入,我個人認為應是從彭城(今江蘇徐州)傳入,時間最早應於東漢明帝時期。
約兩千年以前就有佛教徒在棗莊活動了。
《後漢書》記載:楚王英所在轄地,約跨皖豫齊諸省,在淮河南北,徐州八城。此八城,十有八九就有棗莊。因為琅琊郡當時就歸楚王英所管轄。那麼棗莊沒有理由不傳播佛教。
當然這只是推測。
佛教從相州(今河南安陽)傳入棗莊也是有可能的。相州在佛教歷史進程中佔據了非常高的地位。多位高僧都曾在相州傳道和圓寂。相州到棗莊的路程約500公裡,且棗莊的村落是在唐宋時期形成規模。而青檀寺建寺時間在唐朝,或此時的棗莊佛教已盛行,這是非常貼近事實的。
歷史淵源就是衣缽傳承,也是文化底蘊的積累。哪個寺廟的建寺時間長,或衣缽傳承相對較長,或文化底蘊就久。
位於老城北鳳凰嶺後的甘泉禪寺,始建於何年,現已無法考證,或是自隋宋而建。最早名為迦藍神廟,後稱窩龍寺。明朝時曾大修。後毀於戰亂,1992年重建。因寺之西北角銀杏樹下的甘泉而得名。寺中的千年銀杏古樹,足以佐證其歷史悠久。
銀杏樹下,有一石碑,是明朝萬曆十五年所刻,題為《重修龍窩寺碑記》。碑上載:「龍窩寺距邑址三十餘裡,在平山之東麓,雲谷山之前,境幽地勝,中有泉水甘冽異常,舊名甘泉寺。始創無所考,元延佑年間(1314年左右),梁寬莊洪寬等重修之。」
(《重修龍窩寺碑記》)
據石碑記載:甘泉寺曾擁有良田千頃,寺內僧人逾百。可見當時香火之旺。
故而推論,甘泉寺至少在元明時期,香火甚旺。
青檀寺位於嶧城區西北山中。
據《嶧縣誌》記載:城西七裡曰青檀山,亦名雲峰山,舊有雲峰寺,唐時立,今圮。與漢王山對峙,高峻相亞。青檀寺在北巖下,為邑八景之一:青檀秋色。檀皆生石上,枝幹盤曲如虯龍,數百年物也。寺後為金界樓,世傳嶽武穆曾駐兵於此,不可考。青檀寺中樹齡在千年以上的青檀樹有三十六棵,這皆是歷史的見證。
明末清初,青檀寺亦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遊覽勝地。後毀於清末民初的兵火,於1985年重建。因寺中多青檀古樹,故而得名青檀寺。
甘泉寺和青檀寺都曾毀於戰火,而又在當今而重建,足見盛世之中國,不是口號!
從歷史文獻的直接記載來看,青檀寺的建寺時間和重建時間都早於甘泉寺。單從在歷史軸線上看,青檀寺勝於甘泉寺。
棗莊城體之量
任何事物都講求體量,寺廟也不例外。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靜安區,有一座寺廟,名叫靜安寺。靜安區就因寺而得名。靜安寺自三國時建寺,直至今日,幾乎未曾斷過香火。今日香火亦旺。靜安寺的香火為何那麼旺?
杭州靈隱寺,自東晉建寺以來,除政治原由外,香火未斷。歷經數朝,統治者為何對靈隱寺重示異常?
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由,就是這兩座寺廟所處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也就是所在城市的體量給寺廟帶來的香火。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人流量。香客的數量決定了香火旺不旺。人養寺,寺亦養人。這是相輔且相成的關係。
棗莊地區的體量自然無法和上海、杭州所比較。我們且在一個區域來分析。
棗莊市成立之前,棗莊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在嶧城。那個時候青檀寺香客的數量肯定比甘泉寺多。
棗莊市成立之後,棗莊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就遷移到了老城。地利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這個時候甘泉寺香客的數量會比青檀寺高。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青檀寺收門票的制約性。
所以,目前來看,在城區的經濟體量來分析,甘泉寺勝出青檀寺。棗莊的城市體量小也就是甘泉寺和青檀寺未能在佛教史留下筆墨的一個根本原因。
雖然青檀寺在城區體量比甘泉寺差,但是青檀廟會,為青檀寺又增分不少。青檀廟會是自清朝就延續下來的古廟會。在清明節這兩日,青檀廟會以青檀寺為中心,包括寺前廟後前後約有5公裡,香客多達十萬人,這個時候的青檀寺熱鬧非凡。
香火旺了,佛祖就顯靈了。這樣說,雖然片面,但是確符合人之心理。
佛陀在入滅前說:所有存在東西都會滅亡的,不要放蕩不羈,專心修行吧!
佛陀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下期將從兩寺的風水和住持兩個方面繼續分析甘泉寺和青檀寺的香火靈驗度。
關注科聖文化祝您風生水起!
重要說明:風水是一個體系,每篇文章的切入點不同,切不可按文直接套用。文章中的化解方案,對時間、空間、數量等有不同的要求,切勿生搬硬套。有問題可以加微信諮詢。謝謝!